楼梯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二层楼楼梯设计标准规范

二层楼楼梯设计标准规范

二层楼楼梯设计标准规范二层楼楼梯设计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楼梯宽度:楼梯的宽度应根据楼层的使用人数确定。

一般情况下,住宅楼的宽度应不小于1.2米,办公楼和商场的宽度则要求更大,一般不小于1.5米。

2. 楼梯间高度:楼梯间的高度是指楼梯上下两个层面之间的高度,也叫楼层高度。

一般来说,楼梯间的高度应不小于3米,以便人们在通过楼梯时有足够的空间感。

3. 楼梯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楼梯踏步高度是指每个踏步的垂直高度,踏步宽度是指每个踏步的水平宽度。

踏步高度一般要求不大于20厘米,踏步宽度一般要求不小于25厘米。

这样设计可以保证人们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4. 楼梯扶手高度和扶手宽度:楼梯扶手的高度应根据使用人群的身高确定,以便他们在上下楼梯时能够用手顺利抓住扶手。

一般情况下,住宅楼的扶手高度应不低于0.9米,商场和办公楼的扶手高度要求更高,一般不低于1.1米。

扶手宽度一般要求不小于10厘米,以便人们能够稳稳地抓住扶手。

5. 楼梯踏步和楼梯平台防滑设计:为了防止人们在楼梯上滑倒,楼梯踏步和楼梯平台应采用防滑设计。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踏步表面和平台表面使用防滑材料,或者加工成凹凸不平的纹路,以提高人们踏步时的摩擦力。

6. 楼梯整体结构设计:楼梯的整体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建筑安全要求,包括承重能力、稳定性、防火性能等。

同时,楼梯的通风和照明也要得到考虑,以确保人们在楼梯中能够享受良好的环境。

总之,二层楼楼梯的设计标准规范主要包括楼梯宽度、楼梯间高度、楼梯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楼梯扶手高度和扶手宽度、楼梯踏步和楼梯平台防滑设计,以及楼梯的整体结构设计等方面。

这些规范旨在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便利性。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一、总体要求:1.楼梯应具备舒适、安全、美观的特点,并满足行人出行的需要。

2.楼梯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楼梯的尺寸、形式和结构应适应建筑空间的布局,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

二、楼梯尺寸与高低差:1. 楼梯的踏步宽度应不小于300mm,高度应不大于200mm。

2. 踏步宽度和高度的差值应控制在150mm-180mm之间,以保证人们的正常行走。

三、楼梯坡度:1.直跑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蜿蜒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保证行人的舒适度。

2. 拐角处的纵坡飞度应限制在12mm以内。

四、踏步和踏板间距:1. 室外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不小于50mm,以便排水和防止积水。

2. 室内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控制在60mm-65mm之间,以便人们正常行走。

五、扶手:1. 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两侧,并且高度应在900mm-1100mm之间,以方便行人使用。

2.扶手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六、楼梯结构和材料选择:1.楼梯的结构应保证稳定牢固,能够承受行人和荷载的重量。

2.楼梯的表面材料应选择防滑性能好、易于清洁和耐磨损的材料。

七、逃生楼梯:1.逃生楼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2.逃生楼梯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楼梯并使用。

综上所述,建筑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结构安全稳定、舒适易用而设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规范。

合理的楼梯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务必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楼梯的功能和质量达到要求。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目录
一、楼梯的尺度
二、疏散楼梯
一、楼梯的尺度
楼梯尺度要求:楼梯宽度、踏步尺度、平台宽度、空间高度、 栏杆及扶手高度等。
1、 楼梯宽度: 墙体粉刷表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至 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
确定楼梯宽度的依据:人流量、搬运物品的尺度、空间比例等
楼梯常用宽度:住宅公用楼梯宽度为1100,户内楼梯一般 为800~1000;公共建筑楼梯最小宽度为 1200 以上, 人流较大的公共建筑为1400 以上。 2、楼梯的踏步尺度 每个楼梯梯段的连续踏步级数不应该超过18级,亦不应少 于3级,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
名称 踏步高 /mm 踏步宽 /mm
住宅 156-175 260-300
学校、办公室 140-160 280-340
剧院、会堂 120-150 300-250
医院(病人 用) 150 300
幼儿园 120-150 260-3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平台宽度 转折平台——连接前进方向不同的两个梯段的平台,按照人 流量关系,转折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段的宽度。
二、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道路中一个主要组成部 分,应设明显指示标志并应布置在易于寻找的 位置。电梯、自动扶梯不能用做疏散。
数量: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宽度指标与建筑使用 性质、规模及耐火性能等有关,应按规范要求 确定。
疏散楼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采用弧形楼梯时 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度,且踏面宽 度离扶手25cm处应不小于22cm时:
通常疏散楼梯坡度不应大于45度,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 200mm;
住宅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高度不应大 于175mm :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6.3.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3.3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00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6.3.4 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

6.3.5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

这里需要说明,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00m的原因是:①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楼梯面积较大。

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00m2左右使用面积,但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他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1999年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

但其他的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仍为1.10m。

6.3.2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高度不应大于0.175m时,坡度为33.94°,这接近舒适性标准,在设计中也能做到。

楼梯结构设计最新规范标准

楼梯结构设计最新规范标准

楼梯结构设计最新规范标准楼梯结构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满足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还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根据最新规范标准制定的楼梯结构设计要点:1. 设计原则:- 楼梯设计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美观性原则。

- 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

2. 荷载要求:- 楼梯设计应考虑活荷载、恒荷载以及可能的附加荷载,如地震作用。

- 活荷载应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值进行计算。

3. 材料选择:- 楼梯结构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强度和稳定性。

-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材等。

4. 结构形式:- 楼梯可以设计为直梯、螺旋梯、L型梯、U型梯等多种形式。

- 每种形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设计要求。

5. 尺寸要求:- 楼梯的宽度、踏步高度和宽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

- 踏步的倾斜角度一般不超过30度。

6. 安全设施:- 楼梯应设置扶手和栏杆,以确保使用安全。

- 扶手的高度、材质和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

7. 施工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

-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结构安全检查和验收。

8. 维护与检查:- 楼梯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以保证使用安全。

9. 环境适应性:- 楼梯设计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变化等。

- 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材料和设计。

10. 可持续发展:- 楼梯设计应考虑节能和环保,使用可再生或低环境影响的材料。

11. 无障碍设计:- 应考虑残疾人士的使用需求,设计无障碍楼梯。

12. 技术规范:- 应遵循《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

结尾:楼梯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设计师应不断更新知识,遵循最新的规范标准,以确保设计的楼梯既安全又实用。

通过精心设计,楼梯不仅能够满足功能需求,还能成为建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楼梯是连接建筑物各个楼层的重要通道,其规范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楼梯的设计和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楼梯的规范要求,包括楼梯的尺寸、坡度、安全措施等。

1. 楼梯尺寸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楼梯的宽度应适应人员流动和疏散的需要,一般不得小于1.1米,且在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区域,宽度应增加到1.5米以上。

楼梯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踏步的深度应大于30厘米,确保人们踩踏时的安全稳定感。

2. 楼梯坡度要求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的斜度,一般规定在25°-45°之间。

过小的坡度会增加楼梯的台阶数目和体积,给人们带来不便;而过大的坡度则容易导致行走不稳,增加跌倒的风险。

合适的坡度可以保证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楼梯间距要求为了保证人们在楼梯行走时的安全,楼梯的每个踏步之间应有规定的间距。

一般来说,楼梯的间距不得大于19厘米,以确保人们踩踏时的稳定。

此外,楼梯的扶手也必不可少,扶手的高度一般在85-90厘米之间,以便人们在行走时有可靠的支撑。

4. 楼梯的安全措施为了进一步保证楼梯的安全性,还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楼梯的起始和结束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引导人们正确进出楼梯。

楼梯两侧应设有防护栏杆,一般高度不低于1.05米,以防止人们从楼梯旁边掉落。

此外,在楼梯的台阶上,应保持干燥、无障碍物的状态,以防止人们滑倒或绊倒。

总结起来,在建筑工程中,楼梯规范要求是确保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的安全和舒适的基础。

楼梯的尺寸、坡度、安全措施等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只有在确保楼梯的合理设计和安装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人们在建筑物内的楼层间安全快捷地移动。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楼梯是连接不同楼层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设计规范非常重要。

合理的楼梯设计不仅可以提供安全便捷的上下楼方式,还能提升楼层的整体舒适度和美观度。

下面是楼梯踏步设计的一些规范:1.步行安全性规范:-每层楼梯的面积应根据预计通行量合理规划,确保安全畅通。

-楼梯的每一段包括台阶、梯级、踏面、踏宽和坡度等要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楼梯的倾斜度应合理设计,以减轻步行者的疲劳感和提高安全性。

2.舒适度规范:-楼梯的宽度和踏宽应根据每段楼梯的通行人数和建筑用途进行合理规划,一般要求宽度不小于1.2米。

-楼梯的踏面宽度和高度应相对合理,舒适的踏步感受是楼梯设计的重要指标。

-楼梯的踏步与扶手的高度和宽度需要适应使用者的身高和体型。

3.美观度规范:-楼梯的设计应和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形成整体美感。

-楼梯台阶和扶手等部分的材料和颜色搭配应与周围环境和建筑风格相适应。

4.安全防护规范:-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楼梯的设计应有防火和疏散通道的要求,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楼梯的扶手应合理设置,并在两侧固定,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支撑。

-楼梯的台阶和踏面应具有防滑性,以防止使用者在行走时发生滑倒的危险。

除了以上几点,楼梯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根据残疾人和老年人友好设计的原则,楼梯设计还应当考虑以下规范:1.增设无障碍设施:-增设斜坡或电梯等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

2.提供辅助设施:-在楼梯两侧设置扶手,确保残疾人和老年人上下楼梯时的安全。

3.考虑视觉障碍者:-在楼梯边缘和台阶之间增设明暗对比较大的警示条,提醒视觉障碍者。

总之,楼梯设计规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保证安全、舒适、美观和适用性。

楼梯的设计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执行,并根据不同建筑需求和使用人群的特点进行定制,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和美观的上下楼方式。

同时,还应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增设相应的无障碍设施,提高楼梯的通用性。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楼梯踏步设计规范楼梯是建筑物中常见的交通通道,设计规范的楼梯可以提供安全、便捷的上下楼方式。

其中,踏步是楼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踏步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楼梯踏步设计规范的详细要求:1. 尺寸规范:楼梯踏步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700mm,踏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踏步高度不应超过200mm,但也不应小于120mm。

踏步高度的差异不应大于5mm。

2. 倾斜度规范:楼梯踏步应有适宜的倾斜度,能够提供舒适的步行体验。

一般来说,楼梯的倾斜度角度不应小于30度,也不应大于50度。

3. 踏步材料规范:楼梯踏步应采用安全、防滑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木材、钢筋混凝土和石材等。

对于公共场所的楼梯,最好使用防滑材料或者在踏步表面做防滑处理,以防止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滑倒。

4. 垂直差异规范:楼梯各个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保持一致,不应有过大的差异。

踏步之间过大的垂直差异容易让人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摔倒。

5. 亮度规范:楼梯应有足够的照明亮度,特别是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在楼梯踏步上设有适当的照明设施,如楼梯边缘、楼梯踏步内部或楼梯侧面。

6. 扶手规范:楼梯设有扶手以提供支撑和平衡。

扶手应适当高度、宽度和强度,并且安装牢固。

对公共场所的楼梯,扶手一般应设在两侧。

7. 颜色对比规范:楼梯踏步与楼梯本身应具有明显的颜色对比,以便人们在行走时能够清晰地分辨踏步位置,减少跌倒的风险。

8. 安全标志规范:在公共场所的楼梯上,应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如上下楼梯的箭头指示、行走方向指示以及踏步边缘的黄色或者白色防滑提示标识等。

9. 楼梯出入口规范:楼梯出入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以便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出口和入口,减少事故的发生。

10. 非滑梯的规范:在安装滑梯的楼梯上,滑梯设计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以防止儿童在使用滑梯时发生意外。

总之,楼梯踏步的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安全和便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设计规范.txt 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
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

室内楼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
右最为舒适。

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
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

一般踏板宽,立
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

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


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

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
否则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
步长即楼梯的宽度。

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的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
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
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10m;
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8m;
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
其它答案1
1.家装楼梯一个要讲究安全,另一方面又要讲究经济。

其中经济包括经费上的经济和空间的
经济,家装楼梯的踏步高度一般设计在180mm-200mm之间,只有公共场所的楼梯踏步高度才
会设计在130mm-160mm之间。

其次是踏步中心距,即所为的进深,一般设计在230mm-250mm
之间,最小不要小于220mm,踏步进深设计到300mm一步迈不到,两步还不够走起来很累。

2.踏步宽度的选择,一般家装楼梯的踏步宽度选择800mm,可根据洞口空间适量增加。

楼梯安装过程中设计的尺寸问题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踏步的她面,踏步数量之外,还有很
多规范的数据需要注意,这些数据中容易被客户忽略的是:
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

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

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专家提示:一是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通常采用0.35m和0.125m这两个参数。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只设一级踏步,至少要两级,这是因为踏步上下地面的高度相差过小时,行人不易辨别该处有高差,缺乏精神准备,跨出虚步而伤及脚腿。

另一个问题是当利用旋转楼梯作疏散梯时,必须满足踏步在距内圈扶手或简壁0.25m 处,其踏面宽不应小于 0.22m的要求,这点在防火规范上有明确规定。

1回答者:会飞的大饺子 - 实习生一
楼梯和电梯设计规范
标准名称:住宅设计规范标准编号: GB50096-1999 浏览次数:427
1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4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5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2)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3)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时,可不设电梯。

4)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

7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8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

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9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楼梯结构的规范
一般按宽度0.3米,高度0.15米设计最适宜。

使用也方便,另外宽度高度规范有规定。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注: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 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八、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十、楼梯踏步的高度比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住宅踏步最大高度0.18,最小宽度0.25
幼儿园小学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5 ,最小宽度0.26
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6,最小宽度0.28 其他建筑物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7,最小宽度0.26
住宅户内楼梯,专用服务楼梯,最大高度0.20,最小宽度0.2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