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2.第一节-痹证教学讲义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 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 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 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 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 痹。
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 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wenku.baidu.com18
相关检查
病变相关部位的骨关节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常有 助于本病的诊断和了解骨关节疾病的病变部位与损 伤程度。
实验室检查如抗溶血性链球菌“0”、红细胞沉降率、 C一反应蛋白、黏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类风湿 因子、血清抗核抗体、血清蛋白电泳、血尿酸盐以 及关节镜等检查,有助于西医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课件2.第一节-痹证
学习提纲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2
痹病的定义是什么?
痹病的证候特征有哪些?
痹病的病因主要是什么?
病机特点是什么?痹病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痹病的治疗大法是什么?临证配伍要注意哪些 内容?
痹病分哪几个常见证型?各个证型的辨证要点、 治法、代表方是什么?
痹病的预防调摄要注意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何主要进展?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3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 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 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 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 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9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 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 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 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0
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
心电图、有关血清酶及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等检查 可提示痹证是否内舍人心。
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 痰浊瘀血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 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痰浊瘀血与外邪 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导致关节肿胀、 僵硬、变形。痹证日久,影响脏腑功能,津 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局部,可致关节肢体 肿胀。
痰瘀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 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 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 顽固不愈。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1
2.内因
(1)劳逸不当
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 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 邪乘袭。
(2)久病体虚
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 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如《济生 方·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 气而成痹也。”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7
病证鉴别
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
痹阻筋脉关节而致。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
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 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
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 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4
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日 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
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 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 下鼓,暴上气而喘。”临床常见心烦、惊悸, 动则喘促,甚则下肢水肿,不能平卧等症状。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5
诊查要点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6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 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 强硬、变形。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 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 的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 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7
范围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 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 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它如增生 性骨关节炎等出现痹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 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8
病因病机
此外
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
热痰浊内生;或跌仆外伤,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
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2
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 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 机。
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 易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痹阻筋脉、肌 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 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
“白虎病”; 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 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 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
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李中梓《医宗必读·痹》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的治则;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人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
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 转化。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 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寒自 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 痹。
24.01.2021
中医内科学
13
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 不愈,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