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流体及岩石物理性质

合集下载

油藏及流体物理性质2

油藏及流体物理性质2

N Ah 1 Swc o / Bo
例题
例题2
某油藏含油面积为 14.4k ㎡,油层有效厚度 10m,孔隙度 20%,束缚水饱和度为 30%,原油 地下体积系数1.2(地下体积与地面脱气后体积 比 ),原油密度为 860kg/m ³,计算油藏的原始 含油储量。 So 1 Swc
实质是指油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值时,单位体积岩石 内孔隙体积的变化量
1.2 储集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三、岩石的渗透率
达西定律
Ap qK L
qL K Ap
例题
P1

P2
A
L
例题1
有一块砂岩岩心,长度为3cm,横截面积2c㎡ 其中只有水通过(百分之百含水)。水的粘度 1mPa〃s,在压差0.2mPa下通过岩心流量为 0.5cm³/s,求砂岩渗透率
二、岩石的压缩系数
pf
岩石骨架颗粒 岩石孔隙
岩石受压缩使孔隙体积减小的数值,用压缩系数 C f 表示
1.2 储集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的压缩系数 岩石受压缩使孔隙体积减小的数值,用压缩系数 C f 表示
dVp 1 Cf V f dp
dVp —油层压力降低 dp 时,孔隙体积的缩小值 V f —岩石表观体积
qL K Ap
1.2 储集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四、岩石中的流体饱和度
油相饱和度 气相饱和度 水相饱和度 油水两相共存 三相共存
So
油相体积
Vo V 100% o 100% VP V f 气相体积
Sg
Sw
Vg VP
100%
Vg
V f
100%
水相体积
Vw V 100% w 100% VP V f

3-1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3-1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1 C Vr
1 V V P T Vr P
C Cr Cl SoCo SwCw
例:某油藏含油区体积为Vf,原始压力Pi, 泡点压力Pb,,在原始压力与泡点压力间的平 均综合压缩系数为C 。 求:该油藏的弹性储量?
解:
1 C Vf
1 V V P T V f P
一、达西实验
1. 达西方程
AP L
(法国水利工程师享利· 达西1856年在用未胶 结砂做水的渗滤实验时发现)
QK
K
LQ
A P
应用条件
•岩石孔隙100%被某流体饱和;
•流体与岩石不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层流。
绝对渗透率:
单位:达西;
其大小只取决于岩石性质,与实验流体无关。
1达西=1 m 。
1. 有效渗透率
– 定义:多相流体同时流动时,岩石允许每一相流体 通过的能力。如:三相时:Ko、Kw、Kg l LQl Ko K w K g K Kl A P
2. 相对渗透率
– 定义:多相流体共存时,每一相的有效渗透率与岩 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如三相时:Kro、Krw、Krg
则平均气体体积流量为:
气测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
LQ
三、滑动效应(克林肯伯格效应)
现象:同一岩石,气测渗透率总比 液测渗透率高。 原因:滑动效应(Klinkenberg效应)
液 在孔道中心的液体分子比靠近孔道 体 壁表面的分子流速要高;而且,越靠 近孔道壁表面,分子流速越低;
气 靠近孔壁表面的气体分子与孔道中 体 心的分子流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2) 判断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典型相渗曲线
不同润湿性岩石相渗曲线的特征值 亲水 束缚水饱和度(%) 等渗点饱和度(%) >20 >50 中性 15~20 50 亲油 <15 <50

油层物理学 第二章 油气藏流体的物理特性

油层物理学  第二章 油气藏流体的物理特性

§2.1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 1、石油的组成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C5~C16

含氧化合物:

苯酚、脂肪酸 硫醇、硫醚、噻吩 吡咯、吡啶、喹啉、吲哚 胶质、沥青质
含硫化合物:

其它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Hale Waihona Puke 高分子杂环化合物:§2.1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 石油的分类
少硫原油 含硫量 含硫原油 >0.5% 少胶原油 胶质沥青质含量 胶质原油 多胶原油 < 8% 8~25% >25% <0.5%
三区:液相区、气相区、气液两相区
乙烷(占96.83%摩尔)-正庚烷的P-T图
三线:泡点线、露点线、气液等条件线 三点:临界点、临界凝析压力点、临界凝析温度点
§2.1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
双组分烃相图 (P-T图)
戌烷和正庚烷(占总重量的52%)的P-V图
§2.1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
双组分烃相图 (P-T图)
1.天然气的化学组成 低分子烃:甲烷(CH4)占绝大部分(70%—80%),乙烷(C2H6)、丙 烷(C3H8)、丁烷(C4H10)和戊烷(C5H12)的含量不多。 非烃类气体:硫化氢(H2S)、硫醇(RSH)、硫醚(RSR)、二氧化碳 (CO2)、一氧化碳(CO)、氮气(N2)及水气(H2O)。
油气藏类型
低收缩原油
液态烃比重
>0.802
原始油气比 (标准米3/米3)
<178
高收缩原油
凝 析 气 湿 干 气 气
0.802—0.739
0.780—0.739 >0.739 /
178—1425
1425—12467 10686—17810 /

油藏的岩石物理性质

油藏的岩石物理性质
集场所。 特点: 单一圈比 统一的水动力系统 统一的油水界面 油田:一个地区地下所有的油藏构成油田。
石油管理局 采油厂(清河、东兴) 油田 油藏
油藏流体:油藏中的石油、天然气、地层水
特点:处于高温、高压,石油中溶有大量的天然气,地层水矿化度高。
开采—地下流体的相态发生变化—最终影响采收率。 更高效的开发油藏,有必要弄清地下流体的相态、物性 随压力的变化。
油藏的岩石物理性质
石油深埋在地下岩石空隙中,是一种不可再 生资源。油田开发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对油藏得认识程度。
目前的开发现状:
我国多数老油田已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含水高,但 采出程度很低;新油田逐渐转向特殊油田的开发(稠油、 低渗、缝洞、海上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原油采收率普遍较低:海上油田小 于18%,陆上油田15-40%。(天然能量、轻质 油田) 地下还有大量的石油等待开发,只是就 目前的技术开发难度较大。对油藏的地质认 识和工程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石油地质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渗流力学 油藏工程 油藏数值模拟 采油工程
油藏物理
油层物理的主要内容:
(1)油藏流体(油、气、水)的高压物性; (2)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3)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油层:能储集油气、并能让油气在其中流动的多孔介质。 油藏:深埋在地下的油气聚

第二章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第二章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油藏包括两个部分:油藏岩石和油藏流体。

油藏流体是指油藏岩石孔隙中的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

油藏流体的特点是处于高温高压下,特别是其中的石油溶解有大量的烃类气体,使其与地面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别。

由于地下压力温度各油藏十分不同,因此油藏中流体处于不同的相态,可能为单一液相,也可能是单一的气相,可能处于油气两相等。

油藏流体在什么压力、温度条件下出现什么相态,各相态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如何?这就是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第一节天然气的高压物理性质一、天然气的组成及特点1、定义:1)地下采出来的可燃气体统称为天然气。

2)是指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生成,并以一定压力储集在地层中的气体。

2、组成以石碏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其化学组成:甲烷(CH4)占绝大部分,乙烷(C2H6),丙烷(C3H6),丁烷(C4H10)和戊烷(C5H12)含量不多。

此外天然气中还含有少量非烃气体,如硫化氢、CO2、CO、N2、He、Ar等。

3、天然气分类1)按矿藏特点气藏气、油藏凝析气、油藏气。

2)按组成干气:每一标准m3井口流出物中,C5以上烷液体含量<13.5cm3。

湿气:每一标准m3井口流出物中,C5以上烷液体含量>13.5cm3。

富气:每一标准m3井口流出物中,C3以上烷液体含量>94 cm3。

贫气:每一标准m3井口流出物中,C3以上烷液体含量<94 cm3。

3)按硫含量净气(洁气):每m3天然气中含硫<1g。

酸气(酸性天然气):每m3天然气中含硫>1g。

4、天然气组成的表示方法重量组成体积组成,摩尔组成。

二、天然气的分子量和比重1、分子量天然气是多组份的混合气体,本身没有一个分子式,因此不能象纯气体那样,由分子式算出其恒定的分子量。

视分子量:把0oC,760mmHg,体积为22.4ml的天然气所具有的重量定义为天然气的分子量。

天然气的视分子量是根据天然气的组分和每种组分的含量百分数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天然气的组成不同,其视分子量也不同,天然气的组成相同,而各组分的百分数比不同,其视分子量也不同。

油藏及流体物理性质

油藏及流体物理性质

1.3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石油的组成
烷烃(alkane):C5~C16 塔顶:炼厂气(C1~C4)
蒸馏 分馏塔
上部:汽油(C5~C9)
中部:煤油(C10~C15)
热 裂
下部:柴油(C11~C20)

底部:重油(C16~C45)
1.3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一、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天然气在高温高压下的物理特性
天然气的摩尔质量
n
M yiM i i 1
组分i的摩尔分数 组分i的摩尔质量
1.3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1.天然气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pV ZnRT
P-气体压力,Pa; V-在压力P下的气体体积,m³; T-绝对温度,K; n-气体摩尔数; R-通用气体常数,通常为8.314J/(mol·K)
Vo -地面脱气原油体积,m³
1.3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溶解气油比
油藏原始压力下的溶解气 油比与泡点压力下溶解气 油比相等。
当压力降低至泡点压力, 随着压力的降低,溶解气 油比减小
油藏条件下,温度升高,溶解气油比降低
1.3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地层油体积系数
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油藏流体
石油(petroleum) 天然气(gas)
储层烃类:C、H
(reservoir fluid)
地层水(stratumtous water)
•油藏流体的特点(the characteristic of reservoir fluid ):
高温高压,且石油中溶解有大量的烃类气体; 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烃类流体的密度小,比水轻。

《油层物理》名词及解释

《油层物理》名词及解释

《油层物理》名词及解释1、《《油层物理油层物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岩石物理性质岩石物理性质petrophysicalproperties指岩石的力学、热学、电学、声学、放射学等各种参数和物理量,在力学特性上包括渗流特性、机械特性〔硬度、弹性、压缩和拉伸性、可钻性、剪切性、塑性等〕。

流体物理性质流体物理性质fluidproperties油层流体是指油层中储集的油、气、水,它们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各种特性参数、相态特征、体积特征、流淌特征、互相之间的作用特征及驱替特征等。

水基泥浆取心水基泥浆取心water-basemudcoring水基泥浆钻井时所进行的取心作业。

油基泥浆取心油基泥浆取心oil-basemudcoring油基泥浆钻井时所进行的取心作业;它保证所取岩心不受2、外来水侵扰,通常在需要测取油层初始油〔水〕饱和度时选用。

岩心岩心core利用钻井取心工具获取的地下或地面岩层的岩石。

岩样岩样coresample从岩心上钻取的供分析化验、试验讨论用的小样〔一般长2.5cm~10.0cm、直径2.5cm~3.8cm〕。

井壁取心井壁取心sidewallcoring用井壁取心器从井壁获取地层岩石的取心方法。

岩心收获率岩心收获率corerecovery指取出岩心的长度与取心时钻井进尺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密闭取心密闭取心sealingcoredrilling 用密闭技术,使取出的岩心保持地层条件下流体饱和状态的取心方法。

保压取心保压取心pressurecoring用特别取心工艺和器具,使取出的岩心能保持地层压力的取心3、方法。

定向取心定向取心orientationalcoring能知道所取岩心在地层中所处方位的取心方法。

冷冻取心冷冻取心freezingcore 用冷冻来防止岩石中流体损失和胶结疏松砂岩岩心破裂的岩心爱护方法。

常规岩心分析常规岩心分析routinecoreanalysis常规岩心分析分为部分分析和全分析。

2-1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2-1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2)温度的影响:温度↗粘度↘ (3)溶解气的影响: Rs↗粘度↘ (4)压力的影响:P<Pb,P ↗粘度↘ P>Pb,P ↗粘度↗
P=Pb,粘度最小
§2-4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一、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二、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三、天然气的压缩系数 四、天然气的粘度
一、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不计分子的体积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CnH2n+2 环烷烃:碳链:单键、环状链;分子式:CnH2n 芳香烃:分子中具有苯环结构。 少量其它化合物,如氧、硫、氮等的化合物:沥青、 脂肪酸、环烷酸等。
2. 石油馏分:
汽油(C4~C10); 煤油(C ~C12); 柴油(C13~C20);
11
润滑油(C21~C40);残渣(C41以上);
3. 石油的分类
不计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为弹性碰撞
PV理想 nRT
(2)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PV实际=ZnRT
Z= V实际 V理想
Z-压缩因子
压缩因子的物理意义?
二、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g
(Formation volume factor of natural gas)
定义:一定质量天然气在地下的体积与其 在地面标准状况(20℃,0.1MPa)下的体积 之比。 V
u Boi Bo
Pb
P
地面
Vs =1m3
Vs Rs
Vs Rsi
三、地层油等温压缩系数Co: (Isothermal Compressibility of oil)
定义:温度一定,单位体积地层油的体积随 压力的变化率。 1 Vof Co 1 MP a V P
of
一般用某一压力区间的平均压缩系数表示, 如Pi与Pb之间: 1 Vob Vof 1 Bob Boi Co Vof Pb Pi Boi Pi Pb Vof—高压下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影响因素 ① 油气性质
油气密度差异越小,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越大。
② 压力
③ 温度 油藏条件下,T升高,Rs降低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3、压缩系数(Co) (1)定义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
化率,1/MPa
1 Co Vf V f P T
•油藏流体
(reservoir fluid)
地层水(stratumtous water)
•油藏流体的特点(the characteristic of reservoir fluid ): 高温高压,且石油中溶解有大量的烃类气体; 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同时会出现原油脱气、析蜡、地层水析盐或气体溶解等相态 转化现象。 烃类流体的密度小,比水轻。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四、天然气高压物性
1、压缩因子(Z)
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 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与在相同 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 理想气体的假设条件: 1.气体分子无体积; 2.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3.气体分子间是弹性碰撞;
V实际 Z= = V理想 nRT P
ln Co 2.4615 1.43 ln p 0.395 ln pb 0.39 ln T 17.78 1 0.455 ln Rsb 0.262 ln 0.929 o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2)影响因素分析:
1 Co Vf V f P T

其中: pb -饱和压力,MPa;
o -地面脱气原油相对密度;
tR -地层温度,℃;
g -天然气相对密度;
Rs -溶解气油比,m3/m3;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地层油:高温高压,溶解有大量的天然气 2、溶解气油比(Rs) (1)定义: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地层油中溶解的气量,m3/m3。
当P>Pb时, P↗, μo↗ 当P=Pb时,μo= μomin
μ
o
~P、T 关系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6、稠油
指在油层条件下,粘度大于50 mPa.s,相对密度大于
0.90的原油。
稠油分类 普通稠油 Ⅰ Ⅱ 特稠油 超稠油(天然沥青) 粘度(mPa.s) 50~100 100~10000 10000~50000 >50000 相对密度(20℃) >0.900(<25ºAPI) >0.920(<22ºAPI) >0.950(<17ºAPI) >0.980(<13ºAPI)
Rs
Vg Vo
Vg-地层油在地面脱出的气量(标准状态)m3 Vo-地面脱气原油体积,m3。 Rs-在地层条件下的原油溶解气油比,
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是用接触脱气的方法得到的。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2、溶解气油比(Rs)
一次脱气示意图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2、溶解气油比(Rs)
四、天然气高压物性
2、体积系数(Bg)
天然气在油藏条件下的体积V与其在地面标准状态(20℃,
1.013×105Pa)下的体积V0之比,单位,m3/m3。
3、天然气压缩系数(Cg)
V Bg Vo
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气体随压力变化率。
1 V C g ( )T V P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一般地,Bo>1。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4、体积系数(Bo) 当p>pb时: Bo Bob 1 Co p pb 当p=pb时: B 当p<pb时: B
o
0.972 1.1213 10 2 F 1.175
0.5
g F 0.1404 Rs o
o
5.625 10 2 T 1
1.076 1 C1 Rs C2 C3 Rs 6.4286 10 2 T 1 1 o


Bob-pb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
Co-压缩系数;
T-地层温度,℃; γo、γg -原油和天然气相对密度;
①组成 轻烃组分所占比例↗,Co ↗
②溶解气油比 ③温度 ④压力 Rs↗, Co↗
T↗,Co↗ P ↗, Co↘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4、体积系数(Bo) (1)定义
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是指原油在地下体积(即地层
油体积Vf)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Vs)之比。
Bo
Vf Vs
汽油蒸气含量
(the content of gasoline stream)
硫含量
(the content of sulfur)
净气<1g/m3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3、石油的组成 烷烃(alkane):C5~C16 环烷烃(ring-alkane) 芳香烃(aroma-alkane)
含氧化合物:环烷酸、苯酚、脂肪酸 含硫化合物:硫醇、硫醚、噻吩
其它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吡咯、吡啶、喹啉、吲哚 高分子杂环化合物:胶质、沥青质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参数包括原油饱和压力、溶解气油比、 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和粘度。 1、原油饱和压力 原油饱和压力系指在地层条件下,原油中的溶解气开始分离 出来时的压力。又称泡点压力。
石油工程概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第一章 油藏流体及岩石物理性质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油藏
(reservoir)
储集其中的流体(fluid) 储集流体的岩石(rock) 石油(petroleum) 天然气(gas) 储层烃类:C、H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1、原油饱和压力
Standing于1947年,利用美国加利福尼亚22个油田105个饱和压力数据, 建立经验公式:
R pb 24.46 s g

0.83
10
1.7686 3 1.63810 t R o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某些油田原油物性参数
油田名称 大庆油田某层 华北油田某层 胜利油田某层 中原油田某层 罗马什金(俄) 油层温度 (℃) 45 90 65 109 40 油层压力 (MPa) 7~12 16 23 37 17 泡点压力 (MPa) 6.4~11 13 19 24.6 8.5 溶解气油 比(m3/m3) 45 7 27.5 69 58.4 体积系数 1.09~1.15 1.10 1.0955 1.21 1.17 收缩率 (%) 8.3~13 8.5 8.4 17.4 14.5 压缩系数 (MPa-1) 7.7×10-4 10.4×10-4 7.3×10-4 18.3×10-4 11.4×10-4
5、粘度(μ) (1)定义 当速度梯度为1时单位面积上流体的内摩擦力,单位:mPa.s。
u x =- xy / y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三、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5、粘度(μ) 当p≤pb时: 当p>pb时:
lg lg od 1 5.02
m
3.5497
o
0.5644 lg T 17.78
p o ob p b m 956.429 p1.187 exp 11.513 0.013024 p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2)影响因素分析: ①组成 轻烃组分所占比例↗, μo ↘ ②溶解气油比 ③温度 Rs ↗, μo ↘ T↗,μo↘
④压力 当P<Pb时, P↗, μo ↘
V实际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
Z<1实际气体较理想气体易压缩 Z=1实际气体成为理想气体
Z>1实际气体较理想气体难压缩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天然气压缩因子,可根据天 然气组成和所处温度、压力条 件查相应图版获得。
拟对比压力PPr: ppr
拟对比温度TPr:
TP r
p ppc
T Tpc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Beggs于1980年,利用世界范围内600个实验室6000个以上的数据,建立经 验公式:
1.076 3 R s C1 gs P exp C3 1 / 3.6585 10 T 1 o 1.076 2 1 0 . 2488 1 5 . 625 10 T 1 lg p 0 . 1019 sp sp 其中: gs gp o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二、油气化学组成
1、天然气的组成

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烷烃 (alkane)(主要)
CH4 70-98%
C2H6
C3H8
C4H10
>C5
★非烃气体(少量)H NhomakorabeaS CO2 CO N2 H2O
★惰性气体(inert gas
):
He、Ar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2、天然气的分类
矿藏
(mine)
气藏气 (gas of gas reservoir):又叫气田气,单独聚集成气藏 油藏气 (gas of oil reservoir):又叫油田气,伴生气,溶解或气顶中的气 凝析气 (condensate gas):具有反凝析作用能形成凝析油的气田气
干气 (CH4>98%) 湿气(富气) (CH4>50%,汽油蒸气) 酸气≥1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