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资料

——
国
1977 美巴条约
际
巴黄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拿权。金
马水
规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运权全道
部交还给巴拿马
河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道路
七十七国集团总部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请列举出为亚非拉国家民 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 人物 印度: 尼赫鲁
——1947.8.尼赫鲁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七
稻米、小麦、牛奶的产量居世界第二
GDP已近4900亿美元
外汇储备约有620亿美元
仓促分家后遗症: 克什米尔问题
1948年1月20日,印巴双方1949年1月1日实现 了停火。同年7月,两国签订《卡拉奇协定》, 划定停火线,
印度控制克什米尔土邦3/5的土地和3/4的人口 巴基斯坦控制了2/5的土地和1/4的人口, 克什米尔从此被分割成印控区和巴控区。
二、非洲篇
1952埃及 1956苏伊士运河 1960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
被推翻的埃及国王法鲁克逃往意大利
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履历: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 示威,数次入狱。
40年代: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
1952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 鲁克封建王朝
1956年:领导埃及人民赢得苏伊士 1952年7月,纳赛尔领运导河埃战及争“的七胜月利革。命”,埃及成 立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获市得民阿热拉烈伯欢世迎界的人情民形的。爱 戴 , 人 称
埃及: 纳赛尔 古巴: 卡斯特罗
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非 拉各个殖民地国家能取得真正的独立?
1952年7月,纳赛尔领导埃及“七月革命”,埃及成 立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新人教版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基本发展概况, 培养学生综合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分类比较等方法对本课问题进行探讨。
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人民是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赢得独立的人民还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 为建立一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 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的原因及影响, 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二战对世界的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变化 2.社会主义阵营也发生了变化 3.亚非拉人民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 并取得了巨大成果。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度的独立和印巴分治展示与印度有关的材料, 引导学生回忆: 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的?印度曾经发生哪些著名的反英斗争?有什么作用?展示印度独立的时间与相关材料。
(议一议)二战结束后, 英国在印度推行印巴分治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印巴分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印巴分治根源是什么?展示图片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情况亚洲其它主要国家的独立和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非洲的国界线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
2.非洲独立的进程引导学生看书后总结多媒体展示埃及七月革命的爆发和埃及独立引导学生看书了解埃及七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说一说)说一说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贡献。
(展示材料)非洲独立年(196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要求学生掌握其独立的意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教师讲述: 虽然拉丁美洲早在19世纪前期就展开了民族独立运动, 但独立后的国家又陷入欧美列强的控制之中, 拉美许多国家仍处于发展的落后阶段。
在控制拉美的列强中, 尤以美国最主要。
美国通过政治干涉、军事进攻和经济渗透, 控制了拉美许多国家。
学案1: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3、认识到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促使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三、学习要点:印度的独立与振兴、埃及独立、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
三、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 1947年,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1、原因:实施 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重视对科技的引进和吸收发展 2、成果:粮食基本自给,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印度的原子能、生物成就让世人瞩目。
非洲 年,非洲有 个国家独立,称“ ”年, 独立,殖民体系瓦解。
1959年,古巴革命,领导人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年,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二)探究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但是,由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及周边局势紧张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印度计划委员会认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正在由资本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在知识经济的服务出口方亚洲:印度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面,印度确实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一是拥有一支庞大的讲英语的科技和专业人员队伍。
……二是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结构的年轻化趋势等。
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战略的指导下,印度软件服务业和制药业异军突起。
——蔡恩泽《印度经济与中国“背道而驰”》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印度独立后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人教版)全面版

• 丘吉尔一次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 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Middle Temple出来的律师。 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 游行,却出名了”。
• 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 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现过这样的人。” : “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 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 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 势力结盟。”
首都:伊斯兰堡(lslambad) 国庆日:3月23日(1956年)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The People's R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ublic of Bangladesh)
首都:达卡(Dhaka ) 独立日和国庆日:3月26日(1971年)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纳 赛 尔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洲国家的独立 和振兴
甘 地
圣雄遇刺的噩耗迅速传遍全国,印度全国 顿时沉浸在哀痛与悲伤之中。悲伤不已的 尼赫鲁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我们生命的 光明从此消失了,到处是一片黑暗。我不 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加 尔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涂抹全身和面部, 走街串巷,一边不停地悲叹:“圣贤业已 涅盘,何时才能降临一位像他那样的伟 人?”
思考 :
为什么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亚非拉各 个殖民地国家能取得真 正的独立?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九年级历史精品课件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 学习重点
1.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 学习难点
1.印巴分治。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做导学案的“自主学习” 部分。
三.聚集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 讨论印巴分治的原因、后果分别是什么?
第一,英国的“分而治之”伤害了印 度人民的感情,激起其强烈不满并加 剧了“分治”双方因“保卫祖国“而
滋长的对立情绪与争夺行动。
❖ 第二,”分而 治之“政策加 深了该地区的 民族与宗教矛 盾。
塔什干宣言
2005年4月18日印巴声明:和平进程不可逆转
卡斯特罗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亚非拉民族独立 运动的阶段特点: 四五十年代,独立运动 兴起;五六十年代,独 立运动高涨;七八十年 代,独立运动深入;90 年代,殖民体系崩溃。
学习目标
❖ 1.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及振兴;非 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 主权的收复。
❖ 2.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提高运用唯物 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 3.通过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认识到亚非拉民 族解放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尼 赫 鲁
路易斯·蒙巴顿勋 爵,1947年3~ 8月任印度总督 同年6月公布 “蒙巴顿方案” 1947年8月至 1948年6月任印 度自治领总督
原因:二战后 英国殖民势力 衰弱,印度人 民长期不懈努 力,迫使英国 1947年承认印 度独立,宣布
“蒙巴顿方 案”,把印度 分为印度和巴 基斯坦两个自 治领,实行印
巴拿马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anama)
亚非拉的奋起PPT课件5 人教版

②印度独立国家的建立是几代印度人坚持长 达百年之久、前仆后继地进行大规模反英斗争的 结果。 2.印巴分治 ①印巴分治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又是不 利于印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 ②印巴冲突根源分析: “分而治之”政策加深了该地区的民族与宗 教矛盾。“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 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 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如克什米 尔的归属问题,穆斯林与印度教的宗教之争问题, 这些都造成了印巴两国之间的流血冲突和战争。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1.印度的独立 (1)背景: ①印度原来是亚洲面积最大的殖民地,受英 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 ②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 先后又进行了多次民族独立斗争。 (2)独立: ①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 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 行印巴分治。
传统文化与西方事物并存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履历: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 示威,数次入狱。
40 年代: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
1952 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 鲁克封建王朝
1956 年:领导埃及人民赢得苏伊士 运河战争的胜利。 获得阿拉伯世界人民的爱戴,人称 “雄狮”、“新萨拉丁”
加 纳 独 立 纪 念 拱 门
尼 日 利 亚 独 立
1990年, 纳米比亚 独立,标 志帝国主 义殖民体 系的最终 崩溃。 图为担 任总统的 努乔马 (左)。
殖 民 者 奴 役 非 洲 的 情 况
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
经过巴拿马人民的长期斗争,在1977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 拿马运河的新条约,图为签字前。前排左起:美国总统卡特、 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和巴拿马政府领导人奥马尔。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2课__亚非拉的奋起

至1960年,非洲独立26国,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3,
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仅在1960年,就有塞内加尔、
尼日利亚、刚果(利)、马达加斯加等17个国家相继获得独 立。
(3) 纳米比亚的独立
时间:1990年3月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 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 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英国在印度实行印巴分治方案目的是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的利益。一是利 用印度的宗教矛盾制造分裂,企图继续控 制印度,保持英国在印度的既得利益。二 是将印度一分为二,严重削弱了印度的实 力,为英国以后干涉印度事务创造条件。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 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 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 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 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 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 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 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 得到解决。
美国发行的巴拿马运河邮票
巴美双方签订关于 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受古巴革命影响,巴拿马掀起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 斗争。1977年11月,巴美双方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根据新约,美国被迫同意在1999年前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 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1999年12月31日,巴政府正式收回 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美国对此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
勒·纳赛尔为首的89名中下层青
年军官——埃及“自由军官组织”
发动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 赶跑法鲁克国王,推翻英国庇护 的埃及君主统治,成立“革命指 导委员会”,掌握政权。 纳赛尔
九下第12课_亚非拉奋起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一、教材内容分析本主题概述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这一主题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民族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播放视频《印尼将举办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系列活动》教师:2015年4月18日至24日,印度尼西亚将举办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纪念庆典,届时将邀请109个国家和25个国际组织参加。
万隆会议是历史上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60年前的万隆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这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二战刚刚结束后的亚非拉世界,感受这些国家为获得独立与自由所进行的斗争。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导入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新闻时政中提取历史的能力。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我宁愿向前看,当洪水消退,人类的历史上会出现新的一章:说不定黎明会从这一面出现,从太阳出升的东方出现。
”——泰戈尔教师:近代以来,殖民侵略如同洪水、野兽,淹没、蚕食了亚非拉广大地区,造成当地的贫穷与落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印度的独立和经济发展:印巴分治:________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印度振兴:印度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____________的成就卓著。
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度独立前后,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宣布独立。
________、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知识点2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开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
以________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
1956年,埃及宣布将________________收归国有。
全面展开:1960年出现________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____________”。
深入发展:________年3月____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知识点3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发展迅速。
1959年,________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巴拿马收回运河的主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从________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力。
到________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印度独立后,原来的印度被分为哪两个国家()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印度和巴勒斯坦
C.巴基斯坦和缅甸
D.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
2.2015年12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对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家进行了一次私人访问,这一举动震惊了两国民众。
导致两国关系长期动荡不安的历史根源是()A.印度民族大起义 B.东欧剧变
C.英国的分治决议 D.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3.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小明同学围绕“印度的独立和振兴”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
..,此处是()
独立时间:1947年
斗争对象:英国
领导人:纳赛尔
A.独立时间 B.斗争对象
C.领导人 D.发展状况
知识点2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4.二战后,非洲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曙光,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开展起来。
二战后,这个古老大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开始于()
A.中非 B.北非
C.南非 D.西非
5.将“1960”和“17”两个数字结合在一起可以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非洲独立运动的开始
B.非洲独立年
C.非洲独立运动深入发展
D.非洲完全独立
6.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知识点3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7.2015年4月11日,美国和古巴领导人在出席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举行了会晤,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两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
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扶植的政权的领导人是()
A.甘地 B.尼赫鲁
C.纳赛尔 D.卡斯特罗
03 能力提升
8.某班同学正在研讨“英国同意印度独立”“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等内容。
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B.亚非拉的奋起
C.动荡的中东地区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9.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历史的必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得自由领地;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授予各土邦自由选择加入两个自治领地中任何一个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可以保持与英国的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地的权利。
——《印度独立法案》材料二:非洲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大陆。
但她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最终摆脱欧洲殖民者长达500年的奴役。
材料三: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
——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托里霍斯材料四:(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法案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摆脱欧洲殖民者奴役”的事件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外国”指哪个国家?“心脏”指什么地方?
(4)材料四所示的地区的主权是哪一年被完全收回的?
(5)综上所述,帝国主义在亚非拉地区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04 直击中考
10.(烟台中考)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掠夺资源,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战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是()
A.印度独立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D.古巴独立
参考答案
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知识管理
1947 印度巴基斯坦科技领域韩国纳赛尔苏伊士运河17 非洲独立年1990 纳米比亚古巴美1999
基础过关
1.A 2.C 3.C 4.B 5.B 6.D 7.D
能力提升
8.B 9.(1)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2)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
(3)美国;“心脏”指巴拿马运河区。
(4)1999年底。
(5)亚非拉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向自觉地联合反帝,积极地相互支持等。
(言之成理即可)
直击中考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