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护理
理解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

理解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简介外固定支架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固定和支撑骨折或骨缺损的治疗。
它由金属棒、环和连接杆组成,通过穿刺皮肤将金属棒插入骨骼,然后通过连接杆和环固定。
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是确保支架的稳定性、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常规护理步骤以下是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步骤:1. 保持支架稳定:检查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并确保连接杆和环没有松动。
如果发现松动,应及时调整并紧固。
2.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清洁伤口,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清洁剂。
3. 防止感染:定期更换伤口敷料,避免穿刺口周围的皮肤受潮湿。
如果发现伤口红肿、渗液或有异味,应及时咨询医生。
4. 保持伤肢活动: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的伤肢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避免过度活动或负重,以免影响支架的稳定性。
5. 规避外力:避免碰撞、颠簸或其他外力对支架的冲击,以免引起支架松动或骨折移位。
6.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进行支架的检查和调整。
7. 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饮食惯,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和骨折修复。
8. 注意观察: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 不要自行拆除或调整支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
- 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 避免潮湿环境和污染物的接触,以防止感染。
- 如果感觉异常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咨询医生。
结论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包括保持支架稳定、伤口清洁、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保持适量的活动以及定期复诊。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配合正确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骨折或骨缺损的治疗和康复。
常规护理方法:外固定支架

常规护理方法: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骨折和骨损伤的医疗装置。
下面是关于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方法:
1. 保持外固定支架的清洁:使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外固定支架周围的皮肤。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或过热的水。
清洁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2. 注意外固定支架周围的皮肤状况:每天检查外固定支架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疼痛或破损的情况。
如果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3. 避免潮湿和污染:避免让外固定支架暴露在湿润环境中,如雨水或水中。
同时,避免让支架接触尘土或污垢。
4. 注意饮食和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骨骼愈合和身体康复。
5. 遵循医生的指示: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使用和伤口护理。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咨询医生。
6. 避免过度活动:避免进行剧烈活动或承受过大的压力,以防
止外固定支架松动或损坏。
7.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安排的复诊时间进行检查,以确保外固
定支架的有效性和骨骼愈合的进展。
请注意,以上是关于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方法,具体的护理
措施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实施护理时,请始终遵循医生
的建议和指导,并在有需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外固定支架护理技巧

外固定支架护理技巧外固定支架是一种常用于骨折治疗的辅助装置,正确的护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外固定支架护理的基本技巧,以帮助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提供更好的护理。
1. 定期检查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对于骨折的愈合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固定支架是否松动或损坏是必要的护理步骤。
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固定支架的紧固螺丝:确保螺丝没有松动,如有需要,紧固螺丝。
- 固定支架的连接件:检查连接件是否坚固,如有需要,更换损坏的连接件。
- 皮肤情况:观察固定支架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损或渗液,如有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2. 保持清洁和干燥保持外固定支架的清洁和干燥是防止感染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 温水清洗:使用温水轻轻清洗固定支架和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洗涤剂或肥皂,以免引起过敏或皮肤干燥。
- 异物清除:定期检查固定支架和周围皮肤,清除附着在支架上的污垢、汗液或其他异物,以保持清洁。
- 干燥保持: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固定支架和周围的皮肤,确保彻底干燥,避免湿度过高或积水。
3. 有效疼痛管理骨折患者通常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良好的疼痛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方法:- 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给予止痛药物,如非处方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但应遵循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要求。
- 冷热敷: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以尝试用冷冻袋或热敷来减轻疼痛,并放松肌肉。
- 环境调节: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刺激性的噪音和光线,有助于减轻疼痛感。
4. 低风险体位转换患者在骨折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体位,以促进骨折的稳定和愈合。
体位转换应谨慎进行,以避免额外的压力或损伤。
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协助:在进行体位转换时,应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协助,避免患者自行移动。
- 内垫衬物:在体位转换时,可以使用柔软的垫衬物,将其放置在骨折部位和固定支架之间,以减少压力和不适。
专业护理:外固定支架常规

专业护理:外固定支架常规概述外固定支架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和骨损伤的方法。
它通过在骨折部位固定金属针或钢针以及外部支架来稳定骨骼,促进愈合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方法。
1. 外固定支架的护理要点- 定期检查患者的外固定支架,确保其稳定性和正常工作。
- 保持外固定支架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和皮肤问题的发生。
- 观察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症状,及时报告给医生。
- 帮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和活动,避免对外固定支架施加过大压力或拉力。
-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理解和适应外固定支架的治疗过程。
2. 外固定支架的日常护理步骤- 每天检查外固定支架的固定情况,确保固定针或钢针未松动或脱落。
- 用温盐水或医生指导的抗菌溶液清洁外固定支架周围的皮肤,并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
- 观察外固定支架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溃疡等异常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 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伤口换药,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 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的力量。
3. 外固定支架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应避免使用外固定支架所在的肢体过度负重或剧烈活动。
-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碰撞或受到外部冲击,以免影响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
-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按时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以上是外固定支架的常规护理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护士。
外固定支架护理

外固定支架护理一、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
组织损伤小,可以进行二次复位调节。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见,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装置会影响患者美观。
二、护理1、心理护理: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方法、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2、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质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3、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应密切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感觉和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过度牵拉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
4、疼痛护理:由于肢体肿胀及针眼处皮肤牵拉可引起疼痛。
应关心安慰病人,教会病人松弛疗法,适当给予镇痛剂。
5体位护理: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度,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血肿。
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怔患者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6、并发症护理(1)钢针松动钢针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到外固定的稳定,导致骨愈合不良或继发感染。
其发生的原因与钢针的部位,穿钉技术及生物力学因素有关。
另外,不稳定的骨折和过早负重也是引起钢钉松动的重要因素,应每日检查外固定器螺钉的松紧度,紧固连接螺钉,保持有效固定,适当延长患肢不负重的时间,防止钢钉松动。
(2)感染钉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钉孔有无渗血渗液,渗出液多时应及时更换无菌敷料,每日2次用75﹪酒精滴钉孔,保持钉孔部位清洁干燥。
不要把钉孔周围的痂皮去掉,因其起屏障作用,能有效防止细菌及污物进入钉道。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术后5天内体温不降至正常甚至更高,要注意有无全身感染情况及钉孔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分泌物,并定期做血常规检查,警惕发生钉道感染。
如发生感染,应立即抬高患肢,停止关节锻炼,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时清除钉道分泌物,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感染严重者须切开引流。
(3)骨筋膜室综合征因原始损伤或钢钉横行通过骨筋膜室及骨折后渗血、出血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外固定支架护理注意事项

外固定支架护理注意事项
外固定支架(External Fixator)是一种外部装置,用于固定和稳定骨折或手术后的骨骼结构。
以下是外固定支架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
1.定期清洁:保持外固定支架清洁非常重要。
使用肥皂和温水
轻轻清洗支架和附件。
避免使用擦洗剂或过于刺激的物质。
2.避免湿润:保持固定支架及周围区域干燥,避免水快速渗透
到伤口或皮肤中。
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支架。
3.观察伤口:如果存在外露的伤口或手术切口,要密切观察伤
口情况。
如果有渗出物、肿胀、红肿、发热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咨询医生。
4.经常转动关节: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关节的被动和主
动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5.配合物理治疗:根据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积极参与康
复治疗和肌肉锻炼,以帮助提高骨折或手术恢复。
6.饮食调理: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蛋白质,
有助于骨骼的修复和康复。
7.避免过度活动:尽量避免激烈运动或负重,以免对外固定支
架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损坏。
8.保持注意力:注意观察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和紧固件是否松
动。
定期检查扣紧螺母和螺栓,确保其安全可靠。
9.服从医生建议:遵循医生或护理团队的护理建议和指示,如
定期复诊、更换敷料等。
总之,外固定支架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清洁、伤口观察、关节活动、康复治疗等方面。
关键是保持外固定支架和伤口的干燥清洁,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恢复。
外固定支架:护理常规指南

外固定支架:护理常规指南背景信息外固定支架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固定和支持骨折或手术后的骨骼。
它由金属框架和固定螺钉组成,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以促进骨骼的愈合。
在使用外固定支架期间,正确的护理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护理常规指南以下是外固定支架的护理常规指南:1. 保持外固定支架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轻轻清洁外固定支架,确保清洁周围的皮肤。
避免使用酒精或刺激性物质清洁外固定支架,以防止刺激和皮肤过敏。
2. 定期检查固定螺钉:定期检查外固定支架上的固定螺钉是否松动或脱落。
如果发现有松动或脱落的螺钉,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避免水和湿气:避免使外固定支架暴露在水和湿气中,尤其是在洗澡和游泳时。
湿气可能导致螺钉生锈和感染。
4. 遵循医生的指示: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更换外固定支架的绷带和垫子。
不要自行更换或调整外固定支架,以免引起问题或损伤。
5. 注意饮食和锻炼: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和锻炼计划,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康复。
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和咖啡因,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愈合过程。
6. 注意感染迹象:密切观察外固定支架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疼痛、渗出物等感染迹象。
如果发现任何感染迹象,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7. 避免碰撞和过度活动:避免碰撞或过度活动,以免对外固定支架造成损坏或不适。
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从事高风险的活动。
8. 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在使用外固定支架期间出现任何问题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和寻求帮助。
请注意,以上护理常规指南仅供参考。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请始终遵循医生的指示和建议,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简要描述编写的,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请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
外固定支架护理要点

外固定支架护理要点1. 一定要时刻关注支架的位置呀,别让它移位了!就像你保护你最心爱的宝贝一样,得时刻留意着呀。
比如说你有个特别喜欢的玩具熊,你肯定不想它被弄坏或放错地方吧,外固定支架也是同样的道理呢。
2. 清洁很重要哦!别让伤口周围脏兮兮的。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脸好几天不洗,那得多难受呀,伤口周围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保持干净。
就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一样,对支架周围也要精心护理呀。
3. 观察伤口有没有异常啊,一旦发现不对劲儿,赶紧找医生呀!这就好比你发现家里有个奇怪的声音,你会赶紧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对伤口也要这样敏感哟。
你想想,要是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不及时发现,那后果多严重呀,伤口也一样哦。
4. 不要随便去碰支架呀,它可不是玩具!你总不会没事就去把玩一个危险的东西吧,外固定支架可不能随便乱动。
就好像你知道高压电很危险,不会去乱碰一样的道理呀。
5. 饮食也得注意呢,要吃得营养些。
就好像汽车要加好油才能跑得快,你的身体也要有好的营养来恢复呀。
多吃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别总是吃些没营养的东西哦。
比如你要是天天只吃泡面,那身体能好吗?6. 活动的时候要小心呀,别不小心撞到支架了!这就跟你走路要看着点路,别摔跟头一样。
要是不小心撞到了,那得多疼呀,还可能影响恢复呢。
你想想,走路不小心撞墙上都疼呢,更何况撞到支架啦。
7. 按时去复查很关键哦!别总是拖拖拉拉的呀。
就像你和朋友约好了时间,总不能老放人鸽子吧,复查也是同样重要的事情呢。
如果不去复查,怎么知道恢复得好不好呀?8. 睡觉的时候也得注意姿势呀,别压到支架啦!你睡觉的时候总不想压到一个不舒服的东西吧,外固定支架也不能压到哦。
好比你睡觉的时候会避开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东西一样,要好好对待支架呀。
9. 保持好心情也很重要呢!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恢复呀。
要是你整天愁眉苦脸的,伤口能好得快吗?就像阳光能让花朵绽放得更美丽,好心情也能让你的恢复更顺利哟!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外固定支架的护理真的很重要,每一个要点都不能马虎,一定要用心去做,这样才能让恢复效果更好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固定支架护理
一概述
骨外固定支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针或钉钻入后在皮外将其固定在外固定架上。
此法非一种内固定,也不是外固定,但起到了过去内固定和外固定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
组织损伤小,可以进行二次复位调节,便于术后伤口换药,有利于控制感染,可早期功锻炼,拆取方便,无需二次手术。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见,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装置会影响患者美观。
二护理
(一)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方法、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2 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包括术前常规检查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外固定器的消毒以及禁食禁水、药物过敏试验等,手术当日晨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3 皮肤准备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厘米为备皮范围。
手术当日晨用75﹪酒精消毒手术野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4 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质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二)术后护理
1 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应密切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感觉和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过度牵拉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
2 疼痛护理由于肢体肿胀及针眼处皮肤牵拉可引起疼痛。
应关心安慰病人,教会病人松弛疗法,适当给予镇痛剂。
3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4 并发症护理
(1)钢针松动钢针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到外固定的稳定,导致骨愈合不良或继发感染。
其发生的原因与钢针的部位,穿钉技术及生物力学因素有关。
另外,不稳定的骨折和过早负重也是引起钢钉松动的重要因素,应每日检查外固定器螺钉的松紧度,紧固连接螺钉,保持有效固定,适当延长患肢不负重的时间,防止钢钉松动。
(2)感染钉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钉孔有无渗血渗液,渗出液多时应及时更换无菌敷料,每日2次用75﹪酒精滴钉孔,保持钉孔部位清洁干燥。
不要把钉孔周围的痂皮去掉,因其起屏障作用,能有效防止细菌及污物进入钉道。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术后5天内体温不降至正常甚至更高,要注意有无全身感染情况及钉孔周围有无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并定期做血常规检查,警惕发生钉道感染。
如发生感染,应立即抬高患肢,停止关节锻炼,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时清除钉道分泌物,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感染严重者须切开引流。
(3)骨筋膜室综合征因原始损伤或钢钉横行通过骨筋膜室及骨折后渗血、出血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并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及伤肢远近端的关节活动,以促进淋及静脉回流,密切观察肢体肿胀、疼痛、活动、牵拉痛及动脉搏动情况等变化,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肿胀明显时,遵医嘱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ml,1-2次/天。
如出现皮肤苍白、发凉、紫绀、脉搏减弱或消失,应尽早手术切开,以免造成肢体坏死等严重后果。
(4)骨折愈合不良骨折不愈合主要是由于外固定器的不牢固,存在异常活动、钢钉穿过骨骼的位置不当、骨折断端之间未形成加压等引起。
因此应定期观察调整外固定装置,使外固定的固定力适合骨折愈合过程的力学环境需要,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三健康教育
(一)功能锻炼
为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手术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术后第1日开始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2-3次/天,5-30分钟/次。
术后3日疼痛减轻开始上下关节的锻炼。
固定可靠,肢体肿胀减轻后,病人可扶拐下地活动。
如果活动后,肢体肿胀明显,应减少或暂停活动。
(二)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75﹪酒精滴2次,发现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坚持功能锻炼,加强饮食,多食高蛋白、高钙、易消化的食物,但应保持合适的体重。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防骨质疏松,定期门诊复查。
外固定支架的护理指引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手术,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rn为备皮范围。
4.手术前1d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始禁食。
5.手术晨用 75%乙醇消毒手术野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
1.按臂丛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
2.卧位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o。
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胭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o-30o,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3.预防钉孔感染钉孔处每日用 75%乙醇点滴 2次。
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1~2d更换1次。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
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外旋为主。
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o,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度
健康指导:
1.嘱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 75%乙醇滴 2次,隔日更换敷料 1次。
2.每日坚持功能锻炼。
3.定期门诊复查。
4.发现钉孔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