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卷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琴瑟和鸣B. 惟妙惟肖C. 眉清目秀D. 震耳欲聋答案:C2.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B. 他的解答头头是道,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C.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连小学生都能解答。

D. 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但意义不同的是:A. 严谨严谨B. 精彩精彩C. 奋进奋进D. 欣喜欣喜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B. 那个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观众们为他鼓掌。

C. 这个公园的环境非常优美,让人心旷神怡。

D. 这位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这篇文章的立意新颖,发人深省。

B. 他的解答非常准确,一针见血。

C.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D. 他的演讲非常激动人心,让人热血沸腾。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吴承恩7.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我们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__________。

答案:遵纪守法8.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桌子、苹果、春天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__________。

答案:太阳像一个火球。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__________。

答案: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答案: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草字头”?A. 花B. 草C. 莲D. 莲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的书写有误?A. 前仆后继B. 革故鼎新C. 鞠躬尽瘁D. 狐假虎威答案:B3.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表示“看”的意思?A. 观B. 瞧C. 瞻D. 听答案:D4.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离骚》?A.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A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呐喊》C. 《彷徨》D. 《故事新编》答案:A二、填空题1. 《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答案:孟浩然2. 请补全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

答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屈原4. 请补全成语:________无遗。

答案:言行一致5. 请补全句子:________,人恒过然后能改。

答案:人恒爱之,然后能改。

三、判断题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正确2.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答案:正确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凉州词》。

()答案:错误,出自《凉州词》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的诗句。

()答案:正确5.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的情节。

答案:《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时,先是在车站为儿子买橘子,然后送儿子上车,最后在月台上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不舍。

2. 请简要介绍《草原》的作者及主题。

答案:《草原》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主题是描绘草原的壮丽景色,表现草原牧民的生活和情感,赞美大自然的美好。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班门弄斧B. 老鼠拉龟C. 推陈出新D. 鱼目混珠答案:D2. 下列哪个字是“读音错误”?A. 鲜花B. 珍惜C. 铅笔D. 美丽答案:C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他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可爱。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学习很认真。

答案:B4.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喜悦B. 碧绿C. 风雨D. 高兴答案:B5.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静夜思》?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答案:B6.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形容非常高兴”?A. 喜出望外B. 喜言巧笑C. 喜笑颜开D. 喜形于色答案:C7.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A. 行B. 乐C. 长D. 都答案:A8.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A. 山水风光,美不胜收。

B.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

C. 红花绿叶,满园春色。

D. 鸟语花香,世界多美好。

答案:C9.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形容非常懒惰”?A. 懒散B. 懒惰C. 懒汉D. 懒婆娘答案:B10.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春晓》?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少不学,老不识,人生何处不青山。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4.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核心素养?A. 阅读理解能力B. 文字写作能力C. 逻辑思维能力D. 科学研究能力2. 以下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游泳B. 悠闲C. 优秀D. 有益3. 下面哪个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个不同?A. 故意B. 刻意C. 学意D. 意图4. “多汁”一词中,“多”字是什么意思?A. 裸露的B. 数量多的C. 多次的D. 丰富的5. 下面哪个句子的语法错误?A. 小明喜欢画画,他画得很好。

B. 小红爱看书,她每天都看得很多。

C. 春天里,鲜花盛开,蝴蝶翩翩飞舞。

D. 我和弟弟一起去公园玩耍。

...第四部分:作文题(共1题,满分40分)请根据所给提示,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提示:1. 家乡的位置、地理环境;2. 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比如交通、建筑、教育等方面的变化;3. 你个人对家乡的感受以及未来的期许。

参考范文: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小镇,这里位于广袤的大平原上,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回顾过去,家乡的交通条件相当落后。

那时,除了公交车,人们几乎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可选择。

而现在,随着地铁、高铁的建设,外地游客纷纷涌来,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此外,过去家乡的建筑风格也较为陈旧,几乎没有摩天大楼,而如今的家乡已经变得现代化,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教育方面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记得小时候,我们上学只有一所小学,而现在,家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拥有多所中小学,高中以及职业培训学校。

这使得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对于这些变化,我深感自豪。

家乡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我希望未来,家乡能够继续发展,让更多的人看到家乡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对于家乡变化的个人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的字?A. 清B. 洗C. 淡D. 沐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的书写有误?A. 亡羊补牢B. 画蛇添足C. 杯水车薪D. 贪小失大答案:C(应为“杯水车薪”,而非“杯水车薪”)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那只小鸟飞得像箭一样快。

B. 他很聪明,像诸葛亮一样。

C. 那个苹果很甜,像蜜一样。

D. 这本书很有趣,像小说一样。

答案:A4. 下列哪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A. 明B. 重C. 晴D. 星答案:B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句?A. 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

B. 他很喜欢吃苹果、香蕉、葡萄。

C. 天空湛蓝,白云飘渺,阳光明媚。

D. 这本书讲述了小明的成长故事。

答案:A(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12. “__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1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飞流直下三千尺14. “______,白日依山尽。

”()答案:黄河入海流15. “______,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答案:离离原上草(以下题目略)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寒冷的新年夜里,赤脚在街头卖火柴。

她很冷,但不敢回家,因为她担心会受到父亲的责打。

她点燃了一根火柴,暖和了起来,看到了美丽的火花。

她继续点燃火柴,想象着温暖的食物和美好的事物。

最后,她在火光中看到了她的祖母,她的唯一亲人。

小女孩紧紧抱住祖母,希望永远不分开。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小女孩冻僵的身体,她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16.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新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在火光中与祖母重逢,带着微笑离开人世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B.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C. 传授文化科学知识D.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听、说、读、写能力B. 观察、思考、创新能力C. 审美、情感、价值观能力D. 所有选项都是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A. 讲授法B. 谈话法C. 演示法D. 娱乐法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A. 古代诗歌B. 现代小说C. 英语课文D. 古代散文5. 下列哪个选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A. 知识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实践性原则D. 所有选项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2.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3.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1.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荷叶母亲》这篇课文时,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荷叶图片,并播放荷叶的生长过程。

请分析这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作用。

2.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课文中的“草原风光美丽,令人陶醉”这句话的理解有困难。

请给出这位教师可以采取的两种教学策略。

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心中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表达出你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认知、感悟和期望。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C5. D二、简答题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价值观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人文性C. 科学性D. 实践性答案:C2. 以下哪个成语与“精卫填海”的故事无关?A. 坚韧不拔B. 水滴石穿C. 鹏程万里D. 奋不顾身答案:C3.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A. 洒B. 洗C. 洋D. 浪答案:C4. 以下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5. 以下哪个故事与《孟子》无关?A. 鱼我所欲也B. 得鱼而忘荃C. 不为五斗米折腰D.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的学生应认识____个常用汉字,并能写____个字。

答案:300,1007.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做到“____、____、____”。

答案:头正、肩平、臂开8. 《狼和小羊》是一篇______童话,作者是______。

答案:寓言,伊索9. 《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草原的美丽。

答案:碧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10. 以下诗句出自《咏柳》:“______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二月、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

答案:读写结合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情感和思想,为写作提供素材;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读写相互促进。

12.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答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2)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阅读材料;3)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讲故事、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等;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精编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精编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精编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知识与能力答案:D2. 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A. 演示法B. 讲授法C. 讨论法D. 情境法答案:C3. 以下哪个词语的书写有误?A. 持之以恒B. 自强不息C. 奋发图强D. 精卫填海答案:D二、填空题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应学会常用汉字________个。

答案:30002.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能力。

答案:听、说、读、写3. 以下成语中,与“水滴石穿”意义相近的是________。

答案:磨杵成针三、简答题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和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在一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荷叶母亲》这篇课文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问题: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并评价其优点和不足。

答案:这位教师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优点在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查阅资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环
境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
调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
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
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
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
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
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
以。

()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
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
了。

()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
缥再接再
按就班颠不破床架
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
兮,。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

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2分)
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
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
答: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1分)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分)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3分)
①通,含义是
②通,含义是
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
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
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
⒗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

(2分)
答:一是
二是
四、作文(30分)
题目:春风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

答案:一、
1、(1)交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学生、教师、文本;学生
(3)观察、表现
(4)交际情境
(5)协调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
二、
2、(1)Rén;Chóng
(2)女;行
(3)击;从长计议
(4)曹丕;;曹植
(5)风;颂
3、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居然/竟然
4、(1)滥;儆;缈;厉;部;扑;叠;戈
(2)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贫贱不能移;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恨别鸟惊心;
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任尔东西南北风
5、①√②√③×④×⑤√
三、
6、B
7、A、C
8、引证法、例证法
9、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10、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
1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
12、司马迁;纪传体
13、①適通谪;含义是充军;②唱通倡;含义是倡导
14、C
15、B
16、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
四、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