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检测极限计算
光滑极限塞规磨损极限尺寸计算

精度检测技术(续)复习:1、包容原则、孔轴合格条件2、普通测量仪器可把每个零件的尺寸、形状分别测量出来,但效率低,不方便。
大批生产零件可用专用量具检验。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及量规设计光滑工件尺寸通常采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或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
对于一个具体的零件,是选用计量器具还是选用量规,要根据零件图样上遵守的公差原则来确定。
当零件图样上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遵守独立原则时,该零件加工后的尺寸和形位误差采用通用计量器具来测量。
(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定的各个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都有是独立的,应该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当零件图样上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遵守相关原则时,应采用光滑极限量规或位置量规来检验。
(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设计要求称为相关要求。
它分为包容要求,最大和最小实体要求)在此重点介绍光滑极限量规(包容原则)即介绍GB1957-81《光滑极限量规》标准。
(包容原则:是被测实际要素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的一种要求)一、光滑极限量规的功用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
1、检验孔、轴时,不能测出孔、轴尺寸的具体数字,但能判断孔、轴尺寸是否合格。
2、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3、量规是用来判断孔、轴尺寸是否在规定的两极限尺寸范围内,因此量规都成对使用。
其中一为“通规”,另一为“止规”。
通规——用以判断dm、Dm有否从公差带内超出最在实体尺寸。
止规——用以判断da、Da有否从公差带内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检验时,通规能过,止规不能过,说明合格。
二、塞规和卡规光滑极限量规是塞规和卡规的统称。
塞规:检验孔用的极限量规。
通规按Dmin设计防止Dm<Dmin止规按Dmax设计防止Da>Dmax卡规:检验轴用量规通规按dmax设计防止dm>dmax止规按dmin设计防止da<dmin三、量规的分类1、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
它的通规和止端分别用“T”和“Z”表示。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的四则运算(1)【目的要求】1. 掌握涵数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前提条件及涵数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2. 会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求较复杂涵数的极限。
【教学过程】1. 提问入手,导入新课对简单涵数,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图象或通过分析涵数值的变化趋势直接写出它们的极限。
如 1lim→x x21=21, limx=1.对于复杂一点的涵数, 如何求极限呢? 例如计算 1lim →x (x+x 21)1lim →x (x+x 21)即1lim→x x x 2122+,显然通过画图或分析涵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它的极限值是不方便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有关极限的运算法则,通过法则,把求复杂涵数的极限问题转化为求简单涵数的极限。
板书课题:极限的四则运算。
2.特殊探路,发现规律 考察1lim→x x x 2122+,完成下表:根据计算(用计算器)和极限概念,得出1lim →x x x 2122+=23,与1lim →x x21=21、11lim →=x x 对此发现: 1lim→x x x 2122+=1lim →x (X+X 21)=1lim →x x +1lim→x x21=1+21=23.由此得出一般结论:涵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如果0lim x x →f(x)=a, 0lim xx →g(x)=b, 那麽lim xx →[ f(x)+g(x)]=a +b 0lim xx →[f(X)•g(X)]=a b •][)()(0lim X g x f xx →=ba (b )0≠ 特别的 (1)0lim x x →[C )(X f •]=C •0lim xx →f(X) (C 为常数)(2)0lim x x →[f(X)]n =[0lim x x →f(X)]n (n ∈N *)(3)这些法则对X ∞→的情况仍然成立(4)两个常用极限0lim x x n x →=X n0, ∞→x limnx1=0 (n ∈N *)3.应用举例, 熟悉法则 例1 求1lim→x 12122232-+++x x x x问:已知涵数中含有哪些简单涵数?它是经过怎样的运算结合而成的?是否适用法则?适用哪一条法则?师生共同分析,边问边答规范写出解答过程。
耐火极限的检测报告

耐火极限的检测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耐火极限是指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通常用来描述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火性能。
耐火极限测试是评估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表现,对于建筑材料、家具材料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耐火极限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并根据实验结果编写一份耐火极限的检测报告。
一、耐火极限的检测方法1. 标准试验装置:耐火极限的检测通常采用热重法或者火焰法。
其中热重法是指将样品放置在高温炉中,通过观测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其耐火极限。
火焰法是指将火焰直接照射在样品表面,通过观察样品的燃烧情况来判断其耐火性能。
2. 检测条件:耐火极限的检测通常在标准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对炉温、燃烧时间、燃烧方式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样品的耐火极限值,并根据实验结果编写检测报告。
样品信息:名称:XX材料规格:XX*XX*XXmm表面处理:XX处理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测方法:耐火极限测试采用热重法,在标准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炉温设置为XXXX摄氏度,燃烧时间为XX分钟。
实验结果:经过耐火极限测试,样品在XXXX摄氏度下持续XX分钟后质量减少了XX%,符合XX标准要求。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样品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承受燃烧,适合在建筑材料、家具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火性能,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检测和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用户的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耐火极限的检测报告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材料的耐火极限进行测试,可以有效评估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表现,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第二篇示例:耐火极限是指某种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抵抗火灾的能力,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从而延长人员疏散时间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霍尔传感器磁场检测极限

霍尔传感器磁场检测极限1. 简介霍尔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磁场检测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智能设备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霍尔传感器的磁场检测极限。
2. 霍尔效应的原理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一块导体时,如果放置在导体上的一个垂直磁场,将会在导体两侧产生电压差。
这种现象被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是磁场对载流子的偏转作用,通过测量产生的电势差可以得到与磁场强度相关的信号。
3. 霍尔传感器的分类霍尔传感器可以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主要的分类有线性霍尔传感器、角度霍尔传感器和开关霍尔传感器。
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霍尔传感器的特点:3.1 线性霍尔传感器线性霍尔传感器可以测量磁场的强度并输出与之成比例的信号。
该传感器常用于测量线性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等物理量。
线性霍尔传感器的主要特点如下:•可以检测广泛的磁场范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输出信号与磁场强度成线性关系,可实现精确测量。
•可以通过校准使得输出信号与实际物理量成比例。
3.2 角度霍尔传感器角度霍尔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来检测旋转角度,常用于测量雷达、发动机和舵机等设备的角度。
角度霍尔传感器的主要特点如下:•可以实现全角度范围内的测量,通常可以达到360度。
•对磁场的敏感度较高,能够精确地测量旋转角度。
•需要根据应用场景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3 开关霍尔传感器开关霍尔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磁场的有无或变化,常用于开关控制、位置检测等应用。
开关霍尔传感器的主要特点如下:•可以通过磁场的变化状态实现开关的切换。
•磁场的极性可以影响开关状态,具有极性识别能力。
•由于采用数字输出,可靠性较高,适用于工业环境。
4. 霍尔传感器的磁场检测极限霍尔传感器的磁场检测极限取决于其灵敏度和信噪比。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对磁场变化的响应能力,常用的测量单位为mV/mT(毫伏/特斯拉)。
信噪比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中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比值,用来衡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新)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发布日期:2005-1-121 总则 (4)2 术语 (4)3 工程质量评定 (4)3.1 一般规定 (4)3。
2 工程质量评分 (5)3.3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6)4 路基土石方工程 (6)4。
1 一般规定 (6)4.2 土方路基 (6)4.3 石方路基 (7)4.4 软土地基处治 (8)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9)5 排水工程 (10)5。
1 一般规定 (10)5.2 管节预制 (10)5.3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10)5。
4 检查(雨水)并砌筑 (11)5.5 土沟 (11)5。
6 浆砌排水沟 (12)5。
7 盲沟 (12)5。
8 排水泵站 (12)6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筑工程 (13)6.1 一般规定 (13)6.2 砌体挡土墙 (13)6。
3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14)6。
4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14)6.5 桩板式挡土墙 (16)6.6 墙背填土 (16)6。
7 抗滑桩 (16)6.8 挖方边坡锚喷防护 (17)6。
9 锥、护坡 (17)6.10 砌石工程 (18)6.11 导流工程 (19)6.12 石笼防护 (19)7 路面工程 (19)7.1 一般规定 (19)7.2 水泥混凝土面层 (20)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21)7。
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22)7。
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23)7。
6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23)7.7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24)7。
8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25)7.9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25)7。
10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26)7.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26)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27)7.13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28)7。
检出限的计算

检出限的计算
检出限的计算:首先做出仪器的检测极限,然后在空白样品中加入检测极限浓度的检测极限,检测极限的检测。
极限3-5伴随仪器。
在连续三天内得到十个数据,计算出十个数据的标准差。
将这个偏差乘以3.14就是该方法的检测极限。
检查验证的限制,添加检测的限制浓度空白样本标记,回收率达到60%,偏差小于30%。
方法检测限值,根据您的标准样品处理方法再确定,根据浓度的相加(处理前)计算,有时根据多次测量的标准差计算。
回收率取决于你自己的要求,一般是80%到120%,就像我们自己的70%一样。
60%不计,低浓度的偏差会较大,因为使用的材料不一定是绝对空白,要达到60%好,检测极限是不同的定量极限,数量限制的回收率必须在80%~120%之间。
检出限、检测限、报出限具体详解

检出限、检测限、报出限具体详解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
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
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一、检出限的概念1947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限的概念及相应估算方法,于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表示为: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CCα和CCβ检测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α误差概率得出阳性结论。
检测能力(CCβ) 是指样品中物质以β误差概率能被检测、鉴别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
对于未建立容许限的物质,检测能力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检测出来的最低浓度。
尺寸的检测方法

尺寸检测1.轴类尺寸的检测方法方法一:量规法用量规检测轴径,不能得到具体数值,只能检测轴径尺寸合格与否。
其优点是精度高、检验效率高,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
方法二:钢尺法直接用钢直尺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卡钳将工件尺寸与钢直尺进行比较。
方法三:卡尺法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对轴径进行直接测量。
方法四:测微仪法用各种测微仪、测微表与量块进行比较测量。
常用的测微仪(表)有百分表、千分表、扭簧比较仪、电感比较仪等。
方法五:仪器测量法可以用光学计、测长仪、工具显微镜等对轴径进行精密测量。
在工具显微镜上又分为影像法、轴切法、干涉法、灵敏杠杆法等。
在光学计、测长仪上测量可以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立式光学计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外径,是按照相对测量法进行测量的。
先用组合好的尺寸L的量块组,将仪器的刻度尺调到零位。
再将被测工件放到测头与工作台面之间。
从目镜或投∆,那么被测工件的外径尺寸影屏中可以读出被测工件外径相对于量块组尺寸的差值L+=。
d∆LL⑴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
根据被测零件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因此,测量平面或圆柱面时,选用球形测头;测量球面工件时,选用平面形测头;测量小于10mm的圆柱形工件时,选用刀口形测头。
⑵按被测工件外径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力求使用最小的量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
每选择一块量块,至少要消去所需尺寸的最末一位数。
量块的正确使用:①选择量块,用竹夹子从量块盒里夹出所需用的量块;②清洗,首先用干净棉花擦洗,再用蘸上汽油的棉花擦洗,最后用绸布把汽油擦干;③组合,首先要搞清量块的测量面。
组合量块时要注意:大尺寸量块在中间,小尺寸量块放在两边,这样的量块组较稳固,而且变形较小。
⑶调整仪器零位①将量块组放置于工作台的中央,并使测头对准量块测量面的中央;②粗调节,松开横臂紧固螺钉,旋转粗调节螺母,直到目镜中看到标尺像,锁紧横臂紧固螺钉;③细调节,松开光管紧固螺钉,旋转微调手轮,从目镜中看到零位指示线,对准零位,锁紧光管紧固螺钉;拨动几次提升器,若此时零位指示线仍偏离零位线,则旋转零位调节手轮,使零位指示线准确对准零位;④抬起提升杠杆,取出量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测试其滴定图,用测得的最小强度减去各浓度下的强度与最小强度与最大
强度之差的比值为纵坐标,待测离子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并线性拟合,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就是检测极限。
♣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测试其滴定图,选择线性关系较好的浓度范围,以强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
♣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测试其PL光谱,不同时间下连续扫描3—5次,计算最大强度Emax和最
小强度Emin之间的差值Δ E,然后往里逐渐加待测离子,直到PL强度E与原来的强度Emin差达到Δ E 的3倍,此时的浓度就为检测极限。
♣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测试其PL光谱,逐渐往里滴加微量待测离子,直到能够观察到光谱的变化,
坐标作图,并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方程Y=BX+A。计算空白(或某一浓度)的标准偏差S,三倍标准偏差 与直线斜率比值就是检测极限。
其中: 为所有强度的平均值 为任一浓度下的强度值
N为测试次数
The optodes allow determination of Hg (II) in the working range of 1.0×10−9–1.0×10−5M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4.3 ppb.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 of the 1:1 complex formation for Hg (II) was found to be Ka=1.86×105 M−1
此时的浓度就是检测极限。
♣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测试其滴定图,用测得的最小强度减去各浓度下的强度与最小强度与最大
强度之差的比值为纵坐标,待测离子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并线性拟合,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就是检测极限。
♣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测试其滴定图,除去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强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图,
并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方程Y=BX+A。计算空白的标准偏差S,三倍标准偏差与直线斜率比值就是检测极限。
其中: 为所有强度的平均值 为任一浓度下的强度值
N为测试次数
low detection limit (0.1µM)
ANALYTICAL SCIENCES OCTOBER 2010, VOL. 26
ANALYTICAL SCIENCES OCTOBER 2010, VOL. 26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Informaa Acta 631 (2009) 91–95
detection limit =3*1/70.01=0.043*10-7M=4.3nM
Analytica Chimica Acta 631 (2009) 91–95 Supporting Information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8
检测极限计算
♣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测试其PL光谱,不同时间下连续扫描3—5次,计算最大强度Emax和最
小强度Emin之间的差值Δ E,然后往里逐渐加待测离子,直到PL强度E与原来的强度Emin差达到Δ E 的3倍,此时的浓度就为检测极限。
♣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测试其PL光谱,逐渐往里滴加微量待测离子,直到能够观察到光谱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