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4年考研-法硕联考(刑法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考研-法硕联考(刑法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甲在上学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2小袋白色粉末,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克”字样。
甲在电视上看过,知道这东西就是白粉,心想不如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构成()。
A. 走私毒品罪B. 非法持有毒品罪C. 贩卖毒品罪D. 走私、贩卖毒品罪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藏匿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
张某的行为属于()。
A. 立功表现B. 自首C. 以自首论D. 不能视为自首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A. 在人民法院受理了齐某自诉汤某故意伤害案件以后,汤某离家杳无音信B. 丛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侮辱案提出控告C. 薛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薛某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D. 秦某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逃离居住地藏匿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B. 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C. 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D. 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王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刑罚执行2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犯有故意杀人罪,应判处有期徒刑10年。
那么,王某尚需执行的刑期最高为()。
A. 18年B. 20年C. 23年D. 25年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法律硕士刑法学精选试题及解析(四)

法律硕士刑法学精选试题及解析(四)1、甲系一个体户,后见某类医用卫生材料供不应求,即擅自于2002年810月转产该类医用卫生材料,由于基本设施不具备、缺乏必要的技术条件,导致该批医用卫生材料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所幸因有关部门及时发现,追回并销毁其销售的部分货物,才未造成他人伤亡的严重后果,则对于该案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该案件应适用行为时的刑法典(97年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规定处理。
B.对该案件应适用审理时的刑法修正案四(02年12月28日颁布实施)关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规定处理。
C.如果该案一审判决作出后,某甲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
此时正在二审期间,适逢刑法修正案四颁布实施,则此时应直接适用该修正案。
D.如果该案一审判决作出后超过上诉期,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检查机关也没有提出抗诉。
但不久检查机关以该判决确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
再审期间,适逢刑法修正案四颁布实施,则此时应直接适用97年刑法典。
正确答案:A,D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正确答案:A,B,C,D3、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正确答案:B,C,D4、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正确答案:A,C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行为,适用我国刑法。
2023年考研-法硕联考(刑法学)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4

2023年考研-法硕联考(刑法学)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下列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中,对主观目的和行为方式有特别限定的有()。
A. 非法拘禁罪B. 拐卖妇女、儿童罪C. 拐骗儿童罪D. 绑架罪正确答案:B,C,D,2.(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以下选项所列行为中,正确的表述有().A. 以暴力抗税致人重伤的则构成故意伤害罪B. 在走私过程中,武装掩护走私的,则按具体的走私犯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C. 在走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则按具体的走私犯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D. 在走私毒品犯罪过程中.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的,不实行并罪,而直接以走私毒品罪的加重构成处理正确答案:C,D,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A. 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B. 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C. 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D. 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正确答案:C,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哪种行为可以构成伪证罪?()A.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B.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伪造证据的C.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的D. 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正确答案:C,5.(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将被害人杀死B. 乙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C. 丙与丁通奸多年,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毒打丁并称若丁不杀其夫,就要丁自杀,丁不忍杀夫遂自杀D. 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正确答案:A,C,D,6.(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B. 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C. 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D. 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正确答案:A,B,C,7.(真题)下列哪一选项最恰当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A. 证人B. 证人、鉴定人C. 证人、鉴定人、记录人D. 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正确答案:D,8.(真题)下列关于犯罪既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法律硕士刑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法律硕士刑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法学硕士刑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刑法已经就溯及力问题采取了措施a.从旧原则b、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更新和宽大原则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位对刑法规定的一切犯罪承担刑事责任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c、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为了单位的利益d.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3.关于过失犯罪,以下陈述有何错误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b、过失犯罪中不存在未遂犯c.既处罚过失结果犯也处罚过失危险犯d、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4.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
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
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
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第1页,共1页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a、犯罪准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必要的共犯:a.包庇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寻衅滋事罪d、组织恐怖组织罪6.甲、乙通奸生有一女,为避人耳目,将女婴置于人迹罕至的山林中,该女婴因饥渴而死。
对甲、乙应当a、论遗弃罪的定罪处罚b.按虐待罪定罪处罚c、故意杀人罪的定罪和处罚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7.由于甲、丙双方矛盾,甲方邀请乙方协助打丙,到达丙家后,乙方冲过去打丙,导致丙口鼻流血;然后A刺伤了C,造成C严重受伤。
在这种情况下,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
b、乙方应按故意伤害造成的轻伤处罚c.乙不构成犯罪,因为其拳击未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d、乙方按主犯处罚8.甲在盗窃时被当场抓获,经审讯,甲主动交代了自己与乙共同盗窃某仓库的犯罪事实。
法硕真题刑法答案解析大全

法硕真题刑法答案解析大全在备考法硕考试的过程中,刑法是一个重要的科目,也是考生们普遍认为比较难以掌握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刑法真题进行解析,供考生参考。
一、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刑法中的重要罪名之一,也是社会道德和法律所绝对禁止的行为。
在解析故意杀人罪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察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杀人的对象,二是杀人的主观要素。
关于杀人的对象,根据我国刑法中的规定,主要涉及的是生命权的保护。
如果被害人是一个具有生命的人,那么就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而如果被害人是一个尚未出生的胎儿,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这种情况下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至于杀人的主观要素,主要有故意和主观恶意两个方面。
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有明确的预见和预知,并且主动产生了这种行为和结果。
而主观恶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不仅有明确的预见和预知,而且还希望和期待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强奸罪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行为。
在解析强奸罪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需要考察的是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两个方面。
主观要素主要有两个方面:故意和性目的。
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有明确的预见和预知,并且主动实施了这种行为和结果。
性目的是指行为人进行强奸行为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满足自己的性欲的目的,而不是其他的目的。
客观要素主要是指具体的行为表现,包括使对方发生性行为的方式和手段。
这些方式和手段可以是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只要能够达到强制他人发生性行为的目的就可以构成强奸罪。
三、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解析抢劫罪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需要考察的是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两个方面。
主观要素主要是指行为人的故意和目的。
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有明确的预见和预知,并且主动实施了这种行为和结果。
目的是指行为人进行抢劫行为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他人的财物,而不是其他目的。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使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王某将抢劫犯杀死。
属于正当防卫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正确答案:D解析:王某前面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当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后面其将已经昏迷在地的宋某杀死则不具备防卫的前提,即对王某不存在任何现实侵害,应属于故意杀人的行为。
防卫过当是指满足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主观条件,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行为。
王某将已经昏迷在地的宋某杀死,不具备防卫的起因条件,当然谈不上防卫过当了。
2.2000年5月,陈某(17岁)强奸妇女并致使受害人死亡。
2001年10月,法院对此案件进行了审理,对陈某最高可以判处( )。
A.死刑立即执行B.死刑缓期2年执行C.无期徒刑D.有期徒刑15年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时间点是“犯罪的时候”而非“审判的时候”。
所以,选项C应选。
3.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2年考验期内,吴某经常违反监规,拒绝教育改造,没有悔改表现,但没有犯新罪。
2年过后,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B.减为15年有期徒刑C.减为无期徒刑D.延长考验期限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以后,即减为无期徒刑,至于其是否有悔改表现,不在考虑之列。
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刑法学真题及解析(doc 14页)

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刑法学真题及解析(doc 14页)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共1.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
在1979年刑法和19 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
对本案()。
课A.应适用1997年刑法课B.应适用1979年刑法336260 37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33623 037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研【答案】B同济【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刑法溯及力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第12条,刑法不溯及既往,除非新刑法对犯罪人有利,即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
本案中,1979年刑法与1997年刑法就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因此仍应当适用犯罪行为当时的1979年刑法。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021-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kaoyantjA.犯罪的一般客体B.犯罪的同类客体正门C.犯罪的直接客体D.犯罪的对象共【答案】B正门对面【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分类的依据。
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类社会关系。
我国刑法分则就是按照犯罪侵犯的同类客体,将犯罪分为十大类,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刑法分则的科学体系。
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根据一般客体无法进行犯罪分类。
而直接客体就是某一具体犯罪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仅仅是阐明该具体犯罪,不能说明其他犯罪。
犯罪对象相同的犯罪并不一定就是犯罪性质相同的犯罪。
因此,犯罪的一般客体、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都不是犯罪分类的依据。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院3.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
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
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
法律硕士(导论、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导论、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不属于广义上的刑法是( )。
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法规范D.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判例正确答案:D解析:广义刑法指一切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不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判例。
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三大原则中考查频率最高的。
选项A,习惯不能作为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渊源只能是法律,不能是其他低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其他非法律文件,另外在刑法解释巾也严厉禁止类推解释。
选项B,同上,不包括行政法规,只能是法律。
选项D,比如232条,故意杀人的,……这种情况下的不做具体描述因为太常见而不需要描述,或者是抛开了其他的条件(如时间、地点、手段等)因素。
3.我国刑法典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属于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的是( )。
A.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B.行政规章可以规定和解释刑法C.禁止溯及既往D.禁止绝对的确定刑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根据法律硕士真题(06-单-2)仿做。
罪刑法定要求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明文规定,而不是其他低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选项B错误;并不是绝对的禁止溯及既往,是禁止重刑溯及既往,选项C错误;选项D错误的原因是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如果是确定的刑法,正好是罪刑法定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
单选题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
A. 中国
B. 某外国
C. 甲国
D. 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 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1—5:A A A B C
单选题
6、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中止
C.故意杀人既遂
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
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答案:6—10: D D C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