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做题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

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

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
行测作为公共基础能力测试的重要一环,其题型涵盖了文字阅读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多个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对行测各个题型的技巧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文字阅读理解题
文字阅读理解题是行测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文章,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以下是几点解题技巧:
1. 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这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快速找出答案。

2. 善于利用关键词:文字阅读理解题中常常会出现关键词,这些词汇往往与问题的答案直接相关。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识别和利用关键词,加快解题速度。

3. 注意选项的排除:在选择答案时,要注意排除那些与文章不相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这样可以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

二、数量关系题
数量关系题是行测中考查数理逻辑能力的一类题目。

以下是几点解题技巧:
1. 简化计算:数量关系题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可以运用简化计算的方法,如合并同类项、约分等,减少繁琐的计算过程。

2. 注意符号的变化:在数量关系题中,符号的变化往往会对题目的答案产生影响。

因此,要注意观察题目中符号的变化规律,以便正确解答问题。

3. 多练习模拟题:数量关系题通常需要对各种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模拟题,提高对数量关系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判断推理题
判断推理题是行测中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类题目。

以下是几点解题技巧:。

国考行测做题顺序技巧

国考行测做题顺序技巧

国考行测做题顺序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题目按照知识点和难易程度不同进行了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做题顺序技巧:
1. 先做易题:开始做题时,先选择那些你觉得很简单的题目,这样可以提高你的信心,在开始时建立良好的心态。

2. 按分类顺序做题:将题目按照分类顺序,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分类,然后按照分类的顺序依次做题。

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效率,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各类题型。

3. 随机选择题目:如果你对每个题型都比较熟悉,可以采用随机选择题目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题目。

4. 跳过难题:如果遇到比较难的题目,不要死磕,可以先跳过去,继续做后面的题目。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避免因难题耽误其他题目的做题时间。

5. 考虑做对题目的概率:有些题目看起来比较简单,但答案选项很相似,容易选择错误,这类题目可以选择放在后面再做,以免浪费时间。

6. 留出时间检查和复习:完成所有题目后,一定要留出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复习。

检查是否有题目漏做或者答错了,还可以对一些不太确定的题目再次仔细分析,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做题顺序技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和策略,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行测答题高效技巧

行测答题高效技巧

行测答题高效技巧行测秒杀技巧行测考试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大量题目,因此掌握一些秒杀技巧对于提高答题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行测秒杀技巧,帮助考生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一、求同存异排选项在面对多选项的选择题时,可以通过求同存异的方法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先找出各个选项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然后重点分析不同或独特之处,往往正确答案就隐藏在那些与众不同的细节中。

二、排除法选答案排除法是一种常用的答题技巧,通过排除明显错误或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可以缩小答案范围,提高答题准确性。

在行测中,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逐一排除,从而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三、水电运算巧拆分对于一些涉及水电运算的题目,可以通过巧妙的拆分方法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将复杂的电路或水流网络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然后分别进行计算,最后再将各部分结果合并得到最终答案。

四、刻度尺妙用看图在行测中常常会遇到需要测量或估算图形尺寸的题目,这时可以巧妙地利用刻度尺来辅助解题。

通过仔细观察图形,利用刻度尺测量关键尺寸或角度,可以快速得出正确答案。

五、手表妙用判角度对于需要判断角度的题目,可以利用手表来辅助判断。

将手表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相应的方向,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来快速判断角度大小。

六、容拆关系巧记忆对于一些涉及容斥原理或拆分关系的题目,可以通过巧妙的记忆方法来快速解题。

例如,对于容斥原理中的“两个集合的并集等于两个集合之和减去它们的交集”,可以通过简单的口诀或图表来帮助记忆和应用。

七、数列规律求差积在数列类题目中,常常需要寻找数列的规律来解题。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计算相邻项之间的差或积,通过观察差或积的变化规律来发现整个数列的规律。

八、数字推理减除方数字推理题目通常要求考生通过观察一组数字来找出其中的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对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或者考虑数字的平方、立方等,以发现潜在的规律。

综上所述,掌握这些行测秒杀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大量题目,提高答题效率。

行测答题技巧38条,行测答题技巧2022,行测答题技巧总结

行测答题技巧38条,行测答题技巧2022,行测答题技巧总结

行测答题技巧38条,行测答题技巧2022,行测答题技巧总结一道道行测的题目好似一座座思维的迷宫,正确答案就是迷宫的出口,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测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一、言语理解1.选词填空建议安排在考试的开头时段作答,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凭借分析和积累快速作答。

要相信第一感觉,不要纠结、更不要反复修改答案。

2.片段阅读建议安排在考试的中间时段作答,且要与逻辑判断分开做。

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1分钟。

做题时,务必要保持心态的稳定,阅读后要冷静五秒,思考文段的主旨或意图,再看选项。

二、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可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之间灵活作答。

总体作答时间可以控制在7分钟以内。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图形推理考点一般不重复,所以找不到规律时可以根据已作答题目考点,猜测其他尚未考查考点。

2.类比推理题干较短,阅读量小,而且不用动笔,可抢时间作答,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

如果做题过程中无思路不要纠结,可根据第一反应快速选择答案。

3.定义判断需在考试的中间时段作答,建议1道题用时1分钟。

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

4.逻辑判断建议放在头脑清醒、精力集中、心态平稳的时候作答。

但是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目相邻去做。

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每题1.5分钟。

三、数量关系通常数量关系可以放在最后做,建议作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1.第一题一般比较简单,大家可以尝试去做。

2.其他题目优先选择题干描述简单、数据在3-5个之间的题目。

3.优先选择简单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

4.数量关系较好,准备靠数量关系拉分的考生,不建议将数量放在最后一部分作答,该部分做题用时不宜过长,15分钟以内。

遇到难题可跳过,时间紧张可挑题去做。

四、资料分析一般来说,资料分析耗费精力较多,不要放到最后作答。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过段时间就要去报到了,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经过这么久的努力终于苦尽甘来,有了稳定的工作,紧张是职场新新人类都会有的吧。

平复下心情,回顾一下我的行测复习之路吧。

没有什么大道理能告诉各位,也没有什么煽情吹嘘成分,只想跟大家分享自己通过不断练习,总结出来的一些有效率的行测做题技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攻克行测两方法宝我参加了2次省考和1次国考,国考未进面,第一次省考进面但笔试分差太多没逆袭成功,这次省考成功上岸。

前两次的失败和这一次的上岸,让我明白行测的复习绝对能够运用答题技巧的,学会了不同题型的技巧,学习效率完全能大大提高!个人经验总结,行测的答题技巧就是看你是否学会了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是否真正学会了“舍得”。

(一)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前两次复习,因为没有明确的做题顺序,做题目时很混乱,刚开始想要全部做对,给自己增加信心,在前面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导致后面很多题目没做,顾此失彼,结果就是50分都不到。

总结前两次经验,这一次在做题时,我先做了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再做常识和数量题,也学着适当舍弃了一些常识怪题和不懂的数量关系题,等时间充裕再攻破这些难题和怪题。

因为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所占分值比例大(大概75分),所以我会先做这一部分的题。

而常识和数量关系所占分值小(25分),且难度很大,耗时太多,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

具体题型、题量和分值用表格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下~综合这些,我将自己的做题顺序总结为:1、做判断推理;2、做资料分析;3、做言语理解与表达;4、做常识。

5、做数量关系。

(二)学会“舍得”;舍,而后得说实话,我一直都是在步知公考社区里学习各位前辈大神的经验,在我迷茫时,看到了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对我的帮助很大,很感谢这位前辈!看过之后慢慢领悟到了“舍得”的真正含义,也学会了怎样去高效率地进行复习,让我不再迷茫。

(完整word版)最详细行测笔记总结

(完整word版)最详细行测笔记总结

判断推理一、逻辑判断做题顺序:看提问,结合题干--确定题型:翻译推理、排列组合、逻辑论证、原因解释、日常结论。

(一)翻译推理1、识别方法(1)题干、选项出现逻辑关联词;(2)问题:由此可以推出/不能推出?2、解题思路先翻译再推理.3、知识点(1)逻辑关联词①如果……那么……,翻译:前→后等价关联词:只要……就……;若……则……;所有(凡是、任何)……都……;为了……一定(必须)……;……是……的充分条件;﹡没有关联词一般都属于如果……那么…….②只有……才……,翻译:后→前等价关联词:不……不……(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扑鼻香→必经一番寒彻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人→犯我);除非……否则不……(除非还钱,否则打你:不打你→还钱);﹡[……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先决)条件;……是……的必不可少条件;]﹡出现这些关联词时,可不看句子,直接看谁是基础、前提等,谁就放在箭头后。

这和①中的为了……一定(必须)有异曲同工之妙,谁必须谁放箭头后;“除非”相当于“只有”.③或、且且:两个同时成立;等价关联词:和、也、但是或:至少有一个;“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可以得到肯定的另一项。

(否1→1);不是……就是……也是或命题。

(2)定理①逆否命题推理A→B等价于—B→-A。

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

②摩根定律推理(拆括号定理)ⅰ)—(A且B)=—A或—B;ⅱ)-(A或B)=-A且-B;ⅲ)—(-A且-B)=A或B;ⅳ)—(-A或-B)=A且B。

(3)推理方式问法:以下哪项推理的方式/形式/结构与题干相同?思路:推理方式一致: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否一推一等;范围一致:部分推整体,整体推部分等.凡是谚语,都是部分推整体。

﹡要充分分析题干的推理方式。

4、补充内容(1)提问中出现: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即选择一定错误的选项,一定正确、可能正确的选项都不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及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及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及答题技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公务员考试和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了解行测的题型以及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行测常见的题型以及一些实用的答题技巧。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中的重要板块,主要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题型。

1、选词填空这类题目要求考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要做好选词填空,首先要积累丰富的词汇量,理解词语的含义、用法和搭配。

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倾向,从而选出最恰当的词语。

例如,如果句子强调的是动作的快速和果断,那么“毅然”这个词可能就比较合适;如果句子描述的是一种持续的状态,那么“一直”“始终”等词可能更贴切。

2、片段阅读片段阅读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理解其主旨、意图、细节等。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快速浏览文段,抓住关键语句和关键词,理解文段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对于主旨类题目,要注意总结文段的中心思想;对于意图类题目,要推测作者的言外之意;对于细节类题目,要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差异。

3、语句表达语句表达包括病句辨析、语句排序、语句衔接等。

在病句辨析中,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

语句排序题可以通过确定首句、捆绑句群、对比选项等方法来解题。

语句衔接题则要注意前后文的话题一致性和逻辑连贯性。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题型。

1、数字推理数字推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字序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推出下一个数字。

常见的规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积数列等。

解题时,可以先观察数字的增减趋势、数字之间的差值或比值,尝试寻找规律。

如果没有明显的规律,可以对数字进行变形,如平方、立方等,再寻找规律。

2、数学运算数学运算涵盖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多种类型。

自己总结的公务员行测做题方法

自己总结的公务员行测做题方法

关于行测把握好答题顺序,这个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摸索,不行的话就按照试卷上的顺序来,但是这样的话记住遇到特别难做的题一定要及时跳过;通过做题,研究做题方法并归类,还要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如果现在不知道强弱项,建议做2-3套真题,对答案后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做题找出弱项后,能及时改进的要改,不能短时间提高正确率的要主动放弃;绝大多数人的行测都做不完,因此要提高做题速度的同时,还要保障做题的正确率。

具体来说:第1部分常识判断这一部分讲求的是速度,会与不会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在这部分不要耽误太长时间,不知道的立刻蒙上一个答案往下看。

第2部分数量关系这一部分讲究的是技巧,分两部分: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一般不需要运算,主要是观察规律稍加运算就可以看出来,这部分一般是先易后难,所以做不出来可以先放弃;数学运算也并不都需要计算,一个技巧:一般需要算的而且需要点时间的一般答案是A,如果有技巧不需要复杂运算的答案D的几率大些。

第3部分判断推理这部分考的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

分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和定义判断。

我认为演绎推理这块比较复杂,而且整个这部分也是需要时间的部分,图形那不要琢磨太久,常见的几种你看下,不行就蒙;定义判断只要细心看下,应该很简单。

第4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就是考语文基础知识了,需要快速阅读,尤其是阅读量比较大的文章看题找答案比较合适,建议掌握速度。

第5部分资料分析这部分虽然放在最后,但是我认为这部分拿分比较容易,而且不应该放在最后来做,因为这部分需要观察图形和计算,需要耐性,你到最后做的时候会很紧张,而且这部分分值好像高些,丢了也比较可惜,一般三个图形表格题,前两个一般比较容易,需要大量运算的应该都有技巧或者能够通过观察排除别的答案,比如末尾数法。

总之,看看真题多练练,别只为做题而做,会做一道题能够做到会做类似题,要举一反三,别紧张,好好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做题方法总结一,语言理解1.主旨类(提问方法:主要内容,主要讲了,主要论述了,中心意思,概括讲的是。

)具体方法分为:关键字法,框架法,排除法<1>关键字法—通读文段,找出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分别对应到选项中。

当含有多个描述对象时,必须所有的对象都包含在选项中<2>框架法—确定文段的描述类型以及作者的态度。

文段类型一般分为:①世界观类(即只包含现象,问题,原因及危害的说明,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②方法论类(重点在于如何解决问题)<3>代入排除法—将选项代入文段中,看是否有“描述范围过于宽泛”,“未提及”,“过度引申”或与描述对象不符。

或者本应是“可能”等不确定的字眼,选项中出现了肯定,那么以上情况都应该排除。

注:以上几种方法,代入排除法用得较多。

文段的关键句往往在首句或末句当文段描述了A.B两方面的内容事,选项当中必须同时包含这两方面,否则排除。

文段中只是讲述了某个现象或者问题,选项中出现了如何解决问题,也应排除,属于无中生有。

要点精华:①关键字要找全②选项要看清③明确文段结构(世界观或方法论)以及作者感情色彩。

2.意图题(提问方法:意在强调,说明,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旨在说明等等。

)确定框架—找关键字—明确作者态度—适度引申注:①在掌握主旨题做法之后还要记住以下要点,明确作者感情色彩是褒是贬。

②排除过于宽泛的选项③注意“然而,但是”等转折词,重点内容一般在转折词之后。

④过于浅显,直接在文章中有提到的内容也要排除。

3.细节理解+作者态度观点+排序题(1)填入横线中恰当的一项①从横线的前半句确定描述对象②结合全文确定文段主旨和作者的感情态度③现象之后,先原因/危害/特征——应对措施。

(2)作者态度观点①若仅为阐述性说明不加作者个人观点,则态度中立客观。

②有褒有贬,则态度理性公正。

③褒多于贬,则肯定,支持,赞扬。

④贬多于褒,则质疑,否定,批判。

⑤全篇皆疑问,则为怀疑。

(3)排序题根据连接词,确定两两之间的顺序,再排除。

或从选项中观察,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两关系即可能为正确答案。

4.选词填空(1)实词+虚词根据描述对象确定是适用于人还是物根据感情色彩确定褒贬当为—和—,这两个词为并列关系,意思不能相同或相近(2)成语注意搭配不当,感情色彩等。

要点:①A和B—,共同修饰AB,与AB都要搭配得当②A,B—和—,第一个修饰A,第二个空修饰B③—或A,与A的意思相同或者相近④—和B,与B意思不同⑤是B,而不是—,A 与B不同,与A相同二,定义及逻辑1.定义(1)将题干中的定义分成几个特征点,标上①②③,并确定该定义的主体和相对体,并把选项一次带入,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条件。

(2)看清题目是正选还是反选正选:符合。

定义要求/体现。

定义要求/最可能出现。

/关于。

哪项是正确的反选:未能体现。

/不符合。

/下面各项都符合,除了。

(3)当题干中出现了多个定义时,看清题目问的定义。

2.逻辑(题型较多)(1)支持注意:①能支持和最能支持的区别,前者是从不能支持中选择,后者是选择最有力的。

②正选和反选:能支持,不能支持做题步骤:①先找出论点和论据②找出论点的主体和相对体,若选项中两者有一缺失,则排除,若只是简单重复AB间的关系,并没有从题干进行加强,也应排除,若与题干无关,也需要排除。

③排除反对选项。

④最能支持的即排除说明选项,无关选项,从论点论据直接加强的选项。

⑤出现“才,只有,才”时才表示必要,其余情况表示充分。

传递:A →B,B →C=A → B → C逆否:A →B=—A ←—B(很重要)(2)质疑(哪项能质疑/不能质疑/最能质疑/最不能质疑,注意正选,反选,能与最)①先理清题干论点,找出矛盾双方A与B②最能质疑则为质疑论点,排除选项中出现“可能”等不确定字眼的选项③最不能质疑则为无关选项或加强选项。

(3)削弱(正选,反选。

最能削弱/最有力削弱/最严重削弱)①找准题干论点,削弱即否定/质疑论点及论据,找准矛盾双方AB。

②原题加强A的作用,则选项应该削弱A的作用。

反之,则加强。

③最能削弱的一般从论点削弱,当两者都削弱时,排除“可能”的选项。

④反选,即排除削弱项,选出加强选项。

(4)解释能解释/最能解释。

一般为正选。

①先确定主题,最能解释即与主体直接相关的选项。

②解释矛盾/差异,找出本质原因。

(5)前提,假设哪项是。

的假设/所必须的假设/隐含的假设特殊方法:否定代入法。

当搞不清题意时,可将各个选项进行否定后再代入题目中,若否定之后题干仍成立,则该选项为无关选项,应该排除。

否定之后代入题干不成立的则为正确选项。

(6)推论(多为逻辑运算题目)根据题意将题目分条件表示为ABC并表示出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传递或逆否进行转换从而排除。

补充:—(C n D)=—C U —D—(C U D)=—C n —D注:①前提为可能性表述,则推论也为可能性表述②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如:必然,必须,肯定③保持主体一致,不能偷换概念④以偏概全,过于宽泛应该排除要点精华:①p是q的必要条件(只有p,才q)=p ←qP是q的充分条件(只要p,就q)=p →q②p需要q(充分关系)=p →qP是实现q的根本保障(必要关系)=p ←q③加强/削弱题型,首先要找准题干主体,必须同时包含。

④看清题干是正选还是反选。

⑤看清题目是能还是最⑥把四个选项都看全,确定好选项中的描述主体,同时从选项中直接排除过于绝对的选项⑦除非p,否则q=—p→q除非表示一层否定,“除非,否则”带一层充分关系。

三.数量与资料具体题型包括数列,代数计算,溶液,工程,牛吃草,盈亏(其中包含费用问题),容斥原理,排列组合,概率,行程,抽提问题,不等式问题,简单方程,几何问题,各种杂题(种树,方阵,空瓶换饮料,过河,周期,钟表,年龄问题等)以下各项已经囊括了上述题型分类。

1.数量计算(1)剩余问题余同取余。

各次相除,余数恒定。

如一个数除以7余1.除以6余1,除以5余1.则被除数为(210n+1)和同相加,余数相加。

如一个数除以7余1,除以6余2,除以5余3,则被除数为(210n+8)差同减差,余数之和被减。

如一个数除以7余3,除以6余2,除以5余1,则被除数为(210n-4)(2)式子运算①立方和/差a³±b³=(a±b)(a²干ab +b²)②二项式(a±b)³=a³±3a²b+3ab²±b³③多项式平方(a+b+c+d)²=a²+b²+c²+d²+2ab+2ac+2ad+2bc +2bd+2cd(3)多位数问题常见书页,日期组合多位数和差最大最小例如:编一本书,从第一页到第九页,用掉9个数字,从第十页到第九十九页,用掉180个数字(9×10×2=180),从第一百页到第九百九十九页用掉9×10×10×3个数字。

(4)多位数最大最小问题已知n个互不相等的正整数,最低界限和最高界限时①求第p项最大值,先求出后(n-p)项的最小值,即第n 项取最小界限值。

②求第p项最小值,先求出前p项的最大值,即第1项取最大界限值。

例如:满分100分,前六名平均分为95,第六名为86分,每人分数互不相等且都为正整数,求第三名最少为多少分。

符合情况②,使第一名和第二名成绩尽可能大,为100分,和99分。

则1,2,6中间的3,4,5名总分为95×6-100-99-86=285第3,4,5名的平均分为285÷3=95,则第三名最少为96分。

(5)翻日历问题已知连续翻了n张,日期之和为m。

先求中位数m÷n,据此求出第1个和第n个日期(6)银行存款问题一般考虑单利计算,存c元,年利率为a,存入b年,之后取出c×(1+ab)。

若考虑利息税时,则应再×(1-税率)。

(7)购物满减问题已知满多少元,减多少元,一位顾客买了一件付了m元,求买n件付多少元。

则应先求出一件的原价再计算。

(8)卡片组数问题注:6可以当做9用。

例:有1.5.6三个数字的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1.5.6共有6种,1,5,9也有6种,共计12个。

(9)公约数,公倍数问题一般根据题意,转换为公约数公倍数问题。

如:2008被m个自然数除,得到的余数均为10.求m得最大值。

该题可以转换为1998被m个自然数整除,即1998共有m 个大于10的公约数,求m的最大值。

每隔多少天去一次问题,如:甲乙丙丁,分别每隔abcd天去一次,某日相遇,求下次相遇是什么时候。

先求出中间隔多少天,即(a+1)(b+1)(c+1)(d+1)的最小公倍数m(10)不等式问题常见:停车收费问题,收电费问题,和乘出租车问题先求出整天小时数和收费数,确定大体范围,再细化带入验证。

至少满足问题至少有。

=(总数÷变量个数)+1如:有161个人,分别在10年内入党,至少有(161÷10+1)人在同一年入党(11)数列问题等差数列和=½(首项+末项)×项数=平均数/中位数×项数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前n项和公式Sn=na1+½(n(n-1))*da3+a11=a4+a10(下标和同)等比数列Sn=a1×(1-qⁿ)/(1-q)an²=a(n-1)×a(n+1)数列问题的特殊应用:方阵问题n排n列有n²人,最外层边长为n,有4(n-1),最外两层为8(n-2),每层边长差2,最外第二层边长为(n-2).每层总数差8,隔层总数差16(等差数列)。

例如:两种颜色瓷砖相间铺/两种花相间摆放,同种每层边长差4。

(12)溶液问题溶液=溶剂+溶质浓度=溶质/溶液①重复稀释已知溶液M,每次倒出M0,再加入M0的清水补满,重复n次,原溶液浓度为C0,求现浓度C。

C=[(M-M0)/M]ⁿ*C0已知溶液M,每次先倒入清水M0,再倒出溶液M0,重复n 次,原溶液浓度为C0,求现浓度C。

C=[M/(M+M0)]ⁿ*C0②蒸发问题例:原溶液浓度为10%,第一次蒸发后为12%,第二次蒸发后为15%60/600→60/500→60/400每次蒸发溶质不变,溶剂减少的量是一定的。

等量稀释问题如同蒸发问题,每次稀释溶质不变,溶剂等量增加。

③溶液混合问题比如酒精和水混合,白醋和水混合等问题两种溶液质量分别为M1,M2,浓度分别为C1,C2混合后浓度为CM1C1+M2C2=(M1+M2)C注:当溶液饱和时,浓度不再增高(13)工程问题要点精华:①根据比例直接赋值②存在整除时(比如3,7的倍数),直接排除③单效率:每人每小时,每台机器每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