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合集下载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资料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资料

——

1977 美巴条约

巴黄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拿权。金
马水
规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运权全道
部交还给巴拿马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道路
七十七国集团总部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请列举出为亚非拉国家民 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 人物 印度: 尼赫鲁
——1947.8.尼赫鲁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七
稻米、小麦、牛奶的产量居世界第二
GDP已近4900亿美元
外汇储备约有620亿美元
仓促分家后遗症: 克什米尔问题
1948年1月20日,印巴双方1949年1月1日实现 了停火。同年7月,两国签订《卡拉奇协定》, 划定停火线,
印度控制克什米尔土邦3/5的土地和3/4的人口 巴基斯坦控制了2/5的土地和1/4的人口, 克什米尔从此被分割成印控区和巴控区。
二、非洲篇
1952埃及 1956苏伊士运河 1960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
被推翻的埃及国王法鲁克逃往意大利
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履历: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 示威,数次入狱。
40年代: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
1952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 鲁克封建王朝
1956年:领导埃及人民赢得苏伊士 1952年7月,纳赛尔领运导河埃战及争“的七胜月利革。命”,埃及成 立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获市得民阿热拉烈伯欢世迎界的人情民形的。爱 戴 , 人 称
埃及: 纳赛尔 古巴: 卡斯特罗
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非 拉各个殖民地国家能取得真正的独立?
1952年7月,纳赛尔领导埃及“七月革命”,埃及成 立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

学案1: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学案1: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3、认识到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促使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三、学习要点:印度的独立与振兴、埃及独立、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

三、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 1947年,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1、原因:实施 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重视对科技的引进和吸收发展 2、成果:粮食基本自给,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印度的原子能、生物成就让世人瞩目。

非洲 年,非洲有 个国家独立,称“ ”年, 独立,殖民体系瓦解。

1959年,古巴革命,领导人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年,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二)探究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但是,由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及周边局势紧张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印度计划委员会认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正在由资本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在知识经济的服务出口方亚洲:印度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面,印度确实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一是拥有一支庞大的讲英语的科技和专业人员队伍。

……二是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结构的年轻化趋势等。

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战略的指导下,印度软件服务业和制药业异军突起。

——蔡恩泽《印度经济与中国“背道而驰”》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印度独立后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独立: (1)印度独立:背景 过程 70页 (2)其他国家:70页 2、振兴: (1)印度:71页 (2)其他国家:韩国、新加坡 71页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背景:71页 2、过程: (1)开始阶段:北非 ①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 ②收回苏伊士运河:1956年 (2)全面展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7个独立国家) (3)深入发展阶段:七八十年代 (4)殖民体系崩溃:九十年代 标志: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意义72页)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来自1、背景:72页 2、代表国家: (1)古巴:①独立—1959年,建立革命政 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发展:72页 (2)巴拿马:73页
71页动脑筋
影响印巴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因素中,既有该 地区历史上的民族宗教对立问题,更有英 国在被迫结束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时所采 用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后患,特别 是分而治之”政策所带来的克什米尔领土 之争问题。印巴之争不仅是南亚地区安宁 与发展的巨大障碍,而且还影响到世界的 安宁。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2课__亚非拉的奋起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2课__亚非拉的奋起

至1960年,非洲独立26国,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3,
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仅在1960年,就有塞内加尔、
尼日利亚、刚果(利)、马达加斯加等17个国家相继获得独 立。
(3) 纳米比亚的独立
时间:1990年3月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 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 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英国在印度实行印巴分治方案目的是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的利益。一是利 用印度的宗教矛盾制造分裂,企图继续控 制印度,保持英国在印度的既得利益。二 是将印度一分为二,严重削弱了印度的实 力,为英国以后干涉印度事务创造条件。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 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 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 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 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 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 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 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 得到解决。
美国发行的巴拿马运河邮票
巴美双方签订关于 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受古巴革命影响,巴拿马掀起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 斗争。1977年11月,巴美双方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根据新约,美国被迫同意在1999年前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 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1999年12月31日,巴政府正式收回 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美国对此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
勒·纳赛尔为首的89名中下层青
年军官——埃及“自由军官组织”
发动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 赶跑法鲁克国王,推翻英国庇护 的埃及君主统治,成立“革命指 导委员会”,掌握政权。 纳赛尔

九下第12课_亚非拉奋起

九下第12课_亚非拉奋起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一、教材内容分析本主题概述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这一主题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民族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播放视频《印尼将举办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系列活动》教师:2015年4月18日至24日,印度尼西亚将举办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纪念庆典,届时将邀请109个国家和25个国际组织参加。

万隆会议是历史上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60年前的万隆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这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二战刚刚结束后的亚非拉世界,感受这些国家为获得独立与自由所进行的斗争。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导入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新闻时政中提取历史的能力。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我宁愿向前看,当洪水消退,人类的历史上会出现新的一章:说不定黎明会从这一面出现,从太阳出升的东方出现。

”——泰戈尔教师:近代以来,殖民侵略如同洪水、野兽,淹没、蚕食了亚非拉广大地区,造成当地的贫穷与落后。

教学设计5: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教学设计5: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名师指路一、知识梳理⒈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度的独立和振兴: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出现高潮——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后工业发展很快——但也留下了历史问题(印巴矛盾)其它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韩国、新加坡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⒉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开始与北非——1952年埃及的七月革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十多个国家独立——1960年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非洲500年殖民史结束⒊拉美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美国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运河主权之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进行斗争——70年代收回部分主权——1999年底收回全部主权点评:本课是九年级下册唯一一课涉及到了民族解放的历史事件,在中招和平时的考试中多有涉及。

二、教材详解1. 亚洲的独立和振兴:二战后初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实行印巴分治。

后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立了共和国。

印度独立后工农业巨大发展,科技成就卓著。

亚洲的新加坡、韩国等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点评:印度的印巴分治造成了后来的印巴冲突,成为南亚地区不安定的一个隐患。

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二战后非洲的殖民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

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

1952年,埃及爆发了由纳赛尔领导的“七月革命”,使埃及赢得了真正的独立。

1956年,埃及又收回了苏伊士运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独立,其中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所以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

点评:二战后非洲的独立大事是中招开始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中“非洲独立年‘和纳米比亚的独立出现频率最高。

3.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二战后,拉美人民捍卫主权的斗争发展迅速。

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国家重要的国际组织。
1952年7月,纳赛尔领导埃及“七月革命”,埃及成立 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
加 纳 独 立 纪 念 拱 门
尼 日 利 亚 独 立
1990年, 纳米比亚 独立,标 志帝国主 义殖民体 系的最终 崩溃。
图为担 任总统的 努乔马 (左)。
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
1947年8月尼赫鲁在庆祝 印度独立时说: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 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 了自己。
请谈一谈: 1.印度历史上遭受的“厄 运”。 2.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 精神。
1961年,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 的倡导和推动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 运动正式诞生。目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已达一百多个,是发展中
感谢大家! 愿大家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
①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 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 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古巴的独立沉重打击了美国在拉美的霸权, 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2.巴拿马
①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 国际航运水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埃及: 纳赛尔 古巴: 卡斯特罗
印度民族主义 运动领导人贾瓦 哈拉尔·尼赫鲁与 圣雄甘地在1946 年孟买政治会议 间歇时在谈话。 两人都认为印度 必须从英国的统 治下解放出来。 为了实现这一目 的,他们共同领 导了一场大规模 的非暴力抵抗运 动。
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同年秋,印度和 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图为尼赫鲁在德里红堡宣布独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1.印度的独立 (1)背景
①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的殖民地, 受英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 ②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 败后,先后又进行了多次民族独立斗争。
1857~1859年, 印度终于爆发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 民族大起义。章 西女王是这次印 度民族起义中的 杰出女英雄。起 义最终失败。 二战后,印度再 次爆发民族独立 运动高潮。
对非洲的殖民掠夺
始于新航路开辟
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首先进行 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进行奴隶 “三角贸易”,对非洲进行殖民掠夺。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 埃及独立
时间: 1952年 领导人:纳赛尔
(2) 苏伊士运河
绕道非洲好望角,从欧 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 度洋需增加约8,000公 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 度洋需增加约10,000 公里;
克什米尔问题
(印巴冲突的主要问题)
印巴分治原因:
①英国不甘心彻底失去印度殖民地,采取 “分而治之”政策; ② 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划分(信仰印度 教的为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为巴基斯坦)
由英国在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 蒙巴顿 公布所以又称为 “蒙巴顿方案”。
(4)印度独立影响:
积极方面: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结 束了英国对印度的直接统,造成印巴之间的对立 (印巴冲突)
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
界桥梁”之称。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
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权全部交还给 巴拿马
二战后亚非拉地 区掀起独立运动 并最终取得胜利 的原因?
①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②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人民的力量壮大 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长期斗争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背景:二战结束,非洲大陆掀起 了民族独立浪潮。 2、过程: (1)发起: 埃及独立 时间: 1952年 领导人:纳赛尔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首都:开罗(Cairo) 国庆日:7月23日(1952年)
纳 赛 尔
1918年1月15日-1970年9月28日
(4)胜利:
1918年-2013年
1994年,在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 选,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个 黑人总统,标志着南非种族隔离制的消除,揭开了南非 历史新的一页。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 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 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9. 6万平方公里
297.47万平方公里
东 巴 基 斯 坦 14.4平方公里
(2)独立:
①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②印度的独立是几代印度人坚持长达百 年之久、前仆后继地进行大规模反英斗争的 结果。
尼赫鲁说:“[We end today a period of ill fortune and India discovers herself again.]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 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厄运”指什么?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明显; 开放与保留民族特色并存。
2.其它亚洲国家
a.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许多殖民地、半 殖民地获得独立,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 发展。 b.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
成为现代化国家。
在地图 19世纪 上,有的非 末欧洲掀起 洲国家的国 瓜分非洲的 界线是笔直 狂潮,殖民 的,为什么? 者在地图上 就把非洲国 家瓜分了。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 国就垄断了苏伊士运 河公司96%的股份, 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2)高潮:非洲独立年
1960年有17个 独立国家,称为 “非洲独立年”
(3) 深入:纳米比亚的独立
时间:1990年3月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 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 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印度遭受英国的殖民奴役
B.为什么说是“再次发现了自己”?
c“厄运”怎么结束?
印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 争,二战后独立运动高潮是“再次”出现的 。
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 而治之”的政策,同意印度独立。1950年,印度 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屈 辱历史
首都:哈瓦那
古巴共和国
1926年8月13日-
1995年
卡斯特罗
古巴改革政策:
①努力发展经济,实行土地 改革,废除封建 大庄园制 ②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
卡斯特罗和中国领导人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 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 不懈斗争,到1999年底,收回运河的 全部主权。
1、结合材料一,英国对印巴分治的依据是什么?
尼赫鲁
印度独立 后的第一任总 理
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7
真纳
巴基斯坦 第一任总理
传统文化与西方事物并存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印度独立后,工农业有了巨大发展, 材料一:经济发展成就: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1978年实现了粮食 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越。 自给,但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印度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非拉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 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 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 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或称 “第三世界”。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度的独立 (1)背景:
①印度原来是亚洲面积大的殖民地, 受英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
纳赛尔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结合地图,分析苏伊 士运河的重要地位 苏伊士运河,地 处亚、欧、非三洲交 界处,扼地中海进入 红海门户。 与绕道非洲好望 角相比,从欧洲进入 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 度洋缩短5500—8009千 米;从地中海各国到 印度洋缩短8000— 10000千米;到黑海沿 岸缩短了12000千米。
②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 失败后,先后又进行了多次民族独立斗争。
“英王王冠上 一颗最明亮的 宝石” 。
路易斯〃蒙巴顿 (1900~1979) 英国前国 防参谋长、海军元帅 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 1947年3~8月任印度总 督,同年6月公布 “蒙 巴顿方案”,1947年8月 至1948年6月任印度自治 领总督,1974年访问中 国。1979年在北爱尔兰 游艇中被炸罹难
依据:宗教信仰不同
材料二:英国的“分而治之”伤害了印度人民的感情,激 起其强烈的不满并加剧了“分治”双方因因“保卫祖国” 而滋长的对立情绪与争夺行动。“分而治之”政策加深了 该地区的民族与宗教矛盾。如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穆斯 林和印度教徒的宗教之争问题,这些都造成了印巴两国之 间的流血冲突和战争。
造成了印巴两国之间的 流血冲突和战争。
发展,既重视工业也重视农业,在农业方面实施“绿色革命”,取 得显著效果。1980年以后,印度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实行改革 开放。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如利用了世界银行对电力的贷 款41.4亿美元和对石油部门的贷款9.87亿美元,极大推动了印度工业 的发展。 材料二:经济发展特色:现在的印度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 系。既有传统制造业,还有原子能工业,发射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 人造卫星和通讯卫星,具备了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在软件开发领域, 实力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但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同亚洲经济发展 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度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1987年,印度的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90多美元,全国人口有1/3以上生活在贫困 以下。 1、从材料一种可以看出印度的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阅读材料后,你对印度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材料一: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曾在南 亚次大陆共同生活了十几个世纪,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 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 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并由此开始了印巴两 个国画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 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 由此产生的印巴分治造成了无穷的后患。
(3)印巴分治
①印巴分治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又 是不利于印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 ②印巴冲突根源分析: “分而治之”政策加深了该地区的民族与 宗教矛盾。“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 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 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 患。如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穆斯林与印度 教的宗教之争问题,这些都造成了印巴两国 之间的流血冲突和战争。
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收回主权的过程 有何不同? 苏伊士运河的主权是埃及独立后在1956年 直接从英法收回的。 巴拿马运河的主权是巴拿马人民经过不懈 斗争,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从美国手 中逐步收回的,到1999年12月31日才全部 收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