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作业A答案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A》试卷A标准答案(2004[1].7.7)

《作物栽培学A》试卷A标准答案(2004[1].7.7)

《作物栽培学A》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分,共15分)1.小麦主茎叶蘖的发生符合n-3 的规律。

2.小麦某一叶龄分蘖数(含主茎)等于前2个分蘖数之和。

3.小麦小花集中退化的时间是四分体前后。

4.主茎开始拔节前,小麦全田总茎数达最大值,此时的分蘖数为最高分蘖数。

5.小麦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籽粒形成过程、籽粒灌浆过程和成熟过程。

6.小麦主茎叶片根据发生的时间、着先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近根叶和茎生叶2个功能叶组。

7.世界春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是23222kg·hm2;夏玉米为16444kg·hm2。

8.中国玉米种植的6个产区是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9.玉米叶龄指数=主茎叶龄/主茎总叶片数×1000 ;确定展开叶叶序的方法常用标记叶序法;数节根层次推断叶序法;数光毛叶位法;数叶脉法。

10.通常,玉米的CO2补偿点为0~10μl·l-1;光呼吸为0.05μmol·m-2·s-1;因此,其碳同化效率高,产量潜力大。

11、根据水稻种植制度和气候条件等,我国共分 6 个稻作区,山东省属于华北单季稻作区。

12、田间总茎蘖数与成穗数相同的时期,称为水稻的有效分蘖终止期,此期一般在拔节前15 天左右出现。

13、甘薯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1:4 ,甘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

14、甘薯安全贮藏的适宜温度是12-150C,如果温度低于100C 则发生冷害。

15、甘薯大田生长过程的中期是指从甘薯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的一段时间。

二、简答题(共40分)1.经济系数。

(2分)答: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值。

2.小麦品质。

(3分)答:是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1.5分)。

包含营养品质、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3个方面(1.5分)。

3.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2分)答:作物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品器官数×单个器官重量4.我国小麦种植区划。

《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1.蛋白质2.氨基酸3.脂肪4.颜色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1. C、H、O2. N、P、K3. S、N、P4. N、P、S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1.气生根2.须根3.块根4.不定根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1.水稻2.玉米3.马铃薯4.小麦多项选择题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1.热量2.水分3.地力与肥料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2.小麦3.黑麦4.油菜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1.插播2.条播3.点播4.重播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1.颖果2.块茎3.块根4.鳞茎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1.砂土类2.黑土类3.壤土类4.黏土类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1.小麦2.大豆3.玉米4.棉花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2.熟制不一样3.复种指数不一样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1.小麦2.烟草3.大麦4.油菜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1.光照2.温度3.水分4.氧气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生育期缩短2.生育期延长3.生育期不变4.营养生长期缩短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作物生长是不可逆的。

2.各种促控措施,都应该在生长最快速到来之时应用。

3.作物生长是可逆的。

4.控制某器官应考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有效分蘖:分糵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糵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糵。

2、绿色栽培:指按照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根据绿色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3、小麦春化阶段:小麦从种子萌动开始后到生长锥伸长必须经过一个零上低温的阶段,然后才能抽穗、开花、结实,否则终生不实,这一现象称为小麦的春化现象。

4、马铃薯退化:马铃薯品种连续种植几代后,植株逐渐变矮、分枝逐渐减少、叶片皱缩、向上卷曲、生长势衰退、块茎变小、产量连年下降、最后失去种用价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退化5、烟草漂浮育苗—-所谓漂浮育苗,即采用质地很轻的泡沫塑料制成育苗盘,育苗盘的空穴中装上基质(人造土壤),种子播种在基质内,然后将育苗盘移到育苗池中漂浮在营养液表面完成整个育苗过程.二、填空题(共23分,每空0。

5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2、确定烤烟移栽期的依据有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育苗技术、成苗因素等.3、同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4、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5、在杂交育种或制种时,为了使两亲本花期相遇,可根据亲本的温光反应特性调节播种期。

6、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发芽等3个阶段.7、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粘稻胚乳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8、地膜保温育秧盖膜后秧苗管理可分为3个时期:密封期、炼苗期、揭膜期.9、烟田管理的“三一致”是指烟苗大小一致,烟株高矮一致,同部位烟叶成熟一致。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

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

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3.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4.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热、土地、生物等5.作物生长模拟: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二、填空:1.作物、环境、措施 2. 10、31 3.喜温作物、耐寒作物4.长日照、短日照、中性和定日照5。

四、九三、简述题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1)复杂性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

每种作物又有不少的品种,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特征特性。

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条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等等(2)季节性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区性作物生产又具有严格的地区性。

从大处说,不同的地区适于栽培不同的作物;从小处说,即使在同一地点(县、乡、村)的不同地块(阳坡、阴坡、高燥、平缓、低洼地等等)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应当强求一律。

(4)变动性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陈规。

2.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好。

作物栽培学试卷A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作物栽培学(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四、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玉米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

07-08第1学期作物栽培学1-(1级)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doc

07-08第1学期作物栽培学1-(1级)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doc

07-08第1学期作物栽培学卜(1级)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I:作物群体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

2.NAR:单位叶而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

3.生冇时期:作物一生屮植株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4.套种:是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I'可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

D :在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生育时期内群体绿叶面积的逐口累积,光合势的单位以平方米・FI来表示6.营养品质:指农产品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各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等。

还包括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及其比例等。

7.种植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内的植株数量,实质上代表群体中每一个体平均占冇的营养面积的大小。

&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牛中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所谓对水的敏感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若水分过多或不足,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最终的产量和品质有很不利的影响,以后即使水分供应适宜了,损火也难以弥补。

9•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叫做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

10.表土耕作:表土耕作或叫次级耕作,是在基本耕作基础上采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十-块,平整地,消灭杂草,为播种出苗和植株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表土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lOcmo 包括耙地、耕地、镇压、起垄、开沟、作畦等作业。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C2. B3. A4. C5. B6. D7. B8. A9. C 10. 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计10分)1.(X)2. ( V)3. ( V)4. ( X )5. ( V )6. (X)7. (X)8. (X)9. (X)10. (V)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我国古代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而?。

作物栽培学作业

作物栽培学作业

作物栽培学-在线作业_A.一单项选择题1. 狭义的作物生产是指()。

(5.0 分)a 产后b 产中c 产前d 整个生产问题2. 根据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同,通常将其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和()。

(5.0 分)a 短日照作物b 长日照作物c CAMd 中日照作物3. 以下几种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5.0 分)a 棉花b 水稻c 玉米d 马铃薯二多项选择题1. 作物的传播途径包括()。

(5.0 分) 动物人类活动运输机械自然力2. 以下几种作物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5.0 分) 小麦棉花水稻玉米3. 以下几种作物不属于C4作物的是()。

(5.0 分) 水稻小麦棉花玉米4. 薯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

(5.0 分) 种子纤维块茎块根籽粒5. 作物品质由()方面构成。

(5.0 分) 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内在品质6. 以下属于作物营养品质的是()。

(5.0 分) 色泽脂肪外观蛋白质7. 烟草的产量构成因素是()。

(5.0 分) 单叶重每株叶数有效茎数株数8. 收获指数是()。

(5.0 分) 反映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HI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经济系数9. 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有()。

(5.0 分) 仪器法长宽系数法称重法比色法10. 人工调节作物群体结构的方法有()。

(5.0 分) 去叶喷施化学药剂整枝水肥运筹11. 生化互作是()。

(5.0 分) 植物向环境中释放生化物质不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由Molisch创造的植物间的一种化学交流三判断题1. 基本苗是作物播种后在田间单位土地面积上长出的幼苗数量。

(5.0 分)a 错误b 正确2. 作物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个体相加而成。

(5.0 分)a 正确b 错误3. 小麦的原始种最早起源于西亚。

(5.0 分)a 错误b 正确4. 世界栽培小麦主要是冬小麦,与春小麦的面积比例约为3:1。

(5.0 分)a 错误b 正确5.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集中在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产中 产后
产前 整个生产问题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产中
知识点: 1.1 作物及作物生产
2.
CAM 长日照作物 短日照作物 中日照作物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中日照作物
知识点: 1.1 作物及作物生产
3.
马铃薯
玉米
棉花
狭义的作物生产是指( )。

根据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同,通常将其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和( )。

以下几种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

水稻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马铃薯
知识点: 1.1 作物及作物生产
二 多项选择题
1.
动物
自然力
人类活动
运输机械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动物 | 自然力 | 人类活动 | 运输机械 知识点: 1.1 作物及作物生产
2.
小麦
玉米
棉花
水稻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玉米 | 棉花 | 水稻 知识点: 1.1 作物及作物生产
3.
作物的传播途径包括( )。

以下几种作物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

玉米
棉花
水稻
小麦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棉花 | 水稻 | 小麦 知识点: 1.1 作物及作物生产
4.
种子纤维
块茎
块根
籽粒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块茎 | 块根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5.
加工品质
营养品质
内在品质
外观品质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加工品质 | 营养品质 | 外观品质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以下几种作物不属于C4作物的是( )。

薯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 )。

作物品质由( )方面构成。

6.
蛋白质
脂肪
外观
色泽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蛋白质 | 脂肪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7.
单叶重
有效茎数
株数
每株叶数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单叶重 | 株数 | 每株叶数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8.
经济系数
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HI
反映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经济系数 | 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 HI | 反映作物生物产
以下属于作物营养品质的是( )。

烟草的产量构成因素是( )。

收获指数是( )。

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9.
比色法
长宽系数法
仪器法
称重法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长宽系数法 | 仪器法 | 称重法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10.
喷施化学药剂
整枝
水肥运筹
去叶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喷施化学药剂 | 整枝 | 水肥运筹 | 去叶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11.
植物向环境中释放生化物质
由Molisch 创造的
不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间的一种化学交流
本题分值: 5.0
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有( )。

人工调节作物群体结构的方法有( )。

生化互作是( )。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植物向环境中释放生化物质 | 由Molisch 创造的 | 植物间的一种化学交流
知识点: 1.4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三 判断题
1.
错误
正确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正确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2.
正确
错误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错误
知识点: 1.3 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形成
3.
正确 错误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正确
知识点: 2.1 小麦的分类与起源
4.
基本苗是作物播种后在田间单位土地面积上长出的幼苗数量。

作物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个体相加而成。

小麦的原始种最早起源于西亚。

错误
正确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正确
知识点: 2.2 国内外小麦生产概况
5.
错误 正确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正确
知识点: 2.2 国内外小麦生产概况
6.
错误 正确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错误
知识点: 2.2 国内外小麦生产概况
世界栽培小麦主要是冬小麦,与春小麦的面积比例约为3:1。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集中在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市。

小麦春化作用是不可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