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2)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2)
在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中,亚洲国家是主要的客源国。
以下是对一些亚洲国家的分析:
1. 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日本游客数量稳定增长。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旅游交流逐渐增加,旅游便利化措施的推进也促进了两国间的旅游往来。
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吸引了许多日本游客。
2. 韩国:韩国是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客源国。
中韩之间的旅游交流也在不断增加,两国之间的直航航班数量增加,旅游签证便利化也推动了旅游往来。
中国的美食、购物和文化吸引了许多韩国游客。
3. 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也是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国家的旅游资源丰富,价格相对较低,中国游客对这些国家的旅游需求量大。
同时,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增加,他们更能负担起出国旅游的费用。
此外,中国在非洲和欧洲等地也有一些重要的客源国。
比如,非洲国家如埃及、南非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一部分中国游客。
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等也吸引了中国游客,中国的中产阶级对欧洲的旅游兴趣增加。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但在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份额。
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便利化的推进,中国海外客源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客源国概况

客源国概况1.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a.人数持续增长b.旅游者素质不断提高c.内容更加多样化d.科技发展体现在旅游业中。
2.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特点:a.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增幅大。
b.旅游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c.旅游活动遍及全球d.旅游内容和方式日趋多样化e.旅游业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大产业f.旅游业的国内管理和国际协调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现状特征:客源构成分析:(1)从客源来分析,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华侨,另一部分是外国人(包括已加入外国国籍的海外华人)。
近几年来,港,澳,台同胞和华侨一直是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主体。
(2)从区域来分析:中国海外市场分为亚洲市场,太平洋市场,欧洲市场,北美市场。
目前,中国的海外客源市场主体为亚洲太平洋市场,其次为欧洲和北美市场。
(3)从国籍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客源国主要是日本,苏联及东欧国家,80年代以后,客源国剧增,遍布世界各大洲,其中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菲律宾,太过,马来西亚,新加坡成为我国十大稳定的客源市场。
2005年列入前五位的客源国依次是: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
(4)从旅游目的来分析,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休闲,参加会议及从事商务活动。
(5)从性别来分析,男性仍是我国客源市场的主体。
(6)从年龄来分析,中青年仍是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主力军。
(7)从入境方式来分析,乘飞机仍是主要入境方式。
(8)从旅游者在华消费水平来分析,依次是外国人,我国香港同胞,台湾同胞,澳门同胞。
(9)从职业来分析,来华旅游的成分比较复杂,分布比较比较广泛,商人偏多。
(10)从来华停留时间来分析,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较短,外国人,台湾同胞停留时间较长,香港同胞。
澳门同胞停留时间较短。
(11)从入境月份来分析,来华游客较多集中在8-11月,是旅游旺季,特别是10月份形成高峰,而1,2,12月较少,是旅游淡季。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

徒步 53.6%
船舶 4.5%
汽车 26.4%
飞机 14.3%
火车 1.2%
1993—1997外国游客入境方式构成图
徒步 11%
火车 7%
飞机
船舶
汽车 14%
船舶
飞机 52%
汽车 徒步
火车
16%
四、旅游目的、方式、次数和 停留时间的变化
3、旅游次数变化【插入表2-8】
首次来华旅游的游客多选择团队的组织方式,
1985~1996年美洲及美国旅华人数变化统计
数量
100 80 60 40 20 0
2284.9
1985年
年份
80.9 57.6
1996年
美洲(万) 美国(万)
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
4、发展中的大洋洲和非洲客源地 1996年大洋洲的旅华入境游客只有17.3万,非洲仅为4.7万, 两洲合计才占当年旅华入境外国人总数的3.3%。 其中,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重要的旅华客源国,旅华入境 人数占大洋洲旅华入境游客总数的80.7%。 非洲旅华入境游客的绝对数虽然很少,但却一直以来以较 快速度持续增长。
小结:
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 入境旅游者次之,大洋洲和非洲最少。
美洲 10.42%
欧洲 23.78%
亚洲 61.55%
大洋洲 2.79%
非洲 1.45%
总体来讲,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客源全球化进 程加快。
港澳台基础市场增长日趋稳健,已逐步进入稳定增长期;
65.2
7 043 574
34.8
14 354 120 64.6
16 569 911
63.5
7 856 146 35.4
2 世界旅游区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

3 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3.1 我国远离世界上主要客源国 (1)从欧美来华的交通费用昂贵
2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外国旅游者,占旅游入境者总 数的1/9; 另一部分是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约 占8/9(2012年上半年港澳台同胞入境旅游人 数占总入境的4/5)。
2012年上半年入境总人数为6588.79万人,香港 同胞3899.21万人,澳门同胞1082.51万人,台湾同胞 261.47万人,外国人1345.60万人。
2.1 地域结构
客源分布广,主导仅少量; 亚洲居核心,邻国大市场; 入境同产出,潜力在增长。 我国海外客源地广泛分布于六大洲,其中亚洲 居首,欧美次之,初步形成以亚洲周边国家为中心, 以欧美等传统客源市场为两翼的格局。
相对稳定客源国:韩日美俄新加坡、 马来泰蒙加澳菲、印尼英法德意荷。
潜在客源地:印、中东、南美、非洲。
中国怎样才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
6、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骨干旅游企业集团。 7、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产业队伍。 8、建立现代科技教育支撑体系。 9、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经营管理机制。 10、建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互相促进的旅 游可持续发展体系。
主要采用“老三件”
(导游图、明信片、宣传小冊子)
我国旅游产品促 销方面存在的主 要问题
利用现代促销手段少
(音像资料、旅游产品展销会等)
中国怎样才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
客源国概况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客源国概况》是旅游管理专业自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旅游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介绍了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格局、前景和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和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并能全面掌握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
扩展学生知识面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本课程共六章,各章均列入考试范围。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了解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旅游业总体概况和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格局,全面掌握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世界旅游客源市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兴起的原因、和世界人文概况,掌握世界旅游市场的主要分区、格局和发展前景。
二、内容提要第一节世界旅游业概况1、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2、世界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第二节世界旅游区概况非洲I、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中东和南亚第三节世界人文概况1、人口和人种2、民族和语言3、宗教第四节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1、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2、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前景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掌握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划分、特点和前景。
二、内容提要第一节中国旅游业概况1、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2、中国旅游业的现状第二节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1、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划分2、中国旅游业的外国客源市场3、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点4、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开发的前景第三章亚太地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亚太地区所有客源国的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特别是日本、韩朝等相邻国家。
2、 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0.3 0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20 06 20 08
-0.2
19 78
-0.1
1978-2010年入境旅游人数增速
入境旅游人数增速 平均增速
1978年至1988年,起步期
1988-2008年中国主要客源国市场特征
中国入境游客年龄构成 3000
人数(万人)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年份 65岁以上 45至64岁 25至44岁 15至24岁 14岁及以下
2009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构成(按目的分)
探亲访友 其他 服务 观光休闲 会议/商务
2006-2009年入境外国游客的时间特征
2006-2009年各月入境外国游客人数 300 250 200 150 100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2006外国人
2007外国人
2008外国人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2009外国人
其他 19% 服务员工 10% 探亲访友 0% 观光休闲 47%
会议/商务 24%
2001-2008年中国主要客源国市场特征
中国入境游客目的特征 3000
人数(万人)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份
1978-2010年入境旅游总人数
19000 10000 5000 0
主要客源国概况

按年龄分: 按性别分: 14岁以下:3.6% 男性:65.3% 15—24岁:7.6% 女性:34.7% 25—44岁:48.5% 45—64岁:34.6% 65岁以上:5.9%
2、2002年入境过夜旅游者情况分析: 在华人均每天花费:140.09美元。其中外 国人147.72美元,香港同胞111.19美元,澳门 同胞102.09美元,台湾同胞151.50美元。 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华人均总花费:854.55 美元。其中外国人1004.50美元,香港同胞 411.40美元,澳门同胞469.61美元,台湾同胞 1045.35美元。
我国境外游客的性别构成中男性占有绝 对优势 25—45之间的游客所占比重最大
三、职业构成特征
专业技术人员:77.17万人次 行政管理人员:48.83万人次 办事员:47.94万人次 商人:171.10万人次 服务人员:54.94万人次 工人:49.07万人次 无业人员:63.23万人次
一、地域结构特征 1、客源地分布广泛,少数重要客源国居主导 地位 广泛分布于亚、欧、美、大洋洲和非洲各地, 具有地域多样性的特征;少数重要的客源国提 供了绝大部分的客源,居主导地位。 2、各大洲分布不均,亚洲客源市场扮演重要 角色 亚洲国家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比重超过50%, 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邻国市场;而欧洲、 美洲、大洋洲、非洲依次置且排列
3、客源地构成与世界主要客源产出国基本相对 应 近程市场、特别是邻国旅游仍是中国主要客源国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客源产出国 4、潜在客源地的发展前景乐观 印度、中东地区、美洲南部地区、非洲各国近年 来出国旅游的市场发展很快。值得注意的是, 初访客占绝大部分。
二、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
主要客源国概况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2)

第三节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 发展趋势
一、入境旅游人数将持续增长 二、传统市场继续保持稳定,薄弱市场部分将有所加强 三、周边地区和发达国家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客源国
复习与思考题
1、简要评述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形成的历史。
2、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有什么特征? 3、试论述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的特征。
4、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北京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北京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上海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广州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深圳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深圳
湾同胞的花费水平比上年有所增加 ; 花费构成情况: 入境过夜旅游者的支出以交通、住宿、餐饮和购物等 方面为主 入境一日游游客的支出以交通、餐饮、购物等方面为 主
(六) 入境游客的消费特征
停留时间逐步延长。 入境4次以上的过夜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是入境游客的主体。 入境游客以多次来华(内地)为主。 游客行程以短程为主 。 入境游客以短程为主,游览的城市以1~3座居多 住宿主要选择是宾馆饭店,对其服务质量和接待设施要求 最高。 山水风光和文物古迹是入境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 食品/茶叶、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服装/丝绸 是入境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商品。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杭州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杭州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西安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昆明
中国八大旅游城市旅游景观赏析 ——桂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增长(%)
人数增长(%)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二)中国入境旅游业的 现存问题与发展前景
❖ 现存问题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影响入境旅游市场的不利因素增多。 保持入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的困难加大。 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措施有待加强。
第一节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概述
❖ 一、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历史回顾 ❖ 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 ❖ 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
一、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历史回顾
❖ 我国的现代旅游业是从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发展起来的。 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 1.建国初期到60年代初:绝大部分外国旅游者来自于苏联、 东欧和朝鲜、越南和蒙古等国;
国人的主要客源地为依据,将我国的海外客源地分成 两部分:一是亚洲、大洋洲客源地;二是欧、美洲客 源地。
一、地域结构特征
❖ 4、潜在客源地的发展前景乐观 ❖ 印度、中东和拉美地区、非洲各国的旅华游客数量还较
少,在我国海外客源过得构成中占的比例还很小,但是 这些地区近年来出过旅游的市场发展很快。 ❖ 因此这些地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开发和拓展有利于 促进客源地结构的均衡性。
25-44岁 46%
二、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
❖ 1、在性别构成上:男性占有绝对优势,且在性别构 成变化中较之于女性呈现出比重略有下降的趋势。
❖ 2、在年龄构成上:25~44岁之间的游客所占比重最 大(约1/2),其次是45~64岁(占1/3),25岁以下 及65岁以上共占17%。要注重发展变化!(P50)
❖ 图2-1 我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的基本分布图
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
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
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
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
小结:
❖ 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 入境旅游者次之,大洋洲和非洲最少。
美洲 10.42%
欧洲 23.78%
亚洲 61.55%
人数 (人)
比例 (%)
人数 (人)
比例 (%)
2005年 799 272 3.9
1 644 564 8.1
9 797 421 48.4
7 038 429 34.8
975 451 4.8
2006年 882 873 4.0
1 732 421 7.8 10 319 866 46.5
8 044 594 36.2 1 230 512
第二节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特征
中国海外 客源市场特征
1.地域结构特征 2.性别与年龄结构 3.职业构成特征
4.旅游目的、方式、 次数和停留时间变化
5.流量流向分析
一、地域结构特征
❖ 1、客源地分布广泛,少数重要客源国居主导地位。 ❖ 从地域分布上看,表现出具有地域多样性的特征;但从
客源产出量的角度上,少数重要的客源国提供了绝大部 分的客源。 ❖ 表2-1 1994~2001年中国十大客源国客源数所占百分比
二、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
❖ 性别结构
男性游客在性别比例中占绝对优势,接近三分之二 ; 从变化趋势看,男性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近三年下降
了1.7个百分点,女性游客同比增长。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男性 女性
13 211 563
❖ 小结:入境游客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特征反映出我国海 外客源市场的主体是青壮年男性,且旅游者的年龄分 布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体”态势,中青年 在旅游者的人口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5.5
2007年 1 077 706 4.1
2 094 332 8.0 11 925 356 45.7
9 483 949 36.3 1 528 325
5.9
二、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
❖ 性别与年龄结构分析
女性 36.5%
男性 63.5%
65岁以上 6%
14岁以下 4% 15-24岁 8%
45-64岁 36%
❖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也全方位向全世界开放。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境外游客蜂拥而至,给中国旅游业带来
很大的发展,旅华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逐渐攀升。 ❖ 在来华入境的旅游者当中地域分布明显:港、澳、台及华侨
游客始终占旅华入境的绝大多数且相对稳定,标志着我国海 外客源地的布局已经基本形成。
大洋洲 2.79%
非洲 1.45%
❖ 总体来讲,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客源全球化进 程加快。
❖ 港澳台基础市场增长日趋稳健,已逐步进入稳定增长期;
❖ 外国旅华市场持续增长,增长态势日益明显,正进入快速发 展期。
❖ 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稳定增长; ❖ 欧洲、北美、南亚等新兴市场持续平稳地增长; ❖ 大洋洲、中东、非洲等潜在市场日见端倪。
65.2
7 043 574
34.8
14 354 120 64.6
16 569 911
63.5
7 856 146 35.4
9 539 757
36.5
二、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
❖ 年龄结构
14岁以下
15~24岁
25~44岁
45~64岁
65岁以上
人数 (人)
比例 (%)
人数 (人)中国入境旅游业的 现存问题与发展前景
❖ 发展前景
国内环境看,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给旅游业 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 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WTO:2020年世界十大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
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
一、地域结构特征
❖ 2、亚洲客源居核心位置,邻国市场占突出地位。 ❖ 1985~1989年间,亚、欧、美三洲的游客数占重要比
重,具体到国家,日、韩、俄罗斯、蒙古、东南亚五 国等地区均为我国重要客源国。
一、地域结构特征
❖ 3、旅华客源地构成与世界主要客源产出国构成相一致 ❖ 以每年旅华10万人次以上的前15位客源国代表旅华外
❖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我国的国际旅游接待工作基本上 处于瘫痪状态;
❖ 3.70年代后:自费游客逐渐增多,旅游收支略有结余; ❖ 4.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国际旅游业进入大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海外客源市场走向全方位、多元化。
(一)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成就
(一)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成就
1980-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