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急性脊髓炎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5例临床分析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点。
方法综合分析35例ADEM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
结果 ADEM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起病较急,病程多缓解与复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麻疹、风疹、水痘、流腮、猩红热为主要诱因,脑脊液显示免疫活性增高,脊髓、小脑、大脑白质、脑干受累多见,电生理、免疫学及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综合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学及影像学检查能明显提高临床确诊率。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免疫学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8-1142-02Clincal analysis of35patients with acutedi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Wang Zhengjun,Sun Liqiu,Wang Hangyan,et al.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10085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acute di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Methˉods The gener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lesion locations,the results of cardinal ancillary investigations,and treatment as well as prognosis of35ADEM patient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Results ADEMwas mainly consisted chilˉdren,young and middle-aged persons.Their onsets were relatively acute or subacute.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ˉfection and vaccination,measles,german measles,chickenpox,mumps,scarlet fever were the main inducements.The immunocompetence of CSF was increased.Spinal cord,cerebellum,cerebral medullary substance and brain stem were often involved.Electrophysiology,immunology and imaging investigations were helpful to diagnosis.The administration of glucocorticoid was effective.Conclusion In addition to clinical features,neuroelectrophysiology,CSF immunology and imaging investigations altogether aid greatly clinical definite diagnosis.Key words acute di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immunology evoked potential MRI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组累及脑与脊髓白质的脱髓鞘疾病。
急性脊髓炎临床分析

急性脊髓炎临床分析一、概述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脊髓急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儿童和青少年较为常见。
其临床特征为突发的脊髓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本文将对急性脊髓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发病机制急性脊髓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病理研究显示,其主要特点是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
这种炎症反应导致脊髓的神经元、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结构的损害。
病因方面,大多数急性脊髓炎与前一至两周的感染有关,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
三、临床症状1.肢体无力:急性脊髓炎患者常会出现四肢乏力或瘫痪的情况。
乘数肢体受累的情况下,无力程度可能不一,且常伴随着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2.感觉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的现象,如触觉、痛觉和温度感觉障碍。
3.尿潴留或排尿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或排尿困难。
4.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脑膜刺激征,如头痛、颈项强直等。
少数病例还可伴有脑神经功能障碍。
四、诊断方法1.详细病史询问: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及家属病史,包括病前感染情况、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医生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脊柱检查等。
对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进行评估,并检查其他脑神经功能。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检查、炎症指标检测、免疫学指标检测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以及是否伴随自身免疫相关的指标异常。
4.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脊髓MRI等。
脊髓MRI能够直接显示脊髓的异常改变,帮助明确诊断。
五、治疗方案1.对症治疗:包括休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营养等。
此外,针对症状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使用肌肉松弛剂缓解肢体痉挛、使用利尿剂缓解尿潴留等。
2.免疫治疗:对于免疫介导的脊髓炎,免疫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5-31T09:43:34.9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5期作者:高亚茹[导读] 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30例高亚茹(解放军第513医院神经内科甘肃兰州 73275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3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
结果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经临床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
结论通过对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临床观察;护理措施急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
主要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各种感觉缺失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较常见。
主要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加强功能训练及促进功能恢复。
除临床治疗外,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现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5±2.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中急性脊髓炎的诊断标准[1]。
经病史,体征和相关MRI和脑脊液检查确诊。
均为急性起病或亚急性起病。
主要表现感觉障碍12例,双下肢瘫痪20例,四肢瘫痪6例,大小便失禁25例。
1.2 方法急性期药物治疗应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及免疫抑制作用。
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功能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
2 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应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温升高,有无发绀、吞咽及言语障碍等。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作者:孟海英赵冬梅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24期[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8月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字] 急性脊髓炎;临床护理;分析[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4-108-03Clin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itisMENG Haiying ZHAO DongmeiDepartment of 4th Neurology, Xuzhou Central Hospital, Xuzhou 22100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are measures of acute myelitis. Methods 50 case with acute myel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each group had 25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personalized care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care, compared the car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are satisfaction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Key words] Acute myelitis; Clinical care; Analysis急性脊髓炎又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由于肺化脓性局限于数个脊髓段的横贯性脊髓炎,可以分为感染后脊髓炎、副肿瘤脊髓炎、脱髓鞘脊髓炎、疫苗接种后脊髓炎及坏死性脊髓炎等,目前病因并不明确[1-2]。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通过将两种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64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并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
其中将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进行临床治疗的32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定为观察组,将采用地塞米松进行临床治疗的32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定为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对两组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的32例患者在通过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其疗效要明显好于通过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32名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占总人数的96.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占总人数的75.0%。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本文的对比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方式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其在促进急性脊髓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值得在临床医疗中进行大力推广。
标签:甲基强;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临床效果在目前的临床医学中,急性脊髓炎又称之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其是一种以非特异性炎症为特点所引起的人体神经内科疾病。
急性脊髓炎多发生于患者感染以后,其炎症的发作经常会牵连到人体某几个脊髓节的灰白质和脊柱膜,继而引发患者出现四肢瘫痪、排泄障碍以及传导束性障碍等[1]。
据可靠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急性脊髓炎发病率为6.3%~7.2%,而且病因并不明确。
在以往临床中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采用普通的常规剂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包括地塞米松和泼尼松等,但由于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患者在用后经常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且临床疗效并不是很明显[2]。
而近年来有关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的报道越来越多,并且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
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0例临床特点及转归

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0例临床特点及转归摘要目的:探讨6~12岁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点及转归,以期提高其诊疗水平。
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ADEM的患儿进行为期1~3年的跟踪随访,并对其临床过程、治疗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本病春季发病最多(53%),其次为夏季(27%);全部病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经1~3年随防,临床效果显著,仅有4例復发,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未再复发。
结论:小儿ADEM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左右,复发病例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特点转归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相关性疾病,常发生于病毒感染后或预防接种后,其共同病理特征为脑部和脊髓散在的脱髓鞘病灶。
近几年在小儿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且易与病毒性脑炎混淆,但其在治疗上有很大区别,ADEM需要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而病毒性脑炎一般不适用激素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现将近年来30例ADEM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转归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2~2006年收治ADEM患儿30例,男16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1:088,年龄6~12岁。
本组病例各季节均有发病,以春季发病最多,共16例(53%),夏季发病8例(27%)。
诊断标准:符合以下条件即可诊断[1]。
多有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呈弥慢和多灶性;头颅MRI及CT可见颅内以白质为主的多发异常信号;临床排除病毒直接感染和其他颅内病变。
临床特点:①前驱病史及疫苗接种史: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感染史14例,发病前1~2周有麻-风-腮三联疫苗接种史3例,狂犬病疫苗接种史1例,其余12例无明确的前驱感染或疫苗接种史。
②临床表现:2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发热和神经系统表现不一定同步,12例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6例在发热7~21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单位:苏成林(274031山东省菏泽地区人民医院)
参 考 文 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8:868
2,赵明伦.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993,112
3,Etsuo Obtaki,Toyeiiro Matsuife disseminefed encephalomyelitis after treatment with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accine.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5,59:316~317
本组有25例行脑电图检查,均示弥漫性慢波活动,这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多在额、颞叶出现高波幅棘波和慢波不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文献显示本病儿童与青壮年发病为多,本组60岁以上者仅5例,与文献相符。但老年人患本病容易误诊,尤其在病史询问不细时,很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本组就有3例误诊,按脑血管病治疗无效,行腰穿检查后发现脑脊液异常,追问出感染病史,方明确诊断。故对老年患者,尤其是突发癫痫或精神异常者,一定要详询病史,做必要的辅助检查,以防延误治疗。
对于本病的治疗,鉴于其与免疫有关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以激素治疗为主。本组对于重症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这种冲击疗法可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改善脱髓鞘区的传导功能,同时又能直接消除神经组织或细胞水肿,起到治疗迅速、安全有效的作用[4]。至于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文献报道可治疗许多全身性免疫疾病。其机制可能为:①基因-抗基因相互作用;②抗超抗原的抗体和超抗原激活T细胞的抑制;③Fc受体的阻滞或Fc受体结合细胞的调节减少;④胞质活动之激活或产生的抑制;⑤免疫球蛋白制品内含有不同浓度的可溶性CD4、CD8、HLA有抗原识别竞争作用;⑥抑制C3b和C4b结合到靶组织上与阻止膜溶解复合物的形成[5]。故对该病可以考虑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30例效果观察

6 2 6・
Q 生 2 ! 鲞 筮 期 丛 』Q f
nc t n , 1 。o. .o iai s 0 0V 1 4N . o 2 2 6
[ 章 编 号 】0 6 2 4 2 1 )6 0 6 — 2 文 10 — 4 0(0 0 O — 6 2 0
甲基泼尼松 龙冲击治疗 急性脊髓炎 3 O例效果观察
4 I% 33
照组 ( 塞米 松 治 疗 )0例 , 2 例 , 9例 , 龄 地 3 男 1 女 年
l ~ 8岁 , 均 4 . 26 平 58岁 ; 髓 MR 检查 显 示 病 灶 位 脊 I 于 1一 5 段 ; 均住 院 1 rT节 3 平 5天 。两组 间性 别构成 比 ,
1
高 阳 陈卫 伟 左 其 龙 孙 鼎 明 蒯 风
( 盐城 市 第一 人 民 医院神 经 内科 . 苏 24 0 ) 江 20 1 摘 要 目的 : 察 甲基 泼 尼 松 龙 冲击 疗 法 治 疗 急 性脊 髓 炎 的效 果 , 观 以探 讨 较 为 有 效 的 治疗 方 法 。 法 : 经 方 将
髓 MR 检查 示病 变 均位 于脊 髓 T一 I T 节段 。均有 双 下 肢低 下 , 力减 弱 : 力 0 3级 。 肌 肌 ~ 均有 膀胱 、 直肠 括
率 之 间 的差 异性 比较采 用 X 检验 。 P 00 以 <. 5表示 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约 肌功 能障 碍和感 觉 障碍 平面 。按 入 院先后 单双 数
4
0
0
与 对 照 组 比较 .尸 00l <.
平 均 年龄 , 变部 位和 病程 差异 均无统 计学 意义 ( 病
00 。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例急性脊髓炎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20T11:54:53.7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3期作者:赵洪丽[导读] 表现为脊髓病变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为常见的脊髓疾病之一[1]。
赵洪丽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
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3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经治疗临床治愈20例,好转8例,未愈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对急性脊髓炎的治疗要努力减轻脊髓损伤,防止并发症,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药物治疗;补液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56-02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异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症,以胸髓(T3~T5)最常受累,以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膀胱、直肠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
表现为脊髓病变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为常见的脊髓疾病之一[1]。
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3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55岁,平均33岁。
病程4小时~2个半月,平均7天。
病前均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均急性起病,均有感觉障碍,双下肢截瘫18例,四肢瘫7例,括约肌功能障碍24例。
白细胞可正常也可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可轻度增高。
糖、氯化物含量正常,神经影像学异常。
1.2 方法
1.2.1药物治疗脱水药物治疗减轻脊髓水肿和清除自由基。
皮质类固醇激素针对本病可能为自身免疫机制有关的非特异性炎症,故用激素可起到抗水肿、抗炎和减轻免疫反应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或泌尿系感染[2]。
B族维生素及扩血管药物有助于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α-甲基酪氨酸(AMT)对抗酪氨酸羟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合成,预防出血性坏死发生。
增加组织储氧量,促进有氧代谢和侧支循环,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对于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导致的呼吸肌麻痹,轻者可用利痰药物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1.2.2补液方法
1.2.2.1脱水利尿剂 20%甘露醇每次1~2g/kg,每日静脉点滴2~3次,连用4~6天。
注意水电解质及。
肾功能的变化。
合并有心肺并发症者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如呋塞米。
另外706代血浆500 ml静滴1/d。
1.2.2.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急性期可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短疗程疗法,500~l000mg/d加入5%葡萄糖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静点,连用3~5天;或用地塞米松10~20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mg/d静点,lO~20天为1个疗程。
用上述两药后可改用强的松口服40~60mg/d,随病情好转逐渐减量停药,每周减1次,5~6周内逐渐停药,同时应注意给予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
要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可预防性使用洛塞克40mg,2/d静推,或西咪替丁0.2g,2/d入壶。
补充钙剂和钾盐,加强支持疗法以保证足够水和热量摄入,预防各种并发症。
1.2.2.3免疫球蛋白急性上升性脊髓炎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期应立即使用。
如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成人用量0.4g/(kg·d)静脉滴注,连用3~5天为1个疗程。
1.2.2.4抗生素根据可能的感染菌种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尽快控制感染。
如青霉素800万单位加在5%或10%葡萄糖液200ml静滴,1~2/d。
1.2.2.5神经保护剂、维生素和血管扩张剂辅酶A 100 U、ATP 20mg、肌苷0.2g、胰岛素4~6U和氯化钾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内静滴,1次/d,10~20天为1个疗程[3]。
神经生长因子100~1000BU,神经节苷酯20~40 mg,静注,1/d。
大剂量维生素B1,100mg/d,肌注、维生素B12 500μg/d,肌注。
扩血管药物如烟酸、丹参、地巴唑等。
1.2.2.6对有呼吸障碍者应经常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咳出,并给予化痰药物,如α-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2~4次/d,有较好效果。
也可用菲得欣液50ml,静滴,2/d。
严重呼吸麻痹者行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1.2.2.7尿潴留处理可用针刺或按摩关元、中极等穴位,或用二甲弗林8mg加维生素B1 100mg骶椎管内注入,l次/d,5~10次为1个疗程;如有尿路感染,可用庆大霉素4万~8万单位加生理盐水500ml或0.2%呋喃西林或0.1%新霉素溶液进行膀胱冲洗,4次/d,每次100~200ml保留30分钟放出。
2.结果
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经治疗临床治愈20例,好转8例,未愈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
3.讨论
急性脊髓炎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无性别差异。
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等上感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受凉、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
起病急,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带感或根痛,多在2~3天进展至高峰。
可出现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多见于青壮年。
典型的急性脊髓炎,多数在病前1~2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脊髓症状急骤出现,常见有背部疼痛或腹痛或束带感等神经根刺激症状、然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麻木、缺失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在数小时到数日内发展到最高峰。
急性病例,首先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一切运动、感觉、反射消失,伴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期一般持续3~4周,以后逐渐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征象,如肌张力痉挛性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尿潴留转为反射性排尿(中枢联系中断,骶髓排尿反射弧仍完整,表现为不能随意排尿,呈反射性急促断续排尿,尿量少,不能排尽)。
急性脊髓炎恢复期的症状根据病损的程度和并发症的有无而定。
病情轻者,一至数周内肌张力逐渐恢复,首先是屈肌,以后为伸肌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增强,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等)阳性,成为痉挛性瘫痪。
肌力也随之进步,尿潴留转为反射性排尿。
以后症状逐渐恢复
[4]。
在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的病例中,若病损不能恢复者,脊髓休克期后,出现进行性屈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屈性截瘫,此时任何轻微刺激包括床褥的不平整,转动体位,膀胱的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强烈的屈曲痉挛,伴有出汗、竖毛、血压升高和大小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脊髓的总体反射。
不完全性横贯性脊髓损害的病例,常以伸性肌张力增高为主,出现痉挛性伸性截瘫。
【参考文献】
[1]王维治. 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8.
[2]郭沂涟,李义召,孙琳,毕建忠,李大年.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研究[J]. 2000,13(1):55-56.
[3]汤复喜,闫智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评价[J]. 2009,12(15):67-69.
[4]陈志刚,张烽. 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32例[J]. 2007,27(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