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城市中心区规划研究——以昆山市北部片区中心区为例
20120702_昆山_城市规划及发展概况

建设“两区三带”江南水乡景观(见右图) 两区:
南部古镇水乡景区 西北部湖荡景观区
三带:
东西向景观带 南北向景观带 吴淞江景观带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城市发展理念:
大城市 现代化 可持续
城市发展目标:
至2015年,GDP将达到4000亿元,总体赶上中等发达国 家和地区当前发展水平;
至2020年,GDP将达到8000亿元,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 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国际会展中心及航站楼
珠江御景
写字楼集中供应区, 4个项目,超20万方
天虹 中航城
金 融 街 时代公园
开发区管委会 绿地21城 中冶琨庭
夏架河景观公园
世贸广场、大润发等 商业配套 世贸东壹号
世贸新界,近2W户
地铁1号线
城市空间布局:城南,铁南新城
空间大致范围:娄江以南,青阳港以西,柏庐路两侧,312国道以北; 南部发展中心:以昆山南站北广场北侧的3个城市综合体所在的中华商务区为核心; 楼市关键词:高铁,精装,改善性,豪宅,综合体
周市新城
汽车北站
荣记玖珑湾 博威黄金海岸
麦德龙
九方城
老城北
空间大致范围:昆泰路以北,苏昆太高速以南,江浦路以西,青阳路以东; 北部发展中心:以九方城城市综合体为中心和周市新城; 楼市关键词:成熟居住区,配套完善
1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定位、理念、目标)
2
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重点项目、大型配套)
3
巴城镇
周市镇
市中心
玉山镇 苏
上海市
州
市 陆家镇 花桥镇
张浦镇 千灯镇
城市主干道及主要功能
红线是昆山前进路:行政路,公检法等80%行政办公机关分布两旁;前进路向西连 接苏州唯亭,向东经过昆山规划金融街、国际会展中心可到上海嘉定区; 蓝线是(由左向右)柏庐路和长江路:柏庐路经过市中心商圈主干道,长江路与柏 庐路平行快速主干道; 绿线是外环线:现正整修,整修路段41公里长,预计2013年完工;
以片区规划推进城市化发展论文

以片区规划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摘要】本文以昆山城镇化发展为例,详细探讨了片区规划推进城市化发展的理念以及此理念指导下的昆山城市发展实践经验,并由此而指出了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片区规划;城市化;发展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昆山从传统小城镇模式的农业县到现在以片区理念为核心,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模式,其城市化进入到发展的新时期。
一、昆山城镇发展回顾(一)产业经济三次转型改革开放后,昆山产业经济先后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的“农转工”、九十年代初的“内转外”、九十年代末的“低转高”三次质的飞跃,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城镇建设三次机遇昆山小城镇发展就是牢牢把握住了其经济发展的三次机遇。
一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的横向联合,集中式工业小区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二是九十年代初外向型经济,推进功能配套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基本成形。
三是九十年代后期园工业化浪潮和区经济,大力营建特色,完善设施,展示风采,提高小城镇层次。
初步形成梯度辐射、布局合理、发展协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三)城镇化发展三次演进一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城镇化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为目标,乡镇企业和工业小区遍地开花,但城镇化水平不高,发展较粗放。
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城镇化以产业经济与城镇建设互动发展为导向。
三是步入21世纪后,城镇化以“统筹协调、集约整合、全面发展”的片区规划为导向。
(四)城市规划三次提升昆山城市规划也经历了几次转变,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自费建工业园及城镇建设起步时的“富规划,穷开发”理念,到九十年代中期园区经济蓬勃发展时的“富规划,巧开发”理念,再到当前以片区发展为代表的,强调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全面发展的,以整体和谐发展为导向的规划。
二、昆山总体发展规划三个新理念(一)片区发展理念片区是指根据区域交通干道、原有行政界线、自然隔离和城市产业共性等划分的具备城市功能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载体。
昆山陆家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论文

昆山陆家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论文昆山陆家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论文1.引言昆山市陆家镇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靠古都苏州、中间近旁着我镇行政管辖市昆山城,地理环k十分优越。
但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在城里没有地位,该镇农民一度被k里人称为“乡巴佬”,反映了城乡差别过分悬殊,城乡结构失衡,城乡关系严重扭曲。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城乡联系著增强。
中央多次提出“小城镇建设作为新时期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小康社会、是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加强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笔者参与村镇建设规划的论证以及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多年,先后完成了《陆家现代服务业综合园区控制性详规^《老镇区改造控制性详%《陆家新城区控制性详规》h编.修订工作。
这些详规的‘思想是按照无村镇的规划要求,力争在规划的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方式、公共资源调配、社会管理能力、市民素质提异、富民强村载实现全面转升级,促进城^发展、社会和‘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向全面实现k乡一体化发展^历史性转变。
2.陆家镇现状陆家镇,吴国丞相陆逊之孙陆机定居之处,为昆山市下属乡镇。
镇总面积为35.6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2万8千人,外来人口10万人,总人口逾12万之多,下设8个行政自然村,4个社区居委会。
现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有12平方公里为工业基础区面积。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千强镇第6()位,江苏省百强镇第25位,有雄厚的发展基础。
围绕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形°成城市与广大农民之间交流“节点”,理想要素是建立城乡之间的“中转站”。
3.发展基础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发展基础,有力于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镇处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现有五大优势:一是拥有畅达无限的交通,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国道以及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轻轨交通大动脉穿镇而过,市内环线、外环线形^“二纵五横,,的交通框架;二是拥有集聚丰厚的工业基础,20世纪80年代是最早创办乡镇工业区之一,曾获得苏州市向明星镇,,的美誉;三是拥有特色的产业布局,以城际轻轨站点为节点,规划建设204平方公里的乡村小城,重点推进“一城四区”小城镇的重点规划,以提升城镇配套功能建设作为首要基础;四是拥有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资源,建立一级医院、省级示范院校、日处理万吨级污水处理厂,便民、利民、为民的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打造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中;五是拥有基本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镇职工有社会保险参保、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居民有医疗保险参保、建成残疾人#养服务中心、启动居家b老服务工程。
昆山市五线规划

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各种区划概述1、昆山市或昆山本规划中所述“昆山”或“昆山市”均指昆山市927km2的全域。
经过最近的行政区划调整,昆山市包括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1以及玉山、巴城、周市、张浦、千灯、陆家、锦溪、周庄和淀山湖9个镇。
2、昆山市域片区根据《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昆山市总体规划或总体规划),昆山市域划分为7个片区,详见表1。
3、昆山老城区从明清至上世纪70年代止,昆山的老城区大致为北至北环城河、南至娄江、西至仓基河、东至东环城河的区域。
本规划所指的老城区(又称旧城区),系指北至北环城河、南至沪宁铁路、西至叶荷河-小澞河、东至柏庐路的区域,与正在进行中的昆山市旧城区规划范围一致。
4、昆山市区昆山市区没有明确地理界线,其范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在不断变化。
本规划中的“昆山市区”或“市区”系指老城区及其东部至青阳港的区域。
5、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昆山老城区以东(即柏庐路以东)。
1985年初,昆山自费创办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1年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开发区。
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区域面积也从开始的3.75 km2,逐步扩展至6.18 km2、28 km2。
至2000年辖区面积60 km2。
6、中心城综合片区昆山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即顺陈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沪宁高速12005年原江苏国际商务中心与花桥镇合并,建立了花桥经济开发区。
公路和城北路围合的168km2的区域,通常又称作中心城区。
7、组团在昆山市总体规划中,将中心城区分为中心组团、东组团和西组团,但是,这3个组团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另一方面,在总体规划的居住用地规划中,形成城中、城西、城北、玉山、亭林、开发区和铁南7个居住组团。
同样,这7个组团也没有明确的界线,且未覆盖整个中心城区。
本次规划以上述7个居住组团的概念为基础,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以下9个界限明确的组团,详见表2。
昆山规划设计方案模板

昆山xxx生产制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报告说明—昆山,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自秦代置娄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
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2010年9月,昆山与维也纳、新加坡等五城市获该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2016年1月,昆山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9年,昆山先后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第一。
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排名第一。
2019年,昆山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5.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4亿元,下降2.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2.49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942.23亿元,增长7.3%。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
因此,自从建国以来,为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让人民吃饱饭,我国积极推进肥料产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国外肥料生产企业和学习其先进生产技术,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国有、公私合营、私营化肥企业,对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施压,对有机肥产业形成利好条件。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8760.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326.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63%;流动资金1434.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37%。
达产年营业收入10690.00万元,总成本费用8450.23万元,税金及附加139.12万元,利润总额2239.77万元,利税总额2687.82万元,税后净利润1679.8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07.9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57%,投资利税率30.68%,投资回报率19.17%,全部投资回收期6.72年,提供就业职位163个。
昆山城市规划

(二) 城市规划
(一) 昆山概况
1、地理位置: 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城区之间,北至东北与常 熟、太仓两市相连。 2、面积范围: 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7.68平 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 3、经济成就: 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国家统计 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 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
打教 中 造育 心 活研 城 力发 区 花桥作为区 中基 内 域商业商 心地 含 务中心, 城和 “ 具有办公、 区两 一 。端 主 研发、居 商四 住、旅游 务次 等功能。 园” 区, 共结 同合
以“一主一区五次” 的分级中心模式来构 建城市主题区;南部 的次中心为结合新昆 山站建立的区域商业 中心。
昆 山 旅 游 规 划 方 向
(4)巴城 以阳澄湖大闸蟹 为品牌,以省级 阳澄湖旅游度假 区为载体,发挥 沪宁城际铁路阳 澄湖站的引导作 用,完善旅游服 务功能,适度发 展软件产业和先 进装备制造业, 成为全国知名的 旅游度假镇。
昆 山 旅 游 规 划 方 向
城市发展方向 东拓:整合花桥、融入上海; 西育:联合苏州、保育阳澄; 南优:优化吴淞、转型升级; 北延:昆太联动、提升二产。
昆 山 商 业 中 心 规 划 方 向
2、西北部工 业区 以现状 1、东部工业区 高新区 A 以发展高附 区和周市 工业集中 加值的光电产 区为基础, 业为主,集中 发展高新 布置依托上海 技术产业, 浦东机场、虹 挖潜和增 桥机场货运功 3、南部工业区 能的高附加值 量扩展并 以出口加工区、精密机械产业园、 重,加快 产业。 陆家镇工业集中区、张浦镇工业集 推进产业 中区为基础,发展与苏州工业园区 转型升级 产业链相关的产业、需要利用苏南 机场货运功能的产业以及依托上海 的高附加值产业。淘汰现状吴淞江 两岸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 业。
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总体思路和创新理念解析

城市集聚度不高,外来打工人员收入水平偏低,同时相当数量的外来人E1分散居住在各镇,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的发展。
昆山位于上海.苏州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相距仅半小时车程.这两个城市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吸引并满足了昆山市民的部分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昆山自身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导致昆山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质量.水平等方面均与大城市有明显差距。
1.2.5交通处于支撑需求的状态,引导发展弱昆山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共存。
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明显的主体地位,总体上通达性较好.但均质化的公路网加剧了城乡空间的曼延发展;铁路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公路的发展.促进了汽车的使用;内河航道初具规模.但航道等级偏低.部分航道穿越中心城区.对交通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相互分离,缺乏枢纽体系支撑客流集散换乘和货流集疏运,导致交通流转换不畅、运行效率不高.同时分散的交通流难以培育枢纽来引导用地的集约化开发。
总体而言,交通处于支撑需求的状态,引导发展的功能尚未充分体现。
1.2.4土地,水、能源被动适应发展,资源代价高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昆山的资源利用现状不容乐观。
除去需保护的基本农田.河湖水面和已建用地。
按2000—2008年建设用地年均增加的速度,可供建设用地仅够维持5—6年的发展。
水资源总量虽大,但主要为过境水量,本地水资源量较小,且受流域水环境污染及本地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偏低,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
能源利用方面,2008年万元GDP能耗为0646吨标准煤.接近中等发达国家06吨标准煤的水平,但与苏州工业园区或英、美等国家0.3~0.4吨标准煤水平相比,仍有降耗空间i化学原料等5个行业的能耗占全市总能耗的55.21%,而产值仅占全市的116%,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总体而言,土地.水.能源处于被动适应城市发展的状态,资源代价较高。
2总体规划编制基本思路造”等。
城市新区的景观风貌规划研究——以信阳商城县北部新城为例

城市新区的景观风貌规划研究———以信阳商城县北部新城为例李煜(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07)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高品质提升人居环境、突出城市特色与活力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形成一套既能契合城市新区自身发展特点,又能有效指导地方景观风貌塑造的方法。
梳理了城市新区建设与景观风貌规划的重要趋势,以信阳市商城县北部新城为实践案例,重点对山水生态格局的构建、特色主题公园体系的打造、景观带动新区产业活力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后续可继续探索的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风貌;城市新区;国土空间规划;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06-0031-030引言我国地域广大,各城镇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不一,全国尚有处在山区、革命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地域的城镇才开始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
这轮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不同以往,有更高的时代要求。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县的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城市新区开发、保护、建设、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
其次,“十四五”规划强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推行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
因此城市新区建设将从以往的高速拉动经济发展转变为高品质提升人居环境,生态与经济平衡化、产业与资源有序化、管控与市场多维化的高品质城市新区建设将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1]。
最后,快速发展致使很多城市新区“千城一面”,丧失地方特色、缺乏产业支撑与公共服务配套,城市风貌的地域性、差异性和延续性,产城融合,城市活力营造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类城镇,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高品质提升人居环境、突出城市特色与活力的背景下,形成一套既能契合城市新区自身发展特点,又能有效指导地方景观风貌塑造的方法,是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应该重点研究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