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吸水的途径
3.1 根系吸水的途径和动力

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系是吸 水的主要器 官,根尖的 根毛区是主 要的吸收部 位。
移栽时勿损根毛,压紧疏 松的土壤,便于吸水。
一、根系的吸水
一)根系的吸水途径 1.质外体途径: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
2 蒸腾拉力:被动吸水 2.跨膜途径: 3.共质体途径:
1 根压:主动吸水 伤流及吐水
水势梯度
(一)根系吸水的途径
1.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 细 胞 途 径
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速度快。 2.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 只跨过膜而不经过胞间连丝。 3.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 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
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胞间连丝 表皮 皮层
内皮
中柱鞘
木质部 凯氏带 质外体 共质体
根系吸水的途径
凯氏带
三) 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
1 大气因素:影响蒸腾拉力
2 土壤因素:
(一)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通道:
土壤水 叶肉细胞 叶细胞间隙 根毛 叶脉导管 气孔下腔 根皮区 根中柱鞘 叶柄导管 根导管 茎导管
气孔
大气
归纳起来,水分在茎,叶细胞内的运输有两 种部位:
1. 经过死细胞的长距离运输:导管和管胞 2. 经过活细胞的短距离运输:由叶脉到气孔下腔
一、相关概念
质外体 是指没有原生质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 和导管的空腔,贯穿各个细胞之间,是一个连 续的体系,水分、溶质和气体可以在其中自由 扩散,所以,运输迅速。根质外体是不连续的。 共质体 是指原生质体,通输,速度较慢。
第二章植物根系生理4-6节

第四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正常生长的植物需水量很大,植物每形成1g干物质大约需要消耗200~1000g的水分。
植物的幼叶和根含水量高达90%左右,成熟组织含水量减少,如茎的含水量为30~40%,成熟的种子含水量只有10%左右,由此可见,凡是生命活动旺盛的部分,水分含量都较高。
一、根系吸水过程水在植物体内的运动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水由根际环境进入根皮层组织,并向木质部导管传送;水由根向叶输送;在叶片中水以气体分子形态释放到大气中。
根系对水的吸收,主要依靠毛管作用和渗透作用。
根细胞的细胞壁呈多孔结构,这些微孔直径通常小于10nm,从而具有毛细管作用而吸收介质中的水分。
由于毛管水势小于土壤水势,所以土壤水分通过根细胞壁的毛细管作用可直接进入根系组织。
水分由皮层组织进入木质部导管有两条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靠近根尖部位,由于内皮层细胞尚未形成凯氏带,所以质外体途径畅通;在根成熟区,由于凯氏带形成以及木栓质不断增厚,阻止了水分通过质外体途径进入木质部,共质体途径就成了水分向心运输的主要方式。
根细胞水分共质体运输的第一个步骤是水分进入细胞内,这个步骤的推动力是渗透作用。
细胞膜起着半透膜的功能,由于细胞的代谢活动,细胞内具渗透活性的溶质增加,渗透势降低,细胞水势随之降低,从而推动水分进入细胞内。
这一过程与根系代谢密切相关。
低温缺氧、有毒物质等抑制代谢的因素存在,将会降低根对水分的吸收。
水分由根细胞进入木质部导管的机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主要依赖于渗透作用,即离子由木质部薄壁细胞主动分泌入木质部导管,使导管内水势下降,水分随之流入导管中,这就是根压的成因。
在幼小植物中,根压强烈,足以使水从叶尖泌出,这叫吐水。
如叶尖出现水珠,说明根部水分状态良好。
但只靠根压作用,不能作远距离输水。
二、蒸腾作用和蒸腾系数水分从植物的地上部以水蒸气状态向外界散失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蒸腾系数,即植物在一定生长时期内的蒸腾失水量与其干物质积累量的比值,通常用每产生1g干物质所需散失的水量g数表示。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水和失水。
以下是详细的解答:
1. 吸水:
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根系吸收水分。
当土壤中水分含量高于细胞内液体的浓度时,水分会通过根毛进入植物根部的细胞内。
根毛是细胞表面的毛状突起,增加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积。
水分从根毛进入细胞后,会逐渐向上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分,通过细胞间隙和细胞壁的孔隙传导。
吸水过程中,细胞内的溶质浓度相对较低,形成了一个高浓度的溶质环境,称为低渗环境。
由于渗透压的差异,水分会自动从高渗环境(土壤)流向低渗环境(细胞内),以平衡渗透压。
2. 失水:
植物细胞失水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蒸腾作用。
植物的叶片表面有气孔,通过气孔,植物可以进行呼吸和气体交换。
然而,气孔的打开也会导致水分蒸发和失水。
当气孔打开时,水分会从细胞内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气。
这个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液体运输的动力源,但也会导致植物失水。
为了防止过度失水,植物采取了一些适应性措施,例如:
- 蔬菜叶片表面有蜡质覆盖物,减少水分蒸发;
- 植物可以通过气孔调节开关来控制气孔的开合,减少水分蒸发;
- 植物根系的根毛和根壁能吸附水分,减少水分流失。
综上所述,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水和失水。
吸水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而失水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和气孔的开闭调节实现。
植物通过这些机制来维持细胞内液体平衡和水分供应。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伤流:伤流是指从受伤或折断的植 物组织茎基部伤口溢出液体的现象。 流出汁液称伤流液。不同植物伤流 液量不同,葫芦科植物较多,稻麦 较少。同一植物的伤流液因根系生 理活动强弱、根系有效吸收面积的 大小而有所不同。伤流成分主要包 括水分、无机物、氨基酸等有机物、 激素等。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蒸腾牵引示意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根系吸水的途径有两种,即质外体途径和共 质体途径
质外体途径(细胞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由细胞壁、 细胞间隙、胞间层以及导管的空腔组成的质外体部分的 移动过程。水分在质外体中的移动,不要越过任何膜, 所以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但根中的质外体常常是 不连续的,它被内皮层的凯氏带分隔成为两个区域,因 此,水分由外部质外体进入内部质外体时必须通过内皮 层细胞的共质体途径才能实现。
吐水:生长在土壤水分充 足、环境潮湿中的植株, 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 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称为吐 水。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根吸水的原因

根吸水的原因
绿色植物依靠根从外界环境吸收水分的过程,根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根吸水的主要动力是由蒸腾作用通过散失水分所产生的拉力,植物根系吸水,按其吸水动力不同可分为两类: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
1、主动吸水:由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过程称为主动吸水。
根的主动吸水具体反映在根压上。
根压可以使根部吸水的水分沿导管输送到地上部分,同时土壤中的水分又不断地补充到根部,这样就形成根系的主动吸水。
2、被动吸水:植物根系以蒸腾拉力为动力的吸水过程称为被动吸水,当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周围细胞的水以水蒸气形式扩散到水势低的大气中去,从而导致叶片细胞水势下降,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相邻细胞间的水分运输,使叶脉导管失水而压力下降,并造成根冠间导管中的压力梯度,在压力梯度下,根导管中的水分向上输送,其结果造成根部细胞水分亏缺,水势降低,从而使根部细胞从周五土壤中吸水。
跟中被动吸水的过程中只为水分进入植物体提供了通道,发达的根系扩大了土壤的接触面,更利于植株对水分的吸收。
3.1 根系吸水的途径和动力

1. 经过死细胞的长距离运输:导管和管胞 2. 经过活细胞的短距离运输:由叶脉到气孔下腔
一、相关概念
质外体 是指没有原生质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 和导管的空腔,贯穿各个细胞之间,是一个连 续的体系,水分、溶质和气体可以在其中自由 扩散,所以,运输迅速。根质外体是不连续的。 共质体 是指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联系,形成一个 连续的整体。水分和溶质在共质体内进行渗
透性运输,速度较慢。
(一)根系吸水的途径
1.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 细 胞 途 径
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速度快。 2.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 只跨过膜而不经过胞间连丝。 3.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 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
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胞间连丝 表皮 皮层
内皮
中柱鞘
木质部 凯氏带 质外体 共质体
根系吸水的途径
凯氏带
由叶脉到气孔下腔土壤水根毛根中柱鞘根导管茎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共质体是指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联系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二、根系的吸水
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系是吸 水的主要器 官,根尖的 根毛区是主 要的吸收部 位。
移栽时勿损根毛,压紧疏 松的土壤,便于吸水。
一、根系的吸水
一)根系的吸水途径 1.质外体途径: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
2 蒸腾拉力:被动吸水 2.跨膜途径: 3.共质体途径:
1 根压:主动吸水 伤流及吐水
水势梯度
三) 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
1 大气因素:影响蒸腾拉力
2 土壤因素:
(一)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通道:
初中生物之水分进入植物的知识点3篇

初中生物之水分进入植物的知识点3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愿你从容不迫,待你潇洒凯旋。
中考不退却,逆袭全世界。
今日有心苦勤奋,明朝一举步青云。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之水分进入植物的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生物知识点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大量的根毛能增加吸水的面积。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花、果实、种子的导管→气孔→大气。
3、茎的结构:外部是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能向下运输有机物;内部是木质部,内有导管,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中间是形成层,它能不断的分裂(属于分生组织)产生的细胞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使茎能逐年加粗,没有形成层的茎,不能逐年加粗(如竹子)。
4、保证移栽植物成活的措施有:(1)固定树干,减少晃动;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和根毛)(2)选择阴天、雨天、或傍晚移栽;剪去一部分枝叶;给植物遮荫(降低蒸腾作用)(3)及时、适当浇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指根的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的成熟区。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根冠:起保护作用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3)伸长区和成熟区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探究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探究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植物根系是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它的吸水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究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植物,如向日葵、黄瓜等,将它们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如沙土、粘土等。
然后,我们可以浇水给这些植物,并观察它们吸收水分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叶片是否变得饱满、茎干的硬度等指标来评估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渗透压原理来研究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渗透压是指溶液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压强差。
我们可以将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注入到植物根系中,然后观察植物对盐溶液的吸收情况。
如果植物对盐溶液的吸收能力较强,说明它的根系具有较高的吸水能力。
除了实验方法,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探究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手段,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植物根系吸水过程中的细节。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根系在吸水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吸水速度、细胞膜的渗透调节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学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此外,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还受到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
例如,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的质地、温度、湿度等都会对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外界因素,来观察植物根系吸水能力的变化。
这样的研究可以增加我们对植物根系适应环境的能力的理解。
综上所述,探究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通过实验、渗透压原理、科学技术以及改变外界因素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这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认识,也有助于人类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吸水的途径
根吸水是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它使植物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植物的根系通过根毛、侧根和主根等结构进行吸水,其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根毛吸水:根毛是根的细小、无色、无气孔的突起,能够增加根的吸水面积,使植物更容易吸收水分和养分。
2.侧根吸水:侧根是从主根发出的较细的根,它们能够扩展根系范围,吸收更多的水和养分。
3.主根吸水:主根是植物根系的主干,通常是根系中最大最粗的一条根,它可以深入土壤深处,吸收更深层次的水分。
4.细胞膜渗透压调节吸水:根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不同,通过细胞膜的调节,使根细胞内浸润的水分向细胞内部流动。
5.根压吸水:当植物失去大量水分时,根内的压力会增加,从而促使水分向根内流动。
总的来说,根吸水的途径是多样的,不同途径的作用也有所区别。
不仅如此,根吸水还受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保持土壤湿度和提供充足养分也是植物生长的关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