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的通知-大连市林业局

合集下载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区林业和草原局和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__县林业局全面负责此次全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普查工作的相关事宜,并成立了 __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保证这次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__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业务负责人:县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并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资金筹集和检查验收等事宜。

二、监测普查范围监测普查的范围为我县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松林,不留死角。

采取踏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寺庙〕、森林公园、国家级、省级交通干道沿线松林进行全面踏查;对人流、物流频繁,松材线虫病容易传播的较敏感地区及场所,包括城市公园、绿化用地、苗圃、交通〔铁路〕干道防护林,林区内电力、通讯建设工地、驻军营房、电视发射台、大型工程建设工地、城镇〔村庄〕及周围地区进行详细排查;对木材集散地及其包装材料经营单位等重点地带或重点部位周围的松林实施重点调查;对生产、使用、经营松木及制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逐一登记备案工作;对外省调入我县的松材、制品、种苗及包装物加大复检工作力度,要求复检率100%。

三、日常监测〔一〕监测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松材线虫病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二〕监测时间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三〕监测内容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四〕监测方法1.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

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病症的松树。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办造字[2006]79号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发布日期】2006.10.08
【实施日期】2006.10.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的通知
(办造字〔2006〕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切实提高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法的科学性,保证除治工作的质量,我局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和多次征求各有关单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植树造林司。

附件: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二OO六年十月八日
附件
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检查验收评分标准下载见链接文件)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全国松材线虫病除治的检查验收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2〕5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的通知》(林造发〔2002〕16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所称松材线虫病除治是指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对松材线虫病开展的疫。

国家林业局公告2017年第4号――关于2017年松材线虫病疫区公告

国家林业局公告2017年第4号――关于2017年松材线虫病疫区公告

国家林业局公告2017年第4号――关于2017年松材线虫病
疫区公告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国家林业局公告2017年第4号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发布日期】2017.01.11
【实施日期】2017.01.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林业局公告
(2017年第4号)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和《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疫区管理办法》(林造发﹝2013﹞17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国2017年松材线虫病疫区公告如下: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表示2016年松材线虫病新发生县级行政区,下同)。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无锡市惠山区、滨湖区、宜兴市,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苏州市常熟市,连云港市海州区、连云区,淮安市盱眙县,扬州市仪征市,镇江市润州区、丹徒区、句容市。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富阳区、桐庐县、临安市,宁波市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宁海县、象山县、余姚市、慈溪市,温州市永嘉县※、平阳县、泰顺县、乐清
市,嘉兴市海盐县、平湖市,湖州市吴兴区、长兴县、德清县,绍兴市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新昌县、诸暨市、嵊州市,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台州市黄岩区、三门县。

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的通知》(办造字〔X〕X号)和省林业厅《关于印发〈X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林造字〔X〕X号)文件精神和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目的为全面、及时、准确掌握我区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有效控制疫情,减少松材线虫病给我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失,确保不发生生态灾难,切实保护我区森林资源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二、普查时间本次集中普查自X年X月X日开始,至X年X月X日。

各地务必于X年X月X日前将松材线虫病集中普查结果上报区林业局林检站。

区林检站将汇总各地普查结果于X月X日前上报省(市)林业厅(局)。

三、普查事项1、普查范围。

全区所有松林。

2、普查方法。

普查工作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开展,按照普查工作技术要求,结合日常监测,确定普查路线。

普查以线路踏查为主,采取踏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辖区内的所有松林进行调查。

重点关注疫区相邻地带、各交通沿线(公路、铁路)、风景区、建筑工地、仓库、木材集散地、松木加工和使用单位,通讯基站、驻军营房、电视发射塔、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农网改造区域和电力设施附近、村庄等人为活动频繁地区松林。

发现可疑濒、枯死松树时,以小班为单位进行调查、取样、镜检,排查死树原因。

疫情发生点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小班面积为准,孤立松林以实际面积为准)和病死树数量,绘制发生面积分布图表。

非疫情发生点查清枯死松树分布地点、树种、面积、枯死树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表。

3、普查主要内容。

疫情发生点要查清枯(病)死松树分布地点、面积、枯(病)死树株数和致死原因,取样检测(到小班)。

编制枯(病)死松树分布图表(到小班);非疫情发生点要查清枯死松树分布地点、面积、枯死株数和致死原因,取样检测要精确到小班,编制枯死松树分布图表(到小班)。

尚未发生松材线虫病地区,要对疫情发生区毗邻地带、交通沿线、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等重点地区的松林进行巡查,凡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报告[范文模版]

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报告[范文模版]

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报告[范文模版]第一篇: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报告[范文模版]按照市林业局统一部署,我市2020年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已于9月25日完成,现将普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1、为做好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市重防指于年初下达了《关于实施市2019-2020年除治与监测任务的通知》,制定了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和普查方案,明确了普查范围、内容、方法及相关责任要求。

2、8月27日,市自然和规划局(林业局)召开松材线虫病普查培训会,局林业科技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林业站站长、普查员以及普查防治专业公司、监理公司等共计50人参加了会议。

3、局林业技术服务中心普查期间对重点乡镇(街道)组织实地复查、抽查,同时进行样本镜检;9月25日前完成了普查汇总。

(二)方法及相关要求1、本次普查以乡镇(街道)林业站、国营林场为基本单位,负责外业、内业和各地结果上报工作,专业防治公司配合采样工作。

青龙湾库区涉及青龙、竹峰、方塘、甲路、胡乐等5个乡镇,为保证普查效果,实施集中专项调查。

严格实行属地林业站长、场长负责制,要求普查结果真实、不得漏查和瞒报。

2、实行枯死松树的准确定位和身份登记制度。

即死树全部上林地一张图定位,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数字化管理。

二、普查结果全市共计调查19个乡镇(街道)、1个国有林场,普查松林12.53万亩,普查率100%。

本次普查共计发现枯死松树24205株;取样镜检6366份,发现9个乡镇(街道)和1个胡乐国有林场有松材线虫病样品,共计发病小班143个、发病面积10783亩、病死松树13265株。

原疫情发生点竹峰街道无枯死松树。

三、简要分析1、疫情发生点与2018年相比减少1个竹峰街道;枯死松树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506株(2019年25711株);发病小班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3个(2019年40个)、发病面积与去年同期增加5950亩(2019年4833亩)、发病株数与去年同期增加11148株。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4修订)-林造发[2014]10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4修订)-林造发[2014]10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4修订)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通知(林造发〔2014〕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2〕5号)精神,加强和改进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严防疫源扩大、疫情扩散,我局对《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林造发〔2002〕164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

国家林业局2014年1月27日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的管理,防止疫情传播扩散,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2〕5号)、《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板材定点加工企业审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松材线虫病疫区、疫木采伐、疫木安全利用等的监督管理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疫区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划定和公布的,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的松材线虫病发生区(以乡镇级行政区为单位划定和公布的称为疫点)。

疫木是指松材线虫病县级疫区内未经除害处理的或者非疫区内染疫的松科植物。

疫木安全利用是指对疫木采取热处理、熏蒸处理等可达到除害处理要求的措施处理后进行利用的方式,或者通过造纸、制炭等变性方法,以及制作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具有除害处理功能工序的方法进行利用的方式。

2008-08-06-506617-附件: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

2008-08-06-506617-附件: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

附件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4为切实做好全国松材线虫病除治的检查验收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2〕5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的通知》(林造发〔2002〕16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第2条本方案所称松材线虫病除治是指第3条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第4条对松材线虫病开展的疫情监测普查、病死木伐除、松褐天牛防治、疫木处理、疫木源头管理等工作的总称。

本方案所称“年度”系指第5条松材线虫病除治年度,第6条为秋季普查后到翌年秋季普查前。

第7条检查验收采取县或市级自查、省级复第8条查、国家核查三级检查验收方式,第9条分别由县或市级、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

第10条县级自查结果经市级汇总后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省级复第11条查验收后上报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核查后通报结果。

第12条检查验收时间每年进行春、秋季检查验收。

县或市级春季自查时间原则上在4月底前完成;省级复查、国家核查在5月中旬前结束;秋季检查在松材线虫病普查结束后进行,国家秋季核查不迟于11月20日。

第13条检查验收内容检查验收包括年度除治任务完成情况、疫木源头管理情况、疫情监测普查情况、除治效果、组织管理等5项内容。

春季检查:主要检查发病疫点清理病死树、皆伐任务完成情况、疫木源头管理情况以及疫情监测调查情况。

秋季检查:主要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及除治成效进行评定。

第14条检查验收方法检查验收以现场实地查验为主,结合听取汇报、观看资料等方法进行。

(一)省级被查单位需提供的书面材料1、全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松材线虫病普查报告及各地上报的普查报告。

2、全省年度除治方案。

3、对市、县级年度除治方案的批复,或年度除治任务书,或签订的松材线虫病除治责任书。

4、全省年度除治工作总结。

5、松材线虫病除治经费的有关文件。

6、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10.08•【文号】办造字[2006]79号•【施行日期】2006.10.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的通知(办造字〔2006〕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切实提高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法的科学性,保证除治工作的质量,我局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和多次征求各有关单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植树造林司。

附件: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国家林业局办公室二OO六年十月八日附件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检查验收评分标准下载见链接文件)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全国松材线虫病除治的检查验收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2〕5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的通知》(林造发〔2002〕16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所称松材线虫病除治是指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对松材线虫病开展的疫情监测普查、病死木伐除、松褐天牛防治、疫木处理、疫木源头管理等工作的总称。

本方案所称“年度”系指松材线虫病除治年度,为秋季普查后到翌年秋季普查前。

第三条检查验收采取县或市级自查、省级复查、国家核查三级检查验收方式,分别由县或市级、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

第四条县级自查结果经市级汇总后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省级复查验收后上报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核查后通报结果。

第五条检查验收时间每年进行春、秋季检查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方案第一部分松材线虫病概况1 松材线虫病简介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也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

1.1分布与危害危害:松材线虫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

在大量繁殖的过程中,移动并逐渐遍及全株,造成植株失水,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在嫩枝上可见松褐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

后期表现为针叶黄褐色至红褐色,整株死亡。

林间松材线虫病的初发病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7、8月份是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高峰。

由于寄主植物感染该病40天后,即可能死亡,而从发病到整片松林毁灭,只需3~5年的时间。

而且松材线虫外形极小,肉眼无法辨别,主要危害松树和其他针叶树。

该病危害的毁灭性在于: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

分布:松材线虫病的适生范围约在北纬40°以南和东经100°以东广大地区,主要指辽宁大连、山海关、北京一线以南,太行山、秦岭、岷山、邛崃山和横断山脉以东,还包括西藏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察隅地区。

据国家林业局公告,截至2013年1月,我国已有15个省(区、市)的179个县(市、区)为松材线虫病疫区。

在国外该病害分布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洲的希腊和葡萄牙等国。

1.2 寄主松材线虫病主要危害黑松、马尾松、黄松、赤松、海岸松和黄山松等松属植物,还能危害华山松、油松、红松和樟子松等。

1.3主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唇区高,和身体连接处有缢缩。

口针基部有小的膨大。

食道腺模糊、纤细,其长度相当于宽的3-4倍,于背面覆盖肠。

排泄孔位于食道和肠交界处的对面。

半月体明显,位于排泄孔后相当于2/3体宽的距离处。

雌虫阴门宽,上阴唇长,向下覆盖。

神经环位于中食道球后。

卵巢前伸,卵母细胞通常单行排列。

后阴子宫囊长,延长至阴肛距的3/4处。

尾近圆柱形,尾端椭圆或尾尖突,尾尖突长1μm左右,不超过2μm。

雄虫交合刺大,呈弓形,成对,不联合,有1个很尖的明显的喙;交合刺末端有1个凸出间突。

尾弯成弓形,末端尖,侧面观如爪状,端部包1个短的卵形交合伞。

有2 对尾乳突,前1对恰在肛门前,肛门后1对位于交合伞的起点。

如下图1-1:图1-12 传播媒介目前在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媒为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又称松墨天牛、松天牛。

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形成危害。

2.1分布与危害危害:主要以幼虫危害长势弱的树木或新伐倒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成虫啃食嫩皮补充营养,破坏、切断输导组织,严重影响树木生长、致死。

成虫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

分布: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且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有记录,并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和老挝。

2.2寄主寄主为松属、雪松属、冷杉属、云杉属、落叶松属植物。

2.3主要形态特征成虫体呈黄色至赤褐色,触角栗色,雄虫触角超过体长1倍多,雌虫触角约超出1/3。

前胸背板有2条相当阔的橙黄色纵纹,与3条黑色绒纹相间,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

每一鞘翅具5条纵纹。

见下图:图2-1图2-2图2-33 我市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3.1地理条件适合我市大部分地方可适宜松材线虫生长发育。

据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在年平均气温10-12℃的地区能够发生危害,辽宁南部符合这条件;还有研究显示松材线虫可在北纬50°附近地区生存,由此大连全境都包括在内。

3.2有寄主分布大连分布有大量松属植物,如红松、油松,都是感病寄主,还有落叶松、云杉等。

3.3有传播媒介分布辽宁已分布有云杉花黑天牛、云杉小黑天牛、云杉大黑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白星墨天牛(Monochamus guttulatus)等墨天牛属的种类,是松材线虫的潜在传播媒介。

3.4交通运输极具传播条件尽管目前我市还没有松材线虫分布,但其随疫区松科植物、松材线虫疫木及其包装材料、电缆盘等由海运和陆运以及航运入侵的可能性极大。

4 病树的识别4.1病树外观识别1.针叶陆续变为黄绿、黄褐、红褐色,整株迅速萎蔫、枯死,或部分枝条萎蔫、枯死;2.树干部多数有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侵入孔;3.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树体失水、材质干枯。

4.2病树解剖检查用工具将可疑感病的树木锯断劈开,看木材重量是否明显减轻;木质部有无蓝变(在树干横截面上呈现放射状蓝色条纹或全部变为蓝灰色)现象;树干内有无松褐天牛栖居的痕迹。

见下图:图4-14.3根据病害流行特点判别松材线虫病死木发生位置的变动与其它原因死亡的枯死木发生位置的变动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松材线虫病枯死木,以上一年发生的位置为中心,随机向外扩散百十米或更远。

而拟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或其它原因死亡的枯死木发生位置一般不会发生上述明显的变化,而基本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在新扩散区的林间首先呈随机分布,经1~2年后发展为以定居点为中心的聚集分布,继续扩散1~2年后,演变为核心分布。

4.4注意区别不同原因致死的病树1.松材线虫病:病树针叶初期失绿变黄,后逐渐变橘红色,后期全株成红褐色,针叶不萎缩,不脱落;树干部多数有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侵入孔;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树体失水、材质干枯;木材发生蓝变。

在新发病点,往往是树冠浓密,树势健康的植株首先发病。

2.雷电击死:死树早期针叶为鲜橘红色,树干基部周围杂草灌木整齐枯死,有火烧痕迹。

后期针叶变暗褐色,基部杂草枯死年内不能再生。

3.松梢枯病:死树针叶全株暗褐色,后期部分脱落后变灰褐色,大部分枝桠块状肿大,流脂症状明显。

4.其它原因致死:如松突圆蚧。

第二部分监测普查1 监测范围根据国家松材线虫病监测办法的划分标准,我省属于一般监测区域。

但由于近年松材线虫传播的速度较快,已经扩散蔓延至与我省临近的省份,因此全省的松林均在监测范围内,我市的监测区域可按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划分为一般防控区和重点防控区。

1.1 重点防控区大连市内各区,各区市县风景旅游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市各主要干线。

1.2 一般防控区其余地区均为一般防控区。

2 监测重点2.1重点防控区要求对交通沿线、风景区、水库库区、木材制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木材加工厂点、木材市场、建筑工地、仓库、驻军营房、电视机及配件厂、纺织机械厂、城镇周围、通讯站、电站、电视塔、光缆及电缆架设区)等人为活动频繁地区附近的松林,特别是与疫区毗邻地带、曾有从疫情分布的国家或地区调入松材及制品(如电缆盘、垫木、设备包装物及铺垫材料)携带线虫和松褐天牛情况要求全面监测,并进行定期巡查监测。

对辖区内的大面积松林、风景名胜和水库库区等周围地区,以及主要的货运通道的重点木材检查站、港口等进行常年定点监测,要求监测率达到100%,并尽快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

2.2一般防控区要求对交通干线、风景区、木材制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木材加工厂点、木材市场、建筑工地、仓库、驻军营房、电视机及配件厂、纺织机械厂、城镇、通讯站、电站、电视塔、光缆及电缆架设区)等人为活动频繁地区附近的松林,特别是与疫区毗邻地带、曾有从疫情分布的国家或地区调入松材及制品(如电缆盘、垫木、设备包装物及铺垫材料)携带线虫和松褐天牛情况进行监测。

3 普查时间及内容3.1时间于每年的秋季(9-10月)对本辖区的松林进行一次普查(踏查)。

3.2内容查清发生地点、范围、树种、发生面积、病死树数量,确定疫情分布边界。

如有疫情,应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疫情分布详图。

1、疫情分布示意图: 以有疫情发生的市、县为单位,在行政区划图上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标明疫情发生区、疫情发生点的位置。

以红色“▲”表示疫情发生区位置,以红色“●”表示疫情发生点位置。

2、疫情分布详图:以有新疫情发生的乡镇为单位,在森林资源分布图或林相图上绘制疫情分布详图,标明疫情发生点的松林面积、发病面积、危害程度。

图例为:以红色“●”表示疫情发生点,以红色“——”表示疫情发生点涉及的松林面积,以黄色“——”表示疫情发生区涉及的松林面积,以蓝色“——”表示发病小班的范围,以“+、++、+++”分别表示轻、中、重危害程度,并以下列式子标明有关数据。

例如:100(发病面积)— 30(病死树株数)——————————————————20xx(发病年份)4 统计标准4.1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进行统计(孤立松林以实际面积统计,混交林按混交比例折合成纯松林面积,并注明发生范围)。

4.2罹病株率(%)罹病株率=罹病株数/松树总株数×1004.3松木及制品带疫率(%)带疫率=罹病数/松木及制品总数×1004.4危害程度(1)纯林以病株率为指标:轻微……病株率低于0.1%;中等……病株率0.1~1%;严重……病株率高于1%。

(2)混交林用发病范围涉及的小班面积、松林比例、病死树数量几个指标表示。

5 普查方法5.1 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特点和自然界线、道路情况,以基层监测人员平时发现的枯死、濒死松树为重点,设计踏查路线,初步查清疫情可能发生的范围。

5.2详查根据踏查结果,进行详细调查。

发现有松树枯死的地方,应以林业小班为单位做进一步详查,要求查明分布地点、枯死株数、蓄积、立地环境条件、松褐天牛分布危害情况、在图上标出小班所在位置,同时采好枯死木样品带回室内检验,并将结果填入附表1、2、3。

对可疑发病林分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确定是否发生疫情。

发现可疑情况,首先由县级森防站做初步鉴定,如为疑似松材线虫病将样品两日内先后送至市森防站、省林检局再做鉴定。

5.3定点监测在发生区边缘地带、交通沿线、风景区、城镇周围等易感林分设置3~5个固定监测点,风景生态林和重要经济林区每村(或林场)设置1个,其他地区每乡(镇或林场)设置1~3个固定监测点,由专人定期调查。

5.4辅助监测方法5.4.1打孔流胶诊断监测ⅰ.用锤子或打孔器等(直径10~15mm),在松材线虫发生区或其边缘选择外观正常、针叶无明显变色的松树主干上打一可见木质部的孔,位置和方向不限。

ⅱ.在秋季打孔后24h观察,在冬季打孔后48~72h进行观察。

ⅲ.观察打孔后松树流出松脂情况,初步辨别健康树和疑似罹病病树。

对疑似罹病病树进行取样镜检。

5.4.2诱捕器监测法在松褐天牛羽化期,每个固定监测点设置一个诱捕器。

放置点设在山顶、林道旁空气流通处。

将诱捕器固定安置于2株松树间,下端应离地面1.5米左右,防止脱落。

将诱芯放入诱捕器诱中,每隔15日更换一次诱芯,每隔3~5日(羽化后期可5~7日)检查诱捕天牛情况,收集诱捕的天牛进行分离、镜检,检查是否携带松材线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