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合集下载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一、总体要求:1.楼梯应具备舒适、安全、美观的特点,并满足行人出行的需要。

2.楼梯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楼梯的尺寸、形式和结构应适应建筑空间的布局,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

二、楼梯尺寸与高低差:1. 楼梯的踏步宽度应不小于300mm,高度应不大于200mm。

2. 踏步宽度和高度的差值应控制在150mm-180mm之间,以保证人们的正常行走。

三、楼梯坡度:1.直跑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蜿蜒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保证行人的舒适度。

2. 拐角处的纵坡飞度应限制在12mm以内。

四、踏步和踏板间距:1. 室外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不小于50mm,以便排水和防止积水。

2. 室内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控制在60mm-65mm之间,以便人们正常行走。

五、扶手:1. 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两侧,并且高度应在900mm-1100mm之间,以方便行人使用。

2.扶手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六、楼梯结构和材料选择:1.楼梯的结构应保证稳定牢固,能够承受行人和荷载的重量。

2.楼梯的表面材料应选择防滑性能好、易于清洁和耐磨损的材料。

七、逃生楼梯:1.逃生楼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2.逃生楼梯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楼梯并使用。

综上所述,建筑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结构安全稳定、舒适易用而设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规范。

合理的楼梯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务必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楼梯的功能和质量达到要求。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6.3.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3.3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00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6.3.4 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

6.3.5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

这里需要说明,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00m的原因是:①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楼梯面积较大。

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00m2左右使用面积,但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他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1999年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

但其他的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仍为1.10m。

6.3.2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高度不应大于0.175m时,坡度为33.94°,这接近舒适性标准,在设计中也能做到。

土木工程知识点-楼梯设计的各项要求

土木工程知识点-楼梯设计的各项要求

土木工程知识点-楼梯设计的各项要求一幢楼至少设两个楼梯,设一个楼梯的条件为:1、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二、三层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见表;2、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 的塔式住宅;3、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 ,且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的单元式宿舍;4、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5、设有不少于两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2 ,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人员疏散比较集中和疏散人员较多的楼梯不宜采用围绕电梯布置方式。

当楼房内设有两个以上楼梯时,宜分主次,并按交通量大小和疏散便利的需要合理布置平面位置。

主入口内明显位置宜有主楼梯。

楼梯间宜在各层的同一位置,以利于使用和紧急疏散,也不致因移位而浪费面积。

特殊情况需要错位时必须有直接的衔接,不允许出现因寻找和不便而造成对紧急疏散的危害影响。

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防火门。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规范规定的楼梯宽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住宅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建筑物楼梯设计规范要求与施工细节

建筑物楼梯设计规范要求与施工细节

建筑物楼梯设计规范要求与施工细节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楼梯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符合规范要求的楼梯设计和施工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还能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楼梯设计规范要求以及施工细节,从而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楼梯设计规范要求1. 楼梯宽度要求:根据相关规范,楼梯的宽度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楼层高度进行合理配置。

一般来说,每个楼层的楼梯宽度不应少于1.1米,而主要楼梯的宽度则不应少于1.5米,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群。

2. 楼梯坡度要求:楼梯的坡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

过大或过小的坡度都会对使用者的体验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规范要求,楼梯的坡度一般在30°-45°之间,以确保人们能够轻松而稳定地上下楼梯。

3. 防滑设计要求:楼梯表面的防滑设计对于使用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规范要求,楼梯的表面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以避免意外滑倒的危险。

此外,楼梯两侧的扶手也应采用防滑设计,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

4. 照明设计要求:为了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和安全保障,楼梯的照明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规范要求,楼梯的照明强度应满足相应的标准,并且应均匀分布,以确保使用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楼梯的每一级和周围环境。

二、楼梯施工细节1. 楼梯结构设计:在楼梯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承重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合理选择楼梯结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以确保楼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楼梯踏步设计:楼梯的踏步是使用者踏脚的平台,对其设计进行细致考虑十分重要。

踏步的宽度、深度和高度应根据人体工程学要求合理确定,以提供舒适的脚步感受和行走步伐。

3. 扶手设计:楼梯的扶手在使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撑和保护角色,因此其设计和安装也需要特别注意。

扶手的高度、宽度和抓握舒适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能够适应各种用户的需求。

4. 施工质量控制:楼梯的施工质量对于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楼梯的设计规范

楼梯的设计规范

楼梯的设计规范楼梯是建筑物中常见的垂直交通工具,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和舒适性,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以下是楼梯的设计规范:1. 建筑设计规范:楼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设计规范,以确保楼梯的结构稳固、承载力合理、坡度适宜等。

2. 安全设计规范:楼梯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采取措施防止滑倒,避免扶手和栏杆的任何材料和构造形式对用户造成的伤害。

楼梯的踏面宜采用防滑材料,以增加踏面的摩擦力,减少滑倒的可能性。

楼梯的踏步和踏面的宽度和高度应相同或接近,确保用户在走上楼梯时脚步一致,降低跌倒的风险。

3. 坡度规范:楼梯的坡度应符合规范,一般情况下,公共楼梯的坡度不宜大于30度,家庭住宅楼梯的坡度不宜大于35度。

4. 尺寸规范:楼梯的踏面宽度应符合规范,公共楼梯的踏面宽度一般不小于270mm,家庭住宅楼梯的踏面宽度一般不小于250mm。

楼梯的楼梯间空间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1200mm。

5. 扶手和栏杆规范:楼梯的扶手和栏杆是保证用户安全的重要设施,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扶手的高度应符合规范,一般情况下,扶手的高度应不低于900mm,不高于1100mm。

栏杆的高度应符合规范,一般情况下,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900mm,不高于1100mm。

栏杆的材料和构造形式应能够提供稳固和有效的支撑,确保用户在楼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6. 照明规范:楼梯的照明设计应符合规范,以确保用户在使用楼梯时有足够的光线,减少跌倒和伤害的风险。

照明设备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出现阴暗和盲区。

7. 停放规范:楼梯的周围应设计合适的停放和通行空间,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停放和携带物品,同时也要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8. 楼梯标示规范:楼梯的标示应清晰明确,以帮助用户识别楼梯的位置和方向。

标示应有足够的对比度,以确保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能清晰可见。

以上是楼梯的设计规范,这些规范旨在保障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教学楼楼梯设计与规范要求

教学楼楼梯设计与规范要求

教学楼楼梯设计与规范要求一、引言在教学楼的设计中,楼梯作为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部分,其设计与规范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方面,探讨教学楼楼梯的设计和规范要求,以确保师生的安全和舒适。

二、安全性要求1. 正确的坡度和步高步距比:楼梯的坡度应合理,通常不大于45度。

步高步距比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步高不大于19cm,步距不小于28cm,以便师生能够轻松、自然地步行上下楼梯。

2. 安全的扶手设计:楼梯的两侧应设有稳固的扶手,扶手高度一般为90-100cm,扶手的形状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和平衡性。

3. 防滑设计:楼梯的台阶和地面应采用防滑材质,如橡胶、梯级砖等,以提供良好的摩擦力。

此外,楼梯的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水、油或其他液体的滴落,从而降低滑倒的风险。

4. 足够的照明:楼梯间应有充足的照明,确保师生在上下楼梯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台阶和扶手等部分。

照明设备应稳定可靠,照明效果均匀,避免产生明暗差异和眩光。

三、舒适性要求1. 足够的宽度:楼梯的宽度应能容纳师生的双肩并行通过。

一般来说,楼梯的宽度应不小于120cm,以确保楼梯通行的舒适性和流畅性。

2. 合理的楼梯间隔和平台设置:楼梯的间隔和平台设置应合理,以提供足够的休息空间和缓冲区域。

间隔过大会造成上楼过程中的疲劳,间隔过小则会影响人员通行效率。

3. 噪音控制:楼梯设计中,应考虑减少楼梯行走时产生的噪音,采用减震材料或柔软的表面材质,以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四、可持续性要求1. 使用环保材料:楼梯设计应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使用可再生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或经过环保认证的材料,如竹木、水泥砖等。

2. 节能设计:楼梯的照明系统应采用节能灯具,如LED灯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照明设备应配备感应器或定时开关,避免无人情况下的能源浪费。

3. 明确标识指示:楼梯间应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以引导人员正确使用楼梯。

住宅楼梯设计规范

住宅楼梯设计规范

住宅楼梯设计规范住宅楼梯设计规范是指在住宅建筑中设计楼梯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楼梯的设计要求安全、舒适、美观,并考虑到各种使用者的需求。

以下是关于住宅楼梯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一、尺寸规范:1. 楼梯的宽度应该根据人流量来确定,一般来说,住宅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90厘米。

对于多层住宅楼梯,通常需要更宽的楼梯来容纳更多的人流量。

2. 楼梯的楼梯踏步的深度应该在28-32厘米之间,楼梯踏步的宽度应该在20-30厘米之间。

这样的尺寸可以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

3. 楼梯的踏步高度应该均匀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一般来说,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超过18厘米。

踏步高度超过20厘米时,容易造成步行者的不适和跌倒的风险。

二、安全规范:1. 在楼梯两侧应该设置栏杆或护栏,栏杆的高度一般为90-110厘米之间。

栏杆上应该设置合适的扶手,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

2. 楼梯的台阶和踏板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以防止滑倒。

在楼梯上还可以设置防滑条或防滑垫,以增加人员行走的稳定性。

3. 当楼梯有两个或多个转角时,转角处应设置合适的楼梯扶手,以方便人们转弯和支撑。

三、美观规范:1. 楼梯的设计应该与住宅的整体风格和室内设计相适应,颜色和材料的选择应该协调一致,塑造一个和谐统一的室内环境。

2. 楼梯的形式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和创意性,可以通过设计楼梯的形状、材料和装饰等方式来提升其视觉效果。

3. 在楼梯旁边可以设置合适的照明设施,以提供足够的照明和安全的步行环境。

四、无障碍设计规范:1. 楼梯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可以在楼梯旁边设置无障碍坡道或安装电梯,以提供便利和无障碍的使用环境。

2. 楼梯的踏步和台阶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应符合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3. 楼梯的栏杆和扶手应该安装在合适的高度和位置,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帮助。

总之,住宅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舒适、美观和无障碍使用而制定的。

设计师应该根据这些规范来合理设计楼梯,并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协商,以确保住宅楼梯的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楼梯踏步设计规范楼梯是建筑物中常见的交通通道,设计规范的楼梯可以提供安全、便捷的上下楼方式。

其中,踏步是楼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踏步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楼梯踏步设计规范的详细要求:1. 尺寸规范:楼梯踏步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700mm,踏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踏步高度不应超过200mm,但也不应小于120mm。

踏步高度的差异不应大于5mm。

2. 倾斜度规范:楼梯踏步应有适宜的倾斜度,能够提供舒适的步行体验。

一般来说,楼梯的倾斜度角度不应小于30度,也不应大于50度。

3. 踏步材料规范:楼梯踏步应采用安全、防滑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木材、钢筋混凝土和石材等。

对于公共场所的楼梯,最好使用防滑材料或者在踏步表面做防滑处理,以防止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滑倒。

4. 垂直差异规范:楼梯各个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保持一致,不应有过大的差异。

踏步之间过大的垂直差异容易让人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摔倒。

5. 亮度规范:楼梯应有足够的照明亮度,特别是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在楼梯踏步上设有适当的照明设施,如楼梯边缘、楼梯踏步内部或楼梯侧面。

6. 扶手规范:楼梯设有扶手以提供支撑和平衡。

扶手应适当高度、宽度和强度,并且安装牢固。

对公共场所的楼梯,扶手一般应设在两侧。

7. 颜色对比规范:楼梯踏步与楼梯本身应具有明显的颜色对比,以便人们在行走时能够清晰地分辨踏步位置,减少跌倒的风险。

8. 安全标志规范:在公共场所的楼梯上,应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如上下楼梯的箭头指示、行走方向指示以及踏步边缘的黄色或者白色防滑提示标识等。

9. 楼梯出入口规范:楼梯出入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以便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出口和入口,减少事故的发生。

10. 非滑梯的规范:在安装滑梯的楼梯上,滑梯设计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以防止儿童在使用滑梯时发生意外。

总之,楼梯踏步的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安全和便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目录
一、楼梯的尺度
二、疏散楼梯
一、楼梯的尺度
楼梯尺度要求:楼梯宽度、踏步尺度、平台宽度、空间高度、 栏杆及扶手高度等。
1、 楼梯宽度: 墙体粉刷表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至 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
确定楼梯宽度的依据:人流量、搬运物品的尺度、空间比例等
楼梯常用宽度:住宅公用楼梯宽度为1100,户内楼梯一般 为800~1000;公共建筑楼梯最小宽度为 1200 以上, 人流较大的公共建筑为1400 以上。 2、楼梯的踏步尺度 每个楼梯梯段的连续踏步级数不应该超过18级,亦不应少 于3级,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
名称 踏步高 /mm 踏步宽 /mm
住宅 156-175 260-300
学校、办公室 140-160 280-340
剧院、会堂 120-150 300-250
医院(病人 用) 150 300
幼儿园 120-150 260-3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平台宽度 转折平台——连接前进方向不同的两个梯段的平台,按照人 流量关系,转折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段的宽度。
二、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道路中一个主要组成部 分,应设明显指示标志并应布置在易于寻找的 位置。电梯、自动扶梯不能用做疏散。
数量: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宽度指标与建筑使用 性质、规模及耐火性能等有关,应按规范要求 确定。
疏散楼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采用弧形楼梯时 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度,且踏面宽 度离扶手25cm处应不小于22cm时:
通常疏散楼梯坡度不应大于45度,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 200mm;
住宅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高度不应大 于175mm :
单、多层民用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 除外)如符合下表要求,可设置一个疏散楼梯:
层数 耐火等级
每层最大建筑面 积 (m2)
人数
一、二级 二、三层
室外疏散楼梯要求
室外疏散楼梯可为辅助防烟楼梯,其宽度可记入疏 散楼梯的总宽度中。一般不宜采用镂空型护栏。 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入口处平台,应采用非燃料 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在楼梯 周围2m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 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楼梯 段。
————住宅公用楼梯的平台宽度应大于 1300mm。 4、空间高度 楼梯平台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000mm, 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 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与顶部凸出物内边缘线距离 不应小于300mm。
5、 扶手栏杆




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至扶手顶面铅垂线的高度,不宜小 于900mm;平台上的栏杆长度大于500 时,其高度应不小于 1000mm。 幼儿园等经常有儿童使用的场所应在500~600mm 高度增设 扶手。 扶手数量——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 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 中间扶手。《人防》 规定:楼梯和梯阶宽度大于等于1.4 米宜设双们扶手。 栏杆——经常有儿童使用的楼梯,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 造,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
三级 四级 一级 >九层 二、三层 二层 ≤九层
500
200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 过100人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 过50人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500(塔式住宅) 每层不超过6户 300 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
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来计算;下层疏散楼梯 总宽度应按其上某层人数最多的一层来计算。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底层楼梯间
如图楼梯间的底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多 层建筑楼梯间底层至对外出口距离不宜超过15m。 且门应向外开启。
低规有规定“楼梯间 底层至对外出口距离 不宜超过15m”,而 高规没有。高规有规 定“消防电梯间前室 宜靠外墙设置,在首 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 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 30m的通道通向室 外 ”。
室外楼梯段
如图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地下室楼梯间 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宜共用楼梯间,如必须 共用时,宜在首层入口处设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 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高层建筑屋顶疏散楼梯
高层建筑物通向屋面 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 座,且不应穿越其他房 间。
通向屋面的门应向屋 面方向开启。此图中楼 梯穿越消防电梯房,不 符合要求。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高层建筑 疏散楼梯的最小 净宽度(米) 医院病房楼 居住建筑 其他建筑
1.30
1.10
1.20
疏散楼梯间
民用建筑的疏散楼梯宜设置楼梯间,楼梯间按不同要 求或为防烟楼梯间、或为封闭楼梯间。
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内 不应开设其他其他房间的门, 也不可安装有火灾危险的设 备管井。 如图:
室外疏散楼梯见下图
疏散楼梯及楼梯间图示
室外疏散梯
如图室外疏散楼梯做为防烟楼梯
疏散门应向疏散 方向开启,即应 向前室开启
剪刀式楼梯做两部防烟楼梯 剪刀式楼梯可做两部疏散楼梯双向疏散,当做为防烟楼 梯时,防烟楼梯间应彼此分开。每层的前室及防火门上应设 置明显的楼层标志。
利用凹廊做防烟楼梯间
如图疏散楼梯可利用凹廊做为防烟楼梯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