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首先,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应包括对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土壤质量、水质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地
调查、遥感技术、实验室分析等方法来获取数据,并据此评价水土
保持工作的效果和影响。

其次,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应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
活动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监测与评价标准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类型、植被
覆盖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还应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
需求和意见。

水土保持工作可能涉及到多方利益,包括农民、政府
部门、环保组织等,因此监测与评价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
和利益,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应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信息
共享机制,以便及时获取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并将结果反馈
给相关利益相关者,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总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土资源的状况,评估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为未来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和执行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水土保持方案建设方案评价

水土保持方案建设方案评价

水土保持方案建设方案评价1. 简介本文档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建设方案进行评价,旨在全面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评价指标2.1 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保护植被覆盖2.2 土壤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保护表层土壤结构2.3 水资源管理•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降低洪水风险•改善水质2.4 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保护农田生产力•减少灾害损失3. 评价方法本文使用下述方法对水土保持方案建设方案进行评价:3.1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方案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2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包括生物多样性调查、土壤侵蚀率、水质监测等,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评估方案效果。

3.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综合考虑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评价意见。

3.4 用户调研通过调研农民和当地居民的反馈意见,了解方案对其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评估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

4. 评价结果基于以上评价方法,得出如下评价结果:•在生态保护方面,方案有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水域生态系统的恢复,但植被覆盖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在土壤保护方面,方案有效降低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程度,表层土壤结构得到了保护。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方案为当地提供了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并减少了洪水风险,但水质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监管。

•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方案为农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保护农田生产力,减少了灾害损失。

5. 结论综合评价来看,水土保持方案的建设方案在大多数评价指标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需要继续改进和加强。

建议在方案实施中加强植被覆盖保护和水质监管工作,同时加强与农民和当地居民的沟通,提高其参与和认同度,以实现更好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是指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水土保持情况的监测和评价,以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预防和减少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监测内容。

1. 土地利用情况监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情况的监测,以及土地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2. 水资源监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周边水资源的水质、水量、水流动情况等的监测,以及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土壤侵蚀监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周边土壤的侵蚀程度、侵蚀类型、侵蚀速度等情况的监测,以及土壤侵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评价。

4. 植被覆盖监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周边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植被状况等情况的监测,以及植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二、评价标准。

1. 土地利用评价,根据土地利用情况监测结果,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开发、滥用等情况,提出合理利用建议。

2. 水资源评价,根据水资源监测结果,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对周边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包括水质变化、水量变化等情况,提出保护建议。

3. 土壤侵蚀评价,根据土壤侵蚀监测结果,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修复建议。

4. 植被覆盖评价,根据植被覆盖监测结果,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程度,提出保护和恢复建议。

三、监测与评价方法。

1. 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情况的监测,实现对大范围、多时相的监测。

2. 采用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获取水资源、土壤侵蚀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3. 采用模型模拟分析,利用水土保持模型对生产建设项目对水土资源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四、监测与评价结果应用。

水土保持方案及验收

水土保持方案及验收

水土保持方案及验收水土保持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地都制定了水土保持方案,并进行验收来确保其实施效果。

本文将介绍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以及验收的要点。

一、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是对特定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旨在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降雨量、植被覆盖等。

下面是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1. 土地调查和评价:对目标地区的土地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价,了解土地的性质、利用现状和潜力,为后续的规划提供依据。

2. 风险评估和分级:根据地质、气候和土地利用等因素,评估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风险,并将其分为不同等级,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指导。

3. 植被恢复和保护: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和保护植被覆盖,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4. 构筑物建设和修复:修建沟渠、梯田、护坡等构筑物,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

5. 灌溉和排水工程:合理规划和设计灌溉和排水系统,确保土地的水分供应和排水畅通,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6. 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促进大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二、水土保持验收水土保持方案的验收是为了评估方案实施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验收,可以检查和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水土保持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1. 实施情况的调查和评估: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包括工程建设、植被恢复、宣传教育等方面。

2.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监测数据,如水土流失量、土壤侵蚀速率等,评估方案实施效果。

3. 生态环境的评估和监测:评估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植被恢复情况、土壤质量改善等。

4. 反馈和意见征询:向相关部门和专家征求意见,听取公众的反馈,了解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环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方法

环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方法
环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 效果评价方法
2020/11/23
环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方法
目录
评价目的与分类 评价对象及其重要性 评价尺度和范围 评价指标 评价原则和方法
环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方法
1 评价目的与分类
环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方法
1 评价目的与分类
例:知识和工作框架中的区域环境效应评价
美国农业部的土壤分类中定义为:The USDA Soil Taxonomy definition is: The
collection of natural bodies on the earth's surface, in places modified or even made by man of earthly materials, containing living matter and supporting or capable of supporting plants out-of-doors. Its upper limit is air or shallow water. At its margins it grades to deep water or to barren areas of rock or ice. Its lower limit to the not-soil beneath is perhaps the most difficult to define. Soil includes the horizons near the surface that differ from the underlying rock material as a result of interactions, through time, of climate, living organisms, parent materials, and relief. In the few places where it contains thin cemented horizons that are impermeable to roots, animals, or marks of other biologic activity. The lower limit of soil, therefore, is normally the lower limit of biologic activity, which generally coincides with the common rooting depth of native perennial plants (Soil Survey Staff (1975). Soil Taxonomy. USDA Agriculture Handbook No. 436.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754 pp).

【pdf】水土保持评价

【pdf】水土保持评价

【pdf】水土保持评价水土保持评价是指对特定区域的水土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水土保持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改进措施的过程。

水土保持评价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土壤侵蚀、水资源利用、植被覆盖、地形地貌等因素。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回答关于水土保持评价的问题。

1. 评价方法,水土保持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结合专家经验和知识,对水土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评价报告。

定量评价则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通过获取大量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得出定量化的评价结果。

2. 评价指标,水土保持评价的指标可以包括土壤侵蚀指数、水资源利用率、植被覆盖率、地貌类型等。

土壤侵蚀指数可以通过测定土壤流失量和土壤侵蚀速率来评估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

水资源利用率可以通过计算水量供需平衡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来评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植被覆盖率可以通过遥感图像和野外调查来评估植被的分布和覆盖情况。

地貌类型可以通过地形地貌图和地貌要素分析来评估地貌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3. 影响因素,水土保持评价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降水、地形地貌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土壤侵蚀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人为因素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生产活动、水资源管理等,这些因素对水土保持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会间接影响水土保持评价的结果,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

4. 评价结果与应用,水土保持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改进措施。

评价结果可以指导土地规划、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可持续的水土保持和资源利用。

评价结果还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水土保持工程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实施方案。

总结起来,水土保持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和指标。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对特定区域的水土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为保护和改进水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报告

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报告

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建设活动日益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需要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本报告旨在对监测区域名称的水土保持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和评价,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监测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监测区域位于具体地理位置,地处经纬度范围,总面积为具体面积。

(二)地形地貌该区域地形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山地面积占比例,丘陵面积占比例,平原面积占比例。

(三)气候条件属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具体温度,年降水量为具体降水量,降水主要集中在季节。

(四)土壤类型主要土壤类型有列举主要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以质地类型为主。

(五)植被情况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列举主要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为具体覆盖率。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一)监测内容1、水土流失状况包括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强度等。

2、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等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3、土壤侵蚀模数通过实地监测和计算,获取土壤侵蚀模数的变化情况。

(二)监测方法1、实地调查定期对监测区域进行实地勘察,记录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

2、定点观测在典型区域设立观测点,对土壤侵蚀模数、降雨量等进行长期观测。

3、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监测区域的地形、植被等信息,分析水土流失的变化趋势。

四、监测结果与分析(一)水土流失状况1、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等类型,其中水力侵蚀最为普遍。

2、水土流失面积经过监测,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具体面积,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比例。

3、水土流失强度水土流失强度分为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五个等级。

监测结果显示,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占比例,中度水土流失面积占比例,强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比例。

(二)水土保持措施1、工程措施已实施的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梯田、鱼鳞坑、谷坊、拦沙坝等。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摘要: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

本文就合理分析水土并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正确合理分析水土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效益水土评价1、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1)生态功能的效果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效果评价,应着眼于水土保持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物质效应。

即从实物尺度来评价水土保持在防止土壤侵蚀,调节径流,减少洪水总量,改善洪水过程,降低洪峰流量,减少河流泥沙输出量,改良土壤,提高立地地位级,干物质积累量,土壤侵蚀程度的变化等方面的生态效果。

虽然有人把水土保持所发挥的每一种生态功能都转化为一个确切的货币量来进行评价,但事实上,人们寻找出的各种对等物与实际的生态效果不论是存在形态上,还是实际价值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出入,不能完全反映出每一种生态功能所具有的真正的”生态价位”。

因此,在评价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时,应以人们最为关心的、能普遍接受的生态因子的数量效果为主,而以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即生态效益的货币计量)为辅。

(2)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包括水土保持产出效益和水土保持再生产费用两个方面的评价.根据现行价格分别推算出各类标准地水土保持的再生产费用(包括整地、造林、种苗、抚育间伐、更新伐以及基本建设折旧、维护和管理等费用和土地占用费等),再根据标准地的林木蓄积量和枝叶生物量(根据枝叶的发热值及数量将其折合成标准煤)以及林木出材率,现行木材价格和标准煤的价格,推算出水土保持直接产出效益。

然后,再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3)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方法。

常见的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方法是环境效益-费用分析法.它是把某一项目的直接投资与其机会成本之和作为该项目的费用;而把该项目实现以后提高的产品产出率和改善的环境质量,或增加舒适性而直接提高社会福利的所有效果,作为该项目的效益.从费用和效益的比较中,分析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得失.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NPV=Bd+Be-Cd-Cp-Ce式中,NPV为净现值;Bd为项目的直接收益;Be为外部(或环境)收益;Cd为项目的直接成本;Cp为环境保护费用;Ce为外部(或环境)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效果评价:
并有助于知识建设和机构学习。
评价是进行变革的重要手段,对于强化责 任机制具有至关重要而可靠的作用。 评价是对一项活动、项目、计划、战略、 政策、主题、专题、行业部门、业务领域 、机构绩效等4尽可能系统、公正的认识 过程。

1 评价目的与分类
土壤、土壤 侵蚀、水土 流失及其危 害、水土保 持等
措施类型、 面积、位 臵、过程、 投资等
评价对象 (主体)
单项评价 多因子评价 综合评价
措施质量、 投资与环 境、经济、 社会等
评价目标
评价方法

定性与定量; 对比分析、 统计分析、 机理模型等
1 评价目的与分类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 15774-1995 表 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类与计算内容表
2 评价对象及其重要性 土壤与土壤的功能
工程学把土壤定义为:地球、月球或者其他星体表面松散的矿物质与空气 、水、有机质和其他物质构成的碎屑物。An engineering definition of soil is "all the fragmented mineral material at or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e moon, or other planetary body, plus the air, water, organic matter, and other substances which may be included therein" (Spangler, M.G. and R.L. Handy (1982). Soil Engineer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819 pp.). This is the same definition for regolith. 地质学上,根据地质学家的兴趣定义土壤。研究基岩的地质学家常倾向于 把土壤定义为风化层,与工程上的定义一致;而地貌学家对土壤形成过程 感兴趣,常采纳早期农学家对土壤的定义和分类。Geological definitions of soil depend on the interest of the geologist. "Hard rock" geologists tend to view soil as regolith, employing the engineering definition. Geomorphologists, however, are interested in soil forming processes and adopt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s developed primarily for agriculturists.
2 评价对象及其重要性 土壤与土壤的功能
Niemann(1977)致力于景观分区(包含环境中的土壤母质、水和空气) :生产功能;气象学功能;水文学功能;有关区域覆盖和基础结构功能; 有关道德、卫生、美学和心理学功能。 土壤多功能性第一次被认可是在美国土壤科学学会1995年的一本出版物 中。Warkentin (1995)认为土壤是像环境感应器一样的功能体。 土壤有机体作为基困库的意义第一次划人土壤功能的定义,由Blum和 Santelises提出。这个观点被引入到了欧洲委员会(2002)的文件当中。 土壤作为基因库被广泛认可,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具有生物制药的潜力等。
1 评价目的与分类
我们目前效益分类与计算体系中:
有哪些是单项评价,哪些是多因子评价?
评价指标和内容有无重复?
还需要考虑哪些指标,这些指标哪些人群会关心?
有哪些指标的定量特征不易把握?
有无综合评价的特征?
2 评价对象及其重要性 土壤与土壤的功能
土壤是地球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 和水分,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 在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V.V.Dokuchaisv)从土壤发生学的观点, 认为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发 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包括了河流、海、和湖
等水域中的部分。
土壤是非水、空气或者岩石的地球表层。更精确的含义与功利和用途有关。土壤的作 用最初是农业和工程作用,这种认识在土壤定义、分类系统和研究中都有所体现。 Soil is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at is not water, air, or rock. More precise definitions diverge in the direction of interest and need. Interest in soil is primarily for agricultural or engineering purposes and this bias is reflected in soil definitions, classification systems, and research.
美国农业部的土壤分类中定义为:The USDA Soil Taxonomy definition is: The
collection of natural bodies on the earth's surface, in places modified or even made by man of earthly materials, containing living matter and supporting or capable of supporting plants out-of-doors. Its upper limit is air or shallow water. At its margins it grades to deep water or to barren areas of rock or ice. Its lower limit to the not-soil beneath is perhaps the most difficult to define. Soil includes the horizons near the surface that differ from the underlying rock material as a result of interactions, through time, of climate, living organisms, parent materials, and relief. In the few places where it contains thin cemented horizons that are impermeable to roots, animals, or marks of other biologic activity. The lower limit of soil, therefore, is normally the lower limit of biologic activity, which generally coincides with the common rooting depth of native perennial plants (Soil Survey Staff (1975). Soil Taxonomy. USDA Agriculture Handbook No. 436.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754 pp).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原型观测技术培训
环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方法
目 录

评价目的与分类 评价对象及其重要性 评价尺度和范围 评价指标 评价原则和方法
1 评价目的与分类

Appraise



名 词
Appraisal
stresses expert judgment; 强调了专家的判断 implies authoritative judgment in setting a monetary Assessment value;暗指对某物进行金钱上的权威的估计 implies considered judgment in ascertaining value; Evaluation 指为查明事情的本质而进行的大量判断与分析 usually implies a subjective and somewhat inexact ; Estimation judgment;目的性强,在准确性方面考虑有限
土壤不仅具有生产功能,也同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这一点也在文献当有 所体现。例如土壤能够吸附尘埃,产出新鲜的空气,也能产出经济作物, 并净化饮用水。
2 评价对象及其重要性
土壤与土壤的功能
Blum W E H (1998,2005): 生态的:1 农业和林业生产的基础;2 过滤、缓冲和 转化能力;3 生物基因库和繁殖场所 非生态:4 容纳基础设施建设;5 原材料来源;6 构 成景观并保存自然和文化遗产(Geo-genic and Winfried E.H. Blum cultural heritage ) 《联邦土壤保护法》(Federal Soil Protection Act)(德国,1999): 自然功能:1 作为人类、动物、植物和土壤生物栖息地;2 作为自然系统的 一部分,尤其是指水和氮循环的组成部分;3 作为分解媒介,缓冲过滤,尤 其是指地下水保护 人类利用相关功能:4 原材料供给;5 居住休闲用地;6 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地;7 其他经济和公共用地 自然人文档案记录功能: European Commission (2002):1 粮食和其它生物的生产功能;2 存储 过滤和转换功能;3 栖息地和基因库功能;4 自然和文化景观功能;5 原材 料来源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