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便道标准要求
施工便道标准化要求

施工便道标准化要求1.1 布置原则5.1.1 结合地形、地物和现有生活、生产设施,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5.1.2 遵循施工平面布置,必须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求。
5.1.3 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证畅通,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
5.1.4 合理保护便道上的古树、大树及珍贵树木,尽量少破坏原生态,将开挖范围内的树木、草根移栽到便道路边或边坡上,并适时在边坡植草、种树。
1.2 建设标准5.2.1 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平纵线形及路基横断面宽度。
便道路面宽5m;路基宽度不得小于7m,设置1.5~2%的横坡。
5.2.2 施工便道路面最低标准采用泥结碎石或级配碎石;特大桥、隧道洞口、搅拌站和预制场与地方路连接段便道路面必须采用20cm厚混凝土硬化。
5.2.3 施工便道应设置必要的排水沟,确保便道路面排水畅通;在汇水面积较大的低凹处设置涵洞,以满足排水泄洪要求。
便道经过水沟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做到排水畅通。
5.2.4 施工便道必须连通,途遇危桥,必须加固处理。
5.2.5 各场(站、区)、重点工程施工等大型作业区,进出场的便道40m范围应进行硬化,标准为:C20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5cm,并设置碎石或灰土垫层,基础碾压密实。
5.2.6 施工便桥应符合下列要求:1、便桥结构按照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一般按照汽—20,验算荷载履带—50进行设计,同时应满足泄洪要求,汽车便桥桥面宽度不小于4.5m。
2、便桥起始墩砌筑长6m宽3m的基础,台帽浇筑0.5m厚C30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前注意预埋贝雷片安装预埋件;便桥桥墩应优先使用钢管桩搭设,钢管桩的入土深度应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对于软土地基河床,宜采用复合桩基形式,先安放复合桩基护筒,钢护筒压入河床以下2m,钢护筒中浇筑混凝土,钢管桩插入钢护筒中的混凝土内,确保复合桩与河床有效锚固;对于深厚软土层的河床,经验算必要时可使用钻孔灌注桩基。
市政工程施工便道要求标准

市政工程施工便道是指为了满足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运输材料、设备和人员的需要而建设的临时道路。
市政工程施工便道的建设要求标准如下:一、设计要求1. 施工便道的设计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进行,确保施工便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施工便道的设计应考虑到施工期间的交通流量、车型和轴载,合理确定施工便道的宽度、纵坡和路面结构。
3. 施工便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4. 施工便道的设计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交叉口、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
二、施工要求1. 施工便道的路面结构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施工便道的路基应进行压实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施工便道的路面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合格的材料,确保路面质量。
4. 施工便道的线路走向应准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便道的顺畅和安全。
5. 施工便道的安全设施应设置齐全,包括标志、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等,确保施工便道的安全性。
6. 施工便道的排水设施应设置合理,确保施工便道在雨季能够正常使用。
7. 施工便道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三、验收要求1. 施工便道完工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
2. 验收过程中,应对施工便道的路面结构、路基、排水设施、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确保施工便道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验收合格后,施工便道方可投入使用。
四、维护要求1. 施工便道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施工便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施工便道的路面结构、路基、排水设施、安全设施等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施工便道的交通流量、车型和轴载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施工便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4. 施工便道在使用期间,应遵守交通法规,确保施工便道的安全畅通。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便道的建设要求标准应综合考虑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方面,确保施工便道的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
工程施工便道要求

工程施工便道要求一、施工便道的定义施工便道是指施工工地周围或内部的道路或通道,用于运输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等,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施工便道的设置与规划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安全、有效。
二、施工便道的选择1. 施工便道的选择应考虑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的流动需求,要能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2. 施工便道的设置要避免与主要道路交叉,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同时,要划分清晰,避免混乱和堵塞。
三、施工便道的设计1. 施工便道应具备足够的宽度,以容纳各种车辆、设备和人员的通行。
便道的宽度设计应符合相应标准,确保通畅。
2. 施工便道的弯曲部分应设置合适的弯度半径,避免造成车辆或设备转弯困难,保证通行的顺畅。
3. 施工便道的路面应平整、坚固,避免因为坑洼或裂缝影响通行。
4. 施工便道的边缘应设置围栏或护栏,保证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四、施工便道的维护1. 施工便道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路面损坏或边缘破裂的情况。
2. 施工便道的清扫工作也很重要,要保持便道的清洁,避免堆积杂物影响通行。
3. 施工便道的照明也需要注意,夜间施工时,要保证便道有足够的照明,确保安全。
五、施工便道的管理1. 施工便道的管理要有专人负责,监督便道的使用和维护工作。
2. 施工便道的使用要按照规定,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安全。
3. 对于违规使用施工便道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做出相应处罚,维护便道的正常使用秩序。
六、总结工程施工便道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通道,良好的便道规划和管理对保障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便道的设计和维护,并加强管理,确保便道的正常使用状态。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工程施工便道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施工便道标准化要求

施工便道标准化要求1.1 布置原则5.1.1 结合地形、地物和现有生活、生产设施,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5.1.2 遵循施工平面布置,必须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求。
5.1.3 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证畅通,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
5.1.4 合理保护便道上的古树、大树及珍贵树木,尽量少破坏原生态,将开挖范围内的树木、草根移栽到便道路边或边坡上,并适时在边坡植草、种树。
1.2 建设标准5.2.1 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平纵线形及路基横断面宽度。
便道路面宽5m;路基宽度不得小于7m,设置1.5~2%的横坡。
5.2.2 施工便道路面最低标准采用泥结碎石或级配碎石;特大桥、隧道洞口、搅拌站和预制场与地方路连接段便道路面必须采用20cm厚混凝土硬化。
5.2.3 施工便道应设置必要的排水沟,确保便道路面排水畅通;在汇水面积较大的低凹处设置涵洞,以满足排水泄洪要求。
便道经过水沟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做到排水畅通。
5.2.4 施工便道必须连通,途遇危桥,必须加固处理。
5.2.5 各场(站、区)、重点工程施工等大型作业区,进出场的便道40m范围应进行硬化,标准为:C20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5cm,并设置碎石或灰土垫层,基础碾压密实。
5.2.6 施工便桥应符合下列要求:1、便桥结构按照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一般按照汽—20,验算荷载履带—50进行设计,同时应满足泄洪要求,汽车便桥桥面宽度不小于4.5m。
2、便桥起始墩砌筑长6m宽3m的基础,台帽浇筑0.5m厚C30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前注意预埋贝雷片安装预埋件;便桥桥墩应优先使用钢管桩搭设,钢管桩的入土深度应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对于软土地基河床,宜采用复合桩基形式,先安放复合桩基护筒,钢护筒压入河床以下2m,钢护筒中浇筑混凝土,钢管桩插入钢护筒中的混凝土内,确保复合桩与河床有效锚固;对于深厚软土层的河床,经验算必要时可使用钻孔灌注桩基。
山区施工便道安全要求

山区施工便道安全要求
1.施工便道宽度和坡度要合适。
在山区施工,道路狭窄,地势陡峭,因此施工便道应确保足够的宽度,以便施工车辆和设备能够顺利通行。
坡度要适度,避免太陡,保证车辆上下坡时的安全。
2.施工便道应铺设坚固的路面。
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道路容易遭受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便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在路面上铺设坚固的材料,如混凝土或砂石路面,防止路面塌陷。
3.便道两侧应设置护栏。
山区施工便道沿线一般存在悬崖、陡坡等危险地形,为了防止车辆意外坠落,应在便道两侧设置坚固的护栏,确保施工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4.施工便道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
在山区施工便道上,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包括路况标志、施工区域标志、限速限高标志等,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5.安全通行要有指挥员指挥。
山区施工便道有限定的安全通行路线,为了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应派遣专人负责指挥交通,引导车辆安全通行,并在需要的地方设置标志和路障进行控制。
6.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便道。
由于山区地势复杂,施工便道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检查道路的安全状况,及时修复和维护。
7.严禁未经许可进入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是为了方便施工而设置的,一般情况下只允许施工人员和相关车辆进入。
未经许可的车辆和人员严禁进入施工便道,以免造成交通事故和安全问题。
9.施工车辆应经过技术检测和维护。
施工车辆是在山区施工便道上运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技术检测和维护。
施工便道以及其警示标志、防护设施(案例)

施工便道以及其警示标志、防护设施(案例)施工便道,指为保证公路(包括桥梁、隧道等)等大型工程的实施,保障车辆、人员、机械、物资等能顺畅地进出现场,需在工程附近修筑的临时道路。
施工便道应满足施工现场运输承载,做到“晴天通车不扬尘,雨天通车不泥泞”,同时还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一、施工便道有关要求1、基本要求施工便道应根据运输荷载、使用功能、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得破坏原有水系、降低原有泄洪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车道施工便道宽度不宜小于6.5m。
(2)单车道施工便道宽度不宜小于4.5m,并宜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视野良好地段,间距不宜大于300m;设置错车道路段的施工便道宽度不宜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宜小于20m。
(3)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现场自然条件确定,并应大于1.5%。
(4)施工便道应根据需要设置排水沟和圆管涵等排水设施。
(5)施工便道在急弯、陡坡、连续转弯等危险路段应进行硬化,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防护设施。
(6)施工便道中易发生落石、滑坡等危险路段应根据需要设置防护设施。
2、与既有道路平交要求施工便道与既有道路平面交叉处应设置道口警示标志,有高度限制的应设置限高架。
3、施工便桥有关要求施工便桥应根据使用要求和水文条件进行设计,并应设置限宽、限速、限载等标志,建成后应验收。
4、其他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出入口、沿线各交叉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以及脚手架等临时设施、民爆物品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孔洞口、基坑边沿、码头边沿、隧道洞口和洞内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二、施工便道及其警示、指示等标志(案例图片)1、栾卢豫陕高速徐家湾大桥11#墩施工便道图片1:前方岔路、减速慢行标志(右)图片2:前方施工、限速30km/h标志(右)图片3:施工便道与既有公路平面交叉口/太阳能保通机器人(1)图片4:施工便道与既有公路平面交叉口/太阳能保通机器人(2)图片5:施工便道旁“高村民书”(安全告知)图片6:施工便道(右)(1)图片7:施工便道(右)(2)图片8:施工便道(右)(3)图片9:施工便道(左)(1)图片10:施工便道(左)(2)图片11:施工便道(左)(3)图片12:施工便道(左)(4)图片13:工作面现场名称、便道编号标志(1)图片14:工作面现场名称、便道编号标志(2)图片15:太阳能保通机器人(1)图片16:太阳能保通机器人(2)2、G310南移项目周家窊隧道施工便道图片17: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1)图片18: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2)图片19: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3)图片20: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4)图片21: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5)图片22: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6)图片23: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7)图片24: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8)图片25: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9)图片26:施工便道防滑及临边防护(警示墩植筋)(10)3、G310南移项目路堑开挖施工便道图片27:施工便道临边防护设施(警示、视线诱导)(1)图片28:施工便道临边防护设施(警示、视线诱导)(2)图片29:施工便道临边防护设施(警示、视线诱导)(3)图片30:施工便道临边防护设施(警示、视线诱导)(4)图片31:施工便道临边防护设施(警示、视线诱导)(5)4、崤函大道混凝土拌和厂跨苍龙涧河施工便桥图片32:施工便桥及临边防护,以及限重、限速、限宽等标志。
施工便道建设要求【最新版】

施工便道建设要求一、基本要求1、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证通畅,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
2、便道、便桥宜利用永久性道路和桥梁,新修施工便道应尽可能建在永久用地范围内。
3、施工便道分为主(干)线和支线,施工主干道线尽可能地靠近管段各主要架子队,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施工便道应与相邻便道衔接。
4、应尽量避免与既有铁路路线、公路平面交叉。
便道干线不宜占用路基,特殊地段必要时可考虑短期占用路基,但应采取短期临时过渡性措施,尽量缓解干扰。
二、标准1、宽度:要求便道干线5m宽,支线3.5m宽。
特殊地段可适当降低宽度要求增加会车台处理,但不得低于干线3.5m 宽,支线2.5m宽。
在临壑地段,应适当加宽路面,以确保行车安全。
在需要设置会车台的路段按照每200米设置一处,会车台处路段宽度不得小于6米,长度不小10米,且有明显标识。
2、坡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8%,极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10%。
3、转弯半径: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20m,极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15m。
4、路基:新建路基必须经过分层碾压,以满足施工车辆运输要求。
对于特殊地段,务必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
5、路面:一般地段按照泥结碎石路面处理,特殊路段的路基必须进行换填处理,再进行泥结碎石路面施工,确保泥结碎石路面行车风雨无阻。
在与省道连接处和各分部驻地门口采用混凝土路面,以防止车辆进入省道或经理部污染道路及场地。
6、挡护:靠近沟壑一侧必须修建挡护工程,包括挡土墙(填方段)和防撞墩,防撞墩采用混凝土浇注,黄黑色油漆竖向标识(黄黑间距25厘米),在挖方段靠近易滑坡体侧要设置上浆砌片石挡护,高度不小于1米,勾横平竖直的阳缝。
7、水沟:排水沟根据地形设置,宽度和深度不小于50cm, 2011年11月前进行硬化处理,可采用石砌。
根据地形每100米左右将排水沟中水流通过路面下暗沟引至沟壑一侧排走,引入沟壑时注意水土保持,不得冲刷当地农田,暗沟采用埋设混凝土预制管的方法通过路面。
工程便道施工的标准要求(3篇)

第1篇一、工程便道施工概述工程便道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运输、施工、生活等需求,临时搭建的道路施工。
工程便道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工程便道施工的标准要求。
二、工程便道施工标准要求1. 布置原则(1)结合地形、地物和现有生活、生产设施,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2)遵循施工平面布置,必须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求。
(3)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证畅通,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
(4)合理保护便道上的古树、大树及珍贵树木,尽量少破坏原生态,将开挖范围内的树木、草根移栽到便道路边或边坡上,并适时在边坡植草、种树。
2. 建设标准(1)宽度:便道路面宽5m,路基宽度不得小于7m,设置1.5%的横坡。
(2)路面材料:新建路基必须经过分层碾压,以满足施工车辆运输要求。
对于特殊地段,务必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
路面最低标准采用泥结碎石或级配碎石;特大桥、隧道洞口、搅拌站和预制场与地方路连接段便道路面必须采用20cm厚混凝土硬化。
(3)排水设施:施工便道应设置必要的排水沟,确保便道路面排水畅通;在汇水面积较大的低凹处设置涵洞。
(4)转弯半径: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20m,极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15m。
(5)坡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8%,极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10%。
(6)路基:新建路基必须经过分层碾压,以满足施工车辆运输要求。
对于特殊地段,务必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
3. 施工要求(1)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编制,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质量要求等。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貌。
三、总结工程便道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要求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便道建设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证通畅,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
2、便道、便桥宜利用永久性道路和桥梁,新修施工便道应尽可能建在永久用地范围内。
3、施工便道分为主(干)线和支线,施工主干道线尽可能地靠近管段各主要架子队,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施工便道应与相邻便道衔接。
4、应尽量避免与既有铁路路线、公路平面交叉。
便道干线不宜占用路基,特殊地段必要时可考虑短期占用路基,但应采取短期临时过渡性措施,尽量缓解干扰。
二、标准
1、宽度:
要求便道干线5m宽,支线3.5m宽。
特殊地段可适当降低宽度要求增加会车台处理,但不得低于干线 3.5m 宽,支线2.5m宽。
在临壑地段,应适当加宽路面,以确保行车安全。
在需要设置会车台的路段按照每200米设置一处,会车台处路段宽度不得小于6米,长度不小10米,且有明显标识。
2、坡度:
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8%,极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10%。
3、转弯半径:
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20m,极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15m。
4、路基:
新建路基必须经过分层碾压,以满足施工车辆运输要求。
对于特殊地段,务必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
5、路面:
一般地段按照泥结碎石路面处理,特殊路段的路基必须进行换填处理,再进行泥结碎石路面施工,确保泥结碎石路面行车风雨无阻。
在与省道连接处和各分部驻地门口采用混凝土路面,以防止车辆进入省道或经理部污染道路及场地。
6、挡护:
靠近沟壑一侧必须修建挡护工程,包括挡土墙(填方段)和防撞墩,防撞墩采用混凝土浇注,黄黑色油漆竖向标识(黄黑间距25厘米),在挖方段靠近易滑坡体侧要设置上浆砌片石挡护,高度不小于1米,勾横平竖直的阳缝。
7、水沟:
排水沟根据地形设置,宽度和深度不小于50cm,2011年11月前进行硬化处理,可采用石砌。
根据地形每100米左右将排水沟中水流通过路面下暗沟引至沟壑一侧排走,引入沟壑时注意水土保持,不得冲刷当地农田,暗沟采用埋设混凝土预制管的方法通过路面。
8、便桥:
便桥设计荷载必须满足运输要求,桥面采用混凝土桥面,桥面两侧设1m 高防撞护栏,采用黄黑色油漆竖向标识(黄黑间距25厘米)。
便桥施工必须先行上报设计及施工方案。
9、标识:
便道全程必须悬挂或立警示、指示标志,标志标识制作要求见国家交通安全标识标准,标识标志包括:转弯警示、急坡警示、落石警示、会车台指示、桥梁指示、整里程标识、分叉路口指示、工地驻地指示、限高、限重、限速标志牌等。
三、养护
为保证施工便道的正常使用,各项目部要组织专门的养护队伍,配备必要的机械、工具和材料,对施工便道进行养护,在便道两侧每隔一段距离堆放一定数量的砂砾用于填补坑洼,保证路况完好,确保无坑洼、无落石,排水通畅。
四、便道检查要点及频率
检查要点及频率根据下表进行。
施工便道检查要点及频率
中铁七局巴达铁路局指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