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麻醉探讨-王加芳
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术麻醉处理1例

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术麻醉处理1例
李文彬;陈学新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33)3
【摘要】@@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性,78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年伴吸气性呼吸困难20d"入院.患者既往有10年高血压病史,长期规律口服药物治疗,自述血压控制平稳.于9年前和3年前分别以"喉癌"和"左上叶肺癌"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尚好.此次入院行肺CT检查示:气管内隆突上方气管后壁1.5cm处可见长约
5cm巨大占位,病灶基底部位位于气管膜部,堵塞大部分气管腔,仅前方留有狭窄缝隙.术前诊断:气管内肿物;肺癌术后,肺部感染;喉癌术后;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拟于麻醉下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术".
【总页数】1页(P201-201)
【作者】李文彬;陈学新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相关文献】
1.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气管支架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J], 秦军;高媛
2.i-gel喉罩在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J], 王加芳;陈菁;
戚忠;袁军;李进
3.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支架置入术的麻醉处理 [J], 易强林;杨登武;刘艳秋;向梅;莫怀忠
4.全身麻醉下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J], 庆晓峰
5.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气管支架治疗中央气道狭窄19例临床分析 [J], 闫登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的麻醉方法比较

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的麻醉方法比较
耿芳芳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7(14)3
【摘要】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的麻醉方法比较耿芳芳(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窥镜室南宁53002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是否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麻醉是否满意,我科从1991年4月至1996年12日共进行1971例次纤支镜检查及治疗,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麻...
【总页数】2页(P148-149)
【作者】耿芳芳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窥镜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8.1
【相关文献】
1.两种术前麻醉给药方法在纤支镜检查应用中的比较 [J], 王艳;李洪珍
2.三种麻醉方法在纤支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J], 茆建国
3.不同麻醉方法下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的效果研究 [J], 于俊相
4.不同麻醉方法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比较 [J], 崔国军
5.两种麻醉方法在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术麻醉中应用的比较 [J], 郑国鹏;肖昭扬;王春梅;安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观察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观察
肖燕;李继军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09(014)00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用利多卡因雾化麻醉;B组应用丁卡因喉头喷雾法;C组应用利多卡因喉头喷雾法.结果麻醉效果各组优良率分别为75%、37.5%、55%.结论利多卡因雾化麻醉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总页数】2页(P767-768)
【作者】肖燕;李继军
【作者单位】735000,甘肃,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650228,云南,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不同麻醉方法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谢威;庄小琦;欧阳辉旺;倪如飞;王丽
2.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评价分析 [J], 陆庆鹏
3.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效果对比 [J], 刘鹏;崔修德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观察 [J], 黄秀萍;侯霁芯
5.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J], 王明全;周军;颜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制瓣叶式三通呼吸通路在全麻下经纤支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自制瓣叶式三通呼吸通路在全麻下经纤支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
的应用
王加芳;袁军;祝德刚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33)19
【摘要】目前临床常用的各型三通呼吸通路的进镜孔直径相对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型号纤支镜进出的要求,且在经纤支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存在纤支镜和支架输送器一同进出气道的情况,常用的三通呼吸通路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总页数】2页(P3327-3328)
【作者】王加芳;袁军;祝德刚
【作者单位】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i-gel喉罩在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J], 王加芳;陈菁;戚忠;袁军;李进
2.喉罩全麻在婴儿纤支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J], 胡卫东;王少超;张彬;杨振东
3.在纤支镜引导x线透视下气管支架置入的护理 [J], 张佳琳
4.对比低、中、高剂量的瑞芬太尼方案在全麻下经喉罩纤支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J], 李昕蓬
5.喉罩通气全麻下经纤支镜支架置入重度气道狭窄治疗中应用及护理 [J], 杨春红;王梅;张良珍;袁亿里;王汇;陆月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将212例接受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喷雾利多卡因麻醉,治疗组予以雾化吸入利多卡因麻醉,进行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结果: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组,操作简便易行,药物副作用少,病人耐受性好,易于配合,术后不良反应少。
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纤支镜检查中麻醉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纤支镜;麻醉【中图分类号】r5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23-01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方法。
在检查治疗过程中,良好的配合、操作的安全性和减少患者的痛苦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其中麻醉效果是关键。
麻醉的效果直接影响纤支镜的检查与治疗,麻醉好,患者痛苦较少,可较少并发症的发生[1]。
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科试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作为纤支镜检查时的麻醉,效果理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将我科行纤支镜检查的21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雾化吸入利多卡因106例,男77例,女39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66.5岁。
对照组喷雾利多卡因106例,男62例,女44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65.3岁。
1.2 方法治疗组:将2%利多卡因10ml加入雾化杯内,调节氧流量4-5l/min,将口含嘴置于口腔中间闭嘴,做哈气样呼吸,随呼吸频率略深吸气,雾化吸入时间15min,其自觉咽喉麻木,对刺激反应消失后,行纤支镜检查。
雾化杯内剩余1-2ml2%利多卡因,,包括呼出气量,实际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量约7-8ml。
对照组:应用2%利多卡因喷雾鼻咽部,分别于双侧鼻腔及咽喉各喷3次,每次3喷,间隔3-5min,麻醉时间20-30min,待患者感觉咽喉部麻木,吞咽困难,对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后,行纤支镜检查。
两种麻醉方式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

两种麻醉方式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与常规局部喷雾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
观察组予2%利多卡因10ml氧气雾化,在检查过程视情况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麻醉(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3次,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
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并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局麻药用量。
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关键词】麻醉纤维支气管镜效果纤维支气管镜(Fibor bronchoscopy,FB)检查作为治疗和诊断肺部、支气管疾病的重要工具,麻醉效果直接关系到检查和治疗过程能否顺利进行[1],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纤支镜麻醉方法较多,但对不同方法的效果评价仍存在争议,我科对两种麻醉方式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60例,男65例,女95例,年龄18-78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
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1.2.1纤维支气管镜前常规禁食、禁饮,空腹受检在排除麻醉药物过敏史基础上,先行凝血酶原和心电检查,无FB检查禁忌症时即行准备工作,观察组予2%利多卡因10ml氧气雾化吸入局麻,指导患者深呼吸,雾化时间15-20分钟,纤支镜进入气管后加视情况追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3次,每间隔5分钟喷一次,每次喷5喷。
纤支镜到达声门时经纤支镜活检孔滴注2%利多卡因5ml,纤支镜进入气管后加视情况追加2%利多卡因5-10ml,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并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局麻药用量。
纤支 镜检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麻醉效果观察

纤支镜检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麻醉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
方法将156例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作为纤支镜检查时的麻醉,对照组用传统的咽喉部喷注1%丁卡因的麻醉方法。
结果观察组78例中顺利66例,无失败者,也无发生中毒等不良反应。
对照组78例中顺利25例,而失败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麻醉效果好,其安全性也相对优于传统的咽喉部喷注丁卡因。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纤支镜麻醉效果利多卡因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纤支镜检查成功与否的关键除了术者具有熟练的纤支镜操作技术外,麻醉效果也是纤支镜检查成功的保证,若麻醉良好,患者痛苦少,一般检查就能顺利进行。
2007年1月-2011年1月,笔者试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作为纤支镜检查时的麻醉,替代传统的咽喉部喷注1%丁卡因的麻醉方法,其麻醉效果良好,患者乐易接受,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及住院患者156例,检查对象多为咳嗽、咯血待查、肺部阴影性质待定以及部份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8例门诊和住院病人,男46例,女32例;年龄17-68岁,对照组:78例门诊和住院病人,男43例,女35例;年龄20-67岁。
1.2方法观察组:患者双鼻道滴入0.15%麻黄素2~3滴,使用广州医用咬嘴式雾化器,用氧气做气源。
将2%利多卡因5ml加于雾化杯内,氧气流量一般在4—5L/min,将喷嘴置于口腔中间闭嘴,作哈气样呼吸,雾化液约在15min内吸完,对照组:患者双鼻道滴入015%麻黄素2~3滴,然后用小型气囊喷雾器鼻咽喉部喷注1%丁卡因,分别于双侧鼻腔及咽喉各喷3次,每次3喷,间隔3~5min,麻醉时间约20~30min。
待患者感觉咽喉部麻木、吞咽困难,咽部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后,经鼻腔行纤支镜检查,同时观察麻醉效果。
不同体位麻醉对纤支镜检查患者麻醉效果的对比

不同体位麻醉对纤支镜检查患者麻醉效果的对比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检查患者卧位和坐位两种不同体位麻醉的效果。
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方法将A、B两组各38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经卧位将利多卡因麻醉药喷入咽喉部,每次5喷,间隔10 min喷1次,连续3次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坐位将利多卡因喷入咽喉部,每次5喷,间隔10 min喷1次,连续3次治疗方法;比较患者检查时的耐受度。
结果观察组的不适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两种不同体位麻醉各有优缺点,注意麻醉药喷入方法的正确性及麻醉时间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使纤支镜检查顺利完成。
【关键词】体位;纤支镜检查;患者;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 1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0 7 -8 2 31(20 11)0 9- 1 13 8 -0 2纤维支气管镜(fiboubronchoscopy,FB,简称纤支镜)检查应用广泛,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麻醉的效果直接影响此检查能否顺利进行,故比较采用不同的体位麻醉,取得更好的效果,非常重要。
因此,护士需要熟练掌握不同体位麻醉方式对纤支镜检查的效果影响。
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行纤支镜检查的76例住院患者随即分成二组,观察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5岁;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78岁。
1.2麻醉体位对照组采用经卧位将利多卡因麻醉药喷入咽喉部,每次5喷,间隔10min喷1次,连续3次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坐位将利多卡因喷入咽喉部,每次5喷,间隔10min喷1次,连续3次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①氧分压参数②呛咳及咳嗽情况③恶心、呕吐情况及程度④耐受度1.4效果判断标准优:声门张开,插镜顺利,患者轻咳;良:声门关闭迟钝,插镜较顺利,患者有轻度阵咳;差:声门较活跃,插镜不够顺利,恶心,患者有明显阵咳,但能完成检查;及差:声门很活跃,插镜不顺利,恶心,镜体进人气管后,有剧烈呛咳,并出现紫绀及憋气或不能完成检查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全身麻醉下的纤支镜诊疗术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全麻下的纤支镜诊疗术: 气道内肿瘤的电切、激光 单侧肺、全肺灌洗治疗 气道内支架置入术 纤支镜下的肺减容治疗 纤支镜下异物取出术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麻醉医生需要面临的挑战: 患者的呼吸功能较差 常合并COPD、肺部感染、通气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等 长期肺部疾病患者容易引起循环功能障碍, 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多见 麻醉医生与术者共用一个气道,增加呼吸 道管理的难度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术前评估!!! 心血管系统评估: 肺动脉高压、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患者 对麻醉药的耐受性较差 急性心梗6月内尽量避免纤支镜检查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思考:此类患者多合并呼吸功能不全,麻醉 医生主要评估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
术中能否保持气道的通畅,维持氧合 术中机控呼吸、纯氧吸入对患者氧合的改善 手术骚扰小、时间短、手术本身的治疗对患者呼 吸的改善作用
纤维支气管镜麻醉探讨
Study of anesthesia during flexible bronchoscopy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王加芳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目前纤支镜的主要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镇静镇痛(无痛纤支镜?) 全身麻醉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局部麻醉下的纤支镜诊疗: 操作简单,相对较安全,费用低 缺点: 患者恐惧和焦虑 鼻咽部的疼痛,咽喉部的刺激,咳嗽,窒息感 可并发严重的心血管反应(Bp↑ ,HR ↑ ) 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使检查中断 无法完成一些特殊的诊疗(支架置入,较大的肿 瘤切除等)
=>≠常规外科手术=>放宽麻醉指针?评 估标准?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麻醉选择:
气管插管全麻 支气管插管全麻 喉罩置入下全身麻醉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气管插管全麻: 优点:对气道的控制好,方便吸痰,防止
反流误吸
缺点:(1)置镜较困难(一般用纤支镜外径4.9mm)
(2)气道支架置入术(推送器外径4-5mm) (3) 插管时需要用肌松药,术中维持合适的 麻醉深度,术后苏醒患者耐管差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麻醉要求: 保证患者的氧供,维持氧合 维持循环的稳定 合适的麻醉深度,抑制咽喉和气道对纤支 镜的反射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术前评估!!! 呼吸系统评估: 咳嗽咳痰情况、咯血史、哮喘史、肺部感 染情况 呼吸困难(限制性or阻塞性?大气道or小气 道?活动性气促or端坐呼吸)有无呼吸衰竭? 实验室检查:胸片、胸部CT、肺功能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支气管硬镜下气管硅酮支架置入术?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喉罩置入全麻(推荐)
目前我科在喉罩全麻下已成功实施了:
纤支镜下支气管肿瘤切除术2例; 纤支镜下气管支架置入术4例; 纤支镜下肺减容术4例,活瓣取出术1例; 纤支镜下肺灌洗1例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诱导不用肌松药,最好选择小号的喉罩 无明显外压性气道梗阻可考虑给于肌松药 浅诱导,影响患者呼吸的药物最小剂量 术中麻醉维持宜浅(手术刺激小,苏醒快)
(2)通过改造的链接头可以方便的同时置 入纤支镜和支架推送器 (3)诱导时无需肌松剂,对有气道梗阻的患者可 以在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实施操作,更安全 (4)术中维持较浅的麻醉及可,用药少,对机体 的影响小 (5)术后苏醒后患者耐受性好,便于带管观察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喉罩置入全麻(推荐):
缺点:非完全密闭型气道控制装置 漏气(密闭压约20cmH2O),反流误吸,不 方便吸痰 思考:用三代喉罩代替(密闭压30cmH2O,可以上 胃管 )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支气管插管全麻(应用少):
支气管导管内镜较小(我科使用37#双腔气管导 管内径12.3mm,支气管导管内径约7.0mm)
(不同品牌有出入,摩根麻醉学5.5mm?)
普通纤支镜很难通过,一般只用于纤支镜下全肺 灌洗。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喉罩置入全麻(推荐): 优点:(1)术者置镜很方便(3#喉罩的内镜11-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