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性测定

合集下载

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活力

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活力

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活力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活力是评价菌株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相关内容。

一、菌株的筛选与培养菌株的筛选是寻找具有高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的过程。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离、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

在菌株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选择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对于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至关重要。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等。

同时,适宜的温度、pH值和培养时间等因素也会对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产生影响。

二、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是评价菌株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滤纸酶活力测定法、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定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对底物的降解能力,来评估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水平。

三、影响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因素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培养条件是影响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pH值和培养时间等条件可以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

此外,底物浓度、氮源和碳源等也会对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产生影响。

四、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方法为了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菌株的遗传改良来提高其产酶能力。

通过选择和诱变等手段,可以获得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

此外,优化培养条件和添加适当的辅助物质也可以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

五、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应用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应用广泛。

纤维素酶可以用于纤维素的降解和转化,从而产生生物燃料、生物质材料等。

此外,纤维素酶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和纺织工业等领域。

六、结论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活力是评价菌株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筛选合适的菌株、优化培养条件和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

产纤维素酶菌种的筛选与优化

产纤维素酶菌种的筛选与优化

产纤维素酶菌种的筛选与优化一、菌种筛选的原理与方法菌种筛选的原理是通过筛选产纤维素酶活性高、产量大的菌种。

常用的菌种筛选方法有以下几种:1.传统菌种筛选:分离环境中的纤维素降解菌株,通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筛选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再通过多次温育和活性测定,逐步筛选出高活性的菌株。

2.显性菌种筛选:利用纤维素酶结构上保守的区域设计引物,在环境DNA中扩增出纤维素酶基因片段,使用这些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构建,然后在宿主中进行表达,通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筛选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

3.基因工程菌种筛选:利用已知纤维素酶的基因进行基因工程,通过载体导入宿主细胞中,通过外源表达基因,从而获得产纤维素酶菌种。

二、菌种优化的原理与方法菌种优化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菌株基因组或环境条件,提高纤维素酶产量和活力。

常用的菌种优化方法有以下几种:1.自然进化优化:通过长期培养,逐渐挑选出产酶能力强、极端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突变菌株。

2.诱变优化:利用物理、化学或基因工程等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通过筛选获得产纤维素酶能力强、菌株稳定的变种。

3.基因工程优化:利用已知纤维素酶的基因进行基因编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菌株基因组进行改造,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力。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1.菌种筛选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应综合运用传统筛选、显性筛选和基因工程筛选等方法,发展新的高效、快速的菌种筛选方法。

2.菌种优化技术的优化与提高产量、活性:要通过生理、代谢工程的方法改造纤维素酶产生菌,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力。

3.开发新型纤维素酶菌株:从不同环境中分离筛选出产酶能力强的菌株,进一步发现和研究产纤维素酶的新菌株。

4.提高纤维素酶产量与废弃物转化率的研究:将纤维素酶应用于废弃物转化过程,提高纤维素酶产量和转化率。

综上所述,产纤维素酶菌种筛选与优化的研究是促进纤维素酶应用的关键。

通过不断改进筛选和优化方法,进一步开发新的菌种,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力,将对纤维素酶的应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研究进展纤维素是由纤维素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纤维素酶是一种专门分解纤维素的酶,在纤维素利用和生物质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产纤维素酶菌及其筛选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和鉴定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产纤维素酶菌进行筛选和鉴定,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高通量筛选系统和基于基因组的筛选方法等。

1.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通常包括从不同的环境样品中分离出细菌,并对其进行酶活性测定。

通过该方法已经成功分离出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微生物,例如Clostridium sp.、Bacillus sp.、Cellulomonas sp.、Acidothermus cellulolyticus等。

2.高通量筛选系统高通量筛选系统是一种快速且高效的筛选方法,常用于从大量的微生物中沉淀出目标细菌。

常用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包括微流控装置、免疫分离、荧光筛选和高通量发酵等。

3.基于基因组的筛选方法基于基因组的筛选方法是一种新的筛选方法,它能够根据基因组数据精确地预测目标细菌的性能和代谢特性。

通过依据基因组组态图,可以预测细菌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氮素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并通过基因搜索和蛋白质分析,可以确定特定的酶基因并对其进行驯化研究。

二、纤维素酶菌的改良方法针对传统纤维素酶菌的低效率和耐受性差等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改良方法提高纤维素酶的效率和性能。

常用的改良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和驯化适应性强的菌株、应用生物物理方法提高纤维素酶的结构稳定性等。

1.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改良方法,它通过基因重组或突变来优化目标细菌的代谢功能。

例如,利用多肽链替换可以改变纤维素酶的空间结构,提高酶的催化能力。

基因重组还可以将来自不同细菌的多个酶基因组合,形成多功能细菌产生多种酶的机构,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一、采样地点:深圳大学杜鹃山深圳大学文科楼荔枝园深圳大学文山湖树丛用具:灭菌信封小铁铲小刀分离培养基手套采样的方法:取采样地点的表层土或地面15cm下的土样约10g,装入信封,立刻到实验室分离纯化二、培养基:(1)马丁氏培养基:KH2PO4 1g、MgSO4·7H2O 0.5g、蛋白胨5g、葡萄糖10g、琼脂20.0 g、水1000ml,pH 自然。

(2)PDA培养基:PDA培养基:用于里氏木霉的固体培养,含20 %土豆浸出液,1 %葡萄糖,2 % Agar。

20 %土豆浸出液作法如下:将土豆去皮切碎,每20 g土豆加水100 ml,置电炉上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定容。

(均需要加入抗生素100μg/ml)产酶筛选培养基(CMC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20.0 g、蛋白胨5.0 g、酵母抽提物2.0 g、NaCl 5.0g、KH2PO4 1.0g、MgSO4·7H2O 0.2g、琼脂20g、蒸馏水1 000ml。

1%CMCNa底物溶液:1克CMCNa加热溶化于100ml pH值4.8,0.1mol/L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

0.lmol/L的柠檬酸一柠檬酸钠缓0.1mol/L柠檬酸: 含柠檬酸·H2O 21.01克/1000毫升。

0.1mol/L的柠檬酸三钠: 含柠檬酸三钠·2H2O 29.4克/1000毫升。

0.1mol/L的柠檬酸40ml与0.1mol/L的柠檬酸三钠60.6ml混合即可。

刚果红染液:2% 刚果红溶液。

NaCl脱色液:2%氯化钠溶液。

三、实验方法3.1 真菌菌株的分离取土样方法如前所述。

取1.0 g所采集的土样加入到装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混匀后,吸取上清液作一系列梯度稀释,10-1,10-2,10-3,将稀释液涂布在分离培养基(可选择查氏、马丁氏或PDA培养基的任两种,倒平板前加入100 μg/ml头孢菌素或链霉素等抗生素),于28℃下培养,待菌落成熟,形成孢子后(约需5-7 d)将单菌落上的少量孢子点种至纤维素酶产生菌筛选培养基(CMC平板)平板上( 用前加入适量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生长) , 28℃倒置恒温培养。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围 内较 稳 定 , 反 应 的 最 适 温 度 为 4 酶 0℃ ,O ℃ 以 下 酶 的 热 稳 定 性 较 好 。 K C “ 对 C ae有 激 活 作 用 , 3 、 a MC s
Fe “

Na 、 K 、 “ ca

Mg 对 滤 纸 酶 活 ( Ps ) 激 活 作 用 。 “ F ae 有
g d c lrc ngn i eh d. Th o g nay i t y ilg c la d bic e c lp o ri n omoo yo 6S o Re oo — ha ig rngm t o r u h a lssisph soo i a n o h mi a r pe t a d h es lg f1
I s Enz m o o y Pr p r i s t y l g o e te
Y N i ,WE h ojn ,Z U Wujn , E Mig A G Lu I a- H - Y n Z u u
( .Sh fBoeh 1 c.o i c.& Fo ni., e iU i f eh o.Hfi 3 0 9 .S e ogLd azu n S a dn 7 10) t odE gn Hf nv e .o Tcn1 e 0 0 ;2 hnLn t.Z oh ag, h n og2 7 0 e2
Ke ywor c l a e; ioa in;i n iiai n;1 DNA ; e z m oo y c a a trsi s ds el s ul s l to de tfc to 6S r n y l g h r ce itc
纤 维 素作 为 一 种 巨 大 潜 力 的 可 再 生 资 源 , 依 赖 于人 们 对 纤 维 素 酶 的发 现 和 认 识 。纤 维 素 酶 ( e uae 是 降解纤 维 素 生成 还 原 糖 的 一 组 酶 的 C l ls) l 总称 。 目前 在 医药 、 日用 化 工 、 品发 酵 、 水 处 食 废 理、 中草药 提 取 等领 域 都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应 用 H 。 近 年来 , 生物纤 维 素酶 的研 究 十分 活跃 , 人 们 微 但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测定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测定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测定摘要产酶纤维素微生物在纤维素资源的再生转化,提高牲畜饲料利用率,堆肥的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而分离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是这一内容的前提与基础。

本研究利用选择培养基CMC培养基,从学校周围的土壤中分离得到6株降解纤维素的真菌。

它们都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尤其以编号为纸绿和江白活性最高。

随后对这6种菌株进行酶活测定,从中得到一株高酶活的菌株,其在CMC培养条件下酶活达到40 U。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菌;筛选;纤维素酶活;鉴定Separation, screening and enzymatic activity of cellulase producedby fungiAbstract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cellulose micro-organisms, especially fungi in the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into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improve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feed, compost us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And efficient cellulose degradation bacteria can provide useful help in this regard. In this study, selective medium CMC medium, Shaoyang University straw isolated six soil fungi degrade cellulose. They have a strong ability of cellulose degrad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number of paper green and White River the highest activity. And the 6 strains with a high activity were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Key Words: Cellulose degrading bacteria; Filter; Cellulase activity; Identific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前言 (1)1.1纤维素概述 (2)1.2纤维素酶 (2)1.3 纤维素分解菌类 (4)1.4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6)2 实验部分 (7)2.1材料 (7)2.2主要试剂与仪器 (7)2.3培养基 (8)2.4菌种的分离与筛选 (9)2.5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10)2.6形态特征观察 (12)2.7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13)2.8菌种保藏 (14)3 结果与讨论 (14)3.1初筛选得到的各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描述 (14)3.2复筛获得的菌株图片 (14)3.3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16)3.4各菌的酶活力测定结果 (17)4 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1前言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存量最大的一类可再生资源。

产纤维素酶菌种的分离筛选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产纤维素酶菌种的分离筛选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sri h we ta teo t lgo t me im frB a Ch r t n so d h t pi rwh a h ma du o 5w s al sme im ,teo t lgo h tmp rtr du h pi rwt e eau ewee3 ma r 5℃ ,teo tm l H au h pi v lewee7. r p r 5,cl e一 1ls— rd cn i r 2 h.Eny t h rce siso 5 so d a h pi ltmp rt ew 0℃ ,teo t l H au a 7. uoe po u ig t mewee7 zmai c aatr t fB h we t tteo tma e e ur a 5 c i c h a s h pi ma p vlew s 5.1 e . hee1
1aeo 3 hw dahg t it a p o70—8 0 1 oc so T egot dezm t hr tits fl e rl iai ofm d w i l u f1 so e i s bly t H f . s 5 h a i . .C nl i J h rwha ny aieaa e sc t w r pei nryen r e , hc u n n c er i o 5 e m l i h
摘要 [ 目的 ] 寻找产 纤维素酶的 高产 菌。[ 方法] 通过 固体培 养初 筛和摇 瓶发 酵复 筛获得 产 纤维素酶 的菌株 , 过考 察培 养基 、 通 生长温 度、H值 、 p 产酶时 间等主要 的影响 因子及酶 学特性对产纤 维素酶酶活较 高的菌株进 行 了初步的研 究。 [ 果] 结 筛选得 到 了产纤维 素酶活 较高 、 稳定性较好 的茵株 B。通过对 B 茵的研究 , 5 5 发现其 最适生长培养基 为查氏培养基 , 最适 生长温度 为 3 ℃ , 5 最适生长 p H值为 75 ., 产酶的最佳 时间为 7 ; 2 通过对其酶 学特性的研 究, h 发现该 酶反应的 最适 温度为 5 0℃, 酶反应 的最适 p 值 为 75酶在 p H ., H值 为 70 80 .~ . 范 围内稳定性较 高。[ 结论] 初步确定 了 B 菌的生 长特性 和酶学特性 , 下一 步的研 究提供 了科 学的依据。 5 为 关键词 纤维素酶 ; 筛选 ; 酶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 S 8 文献标识码 A 1 2 文章编号 o 1 — 6120 )3 0 8 — 2 5 6 1(09 1 — 54 0 7 6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吴自祥;张天亮;杨润霞;贾晓蕊;万学瑞;马亚茹;王艳;吴润;王川;魏姣;刘磊;张小丽【摘要】通过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为纤维素酶制剂研制及纤维素酶工程菌构建提供试验材料.采用刚果红平板从牛羊粪便及腐败的玉米秸秆和木屑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以DNS法测定酶活,根据酶活复筛产纤维素酶分离菌株;观察分离菌株的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应用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菌株基因组DNA,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分析和相似性搜索,作出复筛菌株种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16株纤维素酶产量较高的细菌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短杆状、具中央芽孢,经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和相似性搜索,鉴定为10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6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In order to provide bacteria for development of cellulase preparations and cellulase engineering,the high-yield cellulase bacteria strains were screened.Separate cellulase producing strains isolated from cow or sheep dung and putrid maize straws or wood chips with Congo red plate to screen cellulase producing strains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enzyme activity with DNS assay,and observe its shape,dyeing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16S rDNA universal primers were applied to amplify genomic DNA of the strain,and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of rescreening strains.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isolated 16 bacterial strains with higher cellulase production were gram positive,short rod and central spores.In which,10 strains were Bacillus subtilis,6 strain were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期刊名称】《草原与草坪》【年(卷),期】2017(037)002【总页数】6页(P7-11,19)【关键词】纤维素酶;16SrDNA;分离;鉴定;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作者】吴自祥;张天亮;杨润霞;贾晓蕊;万学瑞;马亚茹;王艳;吴润;王川;魏姣;刘磊;张小丽【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9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急剧上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均在寻求新的替代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56
安 徽农业科学
2009 年
酶培养基中, 三角瓶摇床培养, 培养一定时间后, 取发酵后 的 湿曲1 g , 用20 ml 的0 .1 mol / L 柠 檬酸缓冲液 振荡洗涤1 h , 过滤除杂 , 离心( 5 000 r/ mi n ,10 mi n ,4 ℃) , 取上 清 液, 即为 初 酶液[ 11] 。制备好 酶液后, 用 DNS( 3 ,5- 二 硝基 水 杨酸) 法测 其 OD 值, 再与标准曲 线比对, 求出该菌株 的酶活。 1 .2 .4 酶活 测定[ 8 - 12] 。还原 糖的 测定 为 DNS 试 剂法[ 13] : 在 540 nm 处有最大 光吸收, 在一定范 围内 还原 糖的 量与 反应 液 的颜色强度呈比例关系, 利用比色法测定其还原糖生成量就 可测定纤 维素酶的活 力。酶活定义 : 在pH5 .0 、50 ℃条 件下 , 每1 ml 纤 维素初酶液 在1 mi n 内 水解 CMC- Na( 羧甲基纤 维素 钠) , 生 成 1 μg 的 葡 萄 糖, 称 为 一 个 CMC 酶 活 力 单 位 ( μg/ mi n) 。1 h 内还原 底物 生 成1 μmol 葡 萄 糖量 为一 个 FPA 酶活力单 位, 酶活 的测 定方 法 是用 DNS 法 测 定还 原 糖 含量 , 从还原 糖量来求得 酶活力的大小[ 14] 。 1 .2.4.1 葡萄糖标准 曲线的 绘制。 准确 称取 100 mg 分析 纯 的无水葡萄 糖, 用 少量 蒸 馏 水溶 解 后, 定 量转 移 到100 ml 容 量瓶中, 再定容, 摇匀, 浓度 为1 mg/ ml 。 取8 支 比 色管, 分 别 按表1 顺序加入各种试剂, 将各管溶液混匀后, 在分光光度 计上( 540 nm) 进行比色测 定, 用空 白管溶液调 零后, 测 定各 管 光密度值。根据表1 可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能够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有很多, 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 在康宁木霉 、里 氏 木霉、黑 曲 霉、白 腐 菌等 几 个 菌 株 上, 这 些 菌株仍然 存在着产酶 成本高、酶活性不稳 定、作 用pH 范围 狭 窄等问题。 因此寻 找 更 多、更 高效 、作 用 范 围更 广 泛 的 新 菌 种, 探寻更合理更科学的利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与试剂 1 .1.1 试 验材料。在尖 峰 岭原 始 森林、农 学院 苗 圃、枯叶 堆 积处、甘 蔗堆积 处、新 鲜牛 粪 等 含有 机 质 丰 富处 , 采 集 草、树 枝等腐 烂的样品。在 不同地点数 次采 样, 一般 在雨 后1 ~2 d 各菌快 速生长时采 集。 1 .1 .2 培养 基、试剂 与 仪器。 ①培 养基 。PDA 培养 基、滤 纸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09,37( 17) :7855 - 7857 ,7859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张士敏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性测定
吴琳, 景晓辉, 黄俊生*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儋州571737)
摘要 [ 目的] 寻找更多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新菌种及其科 学利用方法。[ 方法] 利用“采样—培养—分离 单菌落—初筛—复筛—测 OD 值”的方法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 结果] 经反复培养 和划线分 离从80 份样品中初 选出35 株具有分 解纤维素能 力的菌 株。其中10 株由白转绿, 长势较好;6 株深绿色, 长势一般;4 株绿色, 长 势较好。这20 株都产孢子, 被初步鉴 定为绿色木 霉。用 刚果红 培养基进行复筛选, 得到9 株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将这9 株菌株再进行发酵培养, 用DNS 法进行酶活测定得到2 株酶活较强的菌株。这 2 株菌株被鉴定为棘孢木霉。通过滤纸崩解测试筛选出20 株降解纤维素 能力较强的菌种。DNS 法酶活测定结果表 明采自甘蔗 堆积处 和甘蔗地的2 个菌株的产酶活性最高。[ 结论] 采自甘蔗堆积处和甘蔗地的2 个菌株可以作为降解纤维素的新菌种。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分离; 筛选; 纤维素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09) 17 - 07855 - 03
Isolation and Screening of Strains Producing Cell ulase and Their Enzyme Activity Deter mination WU Lin et al (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Danzhou , Hainan 571737) Abstract [ Objective] The purpose was to find more new high- efficiency cellulose- decomposing strains and their utilization methods . [ Method] The strains with stronger cellulose- decomposing ability were screened out bythe method “sampling — culture —isolation of si ngle colony —pri mary screening — secondary screening — deter mination of OD value”. [ Result] Thirty-five strains with cellulose- decomposing ability were isolated from 80 samples through repeated culture and streakingi n pri mary screening . Amongthe m, 10 strai ns turnedfrom white to be green and their growth potentials were better ; 6 strains were dark green and their growth potentials were common ; 4 strains were green and their growth potentials were better ; all these 20 strains produced spores and were identified to be Trichoder ma viride preli minarily . The congo- red media were used and 9 strains with bigger transparent circles were got in secondary screening . These 9 strains were cultured by fermentation and their enzyme activities were deter mined by DNS method , then 2 strai ns with stronger enzyme activity were got . These 2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to be Trichoderma asperell um. Twenty strai ns with stronger cell ulose- deco mposing ability were screened out through filter- paper disintegration test . The results of enzyme activity deter mi nation bynase- producing activities of the 2 strains collected fro mthe stacking place of sugar cane and sugar cane fiel d were highest . [ Concl usion] The 2 strains collected fromthe stacking place of sugar cane and sugar cane field could be used as new cell ulose- deco mposing strains . Key words Cellulose- decomposi ng microorganisms ; Isolation ; Screening ; Cellulose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国家 科技支 撑计划 项目( 2007BAD48B02) 。 吴琳( 1982 - ) , 女 , 山 东济 宁人, 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方 向: 微 生物。* 通讯作者, 研究员。 2009-03-11
条培养 基、滤纸条 液体培养基 、CMC- Na( 羧甲基纤 维素钠) 、刚 果红纤 维素培养基、产酶培 养基。 ②试 剂。柠檬 酸缓 冲液 与 DNS 试剂。③试验 仪器。分光光 度 计、水浴 锅、恒 温培 养箱 、 全温培养 柜、pH 酸 度 计、烘 干 机、电 子 天 平、控 温 摇床 、全 自 动灭菌 锅、电磁炉 、微波炉 、离心机 等。 1 .2 试验 方法 将采 集样品接 入 初筛 培养 基, 在28 ℃恒 温 培养1 周, 再在固体选择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 经反 复驯化培养和划线分离后获得降解纤维素纯菌种9 种。 1 .2.1 菌 种的初筛选 。用 滤纸 条培 养 基[ 8] 和 PDA 培 养基 培 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分离纯化: 将采集样品用点接法 分别接 种于滤纸条培 养基和PDA 培 养基进行初 筛选, 按 照常 规的分离 法筛选 分离 菌 株,28 ~30 ℃条 件 下 培养 , 观察 菌 的 生 长状 况及 培 养基 的变 色 程度, 选 取菌 株 生长 快、培 养基 变 色明显 的菌株作 为 纤维 素 分 解菌 。也 可 以进 行 滤 纸崩 解 测 试, 该实 验没有 完 全按 照 滤 纸崩 解 测 试[ 9] 去 做, 只 观 察 记 录 了滤纸条 崩解的快慢 和程度, 选出 较优 菌 株20 余 株, 再进 行 复筛。 1 .2 .2 菌种 的复筛 。采 用 CMC( 羧甲 基 纤维 素 钠) 分离 培 养 基和刚 果红纤维 素 培养 基 进 行菌 种 复 筛。将 选 出 较优 菌 株 接种于 以羧甲基纤 维 素钠( CMC- Na) 为唯 一 碳源 的 固体 培 养 基上进行 复筛, 培 养观察, 根据菌丝的生 长速度及 CMC- Na 的 液化程度, 选出纤维素降解菌的优良菌株。再接种于刚果红 纤 维素 培养 基, 观 察透 明圈 产 生的 先后 、清 晰 度并 测 其直 径 大小。 1 .2.3 纯 培养与酶 液提 取 法。纯 培养 分 离方 法 为 平皿 划 线 分离法[ 10] 。培养 方法:250 ml 三角瓶 中装液体产 酶培养基50 ml 接入分离到 的 菌 株, 在 125 r/ mi n 、28 ℃ 条 件 下, 恒 温 振 荡 培养5 d。初酶液的提取方法: 取5 % 的种子培养液接种于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