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第五章暖通初步设计说明第一节设计依据一、建设单位委托及要求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版)三、有关设计规范、标准《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四、建筑专业等提供的设计资料本工程南北栋均为综合性一类高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高度:南栋为:82.1m,北栋为:80.5m五、室外气象条件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8℃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5%室外平均风速 2.6m/S 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1%室外平均风速 2.8m/S第二节设计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一、包括一层至四层的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大小会议室、活动室等房间舒适性空调。
室内设计参数表:二、防排烟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2、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三、通风1、地下一层汽车库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2、地下一层电设备房和空调设备房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空调设备房设事故排风系统。
3、南栋地下一层六级二等人员隐蔽所(平时为车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4、卫生间、电梯机房采用自然通风。
第三节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方式一、冷、热负荷确定本工程主要为舒适性空调,两栋建筑物总冷负荷为400万大卡,热负荷为315万大卡。
二、空调冷、热源及水循环系统1、根据建设方要求,南、北栋的主机均设在北栋建筑物里,空调冷、热源采用直燃式(燃气)溴化锂机组型号BZ200 ,2台,单台制冷量200万大卡(2326KW),供热量:1791KW,冷水量:300m3/h,冷却水量500m3/h。
暖通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1.2.1.2.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1445-2012)
1.3.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4.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1.5.1.5. 当地室外气象参数
冬季:
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3℃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 ℃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1.8 m/s
冬季大气压力636.1hPa
2.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该建筑为中国联通西藏日喀则宿舍楼改造项目,本次设计为二、三、四层宿舍的电采暖,厨房、卫生间、走廊不做采暖
3.采暖设计
3.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卧室18℃
3.2 本项目建筑热负荷为42KW,面积指标为45w/m2。
3.3 供暖方式
建筑采用加热电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每个独立地暖回路安装室温、地温双温控制器,。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暖通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国家设计规范:《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建筑设计防⽕规范》 GB 50016-2014《⾼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规范》 GB 50067-201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201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建筑机电⼯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环境空⽓质量标准》 GB 3095-2012《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房间空⽓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2021.3-2010《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2007年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规范》 WS394-20122.地⽅设计规范(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15《公共建筑绿⾊设计标准》 DG/TJ08-2143-2014《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98-2014《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6《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DB 31/844-2014《餐饮⾏业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110-2004《上海市民⽤建筑⼯程施⼯图节能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沪建交(2012)1273号3.公消【2015】98号-关于执⾏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4.建设单位关于本⼯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提供的有关资料;5.建筑专业提供的技术⽂件。
⼆、⼯程概况:本⼯程地块总建筑⾯积约119110㎡,其中地上⾯积约87603㎡,地下⾯积约31507㎡。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1. 引言本旨在详细说明建筑设计项目中的暖通方案设计内容,以确保建筑物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达到舒适和健康的标准。
2.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涉及到一个室内面积为X平方米的建筑物,位于X地址。
建筑物主要功能包括X功能,使用人员约为X人。
3. 设计目标通过本方案的设计,我们将确保建筑物的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在合理舒适的范围内,并满足以下要求:- 室内温度范围为X度至X度,适合建筑物使用场景;- 室内相对湿度范围为X%至X%,以维持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X标准,以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
4. 设计原则和方法在设计暖通方案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4.1. 温控策略:根据空间功能和使用情况,采取适当的温控策略,例如集中供暖、分体供暖或者空调系统等。
4.2. 通风设计: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环境要求,设计适当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排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等。
4.3. 管道布置:合理布置供暖、通风和空调管道,确保管道长度、连接方式和支撑方式符合相关标准,以最大限度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4.4. 节能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节能的要求,采取合理的能源利用方案,包括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设计内容和细节5.1. 供暖系统设计:- 选择适当的供暖设备,如锅炉、热水器等;- 设计供暖管道的布置和尺寸,确保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考虑供暖系统与其他暖通系统的协调。
5.2. 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 设计通风系统的新风量和排风量,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的布置;- 考虑通风系统与供暖系统的协调,实现能耗最小化和舒适性的最大化。
5.3. 温湿度控制设计:- 选择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确保室内温湿度在合理范围内控制;- 设计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逻辑和策略,以提供舒适和稳定的室内环境。
5.4. 管道布置设计:- 根据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需要,合理布置管道,确保运行平稳、线路短、能耗低。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建筑概况自述项目情况。
二、设计规范、依据1)《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5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7)《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版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源效率限定》GB21454-20089)《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11)《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394-20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消〔2015〕98号"文件1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16年版);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6)其他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措施。
三、设计范围设计含以下内容:1、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2、机械通风系统设计;3、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四、通风空调设计室外气象参数(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夏季大气压力: 965.8hPa 冬季大气压力: 983.0hPa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6°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2.6°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1°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计算温度30.5°C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7.7°C五、室内设计参数六、空调系统1、本工程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空调总冷负荷为:1814.10kW,空调总热负荷为1332.86kW。
设计说明(暖通)

第七章暖通设计1、设计依据1.1甲方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
1.2建筑等专业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
1.3现行的国家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工程概况本工程规划地块位于滨江开发区丽水大街以西、十字河以北。
规划用地面积183755平方米。
3、设计范围空调、通风、防排烟4、室内设计参数:5、空调系统5.1综合楼拟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室外机放置于屋顶或室外露台处。
5.2电梯机房、值班室、消防控制室等采用分体式空调,电气专业预留电源。
6、通风排烟系统6.1空调区域均设有机械排风。
6.2地下车库设机械通风系统,与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合用,满足消防要求。
排风量按照6次/h 计算,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
6.3厂房设机械通风系统,厂房及仓库通风量按照工艺及规范要求确定。
6.4卫生间等设有机械排风7、管道材料与安装7.1新风管、通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管配件、钢板厚度和允许漏风量等均应符合低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7.2空调送回风管、经冷热处理的新风管及在空调房中未经冷热处理的新风管采用纤维增强镁质风管,保温层≥B级。
7.3厨房灶台排油烟风管采用厚1.0不锈钢板制作,并在最低处设置不小于DN20的手动排水阀;水平风管应设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排水点8、消防与防火8.1空调通风管道,设备及其保温材料采用消防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
8.2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等处设防火阀。
8.3管道穿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采取固定措施,缝隙处用不燃材料填实。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二.设计气象参数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夏季Px=1002.5hPa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通风温度:twf=5.0℃冬季空调温度:twk=-2℃夏季空调温度:twk=32.0℃夏季通风温度twf=30.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3.室外风速: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三.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
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
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
冷热源系统根据其使用特点及冷热负荷情况,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加水冷冷水机组。
其中地源热泵系统按照冬季热负荷选用。
室外部分采用垂直埋管系统,安装于绿化区域。
地源热泵系统夏季供冷量按照冬夏季冷热负荷平衡原则确定,不足部分采用水冷冷水机组补充。
地源热泵室外埋管等系统由专业单位负责勘探、实施及调试。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1.确定暖通设备的类型和容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确定采用
的供暖系统(如集中供暖还是分散供暖)和空调系统(如中央空调还是分
体空调),并计算出相应的供热和制冷负荷,以确定设备容量。
2.管道布置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各个房间的使用需求,设
计供暖、通风和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
合理布置管道,可以尽量减少管
道的长度、降低水力损失,并方便维修和清洁。
3.选择暖通设备和材料: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
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以及管道、风道和阀门等材料。
选用高效能的设
备和材料,可以降低运行能耗和维护成本。
4.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暖通控制系统,以便实现温度、湿度和
空气质量等参数的自动控制。
控制系统应能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同时尽量
节约能源。
可以考虑使用智能化的控制设备,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控制和管理。
5.安全与可持续性考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选择供暖和制冷方式,使用高效能设备,可以减
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6.成本估算和优化:根据设计方案,估算出暖通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并进行优化。
通过合理的设备选择和管道布置,可以降低成本,并提
高系统的效能。
总之,暖通初步设计是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系统进
行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阶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需求和气候
条件,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并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以实现舒适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8.1、概述8.1.1、设计依据8.1.1.1、业主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签署的工程总承包EPC合同.8.1.1.2、业主提供的相关要求及图纸、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会议纪要8.1.1.3、国内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规程及规定:《采暖通风与空?鹘谏杓乒娣丁稧B50019-200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大气污染物综?吓欧疟曜肌GB16297-199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8.1.1.4、设计联络会议纪要8.1.1.5、工艺、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相关专业对通风、空调、净化、降温的要求及提供的图纸。
8.1.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为1#主厂房通风、防排烟、空调、净化及降温系统的施工图设计。
该建筑办公楼四层,厂房三层,其建筑面积为47897.66 m2。
8.1.3、室外内空气计算参数8.1.3.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冬季通风计算温度3 C;冬季空调计算温度-4 C。
2)夏季通风计算温度32 C;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4.1 C;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8.2 C。
3)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4 %;夏季通风计算相对湿度64 %。
4)冬季平均风速2.8 m/s ;夏季平均风速1.9 m/s。
5)? 局鞯挤缦駽19% N 13% NNW 13%夏季主导风向C 24% N 9%6)冬季大气压力:1020.4 hPa ;夏季大气压力:998.6 hPa。
8.1.3.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各空调、净化空调房间的温度、湿度及洁净度等级等计算参数要求见空调系统原理图。
2、洁净室人员新风不小于40n3/h,其他房间20~30n3/h.3、普通站房通风换气次数为6次/时,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设计平时通风与事故通风合用系统,换气次数分别为6次/时、12次/时。
8.1.4 、----8.1.5、主厂房?可矫媲迹赛P1.1.5系统符号8.1.5.1、系统代号意义:1)通风及消防系统:GE冷一般排风/工艺排风系统;EE净排烟/事故排风系统;ESX加压/排烟补风系统,DEX除尘系统,SEX-酸碱排风系统,VEX有机排风系统2)空调、净化空调:AHU k空调机组;MAU新风机组;RAU循环机组SAC-分体式空调系统代号;FCU k风机盘管系统代号。
8.1.5.2、系统编号说明1) GEX-A-101 其中:GEX-排风系统;A一A区,1-1层(0-屋面);01-第一个系统2)AHU-A-101其中:GEX-排风系统;A一A区,1-1层(0-屋面);01-第一个系统3)MAU-A-101 其中:GEX-排风系统;A一A区,1-1层(0-屋面);01-第一个系统4)RAU-A-101 其中:GEX-排风系统;A一A区,1-1层(0-屋面);01-第一个系统8.2、供热、供冷8.2.1、供热1.2.1.1空调机组加热:热媒为80C〜60C热水(常年使用),供水压力为0.6 MPa接? 訴区三层综合动力站动力专业,最大热负荷为2450 kW,全年供热。
1.2.1.2空调机组加湿采用0.2Mpa干蒸汽,接自D区三层综合动力站动力专业,最大加湿量1000 kg/h。
8.2.2、供冷供冷冷媒为6C〜11C冷冻水(常年使用),供水压力为0.6 MPa,接自D区三层综合动力站动力专业,最大冷负荷为8400 kW,全年供冷。
1.2.3办公区供热供冷办公区采用两管制,夏季供冷水,冬季供热水,由冷冻站设置相应阀门人工切换。
1.2.4各分区动?T昧咳缦拢篭P8.3、-----8.4、各类通风系统的描述: 1.4.1本次设计了2个除尘排风系统,4个酸碱排风系统,1个有机排风系统,11个排烟、补风及加压送风系统,2个送风系统,一般工艺排风7个,全室排风系统24个,其系统划分详见"须通风工艺设备表"1.4.2 A区走廊?杌蹬叛滔低彻个;A-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送风系统个1个;系统控制说明详见"通风排烟系统原理图(一)"1.4.3 B区设计2个机械排烟系统,风机屋面设置,大于300m2洁净室均设计多叶排烟口排烟,另洁净室设计排烟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50%排烟量,各防烟分区设置多叶送风口补风,系统控制说明详见"通风排烟系统原理图(二)";C区二层设计1个机械排烟系统,1个排烟补风系统,控制说明同B区。
1.4.4 B区二层湿工艺排风SEX-B-201~204为酸、碱排风系统,其风管及调节阀等配件均采用玻璃钢风管,系统防火阀应采用防腐型,风机采用耐腐蚀的玻璃钢风机,并配高效酸雾净化塔及自动加药系统。
排水经湿工艺排水排至水处理站处理后方可排放。
玻璃钢风管、玻璃钢风机、废气洗涤塔要求氧指数》32,难燃B1级。
1.4.5 C区二层丝印烘箱排风VEX-C-201为有机排风系统,风机为防爆型风机,系统可靠接地,排风经活性炭吸?酱锉旰蠓娇膳欧拧P1.4.6除特别说明外其余所有排风系统风管及部件均采用镀锌铁皮制作,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厚度均为1.2mm排烟风管的隔热层采用超细玻璃棉板,厚度为30mm1.4.7所有接工艺设备的局部排风系统的支管均待工艺设备安装就位后,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包括吊顶开洞),支管接至吊顶下200mr处,下设蝶阀(此部分内容由二次配承包商完成)。
1.4.8除尘系统要求详见"除尘系统示意图"1.4.9 IT中心设全室排风,并设电动密闭阀与风机连锁,待气体灭火后开启排风,平时常闭。
1.4.10厨房通风空调待厨房公司配合设计,本设计预留相关条件,且油烟排放须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有关规定。
1.4.11须通风房间及通风量见"须通风工艺表"。
1.4.12通风机设备见"通风设备表"。
8.5、空调、净化、降温1.5.1办公区空调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二管制,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共设计4台新风机组,其中一层新风机组设在二层新风机房内,系统控制要求见空调系统原理图。
1.5.2 B区一层设计新风机组MAU-B-101~10及循环机组RAU-B-101~10共9台,其中部分机组设在二层东区空调机房,化学清洗间为直流系统,设新风机组MAU-B-103系统划分及控制要求见"通风空调系统原理图"。
1.5.3 B 区二层设计新风机组MAU-B-201~205 RAU-B-201~203,AHU-B-201~20共11 台,系统划分及控制要求见"通风空调系统原理图"。
1.5.4 B区三层设计新风机组AHU-B-301~30洪2台,维修间等设计新风机组MAU-3-301, 系统划分及控制要求见"通风空调系统原理图"。
1.5.5 C、D区层设计新风机组MAU-C-201 RAU-C-101~102,201,RAU-D-101,102,及AHU-C-201,202,301共计9台,化学清洗间为直流系统,设新风机组MAU-C-202系统划分及控制要求见"通风空调系统原理图"。
1.5.6高效过滤送风口安装方式见下图(高效过滤器送风口支管上设调节阀):1.5.6净化间回风口的做法见下图(回风立管上均设同管径手动对开多叶调节阀):1.5.7 IT中心设风冷恒温恒湿机组两台,一用一备。
8.6、 1.6 其他1.6.1设计图中所标注风管横断面尺寸:矩形风管为外边长,圆形风管为外径。
1.6.2设计图中所注标高:冷、热水管指管底标高;矩形风管指管底标高(圆形风管指管中心标高)。
室内水管及风管标高以室内管道所在层的建筑地面标高为土0.00起算屋面风管管道标高皆以室内一层地面作为土0.00基面起算。
基面位置见?弓杓仆肌1旮叩丿晃猰,其他未注明的尺寸单位为mm9 施工说明9.1、供热、供冷管道系统的安装2.1.1管道系统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型号、规格、位置,配合土建预埋套管、预埋件,支、吊架和预留洞等;2.1.2管道安装坡度2.1.2.1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管道,其坡度应为0.003,不得?为.002 ;2.122气、水逆向流动的热水管道,其坡度不应小于0.005 ;2.224冷水和热水管道,其坡度不应小于0.002 ;冷凝水管道坡度应大于等于0.008 ;2.2.2.5设计图中表示管道坡向的箭头是指向管道的低点。
方形伸缩器应水平安装,且与管道坡向一致。
在水平干管需要上弯或下绕行时,其高点或有空气聚集的部位应设集气罐或自动排气阀;其最低点或可能有积存水的部位及检修用的关断阀之前设泄水装置。
泄水管上的阀应装在便于操作的地点及高度,泄水管应接至允许排水处。
2.226冷、热水管道的最点安装放气阀,最低点设泄水阀,接法如右图:蒸汽干管最低点设放水阀,并设疏水器,安装见下图:2.2.3管道变径2.2.3.1冷、热水系统水平干管变径应顶平偏心;223.2蒸汽系统水平干管变径应底平偏心。
蒸汽支管从总管接出时,应采用下图连接方式:2.2.4管道连接供热系统管道DNC32时,应螺纹连接;DN>3时,应焊接连接;冷水系统管道DNC50,应螺纹连接;DN>50应焊接连接;蒸汽系统管道全部焊接。
2.2.5管道穿墙或楼板2.2.5.1管道穿隔墙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时,套管内径比保温管道外径大100mm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淋浴室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装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管道与套管间的缝隙应用不燃密实材料和?浪透嗵钍担蕉嗣嬗饣4 L奖诘墓艿烙胩坠芗涞姆煜督鲇T貌蝗济苁挡牧咸钍担蕉嗣嬗饣P2.2.5.2保温管道必须穿防火墙处,除设钢制套管外,管道还应固定在防火墙上。
管道安装好后,应用不燃柔性无毒材料填塞管道与套管的间缝隙,并加封盖。
同时要求防火墙两侧各2m长范围内的管道保温材料必须是不燃材料。
2.2.6空调机组及风管盘管的水系统安装详见"通风空调系统原理图"。
2.2.7冷、热水管道系统中自控阀组的旁通阀门,若安装在电动调节阀的正上方时,不得影响电动调节阀的调节功能,并便于检修,维护和观察。
2.2.8水(汽)系统中各装置的表示Y型水(汽)过滤器、疏水器阀组及流量计或热量计阀组等装置均在设计图中仅用简单图例表示,详见"通风空调系统安装详图II 09.2、——9.3、管材及阀门的选择2.3.1管材的选择2.3.1.1 80 C〜60C热水、冷水系统、凝?崴埽籠PDNC 250,焊接钢管;DN>250, 螺旋焊接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