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合集下载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矿化度 水中矿物盐的质量浓度,通常用mg/l表示
地层水的总矿化度表示水中正负离子的总和。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
我国部分油田地层水资料
油田名称
Na+(K+)
离子质量浓度及总矿化度/(mg/L)

Ⅰ-2
主要指标 粘度(mPa.s)
辅助指标 相对密度
50①~150① >0.9200 150①~10000 >0.9200
开采方式
常规或注蒸汽 注蒸汽
特稠油

10000~50000 >0.9500
注蒸汽
超稠油(天然沥青)

>50000
>0.9800
注蒸汽
注:①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它指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
相态: 物质在一定条件(一定温度、压力和比容
条件)下所处的状态。
F( p,T, v) 0
相态方程 油藏烃类一般有气、液、固三种相态。
油藏烃类的相态通常用相图研究,最常用的是 P-T 相图。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
泡点线
多 组 分
等液量线
◆ 三线 ◆ 四区 ◆ 五点
P-T

露点线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
②气体的粘 度随气体分 子量的增大 而减小;
③低压范围 内,气体的 粘度几乎与 压力无关。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2) 高压下
在高压下,气体密度变大,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起主要作用,气体层间产生单位速度梯度所需的层 面剪切应力很大。
①气体的粘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②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③气体的粘度随气体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储层物理性质

储层物理性质
通常以干燥空气或氮气为流体,测定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k=
2P2qμ A P12
L P22
渗透性: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控制产能大小→受控于形成条件和工艺改造措施:压裂、酸 化等
绝对渗透率:当单相流体充满岩石孔隙,流体不与岩石发生 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流体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时,所测得 的岩石渗透能力。绝对渗透率与流体性质无关
包括:各种孔隙(狭义)、溶孔、溶洞、裂缝、成岩缝
孔隙空间
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是储集流体的场所, 也称为储集空间。
岩石中各种 孔隙、孔洞及裂 缝组成的储集空 间,其中可储存 流体。
所有具有孔隙的的岩石均可成为储集岩?
总孔隙: 有效孔隙:连通的毛管孔隙及超毛管孔隙
(D= 0.2~500m) (D>500m)
据孔隙或裂缝大小及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a、超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0.5mm,或裂缝宽度>0.25mm
特点:在这种孔隙中,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服从静水力学的一般规律。
b、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之间 特点:在这种孔隙中,由于受毛细管力的作用,流体已不能在其中自由流动,只有在外 力大于毛细管阻F P1 P2 t
Kx: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μm2 Qx:某一流体在t秒内通过岩样的体积,cm3
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共存时,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 对渗透率的比值。与流体性质、岩石本身的微观孔隙结构特 性相关。
Kxr=Kx/K
Kxr:某一流体的相对渗透率,小数 Kx: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μm2 K:岩样的绝对渗透率,μm2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
5
第一节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
本节目的:
u了解储层流体的化学组成和油气藏类型;
u明确烃类体系的相态表示方法;
u掌握单、双、多组分烃类体系的相图特征;
u明确典型油气藏的相图变化趋势。
6
一、油气藏烃类化学组成及分类
1、油气烃类体系的化学组成
u油气的主要成分:烃类化合物(hydrocarbon) u油气的化学组成: l元素:主要元素:C 、H、O、N、 S 微量元素(金属、其它非金属)
1.8
1.48 2.62 5.59 6.12 4.73 64.97 100 8
1、油气烃类体系的化学组成
u油气烃类体系的化学组成及其在常温、常压下 的相态特征
C1,…C4,C5…C16,C17…CnH2n+2,N2,CO2, H2S及N、S、O化合物
气态
液态
固态、半固态 气态
胶质、沥青质
n
C1为主, 少量C5+,地下原始条件为气态,随压力 下降或到地面后凝析油析出,γo=0.6~0.7
10
2、油气藏类型
u临界油气藏(critical oil-gas reservoir):
挥发性油藏(volatile-oil reservoir),T地=TC,油气间 无明显界限,γo =0.7~0.8

C3、C7、C20
拟组分(pseudo-component):
用于工程计算的一种假想组分,由 物系中几种组分合并成。

H2 O
例如,油气相态研究中常用组分:
l纯组分:C1、C2、C3…; l拟组分:轻烃组分C2-6、重烃组分C7+
14
1、基本概念
u组成(composition)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哪些是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
它们主要是指流体的粘度、相对密度、体积系数、 压缩系数、分子量 、天然气的偏差因子 、原油的溶解 油气比和两相体积系数等等。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为什么要进行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
对储层流体物性的评价是油气藏工程研究中的首要 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储层流体物性参数是油 气藏的重要参数,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在实验 室中进行测定。
T p cT p c 14 4y 9 4 N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2、拟对比压力PPr和拟对比温度TPr的计算
对比参数就是指某一参数与其应对应的临界参数之比:即
p pr
p p pc
T
T Pr
T pc
3、天然气偏差因子Z的计算
定义:天然气偏差因子Z的计算是指在某一压力和温度 条件下,同一质量气体的真实体积与理想体积之比值。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主要方法: 1.经验关系式法 2 .非线性神经网络法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第一节 地层天然气的物性参数计算
地层天然气主要是指干气气藏气体、凝析气藏气 体和煤层气气体,其高压物性参数包括天然气的偏差 因子、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和粘度。
1、拟临界压力ppc和拟临界温度 Tpc的计算
LC7 M7c
M M 7 /c c7 0.0001
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平均偏差为7.4%。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第二节 地层原油的物性参数计算
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参数包括原油饱和压力、溶解气 油比、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和粘度。
1、原油饱和压力
饱和压力Pb(泡点压力)是原油中第一个气泡出现时的最

油层物理-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PPT文档124页

油层物理-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PPT文档124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油层物理-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Thank you

第一篇 第三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

第一篇 第三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

第三章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所谓储层流体,这里指的是储存于地下的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

其特点是处于地下的高压、高温下,特别是其中的石油溶解有大量的气体,从而使处于地下的油气藏流体的物理性质与其在地面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别。

例如,当储层流体从储层流至井底,再从井底流至地面的过程中,流体压力、温度都会不断降低,此时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原油脱气、体积收缩、原油析蜡;气体体积膨胀、气体凝析出油;油田水析盐—即离析和相态转化过程,而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对于油藏动态分析、油井管理、提高采收率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又如,进行油田开发设计和数值模拟时,必须掌握有关地下流体的动、静态物理参数,如石油和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溶解系数、压缩系数、粘度等;在进行油气田科学预测方面,如在开采初期及开采过程中,油田有无气顶、气体是否会在地层中凝析等,都需要对油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相态变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作出判断。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石油、天然气和水的性质及其问的相互关系,不掌握它们的高压物性参数,那么,科学地进行油田开发、采油及油气藏数值模拟等便无从讲起。

第一节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石油和天然气是多种烃类和非烃类所组成的混合物。

在实际油田开发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在同一油气藏构造的不同部位或不同油气藏构造上同一高度打井时,其产出物各不相同,有的只产纯气,有的则油气同产。

在油气藏条件下,有的烃是气相,而成为纯气藏;有的是单一液相的纯油藏;也有的油气两相共存,以带气顶的油藏形式出现。

在原油从地下到地面的采出过程中,还伴随有气体从原油中分离和溶解的相态转化等现象。

那么,油藏开采前烃类究竟处于什么相态,为什么会发生一系列相态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描述烃类的相态变化?按照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则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可以发现油藏烃类的化学组成是构成相态转化的内因,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是产生相态转化的外部条件。

因此,我们从研究油藏烃类的化学组成人手,然后再进一步研究压力温度变化时对相态变化的影响。

油层物理知识点总结

油层物理知识点总结

油层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油气储层的物理性质1.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是指岩石在外部作用下表现出来的物理特征,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孔隙连通性等。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直接影响着岩石的储集能力和渗流性能。

孔隙度是指储层岩石中孔隙空间所占的比例,其大小直接影响着岩石的储集能力。

渗透率是指流体在岩石中运移的能力,它受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和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

孔隙结构是指储层岩石中孔隙的形态和大小分布特征,它直接影响着岩石对流体的储集和运移能力。

孔隙连通性是指储层岩石孔隙之间的互相连接程度,对于流体的渗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油气的密度、粘度、饱和度、渗透率等。

油气的密度是指油气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直接影响着油气在地下的运移和驱替过程。

粘度是指液体的内摩擦力,它直接影响着油气在储层中的流动能力。

饱和度是指储层岩石中的孔隙空间中含有流体的比例,它直接影响着储层中的流体储集能力。

渗透率是指储层流体在岩石孔隙中渗流的能力,它受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和流体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3. 储层的物理模型储层的物理模型是指将储层岩石和流体的物理性质用数学模型来描述,以便进行评价和预测储层的性质和行为。

常见的储层物理模型包括孔隙模型、细观模型、孔隙介质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储层的物理性质,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油层物理测井技术1. 测井装备和工具油层物理测井是研究储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性质的一种技术,主要通过在井孔中使用测井装备和工具来获取储层的物理数据。

常见的测井装备和工具包括γ射线测井仪、自感应测井仪、声波测井仪、电阻率测井仪等。

这些测井装备和工具可以在井孔中获取储层的物理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和解释来分析和评价储层的性质。

2. 测井曲线及解释测井曲线是指通过测井仪器在井孔中获取的物理数据所绘制出来的曲线,主要包括γ射线曲线、自感应曲线、声波曲线、电阻率曲线等。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PPT课件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PPT课件

4)轻质油藏(高收缩油藏)相图
高收缩原油的相态图
C点位于临界凝析压力点 的右下侧,且比较接近临 界凝析压力点。
两相环形区更宽;等液 量线较稀疏且向着露点线 较靠近。
油藏条件(A点)常位于 泡点线上方,油藏中烃类 以单相液态存在。
随着油气采出,油层压 力逐渐降低至泡点压力以 下时,分出的气越来越多
5)重质油藏(低收缩油藏)相图
压力高于临界压力,地层 温度介于临界温度与临界 凝析温度之间。B点称为 上露点,E点称为下露点。
F—气藏。
5. 典型油气藏相图
不同油气藏,其相图不同: 相图的宽窄、大小、区内 等液量线的分布间隔; 包络线上临界点的位置。
1)干气气藏相图
干气气藏:甲烷含量占70%~98%并无液相烃析出的气
藏,重质含量极少。
aCpC,液相区和两相区的 分界线。
露点线;CCTb,气相区和
两相区的分界线。
临界点: C点,泡点线和
露点线的汇合点。
等温逆行区(等温反凝析区)
逆行就是逆道而行,与正常相反。
两个逆行区: CBCTDC为 等温逆行区, CGCpHC为 等压,体 系中液量含量由0%增加 到40%。反常现象(逆行 现象)
国外研究结果认为,由于液态烃凝析损失的气达地下 气原始(潜在)含量的30~60%。故现在油气藏,特别是 凝析气藏在开采中应特别注意压力的控制,使液态烃 在地面发生凝析,而不是在地下。
目前开发凝析气藏保持地层压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回注干气;(2)注空气;(3)注水法。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
1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 2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3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 4 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 5 地层流体高压物性研究方法
the density of dry air at standard condition(20℃, 1at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产测井概述 勘探与开发阶段地层的主要差别 勘探阶段:地层参数是常数
So、Sw、K、P、等 开发阶段:地层参数随着时间而变化
So、Sw、K、P、、Fw等
1.生产测井概述
为什么要进行生产测井?
随着注采作业不断进行,作业区域的地层压 力不断减小,层间矛盾凸显;
不但注水量加大,受益井见水也较快;
这意味着油藏的注采系统可能需要调整,而 生产测井能为其提供比较准时、可靠的资料。
1.生产测井概述 生产测井测量目的 监视油气井的生产状况 评价油气层的开发动态
生产测井应用基础
储层岩石和流体的物理性质
储层渗流理论及开发动态
1.生产测井概述 生产测井被誉为油田开发的“医生” 指下套管后进行的所有测井,目的是监测井 眼几何特性及注采动态。 生产动态监测(产出剖面、注入剖面)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临界状态:气体的液相和气相差别消失的状态。 对应的压力和温度为临界压力Pc,临界温度Tc。
为了估算气体的偏差系数,引入对比参数;即 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与临界参数的比值。 单组分气体:对比压力,对比温度
Pr P / Pc , Tr T / Tc 多组分气体:拟对比压力,拟对比温度
Z 可以视为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的函数,与气
体成分无关。(P18图2-2)
不可压缩流体:压缩性和膨胀性可以忽略的流 体;密度和重度可以看作常数。
可压缩流体:压缩性和膨胀性不可以忽略的流
体;密度或重度不可以看作是常数。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3. 流体的粘性
流体的粘性是流体的一种属性,主要由流体的
相对稳定的状态。
烃类混合物的相态,取决于混合物的组成成分 和不同组分的性质;常用P-T图来描述。
自学教材2.1—2.2,P22-23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3 天然气的性质参数
1. 天然气的偏差系数
2. 天然气的压缩系数
3.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4. 天然气的密度
5. 天然气的粘度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1. 天然气的偏差系数 偏差系数Z:某一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同一质量 天然气的真实体积和理体积之比。
gwf 1.2223 d g / B g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4. 天然气的粘度 天然气的粘度是压力、温度和气体组分的函数。 随着压力增高,粘度变大。 在低压条件下,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当压 力大于 10MPa 时,粘度随温度升高先是降低,然 后再转至增加。 当天然气中含有非烃类气体时,粘度会增大。 天然气的粘度可以实验测定,也可以利用经验公 式计算。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1.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流体的重度: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重量;均 匀流体的重度表示为:
G S V
单位:N/m3
流体的重度是作用在单位体积上流体的重力。 密度与重度的关系为:
S g
重度与流体随处的位置有关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流体的压缩性: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增加时, 流体所占有的体积将减小的特性。压缩系数:
气体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力变化很大,必须考虑;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实际气体:分子体积与质量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都不可以忽略不计。状态方程:
PV ZnRT
气体的压缩因子Z: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在同一 条件下的体积比值,也称气体的偏差系数。 单组分气体的Z值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多组分 混合气体按对应的状态理论求出。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4 地层原油的性质参数
1. 饱和压力
2. 溶解气油比
3. 原油的压缩系数
4. 原油的体积系数 5. 原油的密度 6. 原油的粘度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1. 饱和压力 地层原油的性质参数,可以通过 PVT 取样分析 来测定;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 饱和压力:泡点压力,表示地层条件下原油中
重烃CnH2n-6;及不同比例组成。
分类标准:成分,相对密度,油气比等。
石油简单分为2类:烷烃基;沥青基。
天然气:甲烷60%-80%,其余成分主要由C2、 C3、C4、C5等轻烃组成。 通常用相对密度来对天然气分类。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 烃类的相态 相态是指物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所处的
《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
第16讲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张元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
主要内容
1. 生产测井概述 2.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教材 第2章:第2.1节
1.生产测井概述 油气田开发的阶段划分
勘探 资金投入
降低勘探风险
开发
生产 利润回收
降低开发成本
单位:kg/m3
非均匀流体:各点处的密度不同。某一点处的 密度表示为:
m dm lim dV V 0 V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1.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液体的相对密度:液体的密度与标准大气压下 4℃的纯水密度的比值。
f d ch
气体的相对密度:气体的密度与特定的温度和 压力条件下氢气或空气密度的比值。
测井。
1.生产测井概述 生产测井作业的有关事项 井的条件:测井过程中,井应该处于稳定状 态,流体正常流动。 地面产量:尽可能精确测量油、气、水的地 面产量、油气比并校正到井下条件。 必需要知道储集层的参数:天然气的比重、 油的比重、水的矿化度;其它有用参数:泡点 压力、泡点压力下溶解气油比、泡点压力下油 层的体积系数等。
通常根据CPr和PPr的关系图版,来Cg。
1 1 Z Cg ( ) PP r Z PP r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3.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体积系数:在地层条件下某一质量的气体占有
的实际体积,与地面标准条件下同样质量气体占
有体积的比值。
B g V gwf / V gsc
求出井底的压力和温度,体积系数与偏差系数Z 的关系:
2.4 地层原油的性质参数
2.5 地层水的性质参数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1 流体的物理属性 1.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2. 流体的膨胀性和压缩性
3. 流体的粘性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1.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流体密度: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均 匀流体各点处的密度相同。
m V
30年代 20世 纪
40年代 5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只有井温测井
压力测井和流量测井 综合产出剖面测井 引入声波测井和放射性测井 引入计算机技术
21世纪之后
持率成像测井、水平井持水率 测井及特殊生产测井技术日臻 完善,相应处理方法也取得了 长足的进步。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1 流体的物理属性 2.2 油气的分类及相态 2.3 天然气的性质参数
A dy
动力粘滞系数(粘度):单位速度梯度下单位
面积上摩擦力的大小。
d / dy
单位: Pas ;工程上常用厘泊 (cP), 1cP=10-3Pa s。
运动粘度(运动粘滞系数)
/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2 油气的分类和相态 1. 油气的分类
2. 烃类的相态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1. 油气的分类 石油的组成:链烷烃 CnH2n+2 、环烷烃 CnH2n 、
Bg 3.447 10 ZTwf / Pwf
4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4. 天然气的密度
常用相对密度来描述天然气的特性。 相对密度:在标准温度( 293K )和标准压力条
件下,气体的密度与干燥空气密度的比值。
d g gsc / air
相对密度与体积系数与井底密度的关系:
1 V Cp V P
流体的膨胀性:流体的体积随着温度升高而膨 胀的特性。温度膨胀系数:
1 V Ct V T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液体的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较小,在工程上可 以忽略。 用气体的状态方程来描述参数之间的关系。 理想气体:气体的分子体积与质量和分子间的 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状态方程: m PV RT nR效果
1.生产测井概述
流动剖面测井技术
流量:涡轮流量计,核示踪流量计等 密度:压差密度计,伽马密度计等 持率:电容持水率计,核持水率计等 温度: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
压力:应变压力计,石英压力计等
辅助:自然伽马仪,磁定位仪,井径仪等
1.生产测井概述 油层监视测井技术 地层物性评价
Ppr P / PPc , TPr T / TPc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气体的状态理论 两种不同烃类气体,如果它们的对比压力和
对比温度相同,那么它们相应的许多性质参数,
如粘度、弹性系数、压缩系数等也将相等。
2.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地层处理检查
流量测井,温度测井,核示踪测井等。
1.生产测井概述 何时进行生产测井
新井:评价该井的生产性能、检查固井及完井
质量;采取措施和改变功能前后都要进行测量; 根据监测油气藏动态需要合理安排生产测井的测 量周期。 注水井:分析井的投产情况、监视生产过程;
确定和完善油田的工程与地质分析等要进行生产
1.生产测井概述 生产测井作业的有关事项 重复测井:不同测速(刻度)、不同产量下 (在计算绝对敞、喷产量时有用)测量。 测井井段:应在油管以下尽可能多测一些井 段(零流量层、总流量层),密度、井温应该
测到地面。
生产测井的计划安排:周密安排测量计划。
1.生产测井概述
年 代 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