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编制:审核:日期:2016年12月目录1、总论1.1项目背景1.2评价依据1.3评价目的1.4评价范围1.5评价内容1.6评价方法2、生产运行状状2.1企业概况2.2生产工艺和原辅料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3.1现址简评3.2总体布局3.3设备布局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评价4.1职为病危害因素概述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5.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情情况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6.1防护用品配置情况6.2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6.3防护用品评判7、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7.1建筑卫生7.2辅助用室8、职业健康管理及执行情况评价8.1职业健康管理8.2职业卫生管理评价9、职业安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判9.1职业安康监护9.2职业安康检查结果与分析10、结论11、建议改良12、附件工厂平面图事情场所职业病风险身分检测报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1总论1.1项目配景XXX是生产销售通信配件、电线电缆、塑胶制品、灯饰产品、五金制品和模具。
工厂为中小型企业。
始建于2001年,现厂区位于广东省东莞XX业区,占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600万元。
根据《中华群众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国家安全生产XXX令第47号《事情场所职业卫生监视管理规定》等法令法规和相关标准,由企业自行对本公司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
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与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XXX令第47号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XXX令第49号)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XXX令第48号6)《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XXX令第49号;7)XXX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8)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风险项目申报办法》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风险项目申报事情的告诉(安监XXX[2012]75号);9)《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1.2.2技术规范与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因素》GBZ2.1-2007;3)《事情场所有害身分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身分》GBZ2.2-2007;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2012;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2001;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2004;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20031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2008;12)《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XXX AQ/T9002-2006;14)《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2008;15)《职业安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1.2.3基础资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事情场所职业病风险身分检测资料;3)职业安康监护资料;4)其他相关图纸与资料。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冶金制造类)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冶金制造类)本报告书旨在评价冶金制造类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
通过对该行业的调查研究,我们将全面了解职业病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减少职业病危害。
报告书的编写得到了委托单位的支持,旨在为该行业的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指导。
随着冶金制造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产品品质的不断追求,冶金制造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与此同时,相关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及时了解和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报告书是由冶金制造行业的一个重要单位委托编写的。
委托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问题高度重视,并希望通过本报告书的编写,全面了解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护和控制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本报告书的编写目的在于:评估冶金制造行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职业病对从业人员健康造成的影响;提出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建议和措施;为冶金制造行业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指导,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在本报告书中,我们将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全面展示冶金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以期为该行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献综述将对冶金制造类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总结,包括已有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研究论文和政策文件等。
本节将介绍已有研究中的关键发现和方法,为后续的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已有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冶金制造行业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该行业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
尤其是暴露于金属粉尘、高温作业环境、有毒气体等因素的工人,面临着患上职业病的风险。
在研究论文中,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对冶金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冶金制造类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职业病危害是严重的,并且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第一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1评价目的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2确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1.3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1.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价依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相关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规范;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文件,建设项目设计资料及试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等。
3 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及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评价。
4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
5 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控制效果评价一般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5.1 现场调查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使用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
5.2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必要时可赋分进行量化分析。
xx建筑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报批版)

xx建筑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报批版)1. 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评价xx建筑公司职业病危害的现状,以便为公司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对现有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个人防护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准确分析职业病危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实地调查:对xx建筑公司的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走访和观察,收集相关信息;- 资料分析:对公司的相关资料、统计数据及安全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健康检查: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收集体检数据并进行分析。
3. 职业病危害评价结果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健康检查的结果,得出以下职业病危害评价结果:- 主要危害因素:尘肺病、职业性骨关节病、噪声引起的聋哑症;- 现有控制措施:部分区域设置防尘设施和吸声材料,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4. 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议基于评价结果,针对xx建筑公司的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完善危害因素监测:加强对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危害因素的监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强化防护设施: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设置更为有效的防尘、降噪设施,提高防护水平;- 加强培训教育:组织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防护技能;- 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档案,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并做好随访工作;-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在公司内部开展健康生活宣传活动,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5. 总结通过对xx建筑公司职业病危害的现状评价,我们得知了现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控制措施的情况,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为公司制定科学的职业病防护方案提供参考,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素的危害程度、产生原因,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并
对可能造成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的环节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
法实施监管和行政许可提供科学依据。
1.2 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和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评价单位:北京中职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闫文鹏
高级工程师 行业工程技术人员 A01(P)12100159
报告书编写人
杨红利
工程师 行业工程技术人员 A01(P)13100200
姜亢
教授 卫生工程技术人员 A01(P)14201232
程健
高级工程师 行业工程技术人员 A01(P)14201230
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救援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
监护,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职业病防治经费投
入情况等。
1.5 评价单元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本评价过程按生产工艺和工作场所
划分评价单元,分为一生产车间、二生产车间、小包装车间、管理及
辅助工程区(办公楼、宿舍、锅炉房、污水站等),共4个评价单元。
高台中化番茄制品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2015-XZ-042
1 总论
1.1 评价目的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控制、
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明确企
业作业场所存在和(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结合劳动者职
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职业病危害因
局47号,2012年6月1日实施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健康管理与监测措施
健康检查
对劳动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 发现职业病危害对健康的影响,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监测与检测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进行监测 和检测,确保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 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应急处理
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能够及 时启动应急预案,减轻事故对劳动 者健康的影响。
展望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 和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同时,需要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治 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 有效实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03
有毒物质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氨气等,长期接触可引起 中毒症状。
有害粉尘
如煤尘、水泥尘等,长期 吸入可引起尘肺病。
有害气体
如甲醛、苯等,长期接触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中毒 。
物理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噪声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可引 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
振动
长期接触振动可引起手部 麻木、肌肉疲劳等症状。
高温
合理布局
合理安排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降低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机会 。
个人防护措施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01
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
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其健康和安全。
使用低毒或无毒原料
02
优先选择使用低毒或无毒的原料和产品,避免使用有毒或高毒
物质。
提高劳动者防护意识
0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正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泉中检职现评〔2014〕11 号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泉州中检石化检测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八月1报告书名称:评价机构名称:项目负责人:报告书编写人: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泉州中检石化检测有限公司叶炳杰主任医师卫职服评(2004)第 123 号—2009 续叶炳杰主任医师卫职服评(2004)第 123 号—2009 续肖方威主任医师闽职卫评(2005)第 061 号温小琴工程师闽职卫专技评(2013)第 019 号报告书审核人:报告书签发人:吴安生主任医师闽职控评(2004)第 006 号黄财林主任医师闽职卫评(2005)第 062 号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目录1 总论 (1)1.1 评价目的 (1)1.2 评价依据 (1)1.3 评价范围 (3)1.4 评价内容 (3)1.5 评价单元 (3)1.6 评价方法 (3)1.7 评价程序 (5)1.8 质量控制 (7)2 企业概况 (8)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8)2.2 自然环境概况 (8)2.3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 (9)2.4 企业运行情况 (9)3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10)3.1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10)3.2 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12)4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15)4.1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布 (15)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6)4.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16)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19)5.1 防护设施防护设置及运行情况调查 (19)5.2 防护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查与评价 (19)5.3 防护设施的使用与维护情况 (19)6 应急救援调查与评价 (21)6.1 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分析与评价 (21)6.2 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21)6.3 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21)6.4 评价结论 (22)7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23)7.1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种类 (23)7.2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23)7.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24)8 建筑卫生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25)8.1 建筑卫生 (25)8.2 辅助用室 (27)8.3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评价 (28)9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29)9.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29)9.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29)9.3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29)9.4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29)9.5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30)9.6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30)9.7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 (30)9.8 职业病危害申报及告知情况 (31)9.10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32)9.11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32)10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36)10.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 (36)10.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6)10.3 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 (36)10.4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36)11 结论 (37)11.1 分项结论 (37)11.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37)11.3 综合结论 (38)12 建议 (40)附件1 泉州正中服装包袋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2 泉州正中服装包袋有限公司各层布置图1 总论1.1 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2)明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等;(3)为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为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制定评估方案
实施评估
分析评估结果
对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进行评估,包括其 产生、分布、浓度(强 度)及对接触人群健康 的影响。
收集相关技术资料、现 场调查数据、检测数据 等,为评估提供依据。
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 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案, 包括评估目的、内容、 方法、时间安排等。
按照评估方案进行现场 调查、检测、采样等工 作,获取相关数据。
意义
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企 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02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评估
危害识别方法
工程分析
对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使用的原料、中间品、产品、副产品等的具体组 成、性质、数量等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关键环节和部位。
监测方案设计
根据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等因素,制定符 合实际的监测方案。
监测频率与周期
确定合理的监测频率和周期,确保及时掌握职业 病危害状况。
监测点设置
根据监测目的和方案,合理设置监测点位和数量 。
监测实施步骤
包括采样、运输、分析、数据处理等环节,确保 数据准确可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
03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监测技术
检测技术与方法
01
化学因素检测
包括有毒物质、粉尘、噪声、振动等检测,涉及采样方法、分析技术
和仪器设备。
02
物理因素检测
量仪器和评价方
法。
03
生物因素检测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检测,涉及培养基制备、分离培养和鉴定技
术。
监测方案与实施
职业卫生调查
通过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接触人群的 职业健康状况,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总论1.1项目背景1.2评价依据1.3评价目的1.4评价范围1.5评价内容1.6 评价方法2、生产运行状状2.1企业概况2.2生产工艺和原辅料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3.1现址简评3.2总体布局3.3设备布局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评价4.1职为病危害因素概述4.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5.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情情况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6.1防护用品配置情况6.2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6.3防护用品评价7、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7.1 建筑卫生7.2辅助用室8、职业健康管理及执行情况评价8.1职业健康管理8.2职业卫生管理评价9、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9.1职业健康监护9.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10、结论11、建议改善12、附件工厂平面图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1总论1.1项目背景XXXX有限责任公司是生产销售通讯配件、电线电缆、塑胶制品、灯饰产品、五金制品和模具。
工厂为中小型企业。
始建于2001年,现厂区位于广东省东莞XX业区,占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600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由企业自行对本公司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
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与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9号)(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6)《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8) 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5号);(9)《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1.2.2技术规范与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因素》GBZ2.1-2007;(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12)《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监总局AQ/T9002-2006;(14)《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15)《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1.2.3 基础资料(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3)职业健康监护资料;(4)其他相关图纸与资料。
1.3评价目的1.3.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3.2 明确本公司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1.3.3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1.3.4 为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4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职业病危害特点、生产工艺为准。
评价范围主要针对公司内组装车间、押出车间、注塑车间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现有状况,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本次评价不包括因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规模以及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种类发生变化后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5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及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内容1.6评价方法根据公司职业病危害特点,本次评价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通过检查表分析法对车间操作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对健康的影响,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1.6.1职业卫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概况、生产情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以及时空分布等。
1.6.2职业卫生检测依相关法规规定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本公司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进行检测。
并对采光照明、气象条件等建筑卫生学内容进行检测。
1.6.3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安监总局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1.6.4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对评价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与评价。
2、生产运行状况2.1.1企业概况XX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厂址位于东莞市XXX工业区,公司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生产车间面积约6000平方米,公司职工总数为300人,其中生产线岗位工人为200人,其它人员100 人。
2.1.1项目规模及职业卫生投资项目总投资约为1600万元。
职业卫生投资约为50 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3.1 %。
2.1.2 地点东莞市XX工业区2.1.3生产制度及定员公司有组装车间、押出车间一班制生产制度,每天10小时,注塑车间实行两班制生产制度每班11小时,全年工作时间250天,现有员工300人,其中生产员工200人,本次评价岗位设备及定员表:2.1.4公用工程及辅助用室接入市政110KV电源经公司630KVA和315KVA变电器提供车间380/220V用电,年用电量约为1.4*106 KW/h。
供水系统:生活及生产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水,生产使用偱环水制冷:公司使用空调制冷压缩空气:公司有3台空压机,可满足生产需要2.2 生产工艺和原材料2.2.1 公司主要从事电话线、USB线、Harness线,塑胶制品的生产,主要工艺流程如下:2.2.2 生产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原物料和辅料如下:2.2.3公司目前生产正常,生产过程中防护设施设备运行正常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3.1 现址简评工厂地址位于东莞市XXX(项目所在地中心卫星坐标北纬2302’35.28”,东经113056’43.21”).项目北边相隔约18米为又昌五金塑胶厂,南面为空地,西面相隔约28米为纬佳纺织厂,东面相隔约6米为其他厂3.2 总体布局3.2.1 总体平面布置图如下:3.2.2 总体布局评价总体布局评价如下图所示:检查项目引用标准评价项目情况符合程度5.2.1.1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库房)。
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项目厂区设置了办公楼、生产厂房。
符合5.2.1.2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包括建(构)筑物现状、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应符合GB 50187 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生产区内无非生产用房。
生产区和办公楼之间有绿化带。
符合5.2.1.7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车间外有安全通道、车间内有应急通道。
基本符合5.3.1 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采光、通风良好,与相邻建筑物等高。
符合第二十二条厂区道路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
厂区尽端式道路应有足够的消防车回转场地。
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内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GB50016-2004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厂区留有消防车道。
符合以上项目符合GBZ1-2010 《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的要求。
3.3设备布局3.3.1 根据对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调查,符合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主要设备如下: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4.1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4.4.1 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人数、时间如下图所示:4.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4.2.1 检测内容:4.2.2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评价依据: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5.1 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组装车间焊锡和成型岗位配置集汽装置抽风设备,押出车间和注塑车间安装了集气装置抽风设备,高空排放。
设备由电工定期维护巡检,保证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正常运转。
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6.1 防护用品配置情况调查根据生产过程中岗位的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发放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如下图所示:防护用品根据员工使用情况定期更换。
6.2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建立了《PPE 使用及发放作业指引》《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包括采购、管理、发放、使用、更换等6.3个人防护用品评价员工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检查情况表如下图所示:针对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检查2项内容,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相关要求。
7、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7.1建筑卫生7.1.1建筑结构与调查主要建筑结构如下表:建筑物建筑面积押出车间2000平方米注塑车间2000平方米组装车间4000平方米厂房建筑结构布局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7.1.2通风、空气调节情况调查与评价生产车间内有废气收集排放装置、夏季组装车间配有空调制冷设施,其他车间配有大型排风扇,温度维持在26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