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池上》
一年级下册语文《池上》

一年级下册语文《池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池上》是一篇收录在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里的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农村的池塘边玩耍的故事。
这篇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农村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孩子们纯真快乐的心灵世界。
故事开始,小男孩来到池塘边,在清澈见底的池水里游泳、捉鱼,欢乐无比。
池水清澈见底,小男孩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沙子,还有一些小小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使得整个池塘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小男孩兴奋地捉鱼,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中。
池塘边的水草如翠绿的丝绸一般摇曳生姿,微风拂过,荷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人陶醉其中。
小男孩跳进池水里,水花四溅,玩得不亦乐乎。
他还捡起一块小石头,扔进水中,看着水花飞溅的景象,兴奋异常。
池塘旁边的柳树垂下枝叶,风一吹,柳叶摇摆起来,发出轻轻的哗哗声,仿佛在为小男孩的快乐欢呼。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犹如在为小男孩的勇气和活力歌颂。
整个池上,洋溢着一种宁静和喜悦的氛围。
小男孩待在这片天然的池塘里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和祝福。
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也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他的心灵在这片纯净的天地中得到了洗涤和滋养,变得更加美丽和宽广。
通过这篇《池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童趣和纯真心灵。
在这个喧嚣繁忙的社会中,我们不妨也来到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回归内心的宁静和纯净。
让我们像小男孩一样,在池上玩耍,享受纯真快乐的时光。
愿我们都能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
通过学习这篇《池上》,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也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感受幸福,传递快乐。
让我们学会欣赏自然的美丽,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用心感悟生命的真谛。
愿我们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永远保持一颗感恩和纯真的心。
【总字数不足2000字】。
第二篇示例:《池上》是一篇经典的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它生动地描绘了农村池塘中的一幕幕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风光和朴实的乡土气息。
《池上》原文及赏析

《池上》原文及赏析《池上》原文及赏析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赏析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
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译文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游于池边,见小娃撑船而作下此诗。
池上白居易古诗拼音版

池上白居易古诗拼音版《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出自《白氏长庆集》,该诗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是白居易的经典佳作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看池上白居易古诗拼音版,欢迎阅读。
池上xiǎo娃wá撑chēnɡ小xiǎo艇tǐnɡ,偷tōu采cǎi白bái莲lián 回huí。
不bù解jiě藏zànɡ踪zōnɡ迹jì,浮fú萍pínɡ一yí道dào开kāi。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鉴赏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池上和小池古诗二首

池上和小池古诗二首
以下是关于“池上“和“小池“的两首古诗:
《池上》 - 杨万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池上的景色,用黄河入海的景象来比喻自然界的广阔和无限,表达了诗人对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小池》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以小池为背景,描绘了清幽的景色。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小荷初露,蜻蜓在上空飞舞,展示了生机勃勃的场景。
这两首诗都是杨万里的作品,通过对池上和小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感叹。
这些诗句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池上(小娃撑小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池上(小娃撑小艇)体裁:诗题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名字:白居易年代:唐代描述: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翻译: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原文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白居易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诗人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儿童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儿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儿童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歌如一组镜头般,记录下了儿童“偷采白莲回”的完整场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内容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考点:一、必背名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释:关键词: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关键词:艇船。
关键词:白莲白色的莲花。
关键词: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关键词: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白居易《池上二绝》

白居易《池上二绝》白居易《池上》,诗人以其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富有韵味。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白居易《池上二绝》,欢迎阅读。
白居易《池上》原文池上山僧对棋坐山僧对棋坐⑴,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⑵。
池上小娃撑小艇小娃撑小艇⑶,偷采白莲回⑷。
不解藏踪迹⑸,浮萍一道开⑹白居易《池上》注释⑴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
对棋:相对下棋。
⑵下子:放下棋子。
⑶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⑷白莲:白色的莲花。
⑸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⑹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白居易《池上》译文其一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其二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白居易《池上》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白居易《池上》赏析池上山僧对棋坐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
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
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
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
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池上小娃撑小艇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课文讲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课文讲解课文主题赏析《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白居易古诗《池上》赏析

白居易古诗《池上》赏析白居易古诗《池上》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居易古诗《池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池上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翻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池上赏析: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
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里景色迷人。
碧绿的荷叶,一片连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伞,撑在水中。
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莲蓬。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一身红衣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兴地跳上一条小船,解开船绳,拿起船桨,划向池塘的深处。
小男孩一边欣赏美丽的荷花,一边摘了几个莲蓬,划船回来。
可是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冲开浮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资料: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ǐng jiě jì fú píng
艇解迹浮萍
chēng tōu zōng
撑偷踪
不解 浮萍 踪迹 小艇
17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撑伞
俯卧撑
支撑 撑船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偷 ①②偷瞒着盗别。人,悄悄地。 ②瞒着别人,悄悄地。 ③抽出时间
迹萍 艇踪 浮 偷解撑
踪撑艇 浮 偷解
迹笔迹 足迹 字迹 奇迹 萍 萍水相逢 萍踪浪迹
艇小艇 快艇 飞艇 踪迹 无影无踪 追踪 失踪 浮沉浮 浮萍 浮力 漂浮 偷 小偷 偷听 忙里偷闲 解解放 理解 讲解 解渴 撑 撑伞 支撑 撑船
看动画喽
全屏放映状态才可以点击在线观看
一起来欣赏<古诗池上>吧!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解 解:知道。
浮萍 池塘里的水草。
浮萍一道开。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一道:一路
踪迹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7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看动画喽
全屏放映状态才可以点击在线观看
一起来欣赏<古诗池上>吧!
唐代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 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 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 称“刘白”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
拓展阅读:
自读古诗,把注有音节 的古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 这几首古诗各写了什么季节, 小孩子在干什么。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 见 yuán méi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课后作业:
选择今天读过的你喜欢 一首古诗记录下来,并配上 插图,让诗画合一。
翻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 采摘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 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 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娃是个怎样的孩子啊?
天真幼稚、 活泼淘气、 顽皮可爱
采பைடு நூலகம்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 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 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 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 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 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 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 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 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 水路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