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银行卡密钥管理办法
财务印鉴银行密钥管理制度

财务印鉴银行密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财务印鉴银行密钥的安全和合规管理,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财务印鉴银行内所有相关部门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财务、运营、风险管理等。
二、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基本概念1.加密技术概念:加密技术是指利用密码学原理将原始信息转换为密文,以实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技术。
2.密钥管理概念:密钥管理是指对密钥进行安全合规的生成、存储、分发、使用和销毁的全过程管理。
三、财务印鉴银行密钥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安全原则:密钥管理应基于安全原则,确保密钥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2.合规原则:密钥管理应基于合规原则,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3.便利原则:密钥管理应基于便利原则,确保密钥使用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4.责任原则:密钥管理应基于责任原则,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密钥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四、财务印鉴银行密钥管理的组织架构财务印鉴银行设立密钥管理委员会,由总行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密钥管理策略和规范,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财务印鉴银行设立密钥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密钥管理工作,包括密钥的生成、存储、分发、使用和销毁等。
财务印鉴银行各相关部门和岗位,应配合密钥管理委员会和密钥管理部门,认真执行密钥管理制度,确保密钥管理工作的安全和顺畅进行。
五、财务印鉴银行密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1.密钥的生成和注册财务印鉴银行应按照加密技术标准,使用安全可靠的算法和参数生成密钥,并将生成的密钥注册到密钥管理系统中。
2.密钥的存储和保护财务印鉴银行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物理存储和逻辑分隔技术,存储密钥,并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和监控机制,确保密钥的安全和保护。
3.密钥的分发和使用财务印鉴银行应按照使用要求,将密钥安全分发到相应的终端设备或系统中,并严格控制密钥的使用权限,避免密钥的滥用和泄露。
4.密钥的更新和轮换财务印鉴银行应定期对密钥进行更新和轮换,确保密钥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及时应对攻击和威胁。
5.密钥的销毁和处置财务印鉴银行应在密钥失效或不再使用时,及时对密钥进行销毁和处置,并建立完善的销毁和备份记录,避免密钥的遗漏和泄露。
某银行密钥管理办法

某银行密钥管理办法xxxx银行密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密钥的管理工作,保护我行客户敏感信息,保证交易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密钥,是指使用密码学算法,对系统传输或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的一组信息编码,其对密码的运算起控制作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行各类信息系统中的商用硬件加密设备(包括加密设备、加密卡)、商用软件加密算法及相应密钥系统和服务器证书的适用和管理。
对于外部机构提供的密钥,其注入、保管、销毁环节同样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密钥的管理遵循“信息拆分、双重控制、严密交接、妥善保管”的原则。
第二章部门及职责第五条总行信息科技部作为我行密钥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密钥的生成工作,同时履行其管理范围内的密钥的注入、销毁等职责。
第六条信息科技部技术支持中心作为密钥保管机构,负责密钥的生成和使用工作,负责接收各密钥组件以及相关的资料档案,并做好相关的收集、分类归档、保管等工作,同时对存放密钥组件的保险设备进行安全管理,负责加密机及密码管理平台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总行其它部门、分行、支行根据业务需要,配备对应的密钥生成人员,配合密钥管理机构做好对应业务系统密钥的生成、传输、注入、销毁等工作。
第八条风险管理部作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构,配备密钥监督人员,负责监督在主密钥生命周期内各项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及操作风险。
第三章密钥的申请与生成第九条新增或换领密钥时,应由密钥申请机构向密钥的管理职能部门提交《密钥申请书》,注明密钥的操作人员、名称、用途、组件成份等信息。
第十条密钥管理职能部门对密钥申请信息进行核准,并依据提交的申请信息,组织密钥生成人员和密钥监督人员生成或注入密钥。
第十一条密钥及其组件的生成须遵循随机或伪随机生成的原则,可由加密设备配套软件产生或人工方式产生。
生成的密钥必须无法预知和重复,不允许使用计算机语言中固有随机函数产生密钥。
单位网银密钥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单位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网上银行使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网上银行业务操作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网上银行密钥的管理,包括密钥的申请、分发、使用、保管、回收和销毁等环节。
第二章密钥申请与分发第三条网上银行密钥的申请由财务部门负责,经分管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门指定专人办理。
第四条网上银行密钥分为管理员密钥、操作员密钥和备份密钥三种类型。
第五条管理员密钥由财务部门指定一名财务负责人担任,负责密钥的保管、使用和监督。
第六条操作员密钥由财务部门指定一名出纳或会计人员担任,负责日常网上银行操作。
第七条备份密钥由财务部门指定一名财务人员担任,用于密钥损坏或丢失时的紧急恢复。
第三章密钥使用第八条网上银行密钥使用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一)操作员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前,必须验证身份,确认使用正确密钥。
(二)操作员不得将密钥借给他人使用,不得泄露密钥信息。
(三)管理员在授权操作员使用密钥时,应确保操作员具备相应的权限和责任。
(四)操作员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财务部门报告。
第四章密钥保管第九条网上银行密钥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规定:(一)密钥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点,由管理员负责保管。
(二)密钥存放处应配备必要的防盗、防火、防潮、防磁等设施。
(三)密钥保管人不得擅自将密钥交与他人,如因工作需要,应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
(四)密钥保管人因事请假时,应将密钥交给指定人员保管,并办理交接手续。
第五章密钥回收与销毁第十条网上银行密钥在使用期满或因其他原因需要回收时,由财务部门负责办理。
第十一条回收的密钥应进行销毁,确保密钥信息无法恢复。
第十二条密钥销毁过程中,应确保保密性,防止密钥信息泄露。
第六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七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五条财务部门应定期对网上银行密钥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银行信息系统密钥管理办法

xx银行信息系统密钥管理办法xx总发〔xx〕216号附件1,xx年11月9日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xx银行信息系统密钥管理与操作,有效防范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促进信息系统健康、稳定和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xx银行各类信息系统中的商用硬件加密设备(包括加密设备、加密卡)、商用软件加密算法(简称算法)及其相应密钥系统和服务器证书的使用和管理。
第二章组织职责第三条科技部在信息系统密钥管理中的主要职责:(一)负责全行信息系统密钥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二)负责密钥的生成和使用工作;(三)负责密钥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投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四)制定密钥方面的应急预案,包括硬件损坏、密钥泄密等可能情况;(五)负责密钥管理方面的安全检查工作;(六)负责加密机及密码管理平台的管理工作;(七)负责相关密钥的保管和使用。
第四条总行稽核监察部门的职责:(一)参与制定全行信息系统密钥安全管理办法;(二)监督总行信息系统密钥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使用情况;(三)负责总行及分行密钥管理的审计检查工作。
第五条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责:(一)参与全行信息系统密钥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负责相关业务人员培训;(二)参与负责密钥的生成和使用工作;(三)参与密钥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投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四)参与制定密钥方面的应急预案,包括硬件损坏、密钥泄密等可能情况;(五)参与负责密钥管理方面的安全检查工作;(六)负责相关密钥的保管和使用。
第三章密钥安全管理第六条科技部管理员负责保管和使用系统用户管理员密钥和密钥PIN码,管理密钥管理员PIN码,统一办理系统用户密钥申请的后台操作,主要包括密钥签发、密钥冻结与解冻、密钥注销、密钥PIN码重置、密钥证书更新、密钥格式化、系统用户创建、系统用户变更等内容。
第七条密钥管理实行专人专用、自负其责,妥善保管和使用,严禁随意摆放或转借他人使用。
密钥因特殊情况须临时交接他人的,应办理密钥交接手续和转授权手续。
银行卡密钥安全管理指南

目录编写说明 (3)第一章概述 (4)第一节内容简介 (4)第二节运用概述 (5)1. 密钥体系与安全级别 (5)2. 密钥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5)第二章密钥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8)第一节密钥的生成 (8)1.加密机主密钥(MK)的生成 (8)2.成员主密钥(MMK)的生成 (10)第二节密钥的分发与传输 (12)1. 密钥分发过程要求 (12)2. 密钥传输过程要求 (12)3. 密钥接收的要求 (13)第三节密钥的装载和启用 (14)1. 基本要求 (14)2. 注入过程 (14)第四节密钥的保管 (16)1. 基本要求 (16)2. 与密钥安全有关的机密设备及密码的保管要求 (16)3. 密钥组件的保管要求 (17)4. 接收保管的过程 (17)5. 密钥档案资料的保管 (18)第五节密钥的删除与销毁 (19)1. 失效密钥的认定 (19)2. 密钥删除和销毁的方法 (19)第六节密钥的泄漏与重置 (21)1. 可能被泄漏的密钥 (21)2. 密钥泄漏的核查 (23)3. 密钥泄漏和被攻破情况的界定 (24)第三章银联卡受理终端及MIS系统密钥安全管理 (25)第一节银联卡受理终端的密钥体系 (25)1. 终端主密钥(TMK) (25)2. 终端工作密钥(TWK) (25)3. 终端管理密钥(TGK) (26)4. 终端密钥的管理权限 (26)第二节 MIS商户的密钥安全要求 (27)1. MIS商户的密钥机制 (27)2. MIS商户密钥管理的权限 (29)第三节各类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 (30)1. 商户服务器的安全要求 (30)2. 收银POS一体机的安全要求 (30)3. 终端的密码键盘(PIN PAD) (30)4. 终端密钥的注入设备 (31)第四章设备安全管理 (33)1. 硬件加密机(HSM)安全要求及管理 (33)2. 终端设备安全管理 (34)3. 设备的物理安全 (35)第五章管理规定与监督检查 (37)1. 组建密钥安全管理工作组 (37)2.密钥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求 (37)3. 审批制度 (40)4. 应急措施 (40)5. 监督 (40)编写说明为配合《银联卡密钥安全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密钥规则》)的施行,中国银联结合工作实际同步制定《银联卡密钥安全管理指南》(以下简称《密钥指南》)。
银行银行卡密钥管理办法

★★银行银行卡密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行银行卡业务密钥管理,保证我行卡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银行卡密钥按使用对象分为三类:PBOC密钥、ATM密钥、POS密钥,银行卡密钥的使用和保管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规范操作。
第二章机构组成和职责范围第三条成立密钥中心,由个人金融部、科技信息部两个部门组成,个人金融部负责牵头完成银行卡系统密钥的管理和日常操作等工作。
第四条个人金融部的职责范围:一、制定密钥中心的管理办法。
二、做好各种密钥入库、领用和归还的交接和登记工作。
三、做好密钥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保管、保密工作,并进行详实记录。
第五条科技信息部的职责范围:做好密钥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保管、保密工作,并进行详实记录。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六条PBOC密钥分为分量一和分量二,由个人金融部和科技信息部分别掌管,平时入库保管,每次使用时,需经有权批准人批准后方可出库使用,用毕立即密封交密钥保管人员。
ATM密钥分为分量一和分量二,由科技信息部在每台ATM开通时生成,个人金融部和科技信息部分别掌管一个分量,用完后立即销毁,保证一机一密。
POS密钥由个人金融部POS专管员掌管。
第七条密钥的保管。
个人金融部和科技信息部负责各自密钥分量的保管,密钥保管人须在《银行卡密钥入库登记簿》上登记签收。
第八条密钥的使用。
业务部门使用密钥时,经有权批准人批准后方可领用有关密钥,用毕立即密封交于密钥保管人员,放入保险箱保管,领用和交回均应在《银行卡密钥领用保管登记簿》上登记。
密钥不得在保险柜以外的场所过夜。
使用密钥的部门,应在《银行卡密钥使用登记簿》上做好登记。
第四章附则第九条本办法由★★银行负责制定、解释、修改。
第十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一:银行卡密钥领用保管登记簿附件二:银行卡密钥出(入)库登记簿备注中需填写“出库”或“入库”。
银行印鉴密钥管理制度

银行印鉴密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银行印鉴密钥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维护金融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印鉴密钥,是指由银行设置用于授权金融交易的密钥,包括数字证书、密码等形式。
印鉴密钥是银行金融交易中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第三条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印鉴密钥管理制度,指导和规范印鉴密钥的生成、使用、存储、变更、注销等各个环节。
第四条银行应当加强对印鉴密钥管理的组织、制度、技术、安全等各项工作,确保印鉴密钥和金融交易的安全。
第五条银行印鉴密钥管理应当遵循“权责明确、分工合作、保密原则、安全可靠”的原则。
第六条银行应当建立印鉴密钥管理委员会,负责印鉴密钥管理规范、审查、监督等工作。
第七条银行应当建立印鉴密钥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机制,提高其保密意识和信息安全技能。
第二章印鉴密钥的生成和分发第八条银行应当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生成印鉴密钥,并确保其唯一性和随机性。
第九条银行应当对生成的印鉴密钥进行合理分级,根据不同密钥的重要性和用途确定其使用范围和权限。
第十条银行应当建立印鉴密钥的分发制度,确保印鉴密钥的安全传递到使用者手中。
第十一条银行应当对分发的印鉴密钥进行登记和备份,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进行快速恢复。
第三章印鉴密钥的使用和保存第十二条银行应当建立用户身份验证的机制,确保印鉴密钥的使用者真实、合法,减少利用印鉴密钥进行非法交易的风险。
第十三条银行应当对印鉴密钥使用的权限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避免危险操作的发生。
第十四条银行应当对印鉴密钥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置。
第十五条银行应当建立印鉴密钥的保存制度,确保其安全可靠,防止泄露、损坏和丢失。
第十六条银行应当建立印鉴密钥的销毁制度,及时处理失效或已不再使用的印鉴密钥,防止被利用进行非法交易。
第四章印鉴密钥的变更和注销第十七条银行应当定期对印鉴密钥进行变更和更新,保证其安全可靠性。
第十八条银行应当建立印鉴密钥的注销机制,处理用户离职、权限变更等情况下的印鉴密钥问题。
公司银行密钥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银行密钥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加强公司银行密钥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银行密钥的申请、使用、保管、更换、销毁等管理工作。
第二条银行密钥的种类和功能银行密钥分为支付密钥和查询密钥,分别用于公司的银行支付和查询业务。
支付密钥用于公司对外支付款项,查询密钥用于查询公司银行账户的余额、交易明细等信息。
第三条银行密钥的申请和审批1. 公司各部门因业务需要申请银行密钥时,应向财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申请理由、使用人员及用途。
2. 财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报公司领导审批。
3. 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通知银行办理密钥申请手续。
第四条银行密钥的使用和保管1. 银行密钥的使用人员应由财务部门确定,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2. 使用人员应妥善保管银行密钥,防止泄露、丢失或被盗用。
3. 银行密钥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不得在公共场所使用。
4. 支付密钥用于公司对外支付款项,查询密钥用于查询公司银行账户信息。
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权限使用银行密钥,不得越权操作。
第五条银行密钥的更换和销毁1. 银行密钥如发生丢失、损坏或泄露等情况,使用人员应立即向财务部门报告,并按照财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密钥更换。
2.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银行密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银行密钥的销毁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密钥无法恢复使用。
第六条违规处理1. 使用人员违反本制度,导致银行密钥泄露、丢失或被盗用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2. 未经批准,擅自使用、泄露、转让或销毁银行密钥的,公司视情节轻重对相关人员进行警告、罚款、降职等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七条附则1.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3. 公司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银行卡密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行银行卡业务密钥管理,保证我行卡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银行卡密钥按使用对象分为三类:PBOC密钥、ATM密钥、POS密钥,银行卡密钥的使用和保管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规范操作。
第二章机构组成和职责范围
第三条成立密钥中心,由个人金融部、科技信息部两个部门组成,个人金融部负责牵头完成银行卡系统密钥的管理和日常操作等工作。
第四条个人金融部的职责范围:
一、制定密钥中心的管理办法。
二、做好各种密钥入库、领用和归还的交接和登记工作。
三、做好密钥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保管、保密工作,并进行详实记录。
第五条科技信息部的职责范围:做好密钥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保管、保密工作,并进行详实记录。
第三章工作流程
第六条PBOC密钥分为分量一和分量二,由个人金融部和科技信息部分别掌管,平时入库保管,每次使用时,需经有权批准人批准后方可出库使用,用毕立即密封交密钥保管人员。
ATM密钥分为分量一和分量二,由科技信息部在每台ATM开通时生成,个人金融部和科技信息部分别掌管一个分量,用完后立即销毁,保证一机一密。
POS密钥由个人金融部POS专管员掌管。
第七条密钥的保管。
个人金融部和科技信息部负责各自密钥分量的保管,密钥保管人须在《银行卡密钥入库登记簿》上登记签收。
第八条密钥的使用。
业务部门使用密钥时,经有权批准人批准后方可领用有关密钥,用毕立即密封交于密钥保管人员,放入保险箱保管,领用和交回均应在《银行卡密钥领用保管登记簿》上登记。
密钥不得在保险柜以外的场所过夜。
使用密钥的部门,应在《银行卡密钥使用登记簿》上做好登记。
第四章附则
第九条本办法由★★银行负责制定、解释、修改。
第十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一:
银行卡密钥领用保管登记簿
附件二:
银行卡密钥出(入)库登记簿
备注中需填写“出库”或“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