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表格总结

合集下载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1、积极:
(1)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造成了冲击; (2)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 生机。 (3)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未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使中 国社会实现转型,影响有限
王夫之主要思想
• 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 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 的做法 • 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唯物 论思想,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 史观和社会史观。
5、唐甄(清初)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对君主专制进行大胆批 判,但仍把国泰民安的 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 上。
2.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 “天下之法”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 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带有一定的民主启蒙色彩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生平简介:
1.(2011·海南单科·T7)明末清初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
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B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之所从也 ”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1040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040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清初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他们在明末清初社会激烈变革之际,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

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严重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的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

明亡,他在衡阳起兵抗清,败后退至广东肇庆,在南明桂王政府中任职;桂林失陷后,长期隐藏在湘西地区的苗瑶山洞,自称瑶人。

直到康熙八年(1669)才在石船山麓定居下来。

他刻苦钻研,勤于著述,著作有一百余种,主要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和《通读鉴论》等。

后人集为《船山遗书》。

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世称亭林先生。

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

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

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特别注重对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

同时垦荒种地,联络同道,不忘兴复。

晚年居住华阴,死于山西曲沃。

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

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

浙江余姚人。

思想家、史学家。

父东林名士,为魏忠贤所害。

他受遗命就学于刘宗周,19岁入都为父讼冤,以铁椎毙仇人。

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抗清。

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

学问渊博,研究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之书,史学上尤有成就。

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

三大思想家的特点三大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了新思潮、新学风,特点如下:①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唯物主义思想宋明理学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

一张表弄懂中国历代思想家的核心观点

一张表弄懂中国历代思想家的核心观点

一张表弄懂中国历代思想家的核心观点中国历代思想家思想“标签“(西周——清朝)人物简介思想主旨西周周公“元圣”,儒学先驱、奠基人。

制礼作乐。

敬天保民。

春秋管仲《管子》法家代表人物,齐国相国。

法治。

重经济,尊民意。

公孙侨郑国政治家、思想家。

维护公室利益,限制贵族特权。

邓析“名辨之学”倡始人,名家学派先驱人物。

第一个反对“礼治”。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晏婴《晏子春秋》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施政:仁政爱民。

劝谏艺术:曲谏、诱谏。

人生观:看淡生死。

老子《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

宇宙观:天道自然。

人生观:清虚自守。

政治观:无为而治。

孔子《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

仁。

义。

礼。

关尹《关尹子》周敬王之大夫,道家人物。

常无、常有。

“太一”为万物根本。

濡弱谦下。

内心虚静。

顺应自然。

因势利导。

不为人先。

文子《文子》道家祖师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弟子。

得道之人不为是非左右而超然自由。

“道”是统治者必由之路。

得道者其德柔弱容众、以柔克刚。

阴阳相互依存、包含并相互转化。

仲尼弟子《孝经》《中庸》等七十二贤。

颜回:德行。

仲由:勇武。

言偃:礼乐。

曾参:孝、忠恕。

子思:中庸。

……孙武《孙子兵法》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

重战、慎战、备战。

知己知彼。

谋略制胜。

文武兼施。

恩威并重(治军)。

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忠以为国。

智以保身。

商以致富。

战国吴起《吴子兵法》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兵家代表人物。

政治和军事相结合,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

用道、义、礼、仁治理军队和民众。

慎重对待战争,反对穷兵黩武。

墨子《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兼爱。

非攻。

尚贤。

尚同。

天志。

明鬼。

非命。

非乐。

节葬。

节用。

列御寇《列子》创立贵虚学派,道家学派介于老庄之间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宇宙生成四阶段说。

天体运动说。

地动说。

宇宙无限说。

杨朱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

生死一如。

贵己。

全性保真。

商鞅《商君书》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第3课 明清思想

第3课   明清思想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 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 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 人及后世?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 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 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
1.(2013年山东高考16题)下列关于李贽思 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2、(2011·天津卷)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 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 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 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专制斗 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评价
(1)、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批判地继承 了传统的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 放思想的进步意义。
(2)、反对程朱理学,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经世致 用” ;主张“工商皆本”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解答本题时应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时代背景理解分析材料大意, 其主张建立专门机构限制君权,实行开明君主统治,具有鲜明民主 启蒙色彩。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 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 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 色彩,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 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 思想。故选C项。

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化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化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化人物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

这些人物以其才华横溢、创造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他们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文化兴盛的黄金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明清时期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一、理学家1. 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9)王守仁是明代儒家学者,被誉为“阳明子”的他主张“致良知”,强调内心的直觉和道德的自觉。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称为“阳明心学”的开创者。

二、书画家1. 文征明(1470-1544)文征明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

他的画作技艺精湛,运用水墨表现自然景观,风格独特,被尊为明代画坛的巨匠。

三、文学家1. 杨慎(1488-1559)杨慎,字士弘,明代文学家,以他的文学才华和浪漫主义的作品而闻名。

他的作品充满感慨和对时事的关切,被誉为“晚明第一才子”。

四、戏曲家1. 严可均(712-780)严可均是唐代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南柯太守传》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戏剧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彩的剧情脚本而著称。

五、思想家1. 黄宗羲(1610-1695)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学者,他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尊崇自然和合理权威,对后世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只是明清时期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的例子,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杰出成就不仅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他们的贡献使得明清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时空的限制,对今天的中国文化研究以及世界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2017成人高考历史要点:明清思想家

2017成人高考历史要点:明清思想家

2017成人高考历史要点:明清思想家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随着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发展,著名的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黄宗羲:尖锐地批判封建****主义制度,指出封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他认为既然君主不为天下人着想,人民也没有必要无条件地效忠君主。

他还认为,君主说的不一定正确,是对是错,应由公众判断。

黄宗羲反君权的思想和主张,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他还批驳轻视工商业的传统观念,提出农是国家之本,工商也是国家之本的主张。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

他反对君主****政治,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

顾炎武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唯物思想家;“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

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他用发展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汇总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汇总

(1)材料反映顾炎武主张?
①主张:
正确区分“亡国”与“亡天下”,人人都有“保天下”的责 任
(1613_1682)
亭林先生
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 知录》
(2)后人把他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传统美德?结合中国的 历史,列举几个能体现这种美德的人物或事迹
爱国主义
影响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 动作用
著作 《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 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 古音,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 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他强调做学 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 兴亡,匹夫有责”。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汇总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业说明: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高考说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思想
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循天下之公” ⑵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 ⑶哲学思想:
①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 ②认识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③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影响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代 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著作

孔子跟孟子总结的思想表格

孔子跟孟子总结的思想表格

孔子跟孟子总结的思想表格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们对社会伦理和政治哲学的贡献至今仍被尊重和研究。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总结他们的思想,并用表格形式呈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他们的观点。

编号 | 孔子思想 | 孟子思想-----|---------|-------1 | 仁爱 | 以仁为基础,推崇人情关怀,鼓励人们互助与关爱。

2 | 礼 | 认为通过遵守礼仪规范,人们可以在社会中和谐共处。

3 | 君子 | 强调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4 | 教育 |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塑造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社会行为。

5 | 政治改革 | 认为政治改革是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主张建立一个有良好制度的政府。

6 | 臣子关系 | 提倡有序的臣子关系,认为君主应担负责任,并且臣子应忠诚和尽职。

7 | 学问 | 高度重视学问的修养,强调通过学习来达到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

8 | 天命 | 相信天命和命运的存在,并将其视为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的依据。

9 | 感恩和回报 | 教育人们要感恩于自己的父母和祖先,并回报给他们。

10 | 和谐社会 | 主张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来实现和谐社会。

孔子的思想着重关注个体责任和修养,他认为通过塑造个体品质的提高可以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通过礼仪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

孔子的思想着重于教育,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塑造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社会行为。

他主张政治改革,认为建立一个有良好制度的政府是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关键。

相比之下,孟子的思想更加注重社会伦理和政治哲学。

他以仁为基础,强调人情关怀,鼓励人们之间的互助与关爱。

他强调君子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孟子相信人性的善良,并提出在适当环境下,人们会主动向善。

他主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来实现和谐社会。

总结来说,孔子的思想强调个体责任和个人修养,重视教育和政治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要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唯物主义思想
具体主张①反对君主专制;
②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君臣关系
要平等;
③主张限制君权,
以“天下之法”取
代“一家之法”。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
②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
结合,学以致用。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
考察得到正确认识;
③肯定人的正当物质需
求。

其它思想“工商皆本”“亡国”与“亡天下”的
区别朴素辩证思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代表作品《明夷待访录》《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船山遗书》
具体影响对晚清民主思潮产
生一定影响。

开一代脚踏实地学风,对
近代民权有启蒙影响。

影响近代人的思维方
式。

共同影响
(三大思想家
的共同点)①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②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③影响了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④早年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