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技术实训报告范文

作物栽培技术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作物栽培技术实训,使学员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 玉米栽培技术(1)播种技术玉米播种前要选好品种,进行种子消毒、催芽处理。

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深度,一般深度为3-5厘米。

播种后及时覆土,保持土壤湿度。

(2)施肥技术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施肥时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施肥量要根据土壤肥力、玉米品种和产量目标来确定。

施肥方法有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

(3)田间管理技术玉米生长期间要定期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

在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要适时进行灌溉,保证水分供应。

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2. 水稻栽培技术(1)播种技术水稻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浸种、催芽处理。

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

播种后及时覆土,保持土壤湿度。

(2)施肥技术水稻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施肥时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施肥量要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和产量目标来确定。

施肥方法有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

(3)田间管理技术水稻生长期间要定期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

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要适时进行灌溉,保证水分供应。

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 蔬菜栽培技术(1)播种技术蔬菜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浸种、催芽处理。

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20-30公斤。

播种后及时覆土,保持土壤湿度。

(2)施肥技术蔬菜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施肥时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施肥量要根据土壤肥力、蔬菜品种和产量目标来确定。

施肥方法有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

(3)田间管理技术蔬菜生长期间要定期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

在苗期、花期和成熟期,要适时进行灌溉,保证水分供应。

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作物栽培学大豆实习报告

作物栽培学大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大豆实习,使我对大豆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作物栽培学的认识。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5月10日至2021年6月10日实习地点:XX农业大学大豆试验基地三、实习内容1. 大豆生长发育规律(1)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选择在春季,即4月初至5月初。

(2)出苗期:播种后7-10天,大豆开始出苗。

(3)苗期:大豆出苗后至开花前,约30天左右。

(4)开花期:大豆苗期结束后,进入开花期,约40天左右。

(5)结荚期:开花期结束后,大豆进入结荚期,约50天左右。

(6)成熟期:结荚期结束后,大豆进入成熟期,约30天左右。

2. 大豆栽培技术(1)播种:播种前进行土壤深翻,施足底肥,播种深度2-3厘米,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

(2)施肥:大豆需肥量较大,一般底肥施用复合肥300-400公斤/亩,追肥施用尿素50-70公斤/亩。

(3)灌溉:大豆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灌溉。

(4)病虫害防治:大豆主要病虫害有大豆蚜虫、大豆锈病等,应及时防治。

3. 大豆病虫害防治(1)大豆蚜虫: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蚜虫会造成大豆叶片卷曲、生长缓慢等问题。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2)大豆锈病:大豆锈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茎蔓等部位。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等,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四、实习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大豆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更加珍惜粮食,树立了“爱农、学农、兴农”的理念。

作物栽培实习报告总结

作物栽培实习报告总结

作物栽培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作物栽培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作物栽培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玉米和小麦的栽培过程,学习了作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和管理技术,同时也体验了农业生产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总结。

首先,实习让我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到了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但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

通过观察和参与玉米和小麦的生长过程,我了解了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物栽培学的理论知识。

其次,实习让我掌握了作物栽培的基本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实际操作技术。

这些技能的掌握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也使我对作物栽培管理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我明白了在实际生产中,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作物,必须精细管理,及时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对农业生产的热爱和责任感。

在实习过程中,我亲身参与了农业生产劳动,体验了农民的辛勤和付出。

我明白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农民对社会的贡献。

这使我更加珍惜粮食,也更加关注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农业学子,我肩负着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我将努力学习,为农业生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实习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学会了相互沟通和协作。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通过这次作物栽培实习,我不仅巩固和拓展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也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实践能力。

实习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物栽培学的重要性,也培养了我对农业生产的热爱和责任感。

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农业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作物栽培学实习报告600字5篇

作物栽培学实习报告600字5篇
3、采用玉米育苗有四大好处,一是能适时移栽、解决两季茬口抵触造成的节令偏紧问题;二是能蹲苗、熬炼苗,提高苗的质量;三是能保证每亩株数、达到全苗壮苗;四是可节省种子30%~50%,能有效地改善光、温、水、肥等条件。
老师讲解完成之后把同学们分成三组,一组同学搞玉米直播,有两组同学搞玉米育苗,其中一组同学搞养分块育苗、另一组同学搞养分球育苗。
作物栽培学实习报告600字二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理解和把握作物栽培学的基础理论学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的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中。
实习内容:玉米播种、玉米育苗、移栽、除草、施肥。
在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来到贵州大学老农场种植玉米,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玉米种植技术和玉米移栽育苗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5、花期管理大豆开花结荚期,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发育旺盛,是需肥相对集中时段,也是多种害虫危害集中时段,应把肥料、激素和治虫农药合理协作,叶面喷洒。详细方法是:每50 kg水加尿素1 kg,磷酸二氢钾150~200 g,硼砂100 g,50~60 g敌杀死或灭多威农药混合,每公顷喷450~600 kg,间隔7~10天喷1次,一般连续喷3次,以达到保荚,增粒,促粒重和兼治多种虫害的效果;假如大豆生长过于旺盛,在初花期用多效唑化控,浓度为0.01~0.02%,加上0.05%的钼酸铵混喷,效果会更好。
1、适期早播:当土壤耕层内5cm地温稳定通过7-8度时,是玉米播种的始期。播种最佳时期般在5月1日-5月10日。依据土壤墒情及春季气温情况确定播深,以3-5cm为宜:墒情差,深度以5cm左右为宜;墒情好、气温低可适当浅播,以3-4cm为宜。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使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削减光反射,增加光的截获和汲取量,使群体内部受光良好。棒三叶处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基部叶片四周的光照度仍在光补偿点以上,全部叶片都进行较田盛的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干物质,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另外,种植方式是植株在田间的配置方式,在密度或叶面积指数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群体内的光分布也不同,应依据品种特性、密度大孝生产条件及自然条件综合平衡确定适合的行株距。生产上般采用宽行0.7-0.8m,窄行0.4-0.5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或采用0.6-0.7m等行距种植,株距0.25-0.3m,每667m2定苗密度为4000-4500株,把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原则。

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报告

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报告

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教学实习是作物栽培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能够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技能,了解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环境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作物生产管理的基本环节。

此外,实习还帮助我们了解当地作物的制种和栽培生产规律,掌握正确识别高产、低产地的方法,了解作物生理障碍及其判别,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实习地点为四川农业大学仁寿试验基地。

三、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们在王小春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作物栽培学的实践操作和观察学习。

具体实习内容如下:1. 作物生长环境观察:我们参观了试验基地的农田,观察了不同作物生长环境的特点,了解了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 作物播种与施肥:我们学习了正确的播种方法和施肥技术,掌握了播种深度、播种密度、施肥量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

3. 作物管理:我们学习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包括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了解了这些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4. 作物生长周期观察:我们定期观察了作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分枝数、叶片数等指标,分析了不同作物生长周期的差异。

5. 作物产量与品质测定:我们学习了如何测定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包括测定方法、测定工具的使用等。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作物栽培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分析作物生长环境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作物管理措施。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作物栽培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实习期间,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农民沟通,了解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2024年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2024年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2024年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概况2024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在某农业公司进行了为期6周的栽培学实习。

实习地点位于某某省某某市,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大田种植和温室蔬菜栽培项目。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并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目的和意义栽培学是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对于农业从业人员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通过实习,我旨在加深对栽培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并了解农业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实习,我在学习的同时也为公司的生产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实验田里,我参与了水稻的育秧、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等工作。

在温室蔬菜种植方面,我参与了番茄、黄瓜等蔬菜的播种、管理和采收工作。

通过实践,我进一步了解了不同作物生长的环境要求和管理方法,提高了个人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习过程1. 大田种植实习在大田种植实习中,我首先学习了水稻的育秧技术。

通过观摩和参与操作,我掌握了合理施肥、调整水位和保护苗期等基本技术。

同时,我还了解了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并学会了正确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剂。

在水稻田的生长期,我学习了水稻的水肥管理技术。

通过在田间观察和记录,我了解了水稻对水肥的需求和响应特点,并在指导下进行了灌溉和施肥操作。

2. 温室蔬菜栽培实习在温室蔬菜栽培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番茄和黄瓜的栽培工作。

在实习一开始,我学习了温室的基本搭建和管理技术,包括温度、湿度、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在番茄和黄瓜的种植过程中,我参与了育苗、嫁接、移栽和园艺管理等各个环节。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育苗培育技术,了解了嫁接和培土的操作方法,并学会了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进行适时的施肥和浇水。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栽培学实习,我不仅增加了对栽培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虫害防治和生长环境的调控等,但通过实习老师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我都顺利解决了。

实习报告作物栽培专业学生

实习报告作物栽培专业学生

实习报告本人XX,作物栽培专业学生,于2023年7月至9月,在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的作物栽培、土壤检测、肥料施用等工作,深入了解了作物栽培的全过程,收获颇丰。

一、实习内容1. 作物栽培: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种植的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的栽培工作。

从播种、灌溉、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我了解了不同作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及其生长发育过程。

此外,我还学习了间作、套种等栽培模式,以及如何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调整栽培措施。

2. 土壤检测:为了保证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土壤质量,我参与了土壤采样、送检和结果分析等工作。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壤改良和施肥计划。

3. 肥料施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不同肥料的种类、成分、作用及施用方法。

在公司指导下,我参与了有机肥、复合肥等肥料的施用工作,掌握了肥料施用的关键技术,如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

4. 病虫害防治:我了解了常见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病虫害防治工作,学会了如何根据病虫害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5. 农业技术推广:我还参与了公司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向农民普及作物栽培、土壤管理、肥料施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

二、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作物栽培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交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我学会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农业情怀: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对农业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坚定了我从事农业事业的信念。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作物栽培专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收获颇丰。

作物栽培实习报告心得

作物栽培实习报告心得

时光荏苒,转眼间作物栽培实习已经结束,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

通过实习,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作物栽培学的认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农业生产奠定基础。

本次实习旨在:1. 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技能,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4. 熟悉农业生产过程,为将来的农业生产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习过程实习期间,我们来到了XXX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实习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几项实习内容:1. 观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我们先后参观了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了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 学习作物栽培技术:我们学习了作物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并亲自参与了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栽培过程。

3. 实践操作: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操作,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了作物的生长发育数据,并进行了分析,了解了不同栽培措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习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作物栽培的基本理论,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理论的精髓。

2. 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了作物的生长习性。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作物栽培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合作精神: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




班级: 农学10-4
姓名: 曹跃强
学号: 20100359
一、目的意义
1.教学实习是《作物栽培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既能验证课堂理论,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的知识,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培养观察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2.通过水稻大田生产考察,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水稻生产的环节和杂交水稻制种栽培的过程,了解不同生态条件对水稻制种和栽培的影响。

3.通过观察水稻生产情况,了解当地水稻制种和栽培生产规律,掌握正确识别高产、低产田的方法,了解水稻生理障碍及其判别,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习时间:2013年5月12日
三、实习地点:四川农业大学郫县试验基地
四、实习内容
5月12日当天,农学2010级全体同学在作物栽培与耕作系系主任任万军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作物栽培学实习。

在郫县基地试验田里为我们生动地讲解了水稻旱育秧节水增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定,水肥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

这种育秧方法的优点是秧龄短、秧苗壮,管理方便;可机插、人工手插,工效高,质量好;可育苗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省种、省水,经济效益高;适合于不同生产体制。

随后,师兄师姐为我们展示了机械化插播试验田和现代化培育水稻秧苗技术,让我们初步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
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

该技术可以使秧苗定穴移栽,保证秧苗的壮实和水稻群体的质量,宽行浅栽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以利于秧苗生根及水稻低节位分蘖,缩短返青期,增加有效分蘖,易于水稻生产实现稳产高产。

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郫县唐元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唐元韭黄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鲜、香、嫩、脆”的特点,且经济效益较高,生产受季节限制很小,一次播种可连续生产3-5年,每年收割2-3次,年亩产韭黄可达2000-3500公斤,亩产值达5000-1000元,是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

五、实习成果
经过一天的实习,我们重温了课本知识,初步了解了水稻、韭黄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实习目标。

六、心得体会
通过任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让我们在实践中领略到了良种、良法配套方能实现高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实习掌握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自体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

此外,也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习是教学环节重要内容之一,加深了我们对相关经济作物栽培等知识的了解,同时我们了解到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对于树立“学农爱农、服务三农”信念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在实践中领略到了科技育种与科技种植的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益良多。

这次短暂的从课堂走向田间的课程实习,使同学们切实领悟到农业生产实践的魅力,体验到一个真实的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环境,实现了课堂学习的理性认识与现场学习的感性认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坚定了学农、识农、务农、强农的专业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