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公园园林建筑设计分析
广州珠江公园与云台花园的植物景观对比分析

广州珠江公园与云台花园的植物景观对比分析作者:陈凌锋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第07期摘要:通过对广州珠江公园和云台花园实地考察的调查研究,对这两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广州珠江公园与云台花园植物景观存在的共同特点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珠江公园;云台花园;植物景观;对比分析广州的珠江公园和云台花园在植物造景上各具特色,极具创新意识。
本文通过对珠江公园和云台花园的实地调查研究,对其在利用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一些借鉴。
一、研究对象的概况(一)珠江公园概况位于天河区珠江新城的广州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植物种类及品种多达1070种,整个公园的绿化率约93.2%,建筑占地仅为1.1%。
园内主要分为以专类园的形式来划分九个景区空间,分为棕搁园、桂花园、木兰园、百花园、园博区、阴生植物区、水生植物区、风景林区、快绿湖景区。
九个景区各具特色,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公园风景区。
(二)云台花园概况由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并于1995年建成的广州市云台花园位于广州白云山风景区南麓进口处,面积12 公顷。
花园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采取中西结合的造园手法,将古今文化、标志景物、中西建筑和世界名花异卉有机地结合起来。
云台花园植物种类丰富,观赏植物400种以上,常用观花植物30余种;温室内的多浆肉质植物有5科60余种,热带植物32种,有棕榈科植物17种,园内彩叶植物50余种。
云台花园每隔一定时间将会有一个主题的花展,届时将会根据不同的主题配置不同的植物。
二、植物景观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踏勘法,对珠江公园和云台花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全面调查,拍照记录。
分析珠江公园和云台花园在利用植物营造景观意境的特点上,进行整理归纳,对比分析,合理评价景观效果,同时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广州珠江公园园路植物配置的调查与评价

广州珠江公园园路植物配置的调查与评价作者:刘艳媚王小丽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3期刘艳媚王小丽(东莞市岭南景观及市政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125)摘要:选取广州珠江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按公园分区对园路两旁的植物配置形式,以及公园主要入口、节点、转角、交叉路口等地植物造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植物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广州公园;珠江公园;园路;植物配置1 目的意义2样地概况2.1研究对象及其概况珠江公园是一个以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公园根据不同植物种类及植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划分为风景林区、木兰园、桂花园、棕榈园、百花园、园博区、湖滨区、水生植物区、荫生植物区九个各具特色的景区,并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物群体配置。
2.2珠江公园园路系统珠江公园的园路系统为套环式,园路按其性质功能分为三级:①主园路:宽3~5m,由2个自然式环形园路组成,大环园路沟通了东、南、北3个出入口,联系园内各个景区;小环园路沟通西侧出入口及大环园路,使全园的园路系统完整、合理,另外,小环园路又充当了园博区的主路,使园博区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园中园。
②次园路:宽2~3m,设在各个景区内,联系各个主要景点,对主园路起辅助作用。
③游憩小路:宽0.6~1.5m,如汀步、步石、踏级、磴道、廊道、桥等。
下文除了对主、次园路、游憩小路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还对公园主要入口、园路节点、转角、交叉路口的植物景观进行研究,务求使本文更完整。
3调查与分析3.1珠江公园主要出入口的植物配置珠江公园一共有东、南、西、北4个出入口,其中北入口与南入口较重要,植物景观较精致,突出公园的亚热带特色,引起人们游览全园的兴致。
北入口为珠江公园主要出入口,小叶榕树阵规整大气,为游人提供遮荫停留的空间。
3个方形种植池种植艳丽的时花,表示对游人的欢迎。
还有一个种植池种植了银海枣、苏铁等植物,展示亚热带风情。
广州珠江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园林规划与设计底商。
连通滨江道与国际商场人行铺装,将滨江道繁华步行商业街与南京路两侧商场连成一体,增强商业的整体氛围。
通过步行空间将西开教堂、抗震纪念碑广场、地铁站广场、营口道口绿地、锦州道和长春道间街角绿地五个景观节点串联起来。
统一设计街道家具和标识牌,保持南京路街道家具在材质、颜色、样式方面的一致性,增强了街道景观的有序性与整体性。
3.2.3提升街道空间品质,打造人性化环境 锦州道至营口道地段,分布有伊势丹、津汇、国际商场、乐宾百货等商场,是购物人群集中地段。
通过对这些地段铺装、车档小品、树池坐凳、绿化等进行综合整改,提高购物环境品质。
根据南京路各路段的宽窄情况,分别对不同路段的道路断面进行改造,形成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为行人和骑车者提供遮荫庇护之所,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通过绿化隔离带、高大的行道树列打造贯穿市区的绿色通道。
注重铺装细部处理,增强行道树遮荫效果,增加安全分隔带、休憩设施、通讯设施等,营造符合人们安全、舒适、交往等需要的人性化步行空间。
图1 南京路过街天桥改造后图2 好乐里底层零星商铺4总结南京路景观环境整治是成功的,得到了城市居民的普遍认可。
通过对南京路景观环境进行整治,保护并传承了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改造后的街道成了孕育各种人文景观的乐土,街道空间不仅整洁、有序,而且充满勃勃生机。
街道空间的“有机更新”一定是在尊重场所精神与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依据景观设想与功能需要,改造街道空间中不合适的部分,有限度地提高街道空间景观品质,恢复街道活力,达到更新的目的,并为街道空间将来的发展留出余地。
根据本次改造,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1)南京路环境整治尊重了城市历史,保护原有街道建筑,传承城市文脉。
2)南京路的整治是满足现实需要的有序更新,是人性化的更新。
它不是推倒一切、盲目追求超前的发展规模,而是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不断满足当代人需要的渐变式发展和更新。
珠江公园植物配置分析

182 JILIN AGRICULTURE
表1
中文名
拉丁名
科名 生态习性(形态、光、温、水)
苏铁
Cycas revoluta
苏铁科 乔木,阳生,热带~亚热带,中生
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um 杉科 乔木,阳生,亚热带,中生
水松 Glyptostrobus pensilis 杉科 乔木,阳生,亚热带,中生
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于2000年9月28日对 外开放。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 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园内六个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 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 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 富、层次鲜明的景区。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 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 的景象。山上的“抱珠楼”,是全园的最高点,登楼眺望,公园 美景尽收眼底。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 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其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 伟壮观。山北鲜花丛丛,争鲜斗艳。位于公园中部的“快绿湖” 宛如仙境中的一颗明珠。沿湖区设置的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品 绿茶室”、“椰风水榭”使岸边的景色更加优美自然。湖面上的 曲桥象“初月出云”,而小桥上的三道“波光柱”则象“长虹饮 涧”,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出万紫千红的彩霞,在落羽松、串钱柳 和棕榈林的衬托下交辉相映,引人驻足。
Michelia chapensis
木兰科 灌木,半阴性,亚热带,稍湿生
紫玉兰 Magnolia liliflora 木兰科 大灌木,阳性,亚热带,稍湿生
假鹰爪
Desmos chinensis
攀缘灌木,半阴性,热带~亚热 番荔枝科
浅析珠江公园防雷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研究 李照文

浅析珠江公园防雷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研究李照文摘要:为确保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对建筑物防雷设施的分析,提出了施工、检测的技术要求,说明建筑物防雷的要求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也是安全生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防雷;施工技术;安全一、工程概况珠江公园防雷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包括:北门门卫室、荫生植物区醉绿亭、荫生植物区广东棋文化基地、儿童游乐园附近休息连廊、荫生植物区凉亭、鹅卵石健身道松林休息亭廊、快绿湖边椰风水榭休息亭、棕榈园山顶独立凉亭、木兰园山顶休息亭廊、紫薇凉亭、园博区西边仿古职工休息室、韵月亭边仿古休息室、韵月凉亭、南门卫室、南门休息连廊、快绿湖品绿轩休息室一、快绿湖品绿轩休息室二、赏夏休息连廊、水生植物区大型木屋、水生植物区大型木屋附屋、园博区西边仿古职工休息室、风景林区山顶抱珠楼休息亭、百花区友谊亭、东南边惜荫亭休息亭、东门门卫室、荫生植物区小卖部、办公、后勤用房、北门洗手间、赏夏休息连廊、儿童游乐园洗手间、园博区南向洗手间、桂花园洗手间、水生植物区洗手间、东门洗手间在以上区域建设防雷系统。
二、总体施工顺序及主要项目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前检测: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接地体接地电阻,如未达到设计要求,须提前做好补打接地体措施。
2)总体施工顺序:现场轴位校验→接地体焊接→自检及隐蔽验收→引下线焊接→自检及隐蔽验收→预留端子焊接→自检及隐蔽验收→天面接闪器安装→等电位连接(浪涌保护器安装)→调试及自检→竣工验收→整理竣工资料;3)各分项施工工艺流程:a)接地体(网)焊接:施工准备→垂直地极(镀锌角钢及电解地极)定位→水平地极(40*4热镀锌扁钢)定位→水平垂直地极连接焊接→预留端子焊→连接长度检查→除锈;b)引下线连接:引下线(利用柱主筋)定位→设置警示标识→脚手架搭设(或利用长楼梯)→搬移易燃物→连接及预留端子焊接→连接长度检查→除锈;c)天面接闪器安装:设置警示牌→脚手架搭设(或利用长楼梯)→搬移易燃物→焊接安装→连接长度、平直度、感观检查→除锈防腐;d)等电位连接:按图纸要求进行连接→连接物焊接、浪涌保护器定位安装→检查→除锈防腐→接地电阻值检测→书面记录;e)调试自检及隐蔽验收:质量自检→接地电阻值检测→书面记录→隐蔽验收;f)竣工验收:甲方、监理、防雷设施检测所总体检测、验收。
广州珠江公园分析汇报

广州珠江公园分析汇报私立华联学院姓名:张溥元2 0 1 5 / 1 1 / 1 9一.公园概况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于2000年9月28日对外开放。
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
园内六个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
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的景象。
山上的“抱珠楼”,是全园的最高点,登楼眺望,公园美景尽收眼底。
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其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伟壮观。
山北鲜花丛丛,争鲜斗艳。
位于公园中部的“快绿湖”宛如仙境中的一颗明珠。
沿湖区设置的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品绿茶室”、“椰风水榭”使岸边的景色更加优美自然。
湖面上的曲桥象“初月出云”,而小桥上的三道“波光柱”则象“长虹饮涧”,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出万紫千红的彩霞,在落羽松、串钱柳和棕榈林的衬托下交辉相映,引人驻足。
1.珠江公园主要植物种类珠江公园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约有1050种植物,是广州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公园之一。
2.珠江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美2.1多样统一性原则植物配置讲究多样统一性原则,即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
珠江公园以不同专类园的所运用树种不同。
以棕榈园为例,以霸王棕、狐尾椰子、假槟榔为基调树种,大量的重复运用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
另外配置了许多其他热带风情的植物如酒瓶椰子、蒲葵、棕竹、散尾葵、苏铁等,林下又种植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狐尾椰子下种植龙船花和朱蕉,抑或配置肾蕨和美人蕉,假槟榔下种植朱蕉、皱叶冷水花和鸢尾。
不同的林下景观充分表现了植物的多样性。
2.2协调和对比原则珠江公园的植物配置讲究植物之间相互的联系与配合。
珠江公园艺术分析

珠江公园全园建筑采用统一的建筑风格:岭南建筑风格。
公园南门和北门的售票亭便是很好的例证,门口大门和公园周围的围栏均采用统一式样的铁花使大门设计高度统一协调,镂空铁花的选择更是让门口设计通透有灵气。
南门门口不对称设计,以岗亭侧面面对游客,东南亚风格铁花统一协调,实木柱子和塑石展现了广东特色和亚热带风格。
建筑中尤其突出的是醉绿园入口的建筑,同样是45°的坡屋顶,文化石片植,还加上了深色的实木立柱,配合旁边的植物,充满亚热带风情。
园内也有很多岭南风格的亭子,但每个亭子的造型个性各不相同,有湖边的加拿大原木结构山亭,大方原生态;有混凝土结构的,朴实美观。
桂花厅从景窗、景门的细致刻画让人感觉奢华二古朴;木兰园的亭廊蓝顶,看上去轻巧又清新;抱珠楼是一个山顶观光楼,为园内主要景点之一,是全院最高点,于其上可观看曲水源头和绿林环绕。
园内植物配置上主要以风景林建设为主,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
公园整体是东边以植物配置为主,一个个假山上都种上各种植物,好像位于森林之中,又可行于树林之中有特别深远的感觉。
西边则是开阔的感觉,以树林草地为主,从东边茂密的植物逐渐过渡到西边开敞的绿地,层次分明。
①植物搭配北门植物景观开门见山,最引人瞩目的是正对大门的草坪山坡上的植物造景,一石瓶下连接四色植物带,花象从石瓶里流出似的,似乎是一个花的魔瓶,流出一个花的河流,特别有趣味性。
苏铁、银海枣搭配上石头,展现出亚热带风情。
灌木和地被交接的林缘线蜿蜒曲折,自然而有趣。
棕榈园区以树林的形式种植了各种棕榈科植物,木兰园内种植了各种木兰科植物。
②植物营造空间植物作夹景,醉绿园一侧高大的乔木作夹景以表现建筑岭南特色和亚热带风情;漏景,水边植物采用灌木丛,透过稀疏的灌木茎秆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流水;风景林区、萌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玫瑰园、百花园、湖滨区等8个主要景区的植物,珠江公园的风景林区位于公园地势最高的山地上,“抱珠楼”是全区的最高点。
广州珠江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广州珠江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摘要:文章对整个公园植物空间布局情况以及公园内园林植物所形成的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和垂直空间 4 种景观空间的造景特点、植物构成进行分析。
尝试摆脱以园林植物为审美主体的静态观赏模式,提出园林植物应从装饰性的栽植配角转变为景观空间营造的主角,即营造舒适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才能达到园林营建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珠江公园;景观空间;园林;植物造景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 (2014)01-0056-04收稿日期:2013-09-13修回日期:2013-09-30Abstract :Plant landscape space in Pearl River Park of Guangzhou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in this article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entire park have been researched ,including the landscap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t constitution of four kinds of space formed by landscape plants within the park,which were open space,semi-open space,covered space and vertical space. This article attempted to get rid of the landscape plants as the main aesthetic subject of statically ornamentalpattern,and for the real purpose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posed that landscape plants should be changed from a supporting role of decoratively planting to the protagonist of spatial construction ,that is,creating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and recreation areas.Key words :Pearl River Park ;Landscape space;Landscape architecture;Plant landscape1 调查内容和研究方法1.1 样方确定选取以园林植物营造为主的空间作为一个调查样方,包括植物与建筑搭配的空间、植物群落围合的草坪空间、植物与园路空间、水域植物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公园园林建筑设计分析
MAI
前言:
珠江公园是以绿化造景为
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
调幽雅。
坐落于广州珠江新城
中心腹地,是一个集观赏、游
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高级
公园。
园内绿草如茵,雕塑奇
石点缀其间,溪水穿桥绕径,
南国花木迎江风而动,花香伴着清风扑面而来。
是广州新城重点建设的三个公园之一。
园内情况:
公园正门门卫亭,
在立面上,它是平斜式
且单层的围石建筑,平
淡而不臃肿,反而突出
了珠江公园朴素唯美
的主题,与旁边的大石
“珠江公园”相互地协
调,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而且这个平地建亭
结合各种园林要素,与现代的小广场和绿荫相结合。
公园北面的“荫生
植物区”,沿着一条消
息溯溪而上,看到一座
由几块巨石组成的假
山,从假山上一个出口
在流着吸水,这里就是珠江公园的快绿湖的水源了,快绿湖不是一片水阔的水域,它追求自然的流畅曲线型,旁边的临水建亭,贴近水面,更是能突出湖的恬静之美,夸张而不失自然美,在原有的细节装饰上,加上了精巧的装饰,增加了本身的美观,从而来组织空间画面,达到了“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精神境界,同时,快绿湖周边以成片的混合植物为主,运用各种配置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花香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
对于珠江公园的
花架,是公园的特色
之一,这亭廊布置
是,像游廊一样发挥
建筑空间的脉络作
用,作为布置点,形
成观赏点,并在此组
织环境景色的观赏,
特别有绿色植物和
花果自由缠绕悬挂在,更添一丝生机,在功能上除了观赏之外,还有的就是供游人休憩的作用,且这花架在设计上加上了欧式风格,梁柱是用砖混泥土,形成凹凸的梁柱,不规则的同时彰显出艺术美,这花架融入的周围的其他植物,反映出花架的悠闲娱乐,植物和谐美。
公园里的小路布置着板凳石,供
游人休息,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人性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