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旅游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中国文化旅游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中国文化旅游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最为光辉的时代就是【】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C.春秋战国D.明清时期3、中国的近代旅游业开始出现于【】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4、Tourism一词发生在英语中,最早在【】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5、对大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的交通方式是【】A.火车B.汽车C.飞机D.轮船6、旅游主体文化,其核心就是【】A.旅游客体文化B.旅游介体文化C.商业旅游文化D.旅游者文化7、旅游作为旅游主体的一种消费行为,主要是【】A.文化性的犯罪行为B.经济性的行为C.社会性的犯罪行为D.生物性的行为8、最早采用“旅游文化”这一概念的学者就是【】A.德国人罗特和英国人泰勒B.美国人克鲁克洪和克鲁伯C.美国人麦金托什和格波特D.英国人伯卡特和梅特里克9、作为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近现代兴起的大规模的【】A.学术会议旅游B.休闲度假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0、旅游的两个基本外在条件就是【】A.交通与食宿B.旅行社和旅行地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1、将旅游的概念归为休闲理论的最著名的学者是【】A.英国学者伯卡特B.法国学者梅特森C.日本学者修雷纶D.中国学者杨时进12、旅游活动和旅游过程的主体和中心就是【】A.旅行社B.旅游目的地人民C.旅游消费者D.旅游管理者13、旅游业的灵魂是【】A.旅游经济B.旅游文化C.旅游研发D.环境保护1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的一个关键动向就是【】A.带薪度假旅游B.学术会议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5、个人要实现旅游,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即【】A.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B.交通与食宿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6、游学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荷兰17、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应该是【】A.引进外资B.增加世界遗产地C.文化研发D.私家车自驾游18、以下属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就是【】A.九寨沟B.黄石国家公园C.杭州西湖D.苏州园林19、旅游主体文化是关于【】A.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B.旅游经营者的文化C.旅游目的地人民的文化D.旅游策划者的文化20、一般而言,同意人的犯罪行为标准的最小因素就是【】A.金钱B.文化C.广告D.遗传21、旅游者对一民族地区的习俗礼仪和婚丧嫁娶的审美属于【】A.自然审美B.社会审美C.艺术审美D.A和C第二小题:多项选择题1、组成旅游文化的两大部分是【】A.旅游消费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精神文化D.旅游经营文化E.旅游服务文化2、世界三大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3、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基本要素来界定? 【】A.旅游主体文化B.旅游客体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宗教文化E.旅游介体文化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5、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A.历史古迹B.民族风情C.宗教D.博物馆和名人故居E.人造景观6、旅游动机有【】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政治动机D.身心动机E.经济动机7、旅游审美的类型有【】A.旅游主体审美B.自然审美C.社会审美D.旅游客体审美E.艺术审美8、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写作文化9、景观文化的特点是【】A.教育性B.空间性C.时间性D.娱乐性E.民族性10、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结构模式来界定? 【】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11、对中国文化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个外来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12、文化的结构包含有()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宗教文化D.制度文化E.犯罪行为文化13、旅游文化的地理基础是()A.民俗风情B.地理环境C.旅游资源D.地大物博E.生态环境1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15、当今旅游需要主要属于()A.生理需要B.高级需要C.政治须要D.多样性需要E.物质须要16、根据李泽厚的研究,人的美感可分为()A.动听雅致B.灵魂洗礼C.悦心悦意D.精神升华E.悦志悦神17、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写作文化18、旅游资源可分为()A.微缩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人文旅游资源D.都市旅游资源E.乡村旅游资源19、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结构模式来界定()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20、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旅游就是人们求知欲的课堂B.旅游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文化活动C.旅游就是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一种升华D.旅游是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E.旅游者的旅游动机21、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A.贵族旅游文化B.探新求异的需要C.寻求科学知识和发展的须要D.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E.谋求认同和自我实现的须要22、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A.旅游文化的地域性B.旅游文化的延续性C.旅游文化的民族性D.旅游文化的实用性E.旅游文化的多样性23、旅游动机有几种类型:()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身心动机D.经济动机E.效应动机2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几方面()A.自身年龄、性别B.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C.个人心理特征D.观念因素E.社会因素25、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价值观B.理想观C.思维方式D.审美心理E.艺术审美2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几个方面()A.喝B.住C.行D.购E.娱27、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是:()A.寓情于景B.步移景换C.因地制宜D.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结合E.身份与地位的寓意28、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A.外在的线条美B.内在的意境美C.结构的人与自然美D.民俗文化E.思维方式29、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历史源远流长B.体系完整科学C.内涵博大精深D.拓展潜力巨大E.传统绚丽多彩30、中华文明史的基本特征是:()A.古老性B.持续性C.兼容性D.实践性E.永久性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旅游资源2、旅游文化3、艺术审美文化4、家国同构5、宗法制度6、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7、社会审美8、与民偕乐第四小题:简答题1、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四个方面?2、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探讨需从哪三个方面展开?3、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四种?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存有哪四个方面?5、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哪五方面?6、旅游活动除“游等”之外,通常还牵涉哪五个方面?7、当代旅游者消费行为中的文化走向表现在哪三方面?8、旅游资源包含哪三部分内容?第五大题:论述题1、试论中国旅游文化的封闭性特点。

旅游文化期末试卷

旅游文化期末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 )1、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 )2、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 )3、尧、舜、禹的时代,部落首领的继承实行“禅让制”。

( )4、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 )6、湖北随州出土的全套编钟,表明当时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 )7、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

( )8、公元25年,刘秀建国,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在位时,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 )9、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成都,221年,刘备建蜀,定都洛阳,229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

( )10、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 )11、唐朝工匠李春营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

( )12、1127年,徽、钦二帝被俘虏,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赵构称帝,在江南偏安立国,定都杭州,史称南宋。

( )13、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 )14、旅游资源贵在独特,独特性越大,则吸引性也越大。

( )15、据统计,我国现存姓氏有三千五百多个,而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一万两千多个姓氏。

( )16、目前,我国大多数国内和国际旅游者来我国的旅游,是属于观光旅游。

( )17、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10个、地支12个;天干地支搭配可用于纪年,称干支纪年法。

( )18、谥号是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事迹拟定的一种称号。

( )19、中国出现了很多古代旅游的知名人士,从形式上来看,徐宏祖是属于士人漫游。

( )20、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为仁、义、礼、智、信。

( )21、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宏大,神态逼真,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奇迹”。

( )22、四书五经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韩非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乐经》。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文化的内容?A.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光B.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C. 旅游经营者的服务质量D. 旅游目的地的工业发展答案:D2. 旅游文化的核心是:A. 旅游产品B. 旅游服务C. 旅游体验D. 旅游营销答案:C3. 旅游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旅游收入B. 促进文化交流C. 保护旅游资源D. 增加旅游人数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内容?A. 旅游者的文化需求B.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D. 旅游目的地的人口数量答案:D5. 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济收入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6. 旅游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旅游安全B. 旅游体验C. 旅游成本D. 旅游时间答案:B7. 旅游文化对旅游经营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营成本B. 经营策略C. 经营风险D. 以上都是答案:D8. 旅游文化研究的方法包括:A. 文献研究B. 实地考察C. 问卷调查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文化研究的学科基础包括:A. 人类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 跨学科研究B. 定量研究C. 定性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A11.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制约D. 以上都是答案:B12.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13.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4. 旅游文化与旅游营销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5. 旅游文化与旅游管理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D16. 旅游文化与旅游教育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7. 旅游文化与旅游服务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8. 旅游文化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19. 旅游文化与旅游安全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20. 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旅游文化的特点包括:A. 多样性B. 动态性C. 地域性D. 时代性答案:ABCD22. 旅游文化的类型包括:A. 自然旅游文化B. 人文旅游文化C. 社会旅游文化D. 经济旅游文化答案:ABC23. 旅游文化的功能包括: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ABCD24. 旅游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 历史因素B. 地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ABCD25. 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旅游者的文化需求B.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D.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ABCD26. 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文献研究B. 实地考察C. 问卷调查D. 案例分析答案:ABCD27.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B. 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C.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相互独立D.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相互促进答案:ABD28.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政策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政策的制定C. 旅游政策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政策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29.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规划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规划的制定C. 旅游规划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规划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30. 旅游文化与旅游营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营销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营销的策略C. 旅游营销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营销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复习试题2含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复习试题2含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试题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我国第一个封建制国家是___________建立的___________王朝。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___________ 即位后使用的“建元”。

3.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称,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4.李春设计建造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5.“天人合一”和追求自然,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有着鲜明的个性的艺术风格,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造园艺术,___________;二、分隔空间,___________、;三、园林建筑,__________;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6.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7.中国佛教包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体系,佛教诞生在___________,发扬光大却在中国。

8.“五斗米”道奉____________为教主,以____________为其主要经典。

9.我国的四大名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蜀绣。

10.中国茶道有“四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福建的___________、江西的___________、湖南的___________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

二、单选题(20分,每小题1分)1.从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出发,将旅游文化划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

A、媒体B、资源C、客体D、企业2.“建安”是属于帝王的什么号()。

A、庙号B、年号C、谥号D、尊号3.名与字在意义上往往是相关联的,下列哪个是表示反义的关系()。

A、屈原名平字原B、诸葛亮字孔明C、韩愈字退之D、关羽字云长4.中国古代五行论中,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旅游文化试题一及答案.doc

旅游文化试题一及答案.doc

《旅游文化学》试题一一、填空:(1*30 )1、______________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汉朝着名的文学体裁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为___________ , ____ 朝首办第一所医校。

3、道教在宋元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大派别。

4、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________________。

5、北京故宫的三大殿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6、歌特式建筑又称____________ 建筑,首先在_______ 国天主教堂出现。

7、满汉全席是______ 时期兴起的一种规模盛大、程序繁杂、满汉饮食精粹合壁的宴席。

8、茶艺主要包括人、茶、______ 、 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六大要素。

9、第一个以山水为主体,大量写作山水诗的着名诗人是_______ ,最早的对联是________ 。

10、《女士箴图》作者为东晋___________ ,《晚钟》作者为___________ 。

11、楷书可具体分为___________12、古希腊雕塑的题材主要取材于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 。

13、我国清真菜中二、选择题:( 2*10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大名菜均出自南京。

1、“王”姓的姓氏来源为(A 祖先的族号 B)分封的国名 C 赏赐的爵位 D 谥号2、秋闱是指()A 院试B 乡试C 会试D 殿试3、道场在山西五台山的是()菩萨。

A 普贤B 文殊C 观音D 地藏王4、巴黎圣母院是()建筑。

A 罗马式B 文艺复兴式C 洛可可式D 哥特式5、“帮典”——围裙,是()的传统民族服饰。

旅游文化题库及参考答案

旅游文化题库及参考答案

旅游文化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l、被司马迁称为“先王之遗风”的地区是A、河套地区B、山东地区C、关中地区D、川盆地正确答案:C2、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且较成熟的文字是A、金文B、石鼓文C、甲骨文D、陶文正确答案:C3、以道教为题材的神魔小说最有名的是A、《搜神记》B、《封神演义》C、《东周列国志》D、《西游记》正确答案:B 。

4、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A、第三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C、第四个寒冷期D、第一个寒冷期正确答案:A 。

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旦A、文化内涵B、文化结果C、文化经历D、文化外延正确答案:C6、清代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有。

A、边鸾B、吴道子C、石涛D、八大山人正确答案:D 7、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A、团结B、和平C、和睦D、统一正确答案:D 8、把中国古代各门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A、戏曲B、建筑C、园林D、音乐正确答案:A ———————° 。

9、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A、27B、24C、26D、25正确答案:B 10、———作《戏为六绝旬》以诗论诗,从此论诗诗成为古代诗论的形式之一。

A、李白B、杜甫C、韩愈D、苏轼正确答案:B 11、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恐惧B、崇拜。

c 林已、示心D、避讳正确答案:B12、真正代表魏晋新学风的著作是魏王弼虳———————和何晏的《论语注》。

A、《春秋注》B、《周礼注》C、《周易注》D、《尚书注》正确答案:C13、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A、公元B、公元12世纪C、公元D、公元正确答案:B14、佛教“谛”中讲修行方法的是A、道谛B、集谛C、灭谛D、苦谛正确答案:A 。

15、盛行A、隶书是宋代书法的一大特色。

B、楷书C、行书D、草书正确答案:C 。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文化的特点?A. 地域性B. 历史性C. 多样性D. 单一性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单一性并不是旅游文化的特点。

2.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遵循的原则是:A. 保护性开发B. 盲目开发C. 随意性开发D. 无序开发答案:A解析: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因过度开发而造成资源的破坏。

3. 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教育作用B. 娱乐作用C. 经济作用D. 政治作用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主要发挥教育、娱乐和经济作用,而政治作用并不是旅游文化的主要作用。

4. 下列哪个不是旅游文化资源的类型?A. 自然风光B. 历史遗迹C. 民俗风情D. 工业产品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等,工业产品不属于旅游文化资源的类型。

5. 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应该注重以下哪项?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文化效益D. 所有选项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应该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6. 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立法保护B. 宣传教育C. 随意开发D. 科学管理答案:C解析: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立法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管理,随意开发并不是保护措施。

7. 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升知名度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加就业机会D. 减少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而减少环境污染并不是旅游文化直接影响的结果。

8.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经济效益优先B. 社会效益优先C. 文化效益优先D. 可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保护。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考试试卷(二)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考试试卷(二)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考试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皇帝祭祖先之地和百姓祭祖先之地分别称之为()。

A、祠堂、宗庙B、太庙、经堂C、太庙;祠堂D、经堂、宗庙2、宋代理学的开拓者是()。

A、周敦颐B、朱熹C、程颐D、程颢3、中国最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堂是()。

A、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B、北京牛街清真寺C、广州怀圣寺D、泉州清真寺4、最能体现佛教的哲理特色,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三法印B、四圣谛C、十二因缘D、三十两重因果5、不论男女老幼,维吾尔族最常见的标志性服饰叫()。

A、“袷袢”B、“多帕”C、氆氇袍D、金花帽6、唐太宗是对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称呼。

A、庙号B、尊号C、谥号D、年号7、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一次的乡试,在秋季八月举行。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

A、曲江宴B、鹿鸣宴C、琼林宴D、闻喜宴8、()是国内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塔。

A、河南登封嵩岳寺塔B、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C、西安大雁塔D、济南神通寺四门塔9、()平面布局的典型形式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A、皖南民居B、山西民居C、福建土楼D、白族民居10、世界上保存着的最长的石梁桥是()。

A、赵州桥B、洛阳桥C、卢沟桥D、泸定桥11、()是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

A、北京颐和园B、北京圆明园C、北京故宫D、承德避暑山庄12、唐代陆羽以“如冰似玉”“如银似雪”来形容()瓷的釉色。

A、越窑青瓷、邢窑白瓷B、青花玲珑瓷C、青花斗彩瓷器D、高温颜色釉瓷13、《峄山碑》《泰山刻石》是()的代表作。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14、创造了“狂草”、草书如暴风骤雨、雷霆万钧的是()。

A、张芝B、钟繇C、张旭D、怀素15、米香型以()为代表,蜜香清雅,入口绵柔。

A、玉冰烧B、景芝特曲白干C、江西四特酒D、桂林三花酒16、壮族有一种特殊的饮酒方式是()A、“饮咂酒”B、“转转酒”C、“杆杆酒”D、打甏17、唐朝皇陵开创了与前朝皇陵不同的做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1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旅游资源按其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2、旅游文化的特征有()()()
3、中国的四大宗教有()()()()
4、中国八大菜系包括()()()()()()()()
5、社会景观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
2、民俗文化
3、茶文化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是否等同于文化旅游?二者有何关系?
2、中国古城建筑有哪些特征?
3、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简述酒文化的属性及其研究对象。

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宗教有哪些功能?促成宗教旅游兴起的宗教式情感有何吸引力?(20分)
2、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影响?(15分)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答案1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1分)
2、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1.5分)
3、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分)
4、山东菜系、广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安徽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4分)(或者答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
5、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1.5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和过程。

(5分)
2、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基础文化,是创造民族高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
的社会行为、风尚习惯的鲜活体现。

(5分)
3、茶文化:茶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茶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如茶史、茶诗、茶道、茶艺、茶叶制作学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茶道和茶艺。

(5分)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不能等同于文化旅游,(2分)旅游文化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门类。

文化旅游属于运动的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

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但其构成要素要比旅游文化简单的多。

(8分)
2、(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2分)
(2)重视城市的选址(2分)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2分)
(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2分)
(5)种是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2分)
3、(1)按园林选址和开发方式分,
①天然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近郊或远郊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

一般都是以自然山水为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和建筑,因势利导地将基址的原貌作适当的调整、改造和加工。

如杭州西湖。

皇家园林一般都是天然山水园。

②人工山水园。

是园林发展到完全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
一类园林,人为地创造山水,将天然山水风景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2)按园林分布地域分
①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尤以北京皇家园林和王侯府邸园林最为典型。

特点:面积广袤,建筑高大,装饰富丽堂皇,风格粗犷,多野趣,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委婉不足,如颐和园。

②江南园林。

以苏州最为典型。

是典型的文人园林,江南园林多属私园,以宅院为主,其规模小,但充分利用一切空间造景,足供观赏。

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留园。

③岭南园林。

比江南园林面积小,以宅院为主,风格在二者之间,受商业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建筑和布局上显示出某些外域色彩,如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馀荫山房和佛山的梁园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园”。

(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
①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场所,同时也带有炫耀政权的色彩,因此常设在政治军事要地。

有一池三山的布局。

为了满足政治活动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轴线。

园中建筑物的数量多、体型大、色彩浓烈、装饰富丽堂皇,如圆明园。

②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等所私有,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色彩淡雅,不尚雕饰,追求自然天真的艺术境界,如北京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等、扬州的个
园、可园等。

③寺观园林。

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

其多选址于空旷处,以获得静穆优美的环境,总体布局最见匠心,并广植特定品种的树木(主要是松柏),以充分体现主体建筑所需要的特殊气氛,一般多追求肃穆庄严、神秘色彩,如常熟破山寺、昆明圆通寺、昆明罗汉山悬崖等。

④公公园林。

一般地说,在古代凡是没有特定服务对象,带有公共游赏性质的园林,可视为公共园林,如唐代的曲江池、杭州西湖等。

此题完整的答案比较长,答对三种分类的给3分,只要答出天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特点、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特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特点其中任何两种,给5分,举出四个以上例子给2分,一个或两个例子给1分。

4、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2分)酒具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酒文化也具有此两种属性。

(2分)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和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6分)
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宗教的功能:(1)认同功能。

(2)行为规范功能。

(3)社会整合功能。

(4)心理调节功能。

(5)审美功能。

(以上每点2分,要求有具体阐述,只答要点给1分。


吸引力:(1)追求心灵的超脱。

(2)给人以温情与宽容(3)求善情结。

(4)对秩序、纪律、工作、互相帮助和人类团结、人人平等、博爱等价值的肯定。

(前两点3分,后两点2分)
2、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属于学生自由发挥的题型。

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论述的合理性具体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