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

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国家的资源利用者、开发者、管理者的技能不断更新,它使整个社会的技术含量、智能含量和精神价值的含量不断提高,它使一个国家的整体的民族素质从中不断获益和增强。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类型特征。职业教育新理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决定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的一切行为。为此,笔者参考诸多资料,归纳如下,仅与大家学习参考。

一、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之所以先进,取决于他们先进的职业教育新理念。

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很受重视,被当作全社会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西方被一些人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由此,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也随着职教的发展得以不断翻新。

(一)职业教育以人文精神的培训为先

人文精神的培训是职业教育中对受培训者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精神的培训中,受训者树立了敬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坚韧不拔、知难勇进的勃勃向上的精神,这使得受培训者在技能培训上更易超越常人,更易在自身的职业中做出出色的业绩和贡献。它不但使个体的素质得以长足的发展,而且还将使整个社会随之而兴旺发达。

在我国企业工作者看来,德育教育的培训是占首要地位的。

(二)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受培训者

发达国家把受培训者看作是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主体不再是培训者,这对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中国人的职教理念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在职业教育中,人是职业教育的中心。而职教中的人包括两部分:培训者和被培训

者,因为职业教育是要把被培训者培养成才,所以被培训者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也是职教的重心所在。

从职教知识内容的传递开始到最后教学结果的评估,衡量其成就的标准就是被培训者受到培训后的水平提高的程度。如法国在电脑的职业培训中,最后的测评不仅仅是看被培训者当时是否会应用电脑,而且还要看他们是否在工作中应用电脑后提高了效率,他们要在被培训者工作后一、两月进行跟踪检测

(三)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二十一世纪是终生教育的世纪,知识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翻新,靠经验、靠资历、靠一劳水逸的文凭去胜任工作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逐步在向短期、高效、多层次等方面发展,这种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地适宜知识经济时代的再教育的要求。人们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选择适于自己的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英国有许多职业教育工作者认为:职教是有特定的狭窄的目的的,应该得到某种明确的、能够度量和衡量的成果。他们要求职业教育要有“实用性”。在职业教育中,“实用”成为他们的口号。这一口号满足了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人们终身不断接受职业培训和教育的需求。

(四)职业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职业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没有把职业教育看成一种单一的教学过程,而是把职教当成一项伟大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去不断构建。

法国专门有人在研究职业教育工程学,他们认为职业教育涉及方面很多,诸如法律的规定、资金的投入、时间的限制、教师的素质、管理的水平、实践的场所、学习的条件、设备的状况、学科的划分、课程的设置、目标的确立、项目的开发、评估的手段及信息的反馈等诸多因素,因此搞好职业教育是全方位的并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工作。

二、当前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

(一)终生学习理论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学习”,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学会学习”是满足人人在学校与工作中不断学习之需要的“唯一出路”

21世纪人才的四张通行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职业教育是全程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

(二)市场理论

市场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利益至上

1、职业教育中的“市场”

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是职业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供需双方则构成了教育市场。

2、市场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必须重视并尽力满足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教育质量的好坏,应由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来评判;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参与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教育过程的管理和教育质量的监控;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必须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选择权。

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就是培养目标、模式、课程要求、内容、教学教法、评价等应以消费者的需求——即行业、学生、家长的需求为导向,以行业用人准则为标准,反映消费者的需要。

因此,西方的产业界越来越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西方的职教课程改革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需求。

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化交流” 、“教学工厂”、“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用明天的科技,教育今天的学生”等先进职教理念,就是市场理论在职业教育中应用成功的案例。

(三)能力本位教育和培训理念

能力本位教育和培训理念具体体现在以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毕业生为目的而进行的教学设计:

1、个别化的教学与培训

2、以能力标准为参照评价教育与培训结果

3、授予职业资格及学分

4、根据行业界需要进行能力分析和确定能力标准

5、按照能力标准开发(或改革)课程

(四)劳动力本位的理念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就业,是为了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合格的劳动力,更是为了每个劳动者或潜在劳动者个体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

三、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教育观念是否先进,其前提不仅仅是当前教育问题的本质性把握,更应对社会发展趋势和自身定位有正确的判断,否则我们就会迷失改革方向,错失发展机遇。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有以下五种:

(一)教育终身化。

一般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终身教育提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的构想,其基本特点在于,教育在任何一点上都不中断,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但是教育结构仍然分明。

(二)教育民主化。

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延长;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教学中体现被教育者需求的的民主化。

(三)教育个性化。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包含三层含义: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育的个人化和个别化;学校的个性特色。

(四)教育信息化。

表现方式主要有: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教育信息化对现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育目标)五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

(五)教育国际化。

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国际教育援助活动;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影响;国际上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举办国际教育学术会议。

四、我国技工教育的新观念

技工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构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还需要构建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

(一)就业导向、高端带动、能力为本、校企合作

1、就业导向。就是要紧紧围绕就业工作的需要,对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

教学内容作出安排,要以就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学准则,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的立身之本。

2、高端带动。就是要紧紧抓住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个高端,通过大力开展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培训,不断提升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进而带动技工教育整体协调发展,这是指引技工学校发展的方向,这是推动技工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以高技能人才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梯次发展;基本形成以技师学院(含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重点技工院校为骨干,带动各类技工学校共同发展。

3、能力为本。就是要强调培养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企业岗位相适应的能力,包括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各种技术技能,以及各种就业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如学习、沟通、协调、合作、创新、解决问题、传送信息的能力等,这是提高技工学校竞争力的核心。五种能力的开发: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转换能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技能劳动者的岗位工作能力;创业人员的开业经营能力;

4、校企合作。就是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开展多元培养、共享师资资源、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企业适用的技能人才,这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与成才的纽带。

(二)全面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

技校要发展,必须坚持不断改革创新。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开发一体化课程。要摆脱学科课程思想束缚,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开发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要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从目前技工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一体化课程必将是今后技工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

2、培养一体化教师。师资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对于以技能培训为主的技工学校来说,要实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必须培养一只既能讲授文化理论课,又能指导实习操作

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人力资源保障部2007年开始,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一体化师资的示范性培训,广东省近年来也加大了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师资培训。其目的是通过高端示范性培训,逐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并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各地区组织一体化师资培训。

3、建设一体化教室。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建设一体化教室,即对现有教学场所进行改造,同一个教室中既有课桌、黑板,又有实习实训设备,教师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随着各级政府对技工院校支持力度的加大,许多学校都在根据技工教育的特点和前沿发展趋势来设计教室和教学场所。

我国的技工教育,特别是高级技工教育,在全球化新形势下,以技能人才培养、人力为本、市场化等新理念将引领新一轮改革和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职业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科学理论素养,确立符合职业教育改革的教育理念,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职业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施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施职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只有认真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不断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我们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一定会越来越融洽,越来越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北京行政学院江伟

2、《当前世界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和趋势》——华东师大职成教所所长、博士石伟平教授

3、《在中国职协技工学校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年会上的讲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

吴淑华

2009-12-12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要办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359.6万人,2004年增长到821.5万人,增幅达128.4%;而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由519.5万人增加到548.1万人,增幅仅有5.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占高中阶段的59.1%下降到40.0%。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

实训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74675701.html, 实训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丛骏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第18期 摘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目前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应该培养 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第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实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实训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利用实训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促进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 实训;市场需求;学习兴趣;就业观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职业化的发展,国家财政加大了对职业技术学校及在校生的资助,职业教育正逐步复苏,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国务院在1994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按此为指导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第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我们应如何在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来适应市场需求呢?以下就实训的重要性谈谈我的认识。 1 加强实训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必要手段 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时间较短,长期受传统教学方法、规章制度的影响,一味照抄照搬普通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只强调传授书本知识,而相对忽视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广大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只能处于不利地位。再加上毕业生的市场定位与原来有所不同,就业市场疲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人才竞争中的劣势将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的生存问题。 如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仍旧脱离不了过去的那种理论导入、分析、总结和考核的完全以理论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只是利用实验实践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的现状。这便导致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知识结构不过硬,专业技能不扎实的社会现实。在工作中遇到技术问题变得手足无措。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是传统的职业教育,没有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化。教育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封闭,不适应时代要求。因此,改变职业教育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育的发展策略,实现由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社会的需要,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满足市场的需求是衡量职业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大赛是由政府牵头,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活动,提供一个让职业院校与企业面对面的平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着眼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满足教育多样化需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组织教学时应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 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是企业一线最常见的工作,更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具备实践技能,考核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就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它的确立核心就是要达成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技能大赛搭建了职业学校与企业交流的一个平台,职业学校有机会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技能大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坐标,引导科学的课程目标的制定。 开展双证融合的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选拔的是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设计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它以全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比赛,侧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对参赛学生的要求是技术型、应用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实践教学,缺乏学生应变能力和应用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技能比赛多是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来进行的,注重对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 黑龙江省教育厅辛宝忠 去年春晚有一个节目是农民工子女的诗朗诵,题目是“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他们比明天”,听了以后让人感动感慨。城乡差别、贫富差别等社会不公平,让他们拿什么去和别人比明天?明天对于一些人来说很近,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会很远。我们能做的就是以高度的责任感,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平,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 我们高兴得看到,党和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没有教育的公平,谈国家崛起、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会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教育问题的时候,会场的掌声最密集。因为在报告中,温总理做出了庄严的承诺:“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诺千金。他还说:“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倾斜,才会让更多的或者所有的孩子

学会生存和就业的技能,让他们多一条路。 哈尔滨市政协的领导,专门把职业教育作为年度的工作重点,哈尔滨市把08年确定为“职业教育发展年”,我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今天专门举办“哈尔滨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借这个机会向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哈尔滨市政协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对策思路,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一、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过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三次分别是在1986年、1991年和1996年召开,后三次分别是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可以说,05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年底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6年11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温总理在座谈会上专门对职业教育做出了指示,并意味深长的说:座谈会就是要向全社会发布一个信号,职业教育列入了中南海的议事日程,职业教育走进了中南海。 陈至立同志在《近期社会动态专报》(第七期)批示:“今

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促进社会就业,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城市就业率。解决“三农”问题,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是新生一代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主要指对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 一、互联网教育兴起 千年来 , 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稀缺资源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 千年后 ,MOOC 开始提供线上免费名校公开课 , 互联网改造传统教育行业序幕拉开 : 1)90 年代末因互联网诞生远程学历教育 : 网络学院 , 开始起步 ; 2)20 世纪初随着传统线下培训机构转战线上, 在线教育逐步进入公众视野; 3)21 世纪 10 年代 , 互联网基本普及 ,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改 造传统行业的序幕也渐渐拉开。 从启蒙教育到定制养成的中国教育金矿。活到老 , 学到老 , 中国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 一生。从天真儿童、懵懂少年 , 到而立青年、知天命的中年 , 我们的教育从 1)学前启蒙教育 ; 被动接受 2)K12 教育 ; 主动选择 3) 高等与职业教育 ; 演化到 4) 定制养成的公益旅行、冥想灵修等。这一过程伴随个人认知能力演进与教育细分需求演进 而展开。 在线教育需求的爆点正在临近 , 主要受益于网络基础的优化、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 , 以及政策、行业等因素驱动。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比 PC的普及更能带动互联网教育的应用 , 它将碎片化时间带入移动化学习的潜在市场。目前互联网教育产业规模约为 900 亿元左右 , 按此计算对整个教育产业渗透率约为 2.7%。 需求类型比较 : 体制内是主战场。教育产业可以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市 场, 两部分相加总的市场空间达到 3.3 万 ; 其中体制内 K12+高等教育体量约占教育产业总 额的 84%。 需求的相对刚性决定应试教育是份额最大的一块市场。未来 3-5 年的时间段 , 考试仍 然将继续担当教育市场需求出口的主角 , 从而驱动应试教育市场容 量 :1)K12 、高等教育的教学能力不足 , 教学资源失衡、优质教学资源稀缺 , 导致考试仍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学的主要筛选手段。 2) 职业招聘领域的能力识别机制相对欠缺 , 考试证书是为数不多的能力的显示信号。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对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民族其重要组成因子无疑是人——是劳动者!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理应成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由解决人民温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向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力增强国力,提高全民族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劳动者的努力和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必将影响其质量水平。二十一世纪各国的竞争,将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在其背后,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做起,迎头赶上。这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急迫的任务。

一、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劳动者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中能够从事社会劳动 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他们的素质状况,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是依靠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有广大干部和教师负责任地去完成的教育,这种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而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十五”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初中毛入学率已达95%,高中毛入学率已达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1%,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经超过2300万人,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1%的入学率意味着还有一大批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大学。虽然招生数每年都略有

关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黎平县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黎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石利平 进入21世纪, 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信息时代,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突现出了实用性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 所以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青睐。职业教育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发展, 规模迅速扩大, 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县职业教育肩负着输出有技能、有素质实用性人才的重要责任, 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日益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县里也花了大力气来扶持职业学校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难题与尴尬。如国家各级政府的大额投入热情支持与社会的冷漠相待;职业学校本身在完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和面临的困境;以及家长们的偏颇认识等。但目前, 我县职业教育无论是规模, 还是教育水平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均不相适应。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严重脱节, 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基本办学条件滞后, 师资力量薄弱且高素质教师流失严重, 招生难就业也难等问题。这无形中给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设臵了一道又一道门槛。职教在新形势下遇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一、关于社会 我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受教育水平不高,社会生活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对新鲜的事物产生抵制和不信任等。所以人们对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包容性和排斥性也就相当的明显,这就是我县基本现状。 1、观念 可以这么说,社会上对于刚刚在中国兴起不久的职业教育的评价并不是如此的肯定,特别是人们现在还普遍固守着一种“初中—高中—大学”的人才成长模式,认为这才是正道。而选择职业学校仅仅是一种不得以

试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试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李春友 一、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三个转变”的客观需要 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各职业学校应尽快转变不对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好好理顺能力本位办学思路,切实加强岗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确实增强学生的就业弹性;而且要求各职业学校应尽快转变办学模式,确实树立市场观念,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状,来重新审视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从而逐步实现办学模式职业化、教学内容技能化、管理标准规范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更要求各职业学校应尽快转变办学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化,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在各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允许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爱好转换专业,尽可能实行“订单”培养,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二、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振兴我国经济、增强我国国力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现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振兴我国经济,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宏大的高素质职业人才队伍。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兴国富民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终身学习体制、满足人们学习多样化需要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性因素;是新型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地方经济的“晴雨表”。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包括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政府代表团一致达成共识,职业技术教育是通向未来的桥梁;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应该是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适应需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就难以增强国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还比较低,从振兴我国经济、增强我国国力来说,特别需要一支稳定的、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现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劳动力素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中也指出:“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也就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高精尖人才也可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措施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措施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一半以上,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大大增加,导致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增幅很小,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下降。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中,接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人数比例相差极大。并且,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700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只占3.5%,即使是全国最大工业基地上海,高级技工的比例也不足7%,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比相差很远。并且现有的技工大多年龄偏大,一部分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又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而在上亿的农民工里,技术熟练的工人所占的比例很低,有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仅占12.5%。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强化了升学应试的功能,忽视了学生基本的素质教育,使得片面追求升学率、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事实上,在我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是同龄人中的少部分,相当大的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毕业以后要走上工作岗位,但是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不能很好适应岗位要求,最终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教育结构的调整,尽快建立起初、中、高衔接,与各类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上有梯次、分步骤进行的,产业和行业的构成也有层次和类别之分。反映到劳动力队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从事研究和开发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大量需要从事应用和操作的职业技术人才,只有当人才结构合配置时,两种类别的人才才能相得益彰。从目前上海的人才构成情况来看,尽管专业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相比之下,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更为匮乏。职业技术人才的不足和低水平将成为我国发达城市功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必须调整中等教育的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此,我国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逐渐体系化 (二)在管理体制方面,在中央统一领导下,逐步加强了地方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和管理权 (三)在办学体制方面,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形成了

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推进的要求。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重要使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迫切要求提升社会成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迫切要求职工技术更新和技能培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要求提供多次多样多层的教育机会。本文就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来分析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意义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知识,包括职业道德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学历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据统计,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3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成了我国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 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2008年及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风暴使许多人就业困难,全国中等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仍没有回落,分别高达95.77%和 95.99%。 2012年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师资队伍。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中国正在举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2008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一半。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提升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这已被发达国家的无数事实生动证明了,在我国的历史中也不乏先例,现阶段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性人才。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专业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众多的家长和莘莘学子把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看作是谋求幸福人生的唯一主要途径,已经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许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有识之士,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不断学习,不懈追求,同样使生命绽放异彩。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将人才分布到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才符合生命多样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通过发展职业,一方面可大

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 学生重视程度下降。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专业课成为学生心目中 的主课,而文化课则成为副课。另一方面,教师重视程度下降。由于中职教育没 有升学压力,致使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创新精神,教学程式化,形式呆板,教学中 缺少情感互动。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个别学生甚至觉得语文枯燥无味。 致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语文能力不高,文化底蕴较差,发展后劲不足。如何改变 这种现状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 一、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明确责任 中职语文教师应明确语文教学的责任,它负载着人类文明传承的重任,承担 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责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让语文课成为一个丰 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语文课上能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释放自己的激情,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 习转为主动学习。中等卫生学校是培养目标定向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毕业后将 从事医护工作,这就使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文化 基础课的学习。语文课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文化基础课,同样受到了冷遇。 所以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明确责任,提高学生对语文课重要性的认识。如 果学生的认识不提高,认识不到学好语文课对将来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那么, 即使教学方式很新颖,学生也不会积极配合教师,教师仍不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力。最近,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并不像以往那样开宗明义讲课文,而是给 学生讲了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一天,我到市医院内科门诊,正巧我校几名 医士班实习生在这里实习。这时,进来一位年轻患者,有位实习生很热情地问道:“你看什么?”“我看病!”患者不高兴地回答。这位实习生并没在意,又问:“你怎 么了?”“我发烧。”“体温多少度?”“不知道。”“不知道多少度怎么知道是发烧?” 这位实习生因语言不准确引起了患者不满,造成了僵局,影响了诊治工作。虽然 学习语文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医用语言,但医用语言的准确恰当确 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的。而且,医生要撰写病案,护士要写护理病例等, 使学生对语文课重视起来。 同时课文涉及医学与语文关系的,逐步渗透,逐步启发,因势利导。如讲授《医家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用药如用兵论》医古文,首先介绍作者李中梓、徐大春,既是一代名医,又是具有极高文学修养的人。他们的医学著作不仅有医 学价值还有文学价值。这样,改变了学生轻视文化课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 进行语文课学习。 二、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愿你获得真正的财富—能力》。书中 提出适应当今市场经济需要的十大能力是自制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分 析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预见力、决策力。似乎未提语文能力,但实际 上每一项能力都和口头的“语”、书面的“文”有关,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荣耀。在 中职语文教学中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动口动手。 演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艺术,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在课 堂教学中安排短时间的演讲,既给学生以压力又给他们以诱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语文课内容的理解,丰富词汇,锻炼口才。在讲授《华佗转》时,不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1-2015年中国培训市场前景预测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

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教育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提高教育质量就能够提高我们劳动者的整体水平! 关注教育,认识教育,深入教育不仅仅是我们一个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的事情,其实,是我们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教育的进步就是一个民族的进步,教育的希望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的发展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教育是我们人类走出愚昧踏向文明的阶梯,这就是我们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使命,教育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源泉,来自其人力资本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人力资本构建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一九一五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到美国考察以后就撰文指出:“观其职业教育之成绩,益觉我国教育之亟宜改革。”此后即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还积极带头,将自己的儿子黄大能从沪江大学附中转入职校。然而,整整九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还是轻视职业,以致总理亲自出面呼吁:加强职业教育迫在眉睫,飞速发展的工业、农业、信息产业……急需成千上万的高级技工! 陈旧的习惯势力相当顽固,千军万马宁可争走独木桥,大学毕业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肯进职校踏踏实实地学一门技术,当一名高级技工。不少家长看不起职校,一听到别人的孩子进了重点中学,就埋怨自己的孩子进职校,感到脸上无光,自惭形秽。 以下,就职业教育的话题,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仅共参考! 一、关于社会的 人们将社会比喻成大熔炉,所以它的包容性和排斥性也就相当的明显。 1、观念 可以这么说,社会上对于刚刚在中国兴起不久的职业教育的评价并不是如此的肯定,特别是人们现在还普遍固守着一种“初中—高中—大学”的人才成长模式,认为这才是正道。而选择职业学校仅仅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办法,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或类似原因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就读。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只能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均存在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也构成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 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凸显出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力与高技能的技师,导致生产资料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虽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高精尖的人才可以对外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与高级技师还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充分体现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步伐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作为不断提高个体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形式,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务农技能,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行业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其办学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和前提、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风格与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拓宽学科知识的范畴,满足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 2.依靠政府,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全面规范职业证书的认证制度。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充分保证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有效实施。再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2-08-16T16:28:53.06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万永增 [导读] 本文阐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河北省沙河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万永增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本文阐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1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稳固,发展缺乏一定的支撑力量,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列中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虽然国家教育会议每年都有提及,并且进入21 世纪后,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会议,但是实际发展中,职业教育还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欠缺发展的动力和相关配套条件。 1.2职业教育社会导向或氛围欠缺。在国外,职业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尊重。而在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一种学历教育的补充地位,进入职业学校是一种无奈选择的境地;同时由于我国现行人事制度,进入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院校,意味着学生的身份就是工人的身份,出来也只能是干工人的工作,进而成为许多人不愿上学的一个现实原因。 1.3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在实践中许多还游离于企业之外,还没有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职业教育进行的场所大部分还是学校或实训室,完成的地点也还是学校,而非工厂、企业,缺乏实践性。 1.4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而我们国家现在的教师90%以上是学校毕业后进入学校,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的背景和经验,在技术技能教授上“照本宣科”成为了必然。我们需要一支既有一定学历又掌握了一定技能、有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 1.5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国职业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建设与实践脱节严重。课程内容脱离了企业实践一线的需要和进程,课程改革落后,缺乏相应的推动力量和支持。 2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2.1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逐渐体系化。早在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要求“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相互衔接,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纵向上的几个层次自行衔接,横向上又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淤初等职技教育,培养熟练工、初级技术工人。于中等职技教育,培养中级技术工人、初级的技术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盂高等职技教育,培养中级以上的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师(或高级工)和智能型操作人员,招收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技校的毕业生。同时规范了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名称,并体现了职业特点。 2.2在管理体制方面,在中央统一领导下,逐步加强了地方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和管理权。扩大地方政府的管理职权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对职业技术教育更为重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趋势是发展区域经济,即要求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自己特定的文化、教育、科技水平,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构建起体现本地区产业和技术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推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服从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受地区的统筹和管理。 2.3在办学体制方面,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形成了职业教育多元办学的格局。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特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政府包揽办学和单一计划办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是直接和具体的,要求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由政府或国有经济向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转变,同时使公民个人、合资企业等成为办学主体的需求成为现实。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类型是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办学主体决定着办学的管理主体与投资主体。因此,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逐步建立与经济多元化和办学主体多元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