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设计实践 自行车组装流水线
2024年9月流水线生产实习报告

2024年9月流水线生产实习报告敬启者:尊敬的导师:您好!我是XXX,一个对生产制造业充满热情的学生。
非常荣幸能够在您的指导下进行2024年9月的流水线生产实习。
我将向您汇报这个实习的经验和心得。
这个流水线生产实习是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进行的。
在这个实习中,我被安排在装配线工作。
装配线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协调与配合各个生产岗位,完成产品的组装和测试。
下面是我在这个实习过程中的经历和收获。
首先,在这个流水线生产实习中,我对整个生产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我之前的学习中,我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对于实际生产环节,工序的衔接和协调不够清晰。
通过实习,我了解到了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了解了原材料的采购、加工、组装以及最后的检测等环节。
这一过程给了我很多机会去实际操作,对流程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这个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与团队合作相关的技能。
在一个流水线上,各个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需要各岗位之间的默契配合,以保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习期间,我经常与其他操作人员互动和合作,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技巧。
通过与团队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沟通、协调和配合他人,这对于将来的工作将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在这个实习中,我也面临过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装配线上的产品种类繁多,每个产品的要求和工艺都不尽相同,我需要学会如何在其中切换。
但是,在实习期间,我充分利用了与师傅和同事的交流机会,向他们请教和学习技巧,逐渐适应了不同产品的组装和测试工艺。
通过这个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还深刻体会到了工作中的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我会努力将这份实习经历转化为我的学习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指导和关心,是您给予了我很多机会去实践和锻炼。
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更好。
此致敬礼XXX。
自行车组装线操作流程

自行车组装线操作流程英文回答:Assembling a bicycle on an assembly line involves several steps and requires coordination between different workers. Here is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process:1. Frame assembly: The first step is to assemble the bicycle frame. This involves attaching the various tubes, joints, and components that make up the frame. Workers use specialized tools and equipment to ensure that the frame is sturdy and secure.2. Wheel assembly: Once the frame is assembled, the next step is to assemble the wheels. This involves attaching the rims, spokes, and tires. Workers need to carefully align the spokes and ensure that the wheels are properly balanced.3. Drivetrain assembly: The drivetrain includes thepedals, chain, gears, and derailleur. Workers need to carefully install and adjust these components to ensure smooth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They also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gears shift properly and that the chain is properly tensioned.4. Handlebar assembly: The handlebars, stem, and grips are assembled in this step. Workers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handlebars are properly aligned and securely attached to the frame.5. Seat assembly: The seat, seat post, and seat clamp are installed in this step. Workers need to adjust the seat height and angle to provide a comfortable riding position.6. Brakes and cables: The brakes, brake levers, and cables are installed and adjusted in this step. Workers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brakes are properly aligned andthat they provide sufficient stopping power.7. Fina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nce the bicycle is fully assembled, it undergoes a final inspection andtesting. Workers check for any defects or issues and make any necessary adjustments. They also test the brakes, gears, and other components to ensure that everything is working properly.Once the bicycle has passed the final inspection, it is ready to be packaged and shipped to the customer.中文回答:自行车组装线的操作流程包括多个步骤,需要不同工人之间的协调配合。
自行车拆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行车的拆装,加深对自行车结构和零部件的认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了解自行车的组装流程,为以后自行车的维修和保养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实习地点为我校机械工程实验室。
三、实习内容1. 自行车零部件识别实习过程中,首先对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识别,包括车架、前叉、后叉、刹车、变速器、链条、脚踏板、轮胎等。
2. 自行车拆装步骤(1)拆卸前轮:首先松开前轮的刹车,将前轮抬起,用扳手拧下螺丝,拆卸前轮。
(2)拆卸后轮:松开后轮的刹车,将后轮抬起,拧下螺丝,拆卸后轮。
(3)拆卸变速器:拧下变速器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拆卸变速器。
(4)拆卸刹车:拧下刹车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拆卸刹车。
(5)拆卸链条:拧下链条与脚踏板连接的螺丝,拆卸链条。
(6)拆卸脚踏板:拧下脚踏板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拆卸脚踏板。
(7)拆卸车架:拧下车架与前叉、后叉连接的螺丝,拆卸车架。
3. 自行车组装步骤(1)组装车架:将车架与前叉、后叉连接的螺丝拧紧。
(2)组装链条:将链条与脚踏板连接的螺丝拧紧。
(3)组装刹车:将刹车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4)组装变速器:将变速器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5)组装后轮:将后轮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6)组装前轮:将前轮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7)组装脚踏板:将脚踏板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四、实习收获1. 通过实习,对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自行车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了基础。
2.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了自行车的拆装步骤。
3. 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如何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4.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自行车拆装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童车组装流水线为例的大学生实训报告

以童车组装流水线为例的大学生实训报告生产实习是我们学院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
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
其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业务骨干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车间管理、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使用的主要工装设备;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内容,加深对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试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
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工厂车间的工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从事这方面的研制、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等。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一、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
我们了解到了测试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吹风筒、手电筒、鼻毛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
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
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
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
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
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行车厂总平面与装配车间布置设计

本科生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某品牌自行车工厂总平面及装配车间布置设计姓名:流姬学号: XXXXXXXXXXX 专业年级: XXXX级班级: 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 职称:教授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年级 XXXXX 班级 XXXXXX 学号 XXXXXX学生流姬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课程设计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题目:某品牌自行车工厂总平面及装配车间布置设计容:根据自行车生产要求,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根据自行车的装配工艺过程及给定条件,设计出装配流水线的周期时间及工位划分,进行装配车间的平面布置设计。
要求:运用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进行设计。
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工厂总平面布置图、装配流水线平面布置图、装配车间平面布置图。
指导教师签字:目录一、基本要素分析 (4)1.1自行车结构及装配工艺 (4)1.2作业单位划分 (6)二、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6)2.1物流分析 (6)2.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9)2.3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12)2.4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15)2.5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分析 (18)2.6工厂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 (19)三、装配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21)3.1计算工作地数量 (21)3.2流水线布置 (22)四、装配车间平面布置设计 (24)4.1工作制度 (24)4.1.1目的 (24)4.1.2容 (25)4.2人员配备 (26)4.3搬运方法 (26)4.3.1搬运路线的分类及选择 (27)4.3.2搬运设备选择原则 (27)4.3.3搬运单元 (27)4.4绘制装配车间平面布置图 (28)五、小结 (28)六、参考文献 (28)一、基本要素分析该自行车厂自己生产飞轮、车架、车把等,其他零部件外购,经过装配成产品后外销。
其年产量为12万量自行车,年生产时间270天,每天实际工作时间为7小时。
图表 1某品牌自行车厂位置1.1自行车结构及装配工艺作业完成时间(s)说明A 27 组装前车轮B 27 组装后车轮C 110 将前后车轮安装到车架上D 44 安装中轴及脚蹬E 36 安装车把手F 30 安装车座G 10 安装链条H 20 安装挡泥板I 24 安装支腿图表 2某品牌自行车装配流程下图为一自行车的配件结构图,由于时间、知识等因素的限制,本课程设计将自行车模型进行简化,保留必要部件进行分析。
自行车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述实习时间: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7月15日实习地点:XX市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实习性质:社会实践报告实习目的:1. 了解自行车制造工艺及流程。
2. 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掌握自行车组装与维修技术。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单位简介XX市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集自行车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员工2000余人,年产自行车500万辆。
公司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实习环境实习期间,我主要在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实习。
车间内环境整洁,设备先进,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自行车组装、焊接、涂装等环节。
四、实习过程1. 组装与焊接在实习初期,我跟随师傅学习了自行车的组装与焊接工艺。
首先,我了解了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然后按照组装图纸进行组装。
在组装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
同时,我还学会了焊接技术,将自行车部件进行焊接。
2. 涂装自行车涂装是保证自行车外观美观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涂装工艺,包括底漆、中涂、面漆等步骤。
我了解了涂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喷枪、烤箱等,并亲自参与了涂装作业。
3. 质量检测自行车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合格的关键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参与了自行车零部件的检测工作。
通过检测,我掌握了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游标卡尺、量角器等。
4.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组装、焊接、涂装等环节,我与其他实习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积极沟通,共同解决。
五、实习收获1. 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自行车组装、焊接、涂装等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践经验实习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IE运用的典型例子—生产线平衡

IE运用的典型例子—生产线平衡一、流水线平衡的过程装配线平衡问题是一个与设施规划相牵连的问题。
一个工作站要完成的工作总量与安排到该工作站的基本工作单元总数是全都的。
装配线平衡问题就是将全部基本工作单元分派各个工作站,以使每个工作站在节拍(即相邻两产品通过装配线尾端的间隔时间)内都处于繁忙状态,完成最多的操作量,从而使各工作站的未工作时间(闲置时间)最少。
这个问题被产品设计和过程技术中所规定的各基本工作单元的关系弄得复杂了(是否应删除)。
各基本工作单元的这种关系称为作业先后关系,它打算了装配过程中操作完成的先后次序。
装配线平衡的步骤如下:1)用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业先后关系。
流程图由圆圈和箭头组成。
圆圈代表单个作业,箭头代表作业操作顺序;(目前我们这里就没有用符号﹐而是真实的表现写出来的)2)求出生产节拍(C),所用公式为:C=每天的生产时间/每天的计划产量3)用下面的公式求出满意节拍要求的最少工作站理论值(结果要用不少于原值的最小整数来表示):Nt=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T)/节拍(C)4)选用将全部作业安排到各工作站的第一规则,若该规则遇到问题,则采用第二规则;5)向第一个工作站安排作业,一次一项,逐项增加,直至作业完成所需时间等于节拍,或者由于时间或操作次序的限制,其它作业不能再行增加为止。
重复该过程向工作站2安排作业,然后是工作站3,直至全部作业安排完毕;6)用下面的公式评价装配线平衡后的效率:效率=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T)/7)假如结果不如人意,用其它决策准则重新对装配线进行平衡。
二、流水平衡中削减作业的方法在作平衡前﹐先要找到不平衡﹐有的也叫“瓶颈“﹐这个可以从产品出现在一个地方积累﹐或者出现工人等待等现象发觉﹐在通过秒表测时﹐和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后﹐经过比较﹐就可以发觉一些问题啦﹗这里说说削减作业时间的方法主要有:1.作业分解:通过作业分解的方法使一个作业分解到两个或更多的工作站;2.作业共享:将作业在相邻的工作站多少进行一些共享,这样,紧邻的工作站就能完成该工作站的部分作业。
自行车组装线操作流程

自行车组装线操作流程 Bicycle Assembly Line Operation Procedure. Materials:Bicycle frame.Fork.Headset.Stem.Handlebar.Brakes.Wheels.Tires.Tubes.Chain.Saddle.Pedals.Tools:Allen keys.Torx keys.Socket wrench. Tire levers. Chain tool.Grease.1. Install the Headset.用Allen键松开车把上的螺栓,然后取下车把。
安装好头管,然后将车把装回去,拧紧螺栓。
1. Install the Fork.Loosen the bolts on the fork crown and remove the fork. Grease the steerer tube and insert the fork. Tighten the bolts on the fork crown.2. Install the Stem.Loosen the bolts on the stem and remove the stem. Grease the steerer tube and insert the stem. Tighten the bolts on the stem.3. Install the Handlebar.Loosen the bolts on the handlebar and remove the handlebar. Grease the stem and insert the handlebar.Tighten the bolts on the handlebar.4. Install the Brakes.Install the brake levers on the handlebar. Route the brake cables through the frame and fork. Attach the brake calipers to the frame and fork. Adjust the brake pads so that they contact the rims evenly.5. Install the Wheels.Install the wheels on the bike. Make sure that the wheels are properly aligned. Tighten the axle nuts.6. Install the Tires.Install the tires on the wheels. Use tire levers to help you get the tires on. Inflate the tires to the recommended pressure.7. Install the Tubes.Install the tubes in the tires. Make sure that the tubes are properly seated.8. Install the Chain.Install the chain on the bike. Make sure that the chain is properly tensioned.9. Install the Saddle.Install the saddle on the bike. Adjust the saddle height so that you can comfortably reach the pedals.10. Install the Pedals.Install the pedals on the bike. Make sure that the pedals are properly tightened.11. Inspect the Bike.Inspect the bike to make sure that it is assembled correctly. Check the brakes, wheels, tires, chain, andsaddle. Make sure that everything is tight and in good working order.中文回答:自行车组装线操作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实践报告课程名称 IE 设计实践专 业: 工业工程 班 级: 工业工程101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2013-2014学年短学期浙江工业大学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自行车,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
现在自行车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英文bicycle或bik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
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
是最早德国的一个看林人德莱斯(1785-1851)发明的。
有单人自行车,还有双人或多人自行车。
本文以普通自行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装配过程的分析,设计出自行车装配线,并采用生产线平衡技术进行工作地划分,选出最优工作地分配方案并进行主生产计划的制定以及MRP展开,这是一个综合知识的应用过程。
通过该研究,旨在通过学过的专业知识设计出一条较好的自行车装配生产线,以提高运用各种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1.2.自行车的基本结构1.1.1.自行车的产品结构图自行车一般由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组成,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
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
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其产品结构图如图1.1所示。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
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从组装的角度考虑,本文中把自行车系统分为五个系统,分别为车架系统,车轮系统,车把系统,刹车系统,脚蹬系统五个系统。
图1-1自行车结构1.1.2.自行车的产品结构树及物料表产品分解是制造业的基础工作,是企业产品管理主要工作之一。
产品管理中,产品对零件的需求量计算,即产品分解计算广泛用于产品生产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编制和新产品开发中。
企业生产多种系列产品,产品结构很复杂,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产品分解是非常耗时的计算。
若产品对零件独立需求,可用产品零件汇总表方式表示;若产品需求是相关需求,一般采用产品零件结构树来表示。
产品零件结构树是由产品装配系统图、产品零部件明细表(包括通用件、标准件、自制件、外购件、外协件、原材料)产生。
产品结构树以树状方式描述,树中各结点分别表示部件或组件,叶结点表示零件。
图1-2至图1-21为自行车的产品结构树,表1-1为自行车的物料表。
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1-10图1-12图1-13图1-14图1-16图1-17图1-18图1-19图1-20图1-21表格1-1 物料表1.3. 自行车装配基本数据1.1.3. 自行车装配工艺流程分析通过实地对自行车的装配工艺流程进行观测和记录,经过分析与整理,可得到自行车装配工艺流程图,如图1-22所示。
车架装前叉部件初装鞍管、后车座初装车把装前后挡泥板装中轴棍初装链罩装配链轮、曲柄装脚蹬初装前手刹装链条装前后车轮、后车轮、支架并检查装后刹检查车把、刹车装鞍座、把套整车检查图 1-22 自行车装配工艺流程图1.1.4.自行车装配工时根据以上各工序测得的实际加工时间,再对其加上10%宽放率和1.1的评比率,可得到如下所示各工序的标准工时。
2.企业生产线布置设计及生产线平衡技术2.1.生产线布置的基本方式2.1.1.生产线布置的几种方式对于生产、贮运部门来说,物料一般沿通道流动,而设备一般也是沿通道两侧布置的,通道的型式决定了物流、人员的流动模式。
选择车间内部流动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车间入口和出口的位置。
常常用于外部运输条件或原有布置的限制,需要按照给定的入、出口位置来规划流动模式。
此外,流动模式还受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长度、场地、建筑物外形、物料搬运方式与设备、贮存要求等方面的影响。
进行流水线的平面布置设计时,应遵循这样一些原则: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在制品运输路线最短;有利于流水线之间的自然衔接;有利于生产面积的充分利用。
这些原则同流水线的形状、流水线内工作地的排列方法、流水线的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衔接形式有密切关系。
基本的流水线形状一般有直线形、L形、U形、环形、S形,如图2-1所示。
U形:适用于入口与出口在建筑物同一侧面的情况,生产线长度基本上相当于建筑物长度的两倍,一般建筑物为两跨,外形近似于正方形。
L形:适用于现有设施或建筑物不允许直线流动的情况,设备布置与直线形相似,入口与出口分别处于建筑物两相邻侧面。
环形:适用于要求物料返回到起点的情况。
S形:在一固定面积上,可以安排较长的生产线。
直线形L形U形S形S形图2-1 基本的流水线模式2.1.2.直线形布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直线形布置的适用范围:直线形是最简单的一种流动模式,入口与出口位置相对,建筑物只有一跨,外形为长方形,设备沿通道两侧布置。
直线型生产线布置是最常见的一种生产线布置方式,又分为单列直线型和双列直线型。
单列直线型流水线,多在工序数少、毎道工序的工作地也少的条件下采用。
当工序与工作地的数量较多而空间的长度不够大时,可采用双列直线排列。
如图2-2、图2-3所示(圆形为人员配置,方形为设备布置。
直线型布置有如下特征:1)便于物料搬运;2)便于信息流的畅通无阻;3)生产线为一条线,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可以实现一个流,避免了不必要的搬运;4)管理相对简单;5)生产线柔性差,产品设计的局部改动将引起生产线的重大调整。
图2-1单列直线型生产线图2-2双列直线型生产线2.1.3.U型布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U型生产线布置是柔性生产和精益生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生产线布置方式。
U型生产线布置让生产线拐个弯,将生产线上的物品投入口和输出口放在一个地点。
相对于将物品投入口和输出口分开的直线型生产线布置,它有如下优点:•为生产线的平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随生产线流动的产品托板、工夹具等流回到起点,减少了搬送作业;•一人进行多项操作时,有利于减少人员走动;•不用安排不同的人进行投入材料和收集成品的工作;•物流路线更加顺畅。
有时将U型生产线的首尾连在一起,成为O型生产线,进一步减少产品托板和工夹具等的搬送。
U型生产线是有弹性生产线布置,一般能够按需求量变化增减作业人员,单要求员工多能工化;在U型险种,入口(第一道工序)与出口(最后一道工序)由同一个作业员来操作,便于控制生产线节奏,控制生产线的标准数量;便于相互协作,易于提高整条生产线的效率;U型生产线适用于复杂的工序中,为了平衡节拍,节省人员,做到更好的生产线平衡。
U型生产线便于具有柔性生产能力,有利于单件流,便于员工沟通,节约场地。
U型生产线生产方式可分为单人方式、分工方式和巡回方式(追兔方式)三种。
图2-3 U型生产线布置2.2.生产线平衡技术2.2.1.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概念生产线平衡,就是对作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应用工业工程的改善手法、启发式算法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寻找瓶颈,降低工序作业时间,提高工序作业效率,并调整各工序优先顺序,使工序间的作业时间差距最小,以提高生产线的效率,解决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生产线平衡包括选择分配到各个工作站的恰当工作任务组合,这样工作可以一个合理的次序进行,而且每个工作站执行工作的时间也相当。
这样做可以使完成既定产出所需的劳动输入和工厂投资最小化。
这个目标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实现:(1)达到给定工作周期(既预期的生产能力)所需的工作站(工人人员)的数量最小化;(2)将工作站完成预期工作所需的周期时间最小化(最大化产出率)。
2.1.4自行车装配的组织形式自行车装配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二:固定式和移动式。
固定式装配:产品在一个工作地全部装配完毕.所需零部件均进入该工作地。
各工作地配有相应的工模、央具。
在自行车装配中一般部件装配采用这种形式例如.车座、支架、衣架、曲柄链轮、脚蹬等的装配。
这种装配形式可分工多人装配,也可不分工.平行装配.但此种形式需占用较多的面积、较多的熟练工人和辅助设备。
产品移动的流水线装配:产品上装配输送线,由一个工位移向另一个工位,规定每个工位完成一定的工序。
工位上各操作点根据需要也配有专用设备或工具.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位上完成某一同样装配工序。
此种装配形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在自行车行业的组装.装箱和整车装配生产中被广泛采用。
该种装配形式还可配置高效自动化设备或专业机械手实现自动化装配,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装配形式2.3.工序同期化方案A(直线型)2.3.1.工序同期化设计过程由前面的自行车装配工时表可知,自行车的装配有15个基本工序,若采用直线型布置生产流水线,则可将其绘制成简单的工序流程图如下图2.1所示。
每一个基本操作用一圆圈表示,圆圈内的数字即基本操作编号,圆圈上的数字即该操作所需的时间(单位:分钟)。
设给定的周期时间为Ct=150s。
图2-4直线型流水生产线工序图本流水线一共有15个基本操作,所以最多需要15个工作地。
基本操作时间总和为65+30+48+25+71+56+42+33+67+54+138+61+119+30+75=914s故最少需要工作地数= [914/150]=7个。
以节拍为150s ,对15个工序进行工作地划分,对所有组合进行列举,由于工序顺序的约束,实际可得15个工序最少需要8个工作地,其图形如下图2.2所示。
对其进行直线型布置,每个工作地分配一个操作人员。
结合图2.2,绘制出反映工位平衡性的直方图如图2.3所示。
图 2-5直线型生产线工作地划分因此,工序同期化直线布置方案A 下表所示。
表格 2-1工作地划分结果2.3.2. 方案A 生产线平衡情况画出方案A 各工作地的工作节拍与给定节拍150S 相比较,如图2.3所示。
图 2-6一次直线型布置生产线平衡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出,当生产节拍定为150s 时,所有工位都达到生产节拍,但除了第二个工位,其它工位均有充足的剩余,因此有不少的等待浪费时间。
由公式=*100%*各工序的时间共和生产线平衡率人或者机器的数目CT得此时的生产线平衡率为914/(8×150)=76.2%。
所以A 方案各工作地生产线平衡率不高。
2.4. LOB 探寻式方案B2.4.1. LOB 探寻式法设计方案在定速装配线中,应当把任务安排到工站,以保证每个工站有几乎相同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