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基于ARM技术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ARM-Linux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及视频无线网络传输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Linux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及视频无线网络传输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Linux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及视频无线网络传输的开题报告题目:基于ARM-Linux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及视频无线网络传输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撑。

随着监控摄像头技术的逐渐提升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有线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与此同时,开源的ARM-Linux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课题旨在基于ARM-Linux操作系统设计并开发一个视频监控系统,并实现视频数据的无线传输。

通过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进一步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扩展其应用范围。

二、研究内容和原理1. ARM-Linux操作系统ARM-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特定的操作系统,它是专门为ARM处理器编写的,它结合了Linux操作系统以及ARM处理器的优点。

使用ARM-Linux操作系统可以快速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开发,因为它提供了许多基于Linux的工具、库、包和服务。

因此,在本系统的设计中,我们将采用ARM-Linux操作系统。

2.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本系统的视频监控部分将由一个或多个摄像机组成,并使用ARM-Linux操作系统作为摄像头的系统平台。

通过视频采集卡或USB接口连接到系统主板上。

每个摄像头将在ARM-Linux操作系统上运行自己的进程,并通过网络与主管理站通信。

主管理站负责系统的整体管理,包括摄像头的添加、删除、视频数据的存储以及视频数据的可视化等。

主管理站也运行在ARM-Linux操作系统上,接收来自摄像头的数据,并交给相应的处理进程进行处理。

3. 视频数据的无线传输本系统将实现视频数据的无线传输,传输方式可能包括Wi-Fi、蓝牙等。

具体的传输协议将根据无线传输设备的不同而定。

三、研究计划和进度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如下:阶段一:文献综述,了解ARM-Linux操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和视频无线传输等相关技术。

基于ARM9的无线路由器设计开发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9的无线路由器设计开发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9的无线路由器设计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路由器作为家庭及企业网络的必要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无线路由器的发展史上,ARM9嵌入式处理器已成为无线路由器中最受欢迎的处理器之一。

ARM9嵌入式处理器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性能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无线路由器的处理器。

本项目旨在基于ARM9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开发一款高性能、低功耗、支持多种无线协议的无线路由器,能够满足家庭和小型企业的网络需求。

二、项目目标与技术路线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款基于ARM9的无线路由器,具有以下特点:1. 支持IEEE 802.11a/b/g/n协议的无线局域网;2. 支持ADSL、光纤等多种网络接入方式;3. 支持WPA2-PSK、WPA-PSK、WEP等多种安全加密方式;4. 支持DMZ、端口转发等多种网络管理功能;5. 支持IPv4/IPv6协议;6. 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等优点。

技术路线如下:1. 硬件设计采用ARM9嵌入式处理器、DDR3 SDRAM等主流硬件部件,并配合多种无线接口芯片实现多种无线协议的支持。

2. 软件设计采用Linux操作系统,用C语言编写核心代码,并使用GTK+编写图形界面,同时使用多种开源库与协议实现路由器的各种功能。

3. 通过调试及测试,确保无线路由器的各项功能可靠、稳定、兼容性强。

三、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支持IEEE 802.11a/b/g/n协议的无线局域网(2)支持ADSL、光纤等多种网络接入方式(3)支持WPA2-PSK、WPA-PSK、WEP等多种安全加密方式(4)支持DMZ、端口转发等多种网络管理功能(5)支持IPv4/IPv6协议(6)网络速度快、性能稳定(7)节能、功耗低2. 性能需求(1)门限:系统启动时间不超过3秒(2)稳定性:24小时无故障运行(3)数据传输速率:2.4G频段最高300Mbps,5G频段最高450Mbps四、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可行性如下所述:1. 技术可行性本项目计划采用ARM9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开发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无线路由器,因为ARM9处理器的高性能、低功耗特点,加之Linux操作系统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安全性等优点,可以实现本项目的各项功能需求。

基于ARM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

当前,市面上的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大多采取ARM处理器作为核心,以其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为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课题旨在设计一款基于ARM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借助ARM 处理器的优势,实现数据传输的快速、稳定、可靠和安全。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主要研究基于ARM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其目的如下:1. 深入掌握ARM处理器的相关知识,熟悉ARM开发环境;2. 掌握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原理、协议与应用;3. 设计并实现具备高效、稳定、可靠、安全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4. 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三、技术路线1. 硬件设计部分:本项目选用STM32系列芯片作为硬件平台,具体包括STM32F103C8T6、ESP32-WROOM-32等模块,并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传输;2. 软件设计部分:应用ARM开发板的SSD1963显示模块,设计用户界面,使用Keil-MDK-ARM开发工具进行代码开发。

其中,应用FreeRTOS操作系统实现多任务处理,避免同时运行多个任务出现的互相干扰问题。

3. 测试验收部分:通过对数据传输速率、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标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设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实现功能如下:1. 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传输;2. 采用高效、稳定、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协议;3. 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实现数据可视化操作;4. 验证数据传输系统的性能,确保系统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总体安排1. 第1-2周:研究ARM处理器,并选定适合的硬件平台;2. 第3-4周:熟悉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原理、协议与应用;3. 第5-6周:设计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软件应用部分;4. 第7-8周:设计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应用部分;5. 第9-10周:测试系统的性能,发现并解决问题,完善系统;6. 第11-12周:撰写论文并答辩。

基于arm开题报告

基于arm开题报告

基于arm开题报告基于ARM开题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架构作为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架构,已经在嵌入式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基于ARM的开题报告,旨在介绍ARM架构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二、ARM架构概述ARM架构是一种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架构,最初由英国的ARM Holdings公司开发。

与传统的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相比,ARM架构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功耗。

这使得ARM成为嵌入式系统的首选处理器架构。

三、ARM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1. 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广泛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

ARM架构的低功耗特性使得智能手机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电池寿命,同时高性能的处理能力也能满足用户对于多媒体和游戏等应用的需求。

2. 物联网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概念,指的是将各种物体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

ARM架构的低功耗和高性能使得它成为物联网设备的理想选择。

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还是智能车辆,都离不开ARM架构的支持。

3. 工业控制系统工业控制系统需要高性能的处理器来实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并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

ARM架构的高性能和低功耗使得它成为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处理器架构。

同时,ARM架构的灵活性也使得它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四、基于ARM的开题报告基于ARM的开题报告是指在进行科研或工程项目时,使用ARM架构的处理器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和演示。

相比传统的PC平台,基于ARM的开题报告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便携性。

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WiFi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无线通信方式。

作为一种快速、便捷、高效的网络通信技术,WiFi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且以其高速的传输速率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与实现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架构,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指令集架构,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

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与实现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需要对ARM架构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ARM架构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可以满足WiFi无线通信终端对处理速度和功耗的要求。

了解ARM的指令集、寄存器、内存等特点,对于实现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至关重要。

其次,研究与实现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需要对WiFi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WiFi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技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

熟悉WiFi的工作原理、频率范围、传输速率等特性,对于实现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和优化至关重要。

在进行研究与实现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时,还需要对嵌入式系统进行研究和了解。

嵌入式系统是指以特定功能为目标而定制的计算机系统。

研究与实现嵌入式系统可以对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硬件配置、系统稳定性、功耗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此外,研究与实现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还需要进行软硬件集成的研究和实现。

软硬件集成是将软件和硬件进行融合,使其协同工作。

通过软硬件集成,可以实现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在软硬件集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软件程序的编写和算法的设计,同时需要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如WiFi芯片、天线等。

基于ARM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逐渐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以无线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并且具有数据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等优点,在现代的智能化制造、环境监测和智慧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项目旨在探究一种基于ARM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将实现以下功能:1. 实现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并且转换成数字信号。

2. 实现数据传输:基于LoRaWAN协议通过无线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后台数据中心。

3. 实现数据存储:将传输过来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且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研究内容1. 系统硬件设计:包括选型、接口设计以及硬件原理图设计等。

2.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底层驱动、协议栈以及应用层程序的编写。

3. 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基于LoRaWAN协议,实现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并且保证数据的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实现数据存储和处理:将传输过来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且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性。

三、研究意义1. 本项目的研究可以为智慧农业、环境监测、智能化制造等领域的数据采集提供一种高效的方案。

2. 本项目的实现可以打通农业生产、数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3. 本项目可以为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1. 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通过借鉴已有的成功案例,分析本系统的需求,设计系统结构和模块。

2. 系统软硬件开发:实现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编写和开发。

3. 系统集成和测试:对软硬件系统进行集成、调试和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研究计划1. 第1-2月:系统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一、概述本文主要研究和实现了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ARM 作为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WiFi作为最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具有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

本文将结合ARM处理器和WiFi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功能强大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ARM处理器和WiF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如何基于ARM处理器来实现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

我们将重点讨论WiFi通信协议栈的实现、网络连接的建立和数据的传输与接收等关键技术。

同时,我们还将对所实现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以验证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1. 研究背景:介绍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众多无线通信技术中,WiFi(无线保真)技术因其高速、便捷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WiFi技术利用射频技术,通过无线信号在空气中传输数据,实现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

WiFi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解决局域网内的设备互联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WiFi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覆盖了家庭、办公室等场所,还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

如今,WiFi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提供无线网络连接。

在WiFi技术的基础上,基于ARM(高级RISC机器)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应运而生。

ARM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的处理器架构,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

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将ARM处理器与WiFi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无线网络的传输与处理功能。

基于ARM的WiFi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WiFi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小强,欧阳骏,黄宁淋.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现.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12 [2]孙利民,李建中,陈渝等.无线传感器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谭浩强.C 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曲振宁.基于 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 学,2006(文档由搜狐视频播放器 / 分享,如果喜欢我们的 电影,请使用搜狐视频在线观看,支持搜狐视频、优酷、土豆 、乐视等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热门影视资源,覆盖全网 90%视频节目。 [5]祈长璞.基于 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湖北:武汉理 工大学,2008 [6]周立功编著.ARM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周立功、王祖麟、陈明汁等.ARM 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 第 2 版].北京 :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8]李岳衡.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监测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9]刘智武,吴威.认知增强型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0]胡太强.无线传感器硬件节点设计.硕士学士论文.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2 [11]陈莉.基于 ZigBee 协议的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节点的设计.硕士学士 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12]杨世兴,郭秀才.监测监控系统原理与实际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3]Mahan,JamesR.Field performance in agricultural settings of a wireless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 low-cost infrared 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0,71(2):176~181 [14]A. I. J. M. van Dijk and L. J. Renzullo.Water resource monitoring systems and the role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2011,15(1): 39~55 [15]Dave Stwart.The Twenty-Five Most Common Mistakes with RealTime Software Development.Apaper presented at Embedded System Conference,San,Joes,2000:89~ 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基于ARM技术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
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教师姓名职称系别毕设题目基于ARM技术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研究
1. 查找有关WiFi无线网络的书籍、文章,了解WiFi无线网络技术; 教师资
料2. 调研目前WiFi无线网络的覆盖、应用及发展情况;
布置情况 3. 在各大网站及数据库中查找有关基于ARM技术的WiFi技术研究
的材料;
4. 了解目前流行的WiFi技术应用,选择适合题目研究的技术应用。

1. 通过对相关资源的搜索,了解什么是WiFi,以及它目前的覆盖和应用状况; 学生自主
2. 查询了解WiFi技术、ARM技术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意义; 资料查询
3. 在数据库中查询到有关基于WiFi技术应用和基于ARM的无线网络应用的相关情况论文进行参考,通过论文、书籍的相关内容大概了解研究所需的技术方法;
4. 搜索最新的WiFi无线网络应用,以找到适合毕设研究的项目。

1.研究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的走进人们的生活,用户对能够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WiFi 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
互相连接的技术,它可以帮助用户访问电子邮件、Web和流式媒体。

它为用户提供
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同时,它也是在家里、办公室或在旅途中上网的快速、
便捷的途径。

WiFi凭借它覆盖范围广、速度快、可靠性高、无需布线、健康安全及
计费便宜等特点已成为当今无线网络接入的主流标准。

只要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集
成了 WiFi 无线通信终端用户就可以在 WiFi覆盖区域内随时拨打或接听电话、快
速浏览网页、下载或上传音视频文件、收发电子邮件,而无需担心花费太高和网速
太慢等问题。

国内外许多地区都提供了WiFi 信号覆盖域,美国等发达国家是目前
WiFi 用户最多的地区,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的机场、车站、咖啡厅、酒店、图书开题综述馆等公共场也逐渐被 WiFi 信号所覆盖。

随着 WiFi 信号覆盖范围越来越广,WiFi无线通信技术在各种便携式产品上的应用也将变得越来越多。

目前具有WiFi功能的手机也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基
于WiFi技术的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都将提
供 WiFi无线接入功能。

ARM 是目前进行便携式电子产品开发的主流芯片,它具有如下特点: 1、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2、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位/16位器件;3、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
快 ;4、
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5、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6、指令
长度固定。

因此,对 ARM 架构下 WiFi 无线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研究的现状
Wi-Fi (Wireless Fidelity)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商用名称。

IEEE 802.11系列标准主要包括IEEE 802.11a/b/g 3种。

在开放性区域,Wi-Fi的通信距离可达305 m;在封闭性区域,通信距离为76-122 m。

Wi-Fi技术可以方便地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成本低。

WiFi是由AP ( Access Point ) 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

AP一般称为网络桥接器或接入点, 它是当作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桥梁, 因此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均可透过AP去分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

市场上出现了3种Wi-Fi的应用模式:企业或者家庭内部无线接入模式、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无线宽带接入服务和"无线城市"的综合服务模式。

"无线城市:是指在城市内架设基本全覆盖的Wi-Fi网络,为公众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宽带接入服务。

全世界已经有超过600个城市开始或计划建设"无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无线城市"作为城市的基础建设,并试图通过无线宽带网络来寻求新的经济活力。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将有更多的业务层出不穷的出现,就目前可能的业务大致归纳有: VoIP话音业务、即时通信业务、上网浏览业务、视频点播、电视直播、搜索、MP3下载、无线视频监控等。

从覆盖区域、速率能力、基本业务类别、可移动速率、前向扩展进走向等多方面综合分析WiFi和3G的关系, 可以得出WiFi作为3G的高效有利补充,与3G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所以从总体上看归WiFi 技术的发展方向为:
(1)扩大 WiFi 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整个城市的覆盖;
(2)实现 WiFi 手持终端和增值业务的大量应用;
(3)实现不同等级安全方案的提供,使企业或个人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性价比来选
择适合自己的应用模式;
(4)实现 WiFi 技术与 3G 技术的融合。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尝到了WiFi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我们坚信WiFi与3G的融合必定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通信时代。

3.研究方案
研究内容:基于ARM技术,通过WiFi模块实现与无线互联网的连接,并可以通过WiFi访问互联网上的电台,实现无线网络收音机功能。

(1)设计硬件组成,并完成硬件的连接,使各芯片、器件、模块间
达到匹配;
(2)设计软件、开发系统,并完成系统的移植;
(3)测试整个系统,确保各部分正常工作,最终实现基于ARM的
WiFi无线网络连接,并可以通过WiFi实现无线网络收音机的
收听。

研究目标:(1)通过软硬件的设计、连接与测试,完成基于ARM技术的WiFi 无线网络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2)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3)完成毕业设计的实验演示系统。

4.研究进度安排
2011.11.28—2011.12.12:布置课题要求,调研课题资料,准备开题;
2011.12.13—2012.02.19:课题资料学习与调研,准备毕设研究; 2012.02.20—2012.04.10:完成毕设的前半部分工作,准备中期检查; 2012.04.11—2012.05.06:
基本完成毕设工作,完成毕设论文初稿; 2012.05.07—2012.05.20:完善毕业论文工作及课题研究,准备毕设答辩; 5.参考文献
刘芳华《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陈文周《WiFi技术研究及应用》
徐玉《Wi-Fi发展现状和主要应用分析》
张春飞《WiFi技术的原理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