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与妊娠结局分析

合集下载

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期子宫自发破裂一例

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期子宫自发破裂一例

患者 2 7岁 ,主 因孕 2 “ 周 ,第 1胎 ,上 腹 疼 痛 7h于 8 2 0 年 3月 4 日 4 0a 人 院 。 于 1 07 :0 m 无 明显 诱 因 突 然 h前
出 现上 腹 部 疼 痛 ,为 持 续 性 钝 痛 ,不 放 射 ,疼 痛 进 行 性 加 重 。伴 轻微 恶 心 ,无 呕 吐 、血 便 ,无 心 慌 、胸 闷 ,无 腰 痛 血 尿 ,无 发 热 、晕 厥 ,无 阴 道 流 血 、流 液 。既 往 无 心 、肝 、
窦 保 凤


病 例 摘 要
破 裂 。瘢 痕子 宫 破 裂 易 发 生 在 分娩 过 程 中 ,发 生 于 妊 娠 中 、 晚 期 少 见 ,因原 瘢 痕 愈 合 不 良 ,难 以 承 受 子 宫 内 压 而 自发 破 裂 。本 例 患者 即属 于 此 类 。无 瘢 痕 子 宫 破 裂 常 见 的原 因 是 梗 阻 性 难 产 ,分娩 前 宫 缩 剂 应 用 不 当 , 以及 分 娩 时手 术 创 伤 ,如 各 种 不 当 阴 道 助 产 术 等 。子 宫 破 裂 较 典 型 的 临 床 症 状 为 突 发 性 撕 裂 样 腹 痛 ,伴 恶 心 、 呕 吐 、阴 道 出 血 ,可
提 示 腹 腔 有 大 量 积 液 ,右 下 腹 可 见 肠 管 飘 动 。 剑 突 下 方 正
中 子宫 底 部 及 子 宫 前 壁 正 中 肌 层 连 续 性 欠 佳 ,可 见 肠 管 剧 烈 蠕 动并 撞 击 子 宫 底 部 。宫 内孕 单 胎 ,胎 心 10次 / ,双 4 分 附 件 未见 异 常 。血 常 规 :白细 胞 1. X 1。L, 0 0 / 中性 粒 细 胞 0
肺 、肾 疾 患 史 ,曾于 2 0 年 3月 在 外 院行 宫 腔 镜 下 子 宫 纵 06

不同浓度雌激素用于子宫纵膈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同浓度雌激素用于子宫纵膈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同浓度雌激素用于子宫纵膈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邬欢欢;易迎春【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雌激素用量对于纵膈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纵膈患者行腹腔镜监视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后补充不同浓度雌激素治疗,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并对五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宫腔残余纵膈和宫腔黏连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后补充激素剂量无明显相关性.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增生情况随着雌激素用量的增加,患者人数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妊娠结局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然妊娠率上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流产率明显下降,实验组的自然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降低,两两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纵膈术后患者应用雌激素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宫腔黏连的复发,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但是不同剂量雌激素的补充对于患者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子宫纵膈切除术后患者应用雌激素治疗是必要的,但应给予患者最小有效剂量.【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07【总页数】3页(P657-659)【关键词】雌激素;剂量;子宫纵膈术;妊娠结局【作者】邬欢欢;易迎春【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4子宫纵膈是先天发育中双副中肾管融合受阻所致。

据统计,近15%-25%的反复流产是因为畸形子宫所致,其中纵膈子宫占大多数,不孕发生率为17%-35%[1]。

流产率、早产率、臀位、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异常出血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均较正常妊娠高出数倍[2,3]。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由于良好的手术疗效,能显著改善子宫纵隔患者的生殖预后,被公认为是子宫纵隔的标准治疗方法[4],但对于如何术后防止宫腔粘连目前仍存在争议。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纵隔病例分析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纵隔病例分析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纵隔病例分析康杰;曹珊珊【摘要】目的观察电视官腔镜电切术在子宫纵隔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7例子宫纵隔患者采用官腔镜电切术进行诊治.结果 37例子宫纵隔中.4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33例为不完全性子官纵隔.37例均在腹腔镜及(或)B超监视下完成官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阴道排液不多,排液时间1~3周,平均住院6天.术后随访,23例妊娠,其中12例足月妊娠分娩,3例早孕、1例中孕、2例晚孕,5例自然流产;6例原发不孕;8例无生育要求避孕.结论 B超或腹腔镜监护下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术后宫内放置IUD3个月并应用人工周期3个月是目前治疗子宫纵隔的较为理想的方法.【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029)010【总页数】3页(P827-829)【关键词】子宫纵隔;官腔镜;电切治疗;超声;外科手术【作者】康杰;曹珊珊【作者单位】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1子宫纵隔的形成是由于胚胎发育时,两侧副中肾管汇合后纵隔未被吸收而形成,可分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之一。

子宫纵隔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1],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经阴道切开或开腹手术治疗[2],但有纵隔组织切除不完全,术后并发症多,术后短时间内不能妊娠等缺点。

作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08年7月,我院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纵隔37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按Buttram分类[3],子宫不全纵隔33例,子宫完全纵隔4例。

年龄24~37岁,平均(29.23±3.61)岁。

原发不孕10例(27.03%),继发不孕6例(16.22%),27例患者有78次妊娠史(人流或药流27次),妊娠率72.97%,其中19例发生自然流产(1~7次)或早产, 6例流产≥3次,总自然流产46次,自然流产率90.20%,早产1次(胎儿死亡),足月产3例共4次(1胎死亡),足月活产率5.88%。

B超检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44例临床分析

B超检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44例临床分析

3 1 经阴道全子宫切 除术 对盆 腔干扰少 , 伤小 , . 创 出血 少 , 手术 时间短 , 术后疼 痛轻 , 门排气 早 , 手术并 发症少 , 肛 且 住
院天数短 , 腹部无瘢痕 , 符合现代微创要求 , 明显优势 于开腹 手术 , 本资料得 到证实 。
收 稿 日期 2 0 -4 1 0 70 — 6
用 Fl oe y尿管气囊注水 在另一官腔做 指示 , 防止损伤致 对侧
宫壁 。利用 B超 监 测切 割深 度 及方 向 , 时观 察官 腔 内形 同 态, 当切割至子宫底浆膜层 1mm时 , 0 停止切 割[ 避免切 割 , 过深致穿孔 。有活动性 出血者 , 给滚珠 电极 电凝止血 。切 割
子宫纵隔是先天性 子 宫畸形 , 引起反腐 流产 、 易 早产 及
不孕 。随着 内镜技 术的发展 , 官腔镜 下子宫纵 隔切除 已成 为
外 向内再次观察 宫内情况 , 然后 自纵 隔末端 向基底部左右交 替横行切割 , 于部分性 子宫纵 隔较 薄者 , 对 可用 针状 电极切 开, 逆行切割 。纵 隔较厚 者 , 可用 环状 电极 对 称切 割。对 于 完全纵隔者 , 用环状 电极从两次官腔 对称切割 , 切第 一刀时 ,
切割完毕 , 观察 官腔形 态 。术毕 , 置避 孕 环防止 官腔粘 连 , 3 月后 取 出复诊 。
联合 宫腔镜检查 。
12 手术设 备与 器械 .
13 手术 方法 .
术 中采用 日本 Olmp s 1F 电切 y u2 1 r
2 结 果
镜, 外鞘未 9 0 . mm。B超选 用美 国 P H几 S I 2 :U 2超声 仪 。
3 3 本术式关闭盆腔时后腹膜与阴道残端 粘膜层采 用・层 . 缝合 , 不留死腔 , 减少术后 阴道残断 出血 的可能性 。

TCIS和TCRS两种术式治疗部分子宫纵隔疗效对比

TCIS和TCRS两种术式治疗部分子宫纵隔疗效对比

TCIS和TCRS两种术式治疗部分子宫纵隔疗效对比韩扬;曹云霞;魏兆莲;肖兰;程允;朱颍【摘要】目的探讨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TCIS)和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对部分子宫纵隔患者生殖预后改善情况.方法比较TCIS组(n=40)和TCRS组(n=40)部分子宫纵隔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残隔、宫腔粘连、内膜上皮化不满意)及生殖预后随访结果.结果 TCIS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C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IS组术后分娩率高于TCRS组,且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TC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IS与TCRS相比可减少部分子宫纵隔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足月分娩率.%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cervical hysteroscopic incision of septum(TCIS)and transcervical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septum(TCRS) in the improvement of reproductive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artial uterine septum.Methods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operation condition,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sidual septum, intrauterine adhesion, dissatisfied endometrial epithelialization) and reproductive prognosis situation of patients with partial uterine septum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 TCIS(n=40) and group TCRS(n=40).Results Compared to TCRS,TCIS method decreased operative tim e [(42.23±18.84) vs (32.23±19.24)min,P=0.021),blood loss [(18.75±9.85) ml vs (14.38±4.96) ml,P=0.015]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42.50% vs 20.00%,P=0.030), meanwhile increased labor rate (18.75% vs 53.85%,P=0.002) and term birth rate(12.50% vs 41.03%,P=0.008).Conclusion TCIS can decrease operative time,bloodlos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and is able to improve the term birth rate.【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52)003【总页数】4页(P405-408)【关键词】子宫纵隔;TCRS;TCIS【作者】韩扬;曹云霞;魏兆莲;肖兰;程允;朱颍【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1;R713.162女性生殖器官畸形包括子宫畸形、子宫颈和阴道畸形,子宫纵隔是最常见的子宫畸形类型[1],包括双侧苗勒氏管融合正常但吸收过程出现异常的所有病例,易引起不孕及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中隔24例分析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中隔24例分析

镜为德国史赛克公司生产。
12 3 手术方法 .. 麻 醉采用全 麻 , 体位 采用膀 胱截石 位。腹腔
改变 , 宫颈功 能不全发生率高 , 引起 中、 易 晚期并发 症的发生 。本
研究 中 1 5例有流产史 ( 流产次数 1~ 4次) 6例原 发不孕。因此 , 对于反复流产或不孕的患者应排 除有 无子 宫畸形 , 确诊 子宫中隔 者应予积极手术矫正。 子宫穿孑 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 L 腹腔镜可以一 目了然地 观察子宫的形 态 , 如切除过深时宫壁局部变薄 , 向浆膜面 凸起 , 透
镜全程监视 , 先行二点穿刺法观察子宫外 形 , 进一步确定诊 断 , 排 除双角子宫及双子宫畸形后 开始手术 。宫 腔镜 电切 前再次 检查 中隔类 型、 长度及宽度 , 尤其注意与双输卵管开 口的距离 , 当电切 至与官底平齐即可。监视 过程 中可观察官 腔镜透光 度 的改 变协 助手术 。透光度局部过弱或过强 , 警惕切 除不全或过度切 除的发 生。监视过程 中流入腹腔 的膨宫液予 以吸尽 , 术毕生理盐水 洗腹 腔将含有 内膜碎 片的膨 宫液充分 清洗干净 。同时检查 双附件 情
探讨宫腔镜联 合腹腔镜在 治疗子 宫中中的作用。方法镜 电切 术进行 中隔切除 , 术后复查宫腔形 态, 并长期随访其妊娠及足 月分娩情 况。结果
生 并发 症 , 后 随 访 1 术 8例 ,3例 妊 娠 , 娠 率 7 .2 , 足 月 分娩 , 月分娩 率 5 .5 。结 论 1 妊 2 2 % 7例 足 38%
中 国 医学 创 新
20 0 8年 1 第 5卷 1月
第3 期 1
ME II E IN V TO E E R H DC N N O A I N R S A C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64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64例临床分析

治疗子宫纵 隔的传统方法有经 阴道或经腹切 除纵 隔组织 后子宫成形术 … , 但前者具有一定 的盲 E性 , l 易使 纵隔切开不
完全 , 术后发生粘连而又形成 后天纵 隔 , 且子宫极度前 屈或 后 屈时, 手术难度大 , 易形成子宫穿孔 ,l E前该 术式 已废 弃 ; 后者
号扩 宫器 。安装宫腔电切镜及其各系 统 , 设定 电切 、 电凝功率 为 8 w, 0 将宫腔镜前端置入宫腔 , 电视屏幕上观察宫腔 、 子宫纵
切镜 。
术效果 良好 , 患者可尝试妊娠 。本组 3 2例经 二次宫腔镜探 查
官腔均正常 , 不需二次 电切 。 5 .随访 术后 随访 1 2 0~ 6个 月 , 已妊 娠 5 0例 , 中 2 其 2 例足月产下活胎 ( 剖宫产 3例 ) 2 ,8例妊 娠 1 3 6~ 0周 , 妊娠过 程正常 , 尚在进 一步观察 中。妊娠率 7 .2 。 8 1%
维普资讯
中 国计 划 生 育 学 杂 志 2 0 第 7期 总 第 13期 08年 5
有关专家及生产 厂商予以改进 , 以便吉妮 系列 ID更安全 、 U 更
有效 , 更广泛应用于临床 。
参 考 文 献
1 王红英 , 杨爱强 , 志芳 , 对 G n F I 王 等. ye i N宫内节育器 尾丝 的临床 x
赵 凯 邢均 萍 马 静
子宫纵 隔是较 常见 的子宫 畸形之一 , 影响患者 的生育 常 能 力。本 院妇科运用 宫腔镜 电切 术治疗 子宫纵 隔 , 取得 良好 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本组 6 4例均一次完成手术 , 中无子 宫穿孔 、 术 肠管损 伤、
大 出血及水 中毒 等并发 症发生 , 术后 无感 染及官腔 粘连 等远

宫腔镜治疗重度宫腔粘连妊娠结局

宫腔镜治疗重度宫腔粘连妊娠结局

宫腔镜治疗重度宫腔粘连妊娠结局作者:黎志英詹秀云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1期【摘要】利用回顾性研究,对31例重度宫腔粘连运用宫腔镜治疗后妊娠情况进行评估。

28个患者平均追踪了31个月(2~84个月),在12例患者中共有15次妊娠:其中有2例早期流产,3例于孕中期流产,1例于孕中期因胎儿严重畸形行人工引产,9例分别于不同患者各取得一次正常活产。

治疗后妊娠率为12/28(42.8%),活产率为9/28(32.1%)。

妊娠者中年龄35岁的为2例。

3例失去追踪从而结果遗失。

在9例活产患者中,1例因为胎盘植入行剖宫产并因大出血行髂内动脉结扎。

宫腔镜对重度阿森曼格综合征的治疗能建立有效的宫腔形态,并有42.8%的妊娠率,不过,这些妊娠冒有因胎盘异常所至大出血的风险。

【关键词】阿森曼格综合征;宫腔镜诊治;胎盘植入;妊娠结局;重度宫腔粘连持久的部分或全部宫腔粘连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最常见的原因是早期妊娠的电吸和清宫术,据报道,一次宫腔操作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约16%,大部分为轻度,两次和三次宫腔操作后,发生率约14%至32%,并且50%以上为重度粘连[1]。

临床症状包括月经异常,月经量少,闭经,不孕和连续反复性流产。

宫腔镜对诊断与治疗宫腔粘连已得到飞速发展。

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回顾性研究针对31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经宫腔镜治疗后妊娠率以及存活率的报道。

1 材料与方法从2002年1月1日到2009年3月31日,对178例宫腔粘连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治疗患者,我们回顾所有患者的手术报告并选择有宫壁和输卵管开口粘连的重度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个标准31例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7岁(26~44),在产科病历里,我们发现有5例剖宫产,2例临产前子宫破裂,3例胎盘植入。

其中宫腔粘连的高危因素有:16例(51.6%)至少有一次早期妊娠人流史,10例(32.2%)至少一次早期稽留流产或不全流产清宫史,3例(9.6%)产后大出血清宫史,2例子宫纵隔切开术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与妊娠结局分析目的分析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的效果与术后妊娠结局。

方法选
取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纵隔患者,分为A组与B组,分别采用宫腔镜下及传统开腹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且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A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A 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80.0%,其中妊娠后流产率为4.2%,顺利分娩率为95.8%;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70.0%,其中妊娠后流产率为14.3%,顺利分娩率为85.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临床效果更为明显,术后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改善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宫腔镜;子宫纵隔;手术;妊娠结局
子宫纵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子宫畸形,主要有不完全性及完全性的子宫纵隔两种类型,其中又以不完全性子宫纵隔更为常见。

子宫纵隔发生后容易导致反复性流产,且容易出现胎位异常,给育龄女性造成严重的困扰[1]。

手术方式是临床治疗子宫纵隔的主要方式,常见的术式有传统子宫吻合术、开腹切除子宫纵隔术以及宫腔镜下手术等,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宫腔镜手术方式显示出更明显的应用优势,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2]。

本文对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的效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子宫纵隔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接收的子宫纵隔患者6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并按术式不同分为A组(30例)与B组(30例)。

A组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28.4±3.6)岁;原发性不孕7例,继发性不孕23例;早产史5例,习惯性流产史13例。

B组患者年龄24~35岁,平均(28.2±3.5)岁;原发性不孕8例,继发性不孕22例;早产史4例,习惯性流产史11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类型及相关病史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
所有患者均经妇科常规检查、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以及子宫内镜等检查,并结合临床病理学相关标准予以诊断并确诊。

1.3 手术方法
1.3.1 A组采用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具体手术操作:术前12 h于患者宫颈内放置软化宫颈的硅胶棒;手术于患者月经干净后的第3~7天进行,采用硬膜外全麻方式,使用生理盐水充盈膀胱,并经B超检测符合手
术要求后,取患者截石位,并严格消毒处理,后将宫颈充分暴露,并对宫腔的深度进行严格探查,后根据探查结果置入宫腔镜,后在宫腔镜监视下进行子宫纵隔的切除术,在其中一侧的宫颈将电切镜置入后行切割直至宫底,合并阴道纵隔的患者同时使用电刀切割开[3]。

手术后使用6 d抗生素。

1.3.2 B组采用传统开腹行切除子宫纵隔术。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4 评价方式
①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主要包括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对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②对所有患者(均有生育需求)均随访12~36个月,平均(30.7±4.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分别统计并比较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且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B组均明显缩短(P<0.05)(表1)。

A组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出现2例(6.7%)切口感染,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见脏器受损以及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严重的并发症。

表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x±s)
2.2 两组妊娠结局的比较
A组30例患者手术后顺利实现妊娠24例;其中,出现妊娠后流产1例,顺利分娩23例。

B组30例患者手术后顺利妊娠21例;其中,出现妊娠后流产3例,顺利分娩1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子宫纵隔是子宫畸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原发不孕以及反复性流产的女性中,其中,反复性流产中有5%~25%因子宫畸形导致[4],而子宫纵隔致不孕者又占多数。

子宫纵隔主要有部分及完全性纵隔两种类型,部分纵隔相对更为常见。

发生子宫纵隔后,宫腔正常形态被打破,因腔内容积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
导致无法正常受孕,或者受孕后因无法满足胚胎逐步增大的需求而致反复性流产[5]。

及早对原发性不孕或者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检查,对及早确定是否发生子宫纵隔,并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积极作用。

临床主要的检查方式有妇科常规检查、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以及子宫内镜等,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发生纵隔,并对纵隔发生的程度以及具体的部位等进行严格的探查,以利于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严格的检查利于诊断是否合并阴道纵隔以及宫腔内膜息肉等病症,并对合并其他相关病症的患者同步进行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6-7]。

手术治疗是当前治疗子宫纵隔的主要方式。

传统手术主要通过子宫吻合术及开腹行子宫纵隔切除术等,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疗效,但同时易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创伤,手术时间一般较长,且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不利于患者短时间内受孕。

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是当前医学技术进步的体现,具有相对明显的临床治疗优势,與传统术式相比,宫腔镜下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手术出血量更少,对患者微创,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后更利于恢复,尤其对于有生育需求的高龄女性而言更具积极意义。

同时,手术一般无明显的并发症,安全性高,且能在术中同时对合并阴道纵隔和宫腔内膜息肉等病症的患者同步进行有效的治疗[8]。

手术整体效果更显著,术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不良情况,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临床资料表明,与传统开腹行切除子宫纵隔术相比,于宫腔镜下进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效果更理想,术中出血量相对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更短,且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传统术式组发生2例感染患者,发生率为6.7%。

术后对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宫腔镜下手术组患者妊娠结局明显更理想,术后正常妊娠率为80.0%,其中顺利分娩率为95.8%,发生流产的比率仅为4.2%;传统术式组正常妊娠率为70.0%,其中顺利分娩率为85.7%,发生流产的比率仅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手术临床效果更为明显,且安全性高,术后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改善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孝华.宫腔镜诊治子宫纵隔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6):699-702.
[2] 朱一萍,赵栋,吴悦茜,等.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的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2):80-82.
[3] 韩旭,李萌,邹丽红,等.腹腔镜、宫腔镜联合治疗子宫纵隔48例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43(2):203-204.
[4] 卢春梅,邱艳.宫腔镜对子宫纵隔的诊疗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2(6):43-45.
[5] 陈雪珍,徐开红,林俊.20例完全纵隔子宫双宫颈宫腔镜矫治及妊娠结局分析[A].2007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2007:4.
[6] 黄晓兵,王素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膈2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83-2484.
[7] 艾继辉,权效珍,靳镭,等.宫腔镜治疗纵隔子宫的临床观察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1,4(25):3971-3973.
[8] 魏丽娜,孙秀芹.宫腔镜子宫纵隔剪开术治疗纵隔子宫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5):512-5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