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编制:审核:日期:2016年12月目录1、总论1.1项目背景1.2评价依据1.3评价目的1.4评价范围1.5评价内容1.6评价方法2、生产运行状状2.1企业概况2.2生产工艺和原辅料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3.1现址简评3.2总体布局3.3设备布局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评价4.1职为病危害因素概述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5.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情情况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6.1防护用品配置情况6.2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6.3防护用品评判7、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7.1建筑卫生7.2辅助用室8、职业健康管理及执行情况评价8.1职业健康管理8.2职业卫生管理评价9、职业安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判9.1职业安康监护9.2职业安康检查结果与分析10、结论11、建议改良12、附件工厂平面图事情场所职业病风险身分检测报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1总论1.1项目配景XXX是生产销售通信配件、电线电缆、塑胶制品、灯饰产品、五金制品和模具。
工厂为中小型企业。
始建于2001年,现厂区位于广东省东莞XX业区,占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600万元。
根据《中华群众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国家安全生产XXX令第47号《事情场所职业卫生监视管理规定》等法令法规和相关标准,由企业自行对本公司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
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与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XXX令第47号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XXX令第49号)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XXX令第48号6)《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XXX令第49号;7)XXX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8)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风险项目申报办法》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风险项目申报事情的告诉(安监XXX[2012]75号);9)《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1.2.2技术规范与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因素》GBZ2.1-2007;3)《事情场所有害身分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身分》GBZ2.2-2007;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2012;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2001;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2004;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20031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2008;12)《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XXX AQ/T9002-2006;14)《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2008;15)《职业安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1.2.3基础资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事情场所职业病风险身分检测资料;3)职业安康监护资料;4)其他相关图纸与资料。
广州XX鞋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广州XX鞋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GDxx-XP-2016004号广东XX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日资质证书声明广东XX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广州XX 鞋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广州XX鞋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承担法律责任。
广东XX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公章)法人代表(签名):项目负责人:姓名: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签名:资质证书号:粤职评:报告编制人:姓名:技术职务:技术员签名:资质证书号:粤职评:姓名:技术职务:技术员签名:资质证书号:粤职评:姓名:技术职务:技术员签名:资质证书号:粤职评:报告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签名:资质证书号:粤职评:报告签发人:姓名:技术职务:主任技师签名:资质证书号:粤职检:目录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生产规模 (1)1.3项目地址 (1)1.4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1)1.5评价单元划分 (1)1.6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2)1.7项目运行情况 (3)2职业病危害评价 (4)2.1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4)2.2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5)2.3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 (16)2.4个体防护用品评价 (19)2.5应急救援设施及措施评价 (21)2.6总体布局评价 (21)2.7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评价 (21)2.8建筑卫生学评价 (22)2.9辅助用室评价 (22)2.10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评价 (22)2.11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23)3评价结论 (25)3.1分项结论 (25)3.2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28)4职业病防护补充措施及建议 (29)4.1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29)4.2职业病危害个体防护用品 (29)4.3应急救援措施及应急演练 (29)4.4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30)4.5照明(照度) (30)附表广州XX鞋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汇总表附件广州XX鞋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资料性附件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广州XX鞋业有限公司。
某市制鞋企业职业危害情况调查分析

筑不合理、生产性毒物不易排出 ( 尤其在冬季)等问题的存在,应多 部门采取综合整治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的发生。
采取 的主要 措施 包括 :①积 极 开展 防治职 业损 害 的健康 教育 活 2 . 2三年甲苯空测情 况
见表2
动 。要开展 《 职业病防治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人群健康监 护和 职业卫生服务 (HS O )的培训 活动 ,逐步提 高劳 动者的法律意识 和 自 我保护意识 。②加大家庭 作坊 式的企业职 业卫生执法监督监测 力度 , 将职业 危害消灭在 萌芽之 中。③禁止使用含苯量 较高 (0 1%以上)的
51%,平均8 5 . 6 . %。I级 危害呈现逐年下降趋 势,三年职业危害监督 7 ] I
类别之间的 有统计 差异 学意义 (=4 9 户 0 0) i 1. , < . 5 。 0 0
2 . 4苯作 业工人健康状 况分析 三年职业体检情 况见 表3 当WB <45 0 L 。 C .X19 ,有神经衰弱综合 / 征或出血倾 向为职业 禁忌证 ,按规定 予以调离 。20 年有4 患者诊 08 例 断为慢性苯 中毒 ,工龄在 15 ~ 年之间 。20年3 09 人确诊慢性病例 ,工龄 在2 6  ̄ 年之 间。2 1年2 00 人确诊慢性病例 ,工龄在27  ̄ 年之 间。
和现场 流行病 学调 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2 . 、甲苯联合作用 的判断和结果 3苯
以两种毒 物联合 作用超 过卫生 标准的倍 数来 判定级 别。其 中0 级 在卫 生标 准 以下 , I 为超标 0 1 , Ⅱ 为超标 l5 , Ⅲ级 为超 级 -倍 级 ~倍
标5 以上 。3 中职业 危害监督 类别 Ⅲ级分别 为2 . %、 1.2 倍 年 30 7 1 %、 3
某台资鞋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

某台资鞋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作者:李魁中杨培记徐长顺从严目的:摸清某鞋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
方法:对鞋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
结果: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打粗工、打磨工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
工人也未佩戴防毒物的活性炭口罩、手套,各工种接触毒物(丙酮、甲苯)浓度符合职业卫生限值标准。
工作场所最大噪声强度98.0dB(A),最小声强72.0dB(A),平均82.2dB(A),其中5个岗位或工种噪声强度不合格,合格率25.0%。
结论:某鞋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个别岗位或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卫生调查;台资鞋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为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摸清鞋厂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周口市某台资鞋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进行了调查、检测和评价,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周口市某县台资鞋厂生产场所。
检测项目包括空气中的粉尘(主要为皮毛)、毒物(丙酮、甲苯等)浓度检测和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
1.3采样频次及时间:粉尘个体采样:每日一次(一个工作班),每次采样应为8个小时,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过高时,可更换滤膜、进行1次以上采样,连续采样三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
粉尘定点采样:即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采样,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1个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为15min,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
毒物(丙酮、甲苯等)个体采样:每日一次(一个工作班),每次采样应为8个小时,连续采样三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
毒物(丙酮、甲苯等)定点采样:即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采样,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为15min,连续采样三个工作日。
制鞋行业职业危害及控制范本(2篇)

制鞋行业职业危害及控制范本制鞋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环境复杂、劳动强度大,因此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
本文将详细阐述制鞋行业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噪声危害制鞋车间内机器设备的运行产生噪声,长时间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引发聋哑、心理疾病等健康问题。
控制措施包括:1. 选用低噪声的机器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在工作场所内设置隔音墙、隔音窗等隔音设施。
3. 员工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4. 轮班制度,减少员工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
二、粉尘危害制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员工长时间暴露于粉尘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控制措施包括:1. 在工作场所内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2. 使用吸尘器、集尘器等设备清理和收集粉尘。
3. 穿戴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4. 定期检查和清理空气过滤器。
三、化学物质危害制鞋过程中常使用化学物质如胶水、染料等,长时间暴露于这些有害物质中会损害员工的身体健康。
控制措施包括:1. 使用低毒、无毒的化学物品代替有害物质。
2. 使用密闭式容器储存和使用化学物质,减少挥发。
3. 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
4. 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确保化学物质的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四、高温危害制鞋车间内烘烤机、烘干柜等设备会产生高温,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会引发中暑、热伤害等问题。
控制措施包括:1. 提供适当的防暑降温设施,如空调、风扇等。
2. 鼓励员工适当休息和补水,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3. 员工穿着透气、吸湿性好的工作服,保持身体干爽。
五、劳动强度危害制鞋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常需长时间站立、弯腰等,容易导致骨骼肌肉疾病和劳损。
控制措施包括:1. 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保证适当的休息时间。
2. 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和工作工具,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
3. 提供职业康复训练,帮助员工学习正确的工作姿势和疲劳恢复方法。
某鞋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检测与评价

人 佩戴 活性 炭 口罩 及 手套 等 。 但现 场 调 查 发 现 工 人 未佩 戴 活 性 炭 口罩 、 套 等 , 手 局
时 , 可更 换 滤膜 、 行 1 以 上 采样 , 续 进 次 连
采 样 3 工 作 日 , 中应 包 括 空 气 中有 害 个 其 物 质浓度 最高 的 工作 日。
粉 尘 定 点 采 样 : 短 时 间 接 触 浓 度 即
(T L 采 样 , 选 择 具 有 代表 性 的 采 样 SE ) 应 点 , 1 工作 日内空 气 中粉 尘 浓 度 最 高 在 个 的时 段进 行采 样 , 每次 采样 时 间为 1ri , 5 n a
范 》 f G Z T12 2 0 《 … l B / 9 — 0 7 工作 场所 空 气 J
为 防 治 职 业 病 , 护 劳 动 者 身 体 健 保
指 企 业 的基 本 概 况 , 要 工 艺 流 程 , 主
康 , 清鞋 厂 生产 场 所职 业 病 危害 因素状 主 要 原料 及 产 品 , 业 病 危害 因素 及 分 布 摸 职 况 , 企 业进 行职 业 病 危 害 因素控 制 和 管 等 。 给
粉 尘 浓 度 的 检 测 按 GB 9 0 4 饱和 脂 肪族 类 化 合物 的 测 定方 法 》 Z Z1 -2 0 5 GB /
《 作 场 所 空 气 中 有 害 物 质监 测 采 样 规 T106 - 04 行采样 检 测 。 工 6 .3 20 进 14 分析 评价 依据 .
改善作 业环境 , 加强个人 防护, 护劳动者健康 。 保 【 关键 词】 职业卫生 鞋厂 职业病危 害因素 检 测评 价
【 中图分类 号l 1 3 R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2 55(01 9b _ 9- 3 7- 6421) ( _ 00 0 1 0 )0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整改情况报告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整改情况报告摘要:职业病是指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特定工作条件,使劳动者患有的慢性病,极大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并且严重影响其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报告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并对职业病危害的整改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针对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健康。
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职业病危害问题成为当前工作环境中的重要问题。
职业病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加强职业病危害的评价和整改,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是指劳动者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特定的工作条件导致的慢性病。
根据已有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职业病危害主要分为四类:尘肺病、化学中毒、物理病害和职业性传染病。
1. 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劳动者长期接触粉尘所引起的疾病,是职业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等,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 化学中毒化学中毒是由于劳动者长期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中,造成体内毒素蓄积引起的疾病。
常见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农药等。
化学中毒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 物理病害物理病害是指劳动者长期暴露于高温、高压、噪音等物理环境中所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物理病害包括中暑、坠落、电击等。
这些病害常常导致劳动者的伤亡事故发生。
4. 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传染病是指劳动者在特定工作环境中,接触到传染源并导致感染的疾病。
随着新型传染病的出现,职业性传染病的危害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是一种严重的职业传染病。
三、职业病危害整改情况总结和分析针对职业病危害的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健康。
1. 加强法规建设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职业病危害的法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等,加强了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2023年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整改情况报告

2023年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整改情况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并总结分析相关整改情况。
职业病危害是一个关乎劳动者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报告将从危害现状、整改措施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该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职业病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加强相关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健康稳定。
第一部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1. 职业病危害现状概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和调查结果,2023年职业病危害问题仍然存在严重的形势。
劳动者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有害环境中,导致各类职业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特别是一些重工业和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化学品、毒物等危害因素,这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其中,化学因素是造成职业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由于工艺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有害物质泄漏、超标排放等问题,增加了劳动者接触到有害物质的风险。
此外,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等也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作用。
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根据对各行业的调研和分析,职业病问题在一些特定行业中仍然比较突出,如煤矿、建筑、化工等行业。
这些行业存在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长时间的露天工作和有害物质的高浓度暴露等特点,这些因素加剧了职业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
第二部分:整改措施情况评价1. 政策措施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职业病防控工作的力度,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强了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监管。
这些政策措施是整改工作的重要基础,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2. 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各个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例如,加大了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测力度,加强了对有害物质的管理和控制,提升了劳动者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普及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了解生 产工艺的全过程,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工艺上的分布。主 要了解以下因素
1) 品和废弃物的名称、生产和使用数量、 理化特性、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 等。
2)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 工频电场、微波、放射线等)了解分布、 劳动者接触时间及方式等。
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2005年7月)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 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2012年6月)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国 家安监总局令第48号,2012年6月)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 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2012年6月)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1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
3、企业依据提供的工作程序、 组织、 时间安排等(详细内容见后)与本院签 订工作合同书,并提供各种需要的资料 文件后,本院即可开始进行评价。
鞋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模板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用人单位存 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保 证生产运行中的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符 合职业卫生要求,从而达到保障劳动者 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二、评价依据:
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51号,2012年6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 (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 〔2012〕73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 部卫法监发[2002]63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
1、任务依据(本项由建设单位提 供):
1)主要任务依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 价委托书;
用人单位已有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报告书
最近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书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各阶段设计审 查的文件及资料内容
近3年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资
料 用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的职业卫生有关资料, 用人单位生产运行相关资料
有毒物质测试点:a.测试点应设在有 代表性的劳动者接毒地点,尽可能靠近 劳动者,但不影响劳动者的正常操作, 且避免生产过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 收集器内;b.选择的测试点必须包括空气 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 最长的作业点,并引为重点测试点;c.测试点上设置的收集器应在劳动者的呼 吸带,距地面1.5米。
2)参考依据:安全评价资料及环境 评价资料
2、国家标准及规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
法》(卫生部令第49号)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
令第23号,2002年3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
噪声测试点:a•若作业场所内各处A声级差别不大(小于3分贝),则只需在 作业场所内选择1〜3个测点;b.若作业 场所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 (大于3分贝), 则需按声级大小,将作业场所分成若干 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级差应大于或 等于3分贝,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 须小于3分贝,每个区域取1〜3个测试 点;c.这些区域必须包括所有劳动者生产 过程中经常工作和活动的地点和范围;d.测量时,应将传声器放置在操作人员的 耳朵位置(人离开)。
表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分析 方法举例
表2、 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
2、测试条件:在建设项目试运行时 期,按设计满负荷生产状况运行
3、测试频次:根据生产工艺、职业 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以及
危害程度分类等实际情况,按相应 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执行。
4、测试时间:选定时间加权平均容 许浓度评价职业接触限值时, 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并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最高的工作日;选定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或最高容许浓度评价职业接触限值 时,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并包括空气 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运行 情况;
2)职业卫生规章、操作规程的完善 情况;
3)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测定、健康监护的情况;
4)职业卫生资料的归档情况。
四、现场监测:
1、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 生标准执行,下面列举出各职业病有害 因素的检测标准、方法及我院相应配置 的检测仪器设备。
3)环境因素(微小气候、采光、照 度等)
2、作业环境的卫生学调查:依据设 计及其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 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 学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 施、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 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 及变化情况进行调查。
3、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主要调查以 下内容: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点的设置 原则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地方、行业 标准执行。
6、通风系统的工程防护效果测定
a、排风罩的测定内容包括排风量、 排风罩的阻力和阻力系数、排风罩的控 制风速等,测定方法见《排风罩的分类 及技术条件》;b、通风管道评价时的测 定内容主要包括风压、风速和风量;c、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的测定主要是测定 风机产生的风量、风压及风压效率之间 的关系;d、对除尘器的性能测定其处理 风量、除尘器阻力、除尘效率。
5、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点的设置: 粉尘测试点a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 性的劳动者工作地点;b.测尘位置应选择 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采集工人 的呼吸带水平的粉尘,有气流影响时, 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 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 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 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 值》(GBZ2)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9)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