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课件(共26张PPT)

亚非拉的奋起
一、亚洲篇
“英王王冠上一颗最 明亮的宝石”
像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 的船,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大火烧到弹药之 前把火扑灭。
——印度总督助手伊斯梅形容二战后的印度
1947年印度独立
1947年8月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 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 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履历: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 示威,数次入狱。
40 年代: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
1952 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 鲁克封建王朝,赢得了埃及真正的 独立。 1956 年:领导埃及人民赢得苏伊士 运河战争的胜利。
获得阿拉伯世界人民的爱戴,人称 “雄狮”、“新萨拉丁”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二、非洲篇
非洲独立进程
开始阶段(二战结束至50年代前期):1952年,
埃及的“七月革命”;1954年,阿尔及利亚人民发动 武装起义 全面开展阶段(50年代前期至60年代末):1960年, 非洲独立年。 深入开展阶段(70年代至90年代):1990年纳米比亚 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使命完成。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独立运动兴起; 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高潮; 七八十年代,独立运动深入; 九十年代,殖民体系崩溃。
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道路
七十七国集团总部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苏伊士运河航道: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 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 到印度洋缩短5,500~ 8,009公里;
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 缩短8,000~10,000 公里; 对黑海沿岸来说,缩短 了12,000公里
然而: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了 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 年获得巨额利润。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优秀ppt教学课件

1952年7月23日,以穆罕默
德·纳吉布和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尔·阿卜杜
勒·纳赛尔为首的89名中下层青
年军官——埃及“自由军官组织”
发动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 赶跑法鲁克国王,推翻英国庇护 的埃及君主统治,成立“革命指 导委员会”,掌握政权。 纳赛尔
1953年6月18日 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
埃及共和国国旗
埃及国徽
1956年7月26日 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苏 伊 士 运 河 首 航 情 景 运河全长175公里,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 和红海,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水道。1859
年法国开凿,1869年建成通航。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 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上航程。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埃 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1956年,英国对埃及长达70 多年的殖民占领结束。
1960年——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21日纳
米比亚宣告独立,标
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 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 世纪历史的结束,帝 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
体系最终崩溃。
二战后,由北非洲开始。 ⑴1952年,埃及独立,领导人是纳赛尔。 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收归国有。 ⑵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 家独立。 ⑶非洲独立年,1960年,一年中有17个国家独 立,这一年初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⑷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 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 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 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 问题。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 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 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 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人教最新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道路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七十七国集团总部
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亚 非 拉 的 奋 起
(1)印巴分治 (2)印度经济的发展 (3)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掀起民族独立浪潮 (2)非洲民族独立的四个阶段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埃及七月革命
1953年6月18日
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
埃及共和国国旗
埃及国徽
1956年7月26日 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苏 伊 士 运 河 首 航 情 景
运河全长175千米,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沟通欧、 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水道。1859年法国开凿,1869年建成通航。大大 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上航程。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 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1956年,英国对埃及长达70多年的殖民占 领结束。
1.1962年,结束法国130多年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的国
家是( C ) A.埃及 B.纳米比亚
C.阿尔及利亚
D.尼日利亚
2.20世纪50年代,埃及将哪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主权收回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 C D.美国
)
3.被称为“非洲独立年”的是( B )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意大利 法兰西
比利时
非洲主要语系
欧洲人在非洲的势力(1913年)
1952年7月23日,以穆罕默德
·纳吉布和迦玛尔·阿卜杜勒·
纳赛尔为首的89名中下层青年军
初三历史知识点精讲: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初三历史知识点精讲: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他需要我们对每天学习的新知识点及时整理,接下来由为大家提供了初三历史知识点精讲,望大家好好阅读。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知识点
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
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讲授新课: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简要介绍本课的导言,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走上独立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以及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
组织学生讨论。
如:(1)结合尼赫鲁庆祝印度独立的讲话,谈谈印度历史上遭受的厄运”,谈谈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3)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4)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重点理清印度历史发展的以下线索:
(1)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
(2)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课件+教案+练习)-8.ppt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今日印度
• • • • 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七 稻米、小麦、牛奶的产量居世界第二 GDP1.6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约有2973亿美元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79. 6万平方公里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297.47万平方公里
东 巴 基 斯 坦 14.4万平方公里
(2)独立:
①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 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 印巴分治。 ②印度的独立是几代印度人坚 持长达百年之久、前仆后继地进行 大规模反英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结果。
印度的独立与今日印度
Page 1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印度的独立
(1)背景:
①印度原来是亚洲面积最大的殖民地, 受英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
②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 义失败后,先后又进行了多次民族独立 斗争。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课件 (2)

1、苏伊士运河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处,是 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可昼夜通航,具有极 高的交通与战略地位。 2、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世界贸易运输的航程。 如从沙特吉达港到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 的距离是18 943千米,而经过苏伊士运河仅2 732千米,节约了约86%的航程;从荷兰鹿特丹 到日本东京,经苏伊士运河,也可比经好望角节 约23%的航程。 3、苏伊士运河位于当今世界的天然油库中东附 近,连接着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扼欧洲通向 印度和东南亚及东亚地区港口等航线,具有极高 的经济价值。
20世纪70年代,两国经济以超过百 分之十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超过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 “70年代的奇迹”。
二、非洲 1、殖民主义者的罪恶 2、独立浪潮 兴起: 五十年代 高涨: 五六十年代 深入: 七八十年代 3、殖民体系的崩溃:九十年代
埃及总统纳赛尔
从沙特吉达港到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 18 943千米,而经过苏伊士运河仅2 732千米,节约了 约86%的航程;从荷兰鹿特丹到日本东京,经苏伊士运 河,也可比经好望角节约23%的航程。
中东问题 中东战争的原因 巴勒斯坦问题 宗教矛盾:耶路撒冷是三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圣地 领土矛盾 西方大国的干预 经济利益的冲突 巩固与提高P 中东问题的关键:巴(阿)以冲突 131 五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 1948年——1949年 第二次 1956年——1957年 第三次 1967年 第四次 1973年 第五次 1982年 中东的和平进程 1、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终于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基础上举行。 2、1993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的斡旋下,进行 “历史性的握手”。 附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是(B) A 错综复杂的宗教矛盾 B 西方大国的干预 2、战争能解决巴以问题并实现中东和平吗?为什么? 不能。战争只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激化矛盾,使冲突不断加剧,要 想实现和平,途径只有一条——和平谈判。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精品课件

印巴原本是一个国家,根据英国1947年6月3日的“蒙巴顿方案” 分成两个自治领。一个是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8月15日成 立);一个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8月14日成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前组成)成员国。
独立日和国庆日:11月3日(1903年)
沟通两洋的巴巴拿马拿运马河
——
国 际 巴黄 拿金 马水 运道 河
1977 美巴条约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部分主权。
规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全部主权 全部交还给巴拿马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 式
(⒉)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 主权的斗争
三、拉美篇
面积为11.086万平方公里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 罗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首都:哈瓦那
古巴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uba)
首都:哈瓦那 (La Habana) 国庆日:1月1日(1959年)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 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两国在独立后曾爆发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在未明确 归属的克什米尔地区领土争夺上的小型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
2.其它亚洲国家
a.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许多殖民地、半殖 民地获得独立,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 发展。
b.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 为现代化国家。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昔日是奴隶,今要做主人!)
尼赫鲁
纳赛尔
卡斯特罗
“亚非拉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
这是殖民地人民共同团结、坚持不懈斗争取得的。
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
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
知识与能力了解印度独立运动史实,探讨印巴分治的历史根源及其影响。
通过埃及独立运动、非洲独立日,分析归纳民族解放运动的线索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能够讲述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故事,并探讨其国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亚洲国家振兴对整个世界民族独立运动起了什么作用、印巴冲突的根源是什么、非洲独立、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意义及其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分类比较法分析亚非拉国家在争取独立运动中的不同特点,并于二战后诞生一系列独立国家走上不同性质的道路,培养学生比较、概括不同历史特征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对整个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印巴分治在历史上产生的后果;亚非拉民族独立和振兴给我们的启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2.《非洲独立进程图》。
3.制作教学。
学生准备1.《世界形势图》(自己绘制)。
2.按教师所给预习提纲,预习课文内容。
3.搜集有关资料。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在学习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二战前亚洲人民掀起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向学生说明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亚洲形成高潮,较突出的事件是印巴分治和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
教师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详尽的事实让学生了解印巴分治所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形成历史概念。
印巴分治给两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要联系南亚次大陆的紧张局势分析出印巴分治埋下的祸根。
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独立后工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亚洲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经济的迅速发展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
1977 美巴条约
际
巴黄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拿权。金
马水
规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运权全道
部交还给巴拿马
河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道路
七十七国集团总部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请列举出为亚非拉国家民 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 人物 印度: 尼赫鲁
——1947.8.尼赫鲁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七
稻米、小麦、牛奶的产量居世界第二
GDP已近4900亿美元
外汇储备约有620亿美元
仓促分家后遗症: 克什米尔问题
1948年1月20日,印巴双方1949年1月1日实现 了停火。同年7月,两国签订《卡拉奇协定》, 划定停火线,
印度控制克什米尔土邦3/5的土地和3/4的人口 巴基斯坦控制了2/5的土地和1/4的人口, 克什米尔从此被分割成印控区和巴控区。
二、非洲篇
1952埃及 1956苏伊士运河 1960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
被推翻的埃及国王法鲁克逃往意大利
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履历: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 示威,数次入狱。
40年代: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
1952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 鲁克封建王朝
1956年:领导埃及人民赢得苏伊士 1952年7月,纳赛尔领运导河埃战及争“的七胜月利革。命”,埃及成 立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获市得民阿热拉烈伯欢世迎界的人情民形的。爱 戴 , 人 称
埃及: 纳赛尔 古巴: 卡斯特罗
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非 拉各个殖民地国家能取得真正的独立?
1952年7月,纳赛尔领导埃及“七月革命”,埃及成 立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
“雄狮”、“新萨拉丁”
1956年纳赛尔总统苏宣伊布士运运河航河道国: 有化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 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 洋缩短5,500~8,009公里; 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 8,000~10,000公里;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对就黑海垄沿断岸来了说苏,缩伊短士了 运河公司96%的股份,12每,00年0公获里得巨额利 润。
2、1942年,英国教授科帕兰在《印度问题》一书 中提出了对印度“分而治之”的治印大纲。他主张 把印度分为三个统治区,即印度教徒区、伊斯兰教 徒区和土邦。这一计划正符合英国当局的想法,因 而很快被采纳。
3、印度共和国的奠基者“圣雄”甘地和国大党领袖 尼赫鲁始终坚持印度是一个民族的理论,反对印巴 分治,反对巴基斯坦单独组成一个民族国家。用甘 地的话说,以分裂印度的方式解决存在多年的民族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一、亚洲篇——印度独立
“英王王 冠上一颗
最明亮的
宝石”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 。
1、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 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
2、目的是达到自治,“如有可能就实行帝国内部的自治,如有必 要就实行脱离帝国的自治”。
3、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 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
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 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 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最 终印度取得了自治。
1、1930年,著名穆斯林诗人、思想家和哲学家穆 罕默德·伊克巴尔第一次提出了穆斯林建立自己的国 家——“巴基斯坦”的主张。得到了众多穆斯林支持。
问题,就好像是“砍掉脑袋,摆脱头痛”。 。
蒙巴顿与尼赫鲁讨论印巴分治方案
印
度
独
立和Biblioteka 印.印巴分治巴
①印巴分治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又是不利于印巴 分
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
治
②印巴冲突根源分析:“分而治之”政策加深了该地区 的民族与宗教矛盾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今日印度
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
1960——非洲独立年 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
最终崩溃。
三、拉美篇古巴革命
古巴革命运动领导人
——菲德尔·卡古斯特巴罗 游击队
1959年古巴卡斯特罗革命
卡斯特罗 古巴革命领导人之二 ——切·格瓦拉
沟通两洋的巴拿马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