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考查试卷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复习试卷

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复习试卷

八年级上册美术理论知识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空1分,共65分)1.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山水画取得重大成就是在()时代。

画家通过(),表达对宇宙对自然的认知和感悟。

2.()和()并成为二李,是()的集大成者。

《》用大青绿着色,江天浩渺画出了勃勃的盛唐气象。

3.《》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作品生动的描绘了许多士人在山水间纵情游乐的情景。

有一种“”的艺术效果,这是山水画()的标志。

4.范宽是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他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自然风光。

5.马远和夏圭是()朝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留白,后人称之为:“、”。

()和()开创了米氏云山的画风,善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

6.元代山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

我们常说的“”,“、”,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境界。

7.元代画家()的《》表现的是幽静清凉耳朵景色。

而黄公望的《》画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

8.《鹊华秋色图》是()代画家赵孟頫的作品。

9.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他们分别是(),(),(),和()。

10.清代四僧分别是(),(),(),和()。

()是金陵八家之一,他的《》描绘的是南京()山。

11.地平线又叫做视平线,是在焦点透视中与观察者视平高度相关的一条线,是()与()汇合处的()。

()点,中心消失点和()在最远的地方全都结束于这条线上。

12.大气透视是指随着物体逐渐向远处消退,明暗对比逐渐(),明亮部分渐渐变(),深色部分渐渐变(),直到整个明暗对比成为一个中性色调。

13.空间透视是指使画面深处颜色对比和明度对比随着物体向远处延伸逐渐(),浅色部分(),深色部分(),直到所有对比()。

14.界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技法。

是指用()引笔画线的表现方法。

界画适用于画建筑,15.与工笔画结合通称“”,我国古代界画的代表作有()代画家张择端的《》。

透析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透析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透析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面容的描绘与艺术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面容的描绘技巧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用线条描绘面部特征、用色彩表现面部神情和形态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示范和练习,逐渐掌握面容的描绘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第二单元:人物身体的描绘与艺术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人物身体的描绘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构图、比例、姿态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描绘人物形态,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第三单元:静物画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静物画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对静物的观察、构图、绘制等内容。

静物画是绘画的基本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静物画的绘制技巧。

第四单元:素描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素描的绘制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线条的应用、明暗的处理、构图等内容。

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之一,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素描技巧。

第五单元:水彩画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水彩画的绘制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运用、技法处理等内容。

水彩画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性的绘画形式,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水彩画技法。

第六单元:色彩的表现与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色彩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搭配、色彩的表现力等内容。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色彩表现技巧。

第七单元:手绘动画的制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手绘动画的制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手绘动画的原理、动画的制作流程等内容。

手绘动画是一种特别有趣的绘画形式,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手绘动画的制作流程。

第八单元:立体造型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立体造型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造型的基本知识、构造方法、面塑、胶泥雕塑等内容。

立体造型是一种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形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第7课 泥土的味道-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7课 泥土的味道-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7课泥土的味道-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泥土的性质和多种用途。

2.学习山水画中的“泥土味”表现技巧。

3.提高学生对色彩、构图、绘画技法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泥土与山水画2.“泥土味”多样表现3.绘制山水画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泥土味”的表现方式2.掌握山水画的构图方法和泥土表现技巧。

四、教学过程A. 导入1.展示图片:“泥土的味道”。

引导学生讨论泥土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引出“泥土味”的表现方式。

B. 讲解1.简单介绍山水画的历史和基本构图要素。

2.详细讲解“泥土味”在山水画中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C. 练习1.演示绘制“泥土味”的样板作品。

2.学生自由练习,在教师指导下参考山水画作品,尝试绘制泥土的质感和色彩。

D. 总结1.让学生分享绘画过程和心得体会。

2.回顾“泥土味”的表现方式和作用。

3.强调绘画基本要素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1.学生绘制作品的完成度和泥土表现效果。

2.学生分享的心得体会和发现。

六、拓展延伸1.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风景绘制一幅山水画,并结合“泥土味”的表现方式,展现地域特色和气息。

2.学生可到户外采集泥土样本,进行实验和观察。

七、教学资源1.教学图片:“泥土的味道”及相关山水画作品。

2.绘画材料:颜料、画纸、画笔等。

八、参考文献1.《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人教版)九、扩展阅读1.毕加索的表现主题-沙漠和泥土的味道2.泥土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试题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试题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中考复习资料整理1下列对中国的山水画表达错误的是〔A 〕P1A山水画的目的是为表达山和水的美丽B山水画是表达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生感悟C山水画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D山水画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2中国画中以对自然的认识与对人生的感悟为主要内容的是〔 B 〕A人物画B山水画C花鸟画D风景画3李思训和李昭道并称“二李〞,是〔 D 〕的集大成者。

A水墨山水B米点山水C南方山水D青绿山水4〔 A 〕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其中人物和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具有一种“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A《游春图》B《江帆楼阁图》C《洛神赋图》D《溪山行旅图》5以下哪个画家的《溪山行旅图》是北方山水的卓越画家?他的构图上分为了前景、中景、后景三段。

〔 B 〕P2A隋代展子虔B北宋X宽C北宋X择端D元代黄公望6“米点山水〞始于〔 A 〕,儿子〔〕继承父法,善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

P3A南宋米芾米友仁B唐代李思训李昭道C北宋米芾米友仁D北宋黄荃黄居寀7马远和夏圭是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改变五代以来的上留天、下留地、正面摹写的〔 B 〕构图,而是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A散点式B全景式C平行式D平远式8因其构图多将景色集中于一侧,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的画家是〔 D 〕A北宋马致远夏圭B南宋马致远夏圭C北宋马远夏圭D南宋马远夏圭9下列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的是〔A 〕A《山径春行》B《临流赋琴图》C《云山墨戏图》D《真赏斋图》10〔 D 〕代山水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和境界,我们形容“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P4A唐B宋C元D明11《容膝斋图》是〔A 〕代〔〕的作品,描绘的是江南幽静清凉的景色。

A元倪瓒B元赵孟頫C南宋夏圭D明文徵明12下列对文人画描述正确的是〔 C 〕A诗人画的画B追求大青绿的意境C以诗入画,诗书画印结合D描绘的都是壮阔的河山13下列对文人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B 〕A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鼻祖B流露文人思想,强调神韵,要求写实工整C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相结合D多文人士大夫之作14《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C 〕A元代展子虔B元代倪瓒C元代黄公望D元代赵孟頫15长卷《 A 》曾由明代吴洪裕收藏,因故分成前后两段,现前段在XX省博物馆,后段藏台北博物院。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察试卷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察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察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我国现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是()。

A. 隋展子虔《游春图》B.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C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D. 东晋顾恺之《历代帝王图》2.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的构图特点。

A.全景式 B. 边角式 C. 三角形 D. 梯形3.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人奉为( )画的鼻祖。

A.山水画 B. 文人画 C. 花鸟画 D. 人物画4.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全景图式,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使人们更深一层地欣赏到祖国江山的秀美。

A.《江山如此多娇》 B. 《青城山》 C. 《万山红遍》 D. 《富春山居图》5. 下列是蓝印画布的制作工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刮浆②刻板③刮白④染色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6.宋代瓷器工艺开始高速发展,出现了()五大名窑。

A 汝、哥、官、定、钧 B. 汝、哥、官、越、婺C . 越、婺、官、定、钧D.官、定、钧、越、婺7.中国四大风筝产地:()A.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 B. 北京、天津、安徽、浙江C.安徽、天津、山东潍坊、湖南D.安徽、北京、天津、山东潍坊8.19世纪印象派代表人物有:①莫奈②毕沙罗③雷诺阿④透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 ①②③④9.西涅克和修拉在对光、色的研究和表现方面相对于早期的印象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们以光学原理为基础,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法——()法。

A. 抽象B. 立体主义C.写实主义D.点彩10.《盛开的桃花》是()在1888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整个画面盛满粉红色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创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案标题: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2. 设计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

3.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涵盖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以下单元:1. 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2. 中国画的特点与技法3. 印象派绘画风格与技法4. 中国画中的花鸟画5. 油画的特点与技法6. 中国画中的山水画教学步骤:第一课: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1. 导入:通过展示西方绘画作品和介绍西方绘画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西方绘画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其中的一种技法进行创作。

3. 教学活动: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西方绘画的认识和了解。

b. 教师讲解:介绍西方绘画的特点和常见的技法,如明暗对比、透视等。

c. 实践活动:学生选择一种西方绘画技法进行实践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中国画的特点与技法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画作品和介绍中国画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其中的一种技法进行创作。

3. 教学活动: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中国画的认识和了解。

b. 教师讲解:介绍中国画的特点和常见的技法,如水墨、写意等。

c. 实践活动:学生选择一种中国画技法进行实践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三课:印象派绘画风格与技法1. 导入:通过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和介绍印象派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印象派绘画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其中的一种技法进行创作。

3. 教学活动: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印象派绘画的认识和了解。

b. 教师讲解:介绍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常见的技法,如色彩运用、光影表现等。

八年级上册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及考试方案

八年级上册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及考试方案

八年级上册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班级:姓名:总分:(满分100分,其中平时作业50分,本次理论测试50分)一、填空题(满分30分,共12小题,每空1分)1.色彩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黄色、2.是皇亲国戚,画史上有“将军”之称,代表作品是。

3.中国画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4.中国画“米氏云山”画派的代表画家是和米友仁5.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同源”,其中的“诗书画印”所指的四种艺术门类是:诗文、书法、、篆刻6.《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宋代的著名作品。

中国画的装裱形式有、轴、、镜片。

7.风筝的制作过程与工艺有:、、裱糊翼面、8. 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过程、、防染浆、、、。

9. 清代瓷器高速发展,出现了、、、、“钧”五大名窑10. 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蝙蝠”,“骏马”代表。

11、风筝艺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艺术,被称为“中国风筝之乡”。

12、江苏省的紫砂陶制作技艺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1.《蒙娜丽莎》的作者是()A.达·芬奇B.米开朗基罗C.拉斐尔D. 修拉2.画家齐白石最擅长画()A.马B.虾C.牛D.羊3.()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A.赵孟頫B.徐悲鸿C.王维D.莫奈4.《富春山居图》是我国()代黄公望的著名作品A.唐B.宋C.元D.明5.“三停五眼”指头部()的比例A、正面B、侧面C、背面D、顶面6.唐三彩是唐代的陶器,其中()是主要题材A、骆驼B、马C、牛D、羊7.“中国结”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每一个结都是用()丝绳绾结而成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8.《向日葵》的作者凡·高是()的画家A.意大利B.法国C.荷兰D.英国9.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可以概括为()A、近小远大B、近窄远宽C、近大远小D、远近一样10.青花瓷是()以来瓷器的重要技术A.隋唐宋B.唐宋元C.元明清D.两汉四、造型表现(满分10分)请画一张具有透视效果的物体或场景,要体现出近大远小。

2017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察试卷

2017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察试卷

2017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察试卷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察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1.()合称“四君子”。

因其所具有的人格化特征,成为画家常见的题材。

A.梅兰翠菊B.梅棠松菊C. 梅兰松菊 D.梅兰竹菊2.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的构图特点。

A.三角形 B. 边角式 C.全景式D. 梯形3.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的创始人。

A. 印象派B. 新印象派C.立体主义画派D.野兽派4.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全景图式,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使人们更深一层地欣赏到祖国江山的秀美。

A.《富春山居图》 B. 《青城山》 C. 《万山红遍》 D.《江山如此多娇》5. 下列是蓝印画布的制作工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刮浆②刻板③刮白④染色 A ②①③④B ②③④①C 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6.中国人在发明造纸术前,书写的材料不包括()A.竹简B. 湿泥板C. 木牍D.丝帛7.中国四大风筝产地:()A.安徽、天津、山东潍坊、湖南 B. 北京、天津、安徽、浙江C.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D.安徽、北京、天津、山东潍坊8.19世纪印象派代表人物有:①莫奈②毕沙罗③雷诺阿④透纳()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③④9.西涅克和修拉在对光、色的研究和表现方面相对于早期的印象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们以光学原理为基础,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法——()法。

A.点彩B. 立体主义C.写实主义 D. 抽象10.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书写在湿泥板上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和泥板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 八年级
上册美
术考查试卷
江苏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检测试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现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是(),其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是山水画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A.隋展子虔《游春图》
B.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C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D.东晋顾恺之《历代帝王图》
2.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的构图特点。

A •全景式B.边角式C.三角形D.梯形
3. 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人奉为()画的鼻祖。

A .山水画B.文人画C.花鸟画D.人物画
4. 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全景图式,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使人们更深一层地欣赏到祖国江山的秀美。

A.《江山如此多娇》 B.《青城山》C.《万山红遍》 D.《富春山居图》
5.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体现在()作品中。

A .油画B.书法C.中国画D.水彩画
6. 笔墨纸砚是()画的不可缺少工具。

A.中国B .油C.水彩D .水粉
7. 《盛开的桃花》是()在1888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整个画面盛满粉红色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创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A .梵高 B.毕加索 C.马蒂斯 D.勃拉克
8. ()是建筑风景绘画的主体元素。

A.建筑物B.植物C.动物D.人物
9. “从师少小学雕虫,弃凿挥毫学画虫。

莫道野虫皆俗陋,虫入藤溪是雅君。

春虫绕卉添春意,夏日虫鸣觉夏浓。

唧唧秋虫知多少,冬虫藏在本草中。

这是著名画家()在他的《工笔草虫册题记》里的话,这位画家以写蔬果见长,画虾也是一绝。

A陈之佛B .金农C.齐白石D .徐悲鸿10. 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你知道岁寒三友指的是哪些题材吗?()
A .梅兰竹B.松竹梅C .兰竹菊D .兰梅菊
11. ()合称“四君子”。

因其所具有的人格化特征,成为画家常见的题材。

A梅兰翠菊 B •梅兰松菊 C .梅棠松菊 D •梅兰竹菊
12•唐代李思训在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

李思训及儿子李昭道,并称“二李”,是“青绿山水”的集大成者。

()用大青绿着色,江天浩渺、风帆溯流,画出了勃勃的盛唐气象。

A.《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溪山行旅图》
D.《富春山居图》
13、明清时代,山水画的发展一直在延续,比较著名的画家有明四家: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
被称为“”;弘仁、髡残、朱耷、石涛被称为“”。

()
A.上海画派六朝四家B吴门四家南宋四家C.吴门四家清代四僧D.扬州八怪清代四僧
14、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很完整,但它们却能够流露出画家对镜像的大量感受。

速写
不一定是完成画,它的最初目的是()。

A.记录信息、收录想法B记录事物结构
C.记录当时场景、人物信息
D.收录画家对景象的大量感受
15、在风景绘画中,()法的应用大大丰富了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

A透视B色彩C线条D速写
二、判断题(对的打V,错的打X。

每题2分,共10分)
1. 焦点透视中与观看者视平高度相关的一条水平直线叫视平线,是天与地会合处的交界线。



2. 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成角透视”()
3. 无论是平行透视还是成角透视,灭点都在地平线上,地平线也叫视平线。

()
4.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结
合,讲究笔墨情趣。

宋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
5. 在风景绘画中,三维空间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是形状与空间。

()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18分。

1中国的山水画源远流长,山水画取得重大成就是在________ 时代。

2元代山水画更注重______ 和理想意境的创造。

我们常说的“诗情画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3《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 _____ 的晚年巨作。

画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

画中林木深秀、峰峦起伏,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的景色尽收笔底。

4石涛,本姓朱,名若极,明代王朝宗室,明亡后出家。

其山水画师法自然,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 ______ 的绘画作品,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之前,有些绘画需要担当记录
的功能。

《清明上河图》便是作为界画、画的经典而写进美术史里的。

此画以全景式构图,细腻的笔法,真实地记录了宋徽宗宣和年间汴梁(今河南开封)繁华热闹的景象。

6 “界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技法。

“界”是^_,界画就是以界尺引笔画线的表现方法。

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其他景物则用工笔技法配合,通称“ ____ ”。

三、技能表现(按要求选做其中一题)42分(画在试卷背面)1画一幅运用焦点透视规律的风景画。

要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画出景物的远近虚实。

2画出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状态下的立方体或建筑物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