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案例: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巴菲特的投资经历

巴菲特的投资经历1944年,14岁,他将节约下来的1200美元投资买下40英亩农田。
1945年,15岁,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他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的黑板上抄写股价。
后来,他投递华盛顿邮报,每月可获得175美元。
1947 年,17岁,在他的中学的高年级那里,巴菲特与他的一个朋友花25美元买下了一个旧的弹球游戏机,并将它放在一个理发店。
在数月之内,他们就在不同的位置拥有了三个这样的游戏机。
就在那一年底,他们以1200美元将这些业务卖给了一个战争老兵。
此时,他送报已挣得了5000多美元。
他的父亲建议他应该上大学,1949年,19岁,他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州大学。
大学毕业后,J.C.佩恩先生提供给他一份工作,但被他拒绝了。
他仅用三年的时间大学毕业。
他的储蓄这时已达到9800美元。
1950年,20岁,他申请到哈佛商学院学习,但被拒绝。
他最终在哥伦比亚大学注册,并从师于两位著名的证券分析家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和大卫•多得教授。
1951年,21岁,他发现本杰明•格雷厄姆当时正在GEICO任董事。
他乘火车到华盛顿,并直接去GEICO总部敲门,直到门卫允许进入,在打听之后,他发现有人在6楼办公室工作,这个人便是公司的财务副总监。
当巴菲特问他有关企业和保险的一般问题时,他们谈了数小时。
巴菲特毕业后想去华尔街找工作。
他的父亲和格雷厄姆都劝他不要去。
巴菲特回家并开始和苏珊•汤普逊约会。
他买下了Texaco加油站作为一个副业投资,同时,他开始做股票纪纪人。
在此期间,巴菲特也学习了戴尔•卡内基公共演讲课程。
利用他所学到的东西,他感到更加自信,并足以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一个夜校讲授《投资原理》。
他所教学生的平均年龄是他的两倍多(当时他才21岁)。
1952年,22岁,巴菲特与苏珊•汤普逊在当年4月结婚。
他们租了一套公寓,每月租金65美元,并在当年拥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苏茜。
1954年,24岁,本杰明•格雷厄姆给巴菲特打电话,并在他的合伙公司给巴菲特提供一份工作。
案例4--Warren E. Buffet

沃伦E.巴菲特1995阅读“沃伦E. 巴菲特”案例,回答下列问题,请注意你可以提出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代替下列问题。
1、在宣布收购的当天,GEICO公司和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股票价格变动可能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在Berkshire的市场资产净值中7.18亿美元的利润对GEICO的内在价值意味着什么?(注:在知道消息之前,Berkshire拥有GEICO的33.25百万的股票)2、根据Value Line公司的预测信息,GEICO的可能的内在价值在什么范围内?你对此估计范围有什么疑问?3、Berkshire Hathaway表现的怎么样?在总体上?在对Scott & Fetaer的投资上表现的怎么样?在早期购买GEICO的股票投资上?在可自由兑换的有价证券投资上?4、在沃伦E.巴菲特的观点中,内在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受到如此高的重视?它是如何估算的?内在价值的替代方案是什么?并且为什么巴菲特拒绝了它们?5、请客观地评价一下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且指明你同意他的哪些观点,不同哪些观点?6、Berkshire的股东应该认可对GEICO的收购活动吗?1995年8月25日,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的CEO沃伦 E.巴菲特宣布他的公司将收购GEICO公司在外边的49.6%的股票份额。
这个23亿美元的交易将支付GEICO的股东们每股70美元,远远高于宣布前的每股市场价格55.75美元。
观测者对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将支付的26%的股票溢价感到吃惊,尤其是巴菲特不打算对GEICO做出任何的改变,而且这两家公司的合并没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在宣布的当天,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股票的收盘价上涨了2.4%,对公司的整个市场价值而言则增加了7.18亿美元1。
在那一天,标准普尔500股价指数的收盘价上涨了0.5%。
对GEICO公司的收购活动使得人们重新认识了投资大师沃伦 E.巴菲特。
聪明投资者 巴菲特的成功建议:无论婚姻还是商业斤斤计较都是大毛病 “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

聪明投资者巴菲特的成功建议:无论婚姻还是商业,斤斤计较都是大毛病“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我建议高度集中。
对于其他普通人,如果不懂投资,我建议高度分散。
”“用好生意构筑的城堡周围环绕着宽广的护城河,我们就找这样的投资机会。
”“找到好伴侣,就成功了一大半。
无论是在婚姻中,还是在商业上,斤斤计较都是个大毛病。
”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后悔的事是什么?他最看重的经理人品质是什么?虽然巴菲特公开了自己的投资方法,但很少能有人模仿成功的原因又是为何?在巴菲特眼中,需要哪些努力才能配得上成功?2008年2月,巴菲特在为Emory 与Austin 大学商学院的学生答疑解惑时将上面的问题一一揭开谜底。
RanRan翻译了问答笔记全文,“聪明投资者”经授权转载,整理出了最精彩的10个问答。
巴菲特答Emory 与Austin 大学商学院学生问2008 年2 月25 日Emory oizueta Business School 和McCombs School of Business at UT Austin 的学生拜访了巴菲特先生,并与巴菲特先生进行了一系列问答。
职业投资者应高度集中,普通人要高度分散问1:随着“财富公式”(Fortune's Formula)、凯利公式的流行,投资界产生了许多关于分散与集中的争论。
我知道您支持哪一方,但是我想问的是,您能否详细告诉我们,您如何分配仓位、如何摊低成本?巴菲特:关于分散,我有两个观点。
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我建议高度集中。
对于其他普通人,如果不懂投资,我建议高度分散。
从长期来看,经济一定越来越好。
普通人只是要注意一点,别在价格太贵或者不该买的时候买。
大多数人应该购买低手续费的指数基金,长期定投。
你是个普通人,还想耍点小聪明,每个星期花一小时研究研究投资,最后你很可能后悔自己太傻。
如果投资是你的专长,分散不符合逻辑。
股票经典案例集

股票经典案例集股票经典案例集(一)世界投资大王-----沃伦.巴菲特股神巴菲特传奇:两万倍的成长一万美元变为二点七亿--巴菲特的真实故事(1)如果你在1956年把1万美元交给沃伦·爱德华·巴菲特(WarrenEdwardBuffett),它今天就变成了大约2.7亿美元。
这仅仅是税后收入!但是,伯克希尔公司(Berkshire)股东们的投资绝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1973年~1974年的经济衰退,公司受到了严重打击,它的股票价格从每股90美元跌至每股40美元。
在1987年的股灾中,股票价格从每股大约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
在1990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它再次遭到重创,股票价格从每股8900美元急剧跌至5500美元。
在1998年~2000年期间,伯克希尔公司宣布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Re)之后,它的股价也从1998年中期的每股大约80000美元跌至2000年初的40800美元。
不过,别忘了,自从巴菲特在20世纪60年代廉价收购这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以来,伯克希尔公司发生了质的变化。
当时,伯克希尔公司只是一个“抽剩的雪茄烟头”,巴菲特把一个价格极其低廉的投资称做是仅“剩一口烟”。
今天,按照标准会计股东权益(净资产)来衡量,伯克希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在美国,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排名第五,位居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花旗集团、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维亚康姆公司之后。
如果在1956年,你的祖父母给你10000美元,并要求你和巴菲特共同投资,如果你非常走运或者说很有远见,你的资金就会获得27000多倍的惊人回报,而同期的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仅仅上升了大约11倍。
再说,道琼斯指数是一个税前数值,因而它是一个虚涨的数值。
如果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为7.5万美元,在扣除各种费用,缴纳各项税款之后,起初投资的1万美元就会迅速变为2.7亿美元,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发生在最初的合伙企业里。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篇一:名人创业故事1赛马中会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
继父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
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赛马中系统谁是赢家的挑选。
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
10岁的巴菲特就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外汇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图表。
10岁那年,他开始在他父亲的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国债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组织工作。
三、巴菲特11岁时候的创业故事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型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买回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本净值。
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
他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
股市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票市场的据估计要敏锐比其他人敏锐、精明的多。
1943年1月,他们全家搬到了维吉尼亚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过对巴菲特来说,他一种其实是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
所以第二个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内布拉斯加州,和爷爷、姑姑一起生活。
跟不少小孩离家出走不一样的是,他的离家出走是和商业有关。
他跑到了赫尔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梅,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
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好心巡视好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克力。
四、巴菲特15岁时候的创业家故事:15岁时候的巴菲特进入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他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主要是投送给公寓筹大楼内的住户。
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出去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捎报纸。
为了停车费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从顾客那里收费,他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订阅的方案。
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
最新巴菲特最重视的五个销售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巴菲特最重视的五个销售收入增长驱动因素巴菲特选股10招小学毕业也能学谈投资不谈巴菲特,如同谈足球不谈贝利,谈篮球不谈乔丹;尤其是谈价值投资,巴菲特不能不谈,不能不多谈,不能不深谈。
投资一定要学巴菲特?投资一定要讲巴菲特,学投资一定要学巴菲特,巴菲特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投资大师。
巴菲特在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年底评出的"20世纪八大投资大师"中名列榜首,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他创造了三个投资方面的世界之最:一是收益率最高:从1965~2006年,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投资收益率是3?611倍,是同期美国股市标准普尔指数涨幅的55倍以上。
二是赚钱最多:2006年巴菲特以519亿美元名列《福布斯》全球第二大富翁。
三是捐钱最多:2006年巴菲特把个人财富的85%捐给了慈善基金会。
小学毕业也能学巴菲特其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一点也不复杂。
越是真理越简单,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学习。
一不需要高智商。
巴菲特说:"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
"二不需要高等数学。
巴菲特说:"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只要懂小学算术就足够了。
"三不需要高学历。
巴菲特说:"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专业投资理论。
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
"巴菲特发现学校里讲的许多专业理论往往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错误的知识越多反而越有害。
一不需要高智商,二不需要高等数学,三不需要高学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小学毕业的普通投资者都能学习掌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
投资更成功,生活更快乐我很喜欢荣毅仁先生的座右铭,就是他父亲荣德生先生所撰的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我想深思其上联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巴菲特的选股理念:巴菲特确定选股目标同样是"发上等愿",只选择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优秀上市公司股票;巴菲特并不奢望市场经常会有最好的投资机会,只求"结中等缘",耐心等待市场普遍不看好这家公司股票而低估其股价时大量买入;巴菲特选股之认真慎重可谓"享下等福",他认真分析公司多年经营历史,慎重预测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即使是最差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合理的赢利,而不是只想着获得暴利而过度冒险导致彻底失败。
巴菲特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1990年3月23日,巴菲特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次嘉宾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
经营与投资:一个整体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很多人认为经营和投资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事情。
实际上,经营和投资是相互关联的,有很多共通之处。
如果你了解了投资的基本原理,你就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企业家;如果你了解了经营的基本原理,你将会成为一个更成功的投资者。
投资看起来非常简单,事实确实如此,只不过是人们往往人为地把它复杂化了。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不必具备中级甚至高级数学知识,也不必对技术有深入地了解,你只需有能力理解一些相当简单的事情,如为什么人们喜欢喝可口可乐,他们是否会一直喜欢喝;又如过去一百年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未来一百个月内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些都不算非常复杂的问题。
你不必为了成为优秀的投资者而去读商学院,其实成功的投资者甚至可能连大学都不用去上……行业成就经理人如果身处顺风顺水的行业,经理人很容易看起来像天才一样;但如果身处困难的行业,经理人大多数时候看起来就像笨蛋。
因此,可以说,很多时候是行业成就了经理人。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在挣扎了差不多二十三四年后,终于离开了纺织业。
我认为,积累财富的秘密在于坚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几乎99%的经理人都认为,如果自己在某一领域表现非常出色,在其他领域一定也能同样表现出色。
实际上,他们就像是池塘里的鸭子:下雨时,随着池塘水面的上涨,鸭子也浮了起来,但鸭子居然认为是自己而不是上苍让自己上浮。
于是,它们来到不下雨的地方,一屁股坐在地上,试图使身体浮起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美国的经理人在面临这种窘境时,通常会解雇自己的副手或者聘请专家获得咨询。
然而,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行事才是失败的根源。
我们曾经聘请95岁高龄的布拉姆吉夫人帮助管理公司的某项业务,今年96岁高龄的她离开了我们的公司,建立了新的企业并开始和我们竞争。
她非常顽强,每天她都开着高尔夫球车经营业务,简直太出色了。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案例分析_巴菲特与中石油的经典案例剖析(2)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案例分析_巴菲特与中石油的经典案例剖析(2)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中石油(PetroChina)年平均复合回报率:52%总回报率:720%持有期:5年谈到巴菲特,人们总会想到他的投资箴言——“买你看得懂的公司”。
此外,大家都知道他一直唱多美国。
在去年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公开信中,巴菲特写道:“美国最好的日子还在后面。
”但是,他的一些最成功的投资,尤其是最近的成功投资都在中国。
在2002年和200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累计斥资4.88亿美元买入中石油1.3%的股权。
有人曾一度质疑这一投资,因为中石油的油田开发已是强弩之末,而且它拥有40万名员工,成本高居不下。
当时,中石油市值有370亿美元。
而巴菲特估计其价值1000亿美元。
巴菲特的这一估值实际上算是偏低了。
由于油价上涨和新油田的发现,中国石油股价大幅上扬。
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07年出售这部分股权时,中国石油的市值已高达2750亿美元,这让伯克希尔撒韦公司大赚36亿美元。
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比亚迪(BYD)年平均复合回报率:41%总回报率:671%持有期:6年巴菲特近几年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是长期追随他的副手查理•芒格提议的。
2008年,芒格向巴菲特推荐了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比亚迪。
他说,比亚迪的CEO王传福是托马斯•爱迪生和杰克•韦尔奇(译注:前通用电气公司CEO)的化身,解决技术问题时像爱迪生,行事风格则像韦尔奇。
芒格说:“我以前从未见到过这样的人才。
”2008年末,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2.3亿美元收购了比亚迪10%的股权。
芒格后来说,他认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所需要的时间比许多人认为得要长,但他表示对王传福有充分的信心。
而他和巴菲特的这份信任也获得了回报。
六年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至今仍持有比亚迪10%的股份,现在价值近18亿美元。
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房地美(Freddie Mac)年平均复合回报率:24%总回报率:1525%持有期:13年1988年,他以分拆调整后每股4美元的价格向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保险巨头房地美投资了1.08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菲特投资案例: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雪球今日话题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创始人名字叫罗斯.格里克.布鲁姆金,大家都叫她B夫人。
B夫人于1893年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小村庄,犹太人,家里贫穷,没有上过学,从小梦想去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皇军队滥杀无辜,罗斯决定和他丈夫移居美国,但手里的钱只够一个人的路费,于是她让丈夫先去了美国。
2年后的1916年,她登上了横跨西伯利亚的火车,说服边境士兵进入中国,经过东北三省来到天津,然后坐轮船到达日本的横滨,再搭乘一个运花生的货船前去美国,经过3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美国西雅图,找到丈夫后,搬到奥马哈居住。
她和丈夫开过当铺,卖过衣服。
1937年,她借来500美元在地下室开了一个家具店,她把家具批发来后,只加价10%销售给客户,家具店生意火爆,在奥马哈家喻户晓,成为了打折家具的代名词。
由于售价低,扰乱了供应商的价格体系,许多供应商不给她供货,她跑遍了美国去进货,有一次撒谎说要给一栋楼装修,在一个供应商处进了一大批货,低价卖出后被告上法庭,法官判她胜诉,第二天去她店里买了条地毯。
到1980年,B夫人和她儿子已经将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打造成了美国最大的家具城,面积约1.2万平方米,无论奥马哈的经济繁荣还是萧条,其每年销售额都在增加。
奥马哈曾经兴旺的家
具店们在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低价竞争下,大多销声匿迹,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垄断了当地一半的市场。
几年前,巴菲特找B夫人谈过,想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B夫人说:“你得想法把它偷走才行啊!”B夫人的女儿、女婿、儿子等都持有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股份,后来B夫人想让她儿子路易斯来管理,于是想把大部分股份卖出,让女儿女婿们的股权退出。
巴菲特经过一番说服,与B夫人家族达成协议,在库存都未清楚之前,在1983年以5500万美元收购90%的股份,B 夫人和他儿子继续经营。
1983年,巴菲特以5500万美元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90%股权的当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年销售额约为1亿美元,税后净利润约为550万美元,在收购完成后、整理库存清单时发现库存价值高达8500万美元。
这笔收购交易的市盈率约10倍,市净率小于1,对巴菲特来说,以如此便宜的价格得到一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有很大的安全边际。
10年后的1993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净利润为1040万美元,10年里给伯克希尔贡献了约8000万的净利润。
趣事:巴菲特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之后,B 夫人在95岁时被孙子们剥夺了经营权,一气之下,她在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对面开了一个家具店,名字叫B夫人商场,生意很好,发展迅速,让巴菲特和她的儿孙们很苦恼。
两年后,B夫人和儿孙们和解,巴菲特以5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店,并和接近100岁的B夫人签订了一个禁止同业竞争协议。
可见B夫人之强大!
*******************************************************巴菲特致股东信:1983年:终于结束教条式的说明,接下来进行到1983年的重点,购并内布拉斯加家具店主要股权以及我们与B夫人一家的交往过程去年在提到许多经理人如何前赴后继追求一些愚蠢的购并案时,我们引用帕斯卡的话: “它使我想到所有的不幸皆归究于大家无法安静的待在一个房间内”,但今年我要说: “帕斯卡也会为了B夫人离开那个房间”。
大约67年前,当B夫人23岁时,靠她一张嘴说服边界警卫逃离俄国来到美国,从未接受过正式教育(连小学也没有),也不懂英文,许多年后靠着她的女儿每晚教她复习白天在学校所学的每一个字,她学会了英文,而后在卖了许多年二手衣后,在1937年靠着省吃简用存下的500美金她实现梦想开了一家家具店,参酌当时全美最大家具交易中心-芝加哥美国家具超市,她将之命名为内布拉斯加家具超市,尔后她遭遇到你所能预期的各种困难(也包括你想不到的),以500美金起家没有任何产品或地缘优势地去对抗资金雄厚、经营已久的同业竞争,在早期当她有限的资源损耗怠尽时,B夫人(这个个人商标在大奥马哈地区与可口可乐齐名)甚至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以维持信誉。
奥马哈的零售商在发现到B 夫人可以给顾客更低的价格时,便联手向家具及地毯工厂施压不要供货给B夫人,但靠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她还是取得
货源并大幅降价,甚至因而被告上法院违反公平交易法,但最终不但赢得所有官司更大大打开了知名度,其中有一个案件,在法庭中为了证明即使以现行市价打一个大折扣后,她仍有所获利,结果她卖了一条地毯给法官。
今天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拥有一家20万平方呎的店面,年销售额却高达一亿美金,全美没有任何一家零售家具店可以比得上,它所卖的家具、地毯与家电用品比奥马哈所有其它业者加起来还多。
当我们在评断一家公司的企业价值时,我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假设我有足够的资金与人才时,我愿不愿意和这家公司竞争”,我宁愿和大灰熊摔角也不愿和B夫人家族竞争,他们采购有一套,经营费用低到其竞争对手想都想不到的程度,然后再将所省下的每一分钱回馈给客人,这是一家理想中的企业,建立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转化为对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
B夫人凭借其高瞻远瞩与家族因素考量终于决定于去年出售公司给我们,我对这个家族与其事业已欣赏了数十年,所以整个交易很快便敲定,但B夫人并没有马上回家休息如同她所说的失去斗志,相反的她仍持续担任公司的负责人,在每周七天都待在卖场,其中销售地毯更是她的擅长,一个人的业绩便足以打败所有其它零售业者。
我们一共买下九成股权,剩下的一成由原有管理公司的家族成员拥有,另还预留一成的认购权给有潜力的年轻人。
遗传学家应好好研究B夫人家族为何皆能成为优秀的经理人? B夫人的
儿子担任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总经理已有好多年且被公认
为最精明的家具与家电用品的最佳采购者,他说因为他有最好的老师,而B夫人则说她有最优秀的学生,两者的说法完全正确,B夫人跟他三个儿子皆继承了B夫人家族优秀的管理能力、勤奋工作与最重要的正直的人格特质,他们实在是不错的合伙人,很高兴能与他们一起合作。
1986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店NFM的布鲁金家族持续创造商业史上的奇迹,竞争者来来去去,但B夫人跟她的家族却仍屹立不摇,去年该店业绩成长10%达到一亿三千万美金,是十年前的三倍,在当时该店便已独霸整个奥玛哈地区,若再考量本地缓慢的人口成长率与温和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成绩更是难能可贵,而惟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随着NFM价廉物美、样式齐全的声名远播,其市场范围持续扩大,而为了应付日后的成长,该店已着手扩充仓库,高龄93岁的B夫人技压群雄,展现超高的销售能力与耐力,一周工作七天,每天从开店到打烊,想要跟她竞争需要无比的勇气,大家可能很容易就忽略B夫人传奇,不过没关系93岁的她,还未抵达巅峰,等到2024年波克夏股东会召开时,请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