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热塑性树脂
热塑树脂的熔化温度

热塑树脂的熔化温度
热塑性树脂是一类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重复熔化和固化的塑料。
不同种类的热塑性树脂具有不同的熔化温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热塑性树脂及其典型的熔化温度范围:
1.聚乙烯(PE):熔化温度约在120°C - 130°C之间。
2.聚丙烯(PP):熔化温度通常在160°C - 175°C之间。
3.聚氯乙烯(PVC):硬质PVC的熔化温度大约在160°C - 180°C,而软质PVC则在约80°C - 130°C之间。
4.聚苯乙烯(PS):熔化温度大致在190°C - 240°C之间。
5.聚碳酸酯(PC):熔化温度通常在230°C - 260°C之间。
6.聚酯树脂(PET):熔化温度约在250°C - 260°C之间。
7.尼龙(聚酰胺):不同类型的尼龙具有不同的熔化温度,通常在200°C - 265°C之间。
8.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亚克力):熔化温度通常在160°C - 180°C之间。
请注意,这些数值仅为一般性的参考值,具体的熔化温度可能会受到塑料的牌号、添加剂、工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生产商提供的技术数据表格中通常包含了详细的温度信息。
在加工这些材料时,确保遵循制造商提供的建议和操作指南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章环氧树脂(EpoxyResin)

第 二 章 环 氧 树 脂
(1)树脂合成过程
低相对分子质量液态树脂是在带有搅拌装置 的反应釜中合成的。
一步法 合成方法
二酚基丙烷和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作用 下缩合(即开环和聚合反应在同一反应条 件下进行)
二步法
在催化剂(如季铵盐)存在下, 第一步 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二酚基丙烷氯醇醚 中间体; 第二步 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闭环反应, 生成环氧树脂。
与醇类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时,必须有催化剂 才能进行。 催化剂:BF3· (C2H5)O, H2SO4, SnCl4
O H2C CH2CH2Cl + ROH catalyst H R O C C CH2Cl H2 OH
第 二 章 环 氧 树 脂
3) 水解反应
高温下与碱液接触,会逐步水解成甘油
O H2C CH2CH2Cl OHH2O H C H2 C
第 二 章 环 氧 树 脂
环氧树脂的发展史
1891年 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 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 1909年 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 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 1934年 Schlack用胺类化合物使含有大于一个环氧 基团的化合物聚合制得了高分子聚合物。 1938年 瑞士的Pierre castan及美国的Greenlee所发 表的多项专利都揭示了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经缩聚发 应能制得环氧树脂;用多元有机胺类或邻苯二甲酸酐 均可使树脂固化,并具有优良的粘结性。 1947年 美国的DeVoe-Raynolds公司进行了第一 次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环氧树脂的制造。不久,瑞士 的CIBA公司,美国的Shell公司等都开始了环氧树脂 的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初期,环氧树脂在电气绝缘浇铸、 防腐蚀涂料、金属的粘结等应用领域有了突破,于是 环氧树脂作为一个行业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热塑性树脂名词解释

热塑性树脂名词解释热固性树脂的加工是把松散的热塑性树脂先固化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强度的产品。
用作热固性树脂的树脂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其中环氧树脂的固化是通过其官能团与环氧基发生反应来实现的。
硬质聚氨酯泡沫(PU foam)由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多元醇等反应生成的半预聚体,在催化剂、表面活性剂等作用下与含活性氢的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放出低分子的醛、酮类的缩聚反应产物,经催化剂进一步聚合而得到。
其固化速度快,可在室温固化成膜。
可广泛应用于木材、织物、皮革、纸张等的粘合。
聚氨酯泡沫塑料不仅可代替石棉作为绝热材料,而且还可用于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保温隔音材料。
聚氨酯涂料( PU coating)由硬质聚氨酯预聚物、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组分组成的聚氨酯物。
加入各种助剂、填料制成的溶液或分散体。
常见的聚氨酯涂料有聚氨酯清漆、聚氨酯底漆和聚氨酯磁漆。
聚氨酯硬泡因受环境污染和毒性问题影响已不多使用,而聚氨酯软泡和模塑聚氨酯保温板则发展很快。
由聚氨酯弹性体改性的玻璃钢称作PU-FRP,该材料可用于结构保护,亦可用于对外防护。
高硬度聚氨酯耐磨地坪是一种用于交通的水泥制品。
它们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并形成整体,当受到地面反复荷载时,地坪和路面一起变形,提高了承载力,从而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道路重修次数。
一般厚度为3-5mm,耐磨层厚度约5-10mm,耐磨性比普通混凝土提高3倍以上,大大降低了道路的维护成本。
橡胶弹性体:橡胶弹性体是以弹性体为主体,添加某些具有塑料性质的辅助剂而制成的橡胶制品。
根据结构和用途,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两大类。
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主要包括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 ABS树脂、聚碳酸酯(PC)等。
热塑性弹性体除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外,还具有密度小、耐油性和耐化学药品性好、电绝缘性能优良、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好和易于加工成型等特点。
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固化

二、酚类与醛类摩尔比的影响 1.对加成产物的影响 P/F =1/1 一羟甲基酚 P/F <1 二羟甲基酚 P/F=1/2 二羟基酚和三羟甲基酚 随着F↑→三羟甲基酚含量↑,树脂 平均分子量↑。 (见P.110,表3-2、表3-3)
2. 对树脂质量的影响 甲醛的用量增多: 树脂的粘度降低; 固化时间缩短; 游离酚含量降低,毒性降低。 (见P.110,表3-4) 3. 对树脂性质的影响 从理论上推断: 理想的摩尔比为 P/F=1/1.5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方式: ① 热固化(碱固化) 即在加热条件下固化。 ② 冷固化(酸固化) 即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固化剂:苯磺酸、石油磺酸
注意区别: 热固化、冷固化 热固性、热塑性
指条件 指性质
热固性树脂可以热固化,也可冷固化; 热塑性树脂只能冷固化; 热固化只能选用热固性的树脂; 冷固化可以选热固性树脂,也可选热塑性树脂
贮存期:在室温条件下,胶粘剂仍能保 持其操作性能和所规定的质量指标的存放时 间。 适用期(活性期、生活期、生活力): 胶液加入固化剂(或其他助剂)调制后,在 室温条件下能维持其可用性能的时间。 固化时间:胶液调成后,在一定温度下, 胶液变成固体状态所需的时间。
5.聚合反应 与水生成水合物(甲醛溶于水)
2.酚醛树脂胶 ① 酚醛树脂加添加剂调制而成; 酚醛树脂 + 添加剂 酚醛树脂胶粘剂 ② 酚醛树脂直接作胶。 二、酚醛树脂的分类 1.按状态分: 溶液状(水溶性、醇溶性、水醇溶性) 粉末状 胶膜状
热塑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是指具有线型或分枝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这一类树脂的特点是遇热软化或熔融而处于可塑性状态,冷却后又变坚硬,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典型代表性热塑性树脂如聚烯烃、氟树脂、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甲醛、聚丙烯-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苯乙烯-丙烯腈(SAN或AS 树脂)等。
这类塑料虽有许多优点,但仍有不少不足之处,如强度、硬度、耐热性、尺寸精度等较低,热膨胀系数较大,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蠕变、冷流、耐负荷变形较大等。
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而制得的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仅可使上述缺点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还可使某些性能达到或超过热固性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水平,而且仍可以用一般注射方法成型。
纤维的含量通常在20%~40%。
总的来说,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可以达到下述效果:①提高拉伸、弯曲、压缩等力学强度及弹性模量,改善蠕变性能;②提高热变形温度;③降低线膨胀系数;④降低吸水率,增加尺寸稳定性;⑤改善热导率;⑥提高硬度;⑦抑制应力开裂;⑧阻迟燃烧性;⑨改善电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冲击韧性降低,冲击疲劳韧性有所下降,但带缺口冲击韧性有所提高。
◆热塑性树脂的基本性能1、力学性能决定合成树脂力学性能的结构因素有以下五个:①大分子链的主价力;②分子间的作用力;③大分子链的柔韧性;④分子量;⑤大分子链的交联密度。
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在结构上的显著差别在于前者的大分子链为线型结构,而后者的大分子链为体型网状结构。
由于这一结构上的差别,使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相比在力学性能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具有明显的力学松弛现象;②在外力作用下,形变的能力较大,即当应变速度不大进,可具有相当大的断裂延伸率;③抗冲击性能好。
2、电学性能热塑性树脂的电性能按其大分子的极性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1)非极度性的这类树脂如聚乙烯、聚丁二烯、聚四氟乙烯等。
(2)弱极性的这杰树脂如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天然橡胶等。
热塑性、热固性树脂结构-性能差异 2讲解

•所谓水性环氧树脂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环氧树脂以微粒或液 滴的形式分散在以水为连续相的分散介质中而配制的稳定分散体系。
•按物理特性可分为水乳型体系(环氧树脂水乳液)和水溶型体系(环氧树脂 水溶液)。
水性环氧树脂
图4-1所示:831.828。1的峰是4. 098以出现的是仲羟基的吸收峰(因 空间位阻影响可能导致吸收频率增加 );247.739处是苯醚的特征吸收峰 ;1510.01和1606.439以处是苯 环上的C=C的吸收峰;2966.031 处是甲基和亚甲基上的sp3c_n的特 征吸收峰。
大的断裂延伸率。 抗冲击性能好。
热塑性、热固性树脂结构-性能差异
• 电性能 热塑性树脂的电性能按其大分子的极性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 (1)非极性:聚乙烯、聚丁二烯、聚四氟乙烯等 (2)弱极性: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天然橡胶等 (3)极性: 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4)强极性:聚酯
是指树脂加热后产生化学变化,逐渐硬化成型,再受热也不软 化,也不能溶解的一种树脂。
热塑性、热固性树脂结构-性能差异
热塑性树脂:
• 常温下为高分子量固体,是线型或 带少量支链的聚合物,分子间无交 联,仅借助范德瓦耳斯力或氢键互 相吸引。
• 在成型加工过程中,树脂经加压加 热即软化和流动,经冷却定型。
环氧树脂(热固性树脂)
• 环氧树脂物化性能优良、价格便宜、成型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可靠性较高,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重要的基体材料之一,在航空航 天、风力发电等领域备受青睐。
各类热塑性树脂概览

各类热塑性树脂概览(一)2004-5-12 热塑性树脂是指具有线型或分枝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这一类树脂的特点是遇热软化或熔融而处于可塑性状态,冷却后又变坚硬,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介绍,典型代表性热塑性树脂有聚烯烃、氟树脂、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甲醛、聚丙烯-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苯乙烯-丙烯腈(SAN或AS树脂)等。
这类塑料虽有许多优点,但仍有不少不足之处,如强度、硬度、耐热性、尺寸精度等较低,热膨胀系数较大,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蠕变、冷流、耐负荷变形较大等。
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而制得的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仅可使上述缺点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还可使某些性能达到或超过热固性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水平,而且仍可以用一般注射方法成型。
纤维的含量通常在20%~40%。
总的来说,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可以达到下述效果:①提高拉伸、弯曲、压缩等力学强度及弹性模量,改善蠕变性能;②提高热变形温度;③降低线膨胀系数;④降低吸水率,增加尺寸稳定性;⑤改善热导率;⑥提高硬度;⑦抑制应力开裂;⑧阻迟燃烧性;⑨改善电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冲击韧性降低,冲击疲劳韧性有所下降,但带缺口冲击韧性有所提高。
一、热塑性树脂的基本性能1、力学性能。
决定合成树脂力学性能的结构因素有以下五个:①大分子链的主价力;②分子间的作用力;③大分子链的柔韧性;④分子量;⑤大分子链的交联密度。
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在结构上的显著差别在于前者的大分子链为线型结构,而后者的大分子链为体型网状结构。
由于这一结构上的差别,使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相比在力学性能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具有明显的力学松弛现象;②在外力作用下,形变的能力较大,即当应变速度不大进,可具有相当大的断裂延伸率;③抗冲击性能好。
2、电学性能热塑性树脂的电性能按其大分子的极性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1)非极度性的这类树脂如聚乙烯、聚丁二烯、聚四氟乙烯等。
第2章 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CH3
CH
C H
C
HH
CH3
H
CH3 CH3
C H
H C
C CH3
H C
C H
H
H
C
C H
C
H
H
H
H
CH3 CH
HC H
用一般的方法合成的高聚物,都是无规构型。
第二章 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2缩聚反应
是通过一种或几种低分子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上含有二 个或二个以上相同或不相同的官能团,进行分子间的 互相缩合而形成高聚物,同时析出水、卤化氢、氨、 醇、或酚等小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产品为缩聚物。其
还可根据聚合物分子中重复单元或端基的结构来命名。 例如:聚合物链节中含有酯键(—COO—)称为聚酯 (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的产物)。若聚合物链节中 含有酰胺键(—CONH—)称为聚酰胺(二元胺和二 元酸的缩聚产物)。类同的还有聚氨酯、聚有机硅氧 烷等。具体来讲,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得到的聚合 物就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环氧树脂是由于分子 末端含有环氧基而得名的。
气体时所做的膨胀功。
(2)内聚能密度(CED)
定义:单位体积聚合物的内聚能。
即: CED ~E
式中,E为内聚能, V~V为摩尔体积。
内聚能密度大小对其强度、 耐热性、 化学性 能均有较大影响.一般: CED﹤290J/cm3 聚 合物作橡胶使用,290J/cm3﹤CED﹤400J/ cm3 聚合物作塑料使用CED﹥400J/ cm3 聚 合物作纤维使用
结构单元:在大分子中重复连接的原子或
原子团。
单体:形成聚合物的低分子物质。 聚合反应:单体或单体混合物在一定条件
下形成大分子的过程。
聚合度:大分子中重复连接的结构单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聚丙烯大分子链中的叔碳原于对氧的侵蚀非常敏感,在光、热和空气中的氧 作用下容易老化,一般常将抗氧剂与紫外光稳定剂并用使之起到协同效应作用,以抑 制老化过程。 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其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热变形温度、尺寸稳定性 及低温冲击性能和老化性能亦都有所提高。
12
三、 复合材料常用热塑性树脂
⑵聚乙烯
低压法聚乙烯软化点在120 ℃以上,使用温度可达80-100 ℃ , 但此时不能承受载荷。 优点:耐寒性良好,摩擦性能良好,化学稳定性高;吸水性 极小,有突出的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耐辐射性。 缺点:力学强度不高,热变形温度很低,故不能承受较高的 载荷。 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可使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有很大提高, 通常用20%-25%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
7
第二章 基体材料
第五节热塑性树脂
三、 复合材料常用热塑性树脂
PVC复合材料产品
水上运动之快艇
水上步行球
水上悠波球
8
小常识
PVC 的危害
聚氯乙烯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塑料,它是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防老剂组成的 树脂,本身并无毒性。但所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有毒性,日用聚氯乙烯塑
料中的增塑剂,主要使用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这些化学品都有毒
性,聚氯乙烯的防老剂硬脂酸铅盐也是有毒的。含铅盐防老剂的聚氯乙烯 (PVC) 制品和 乙醇、乙醚及其他溶剂接触会析出铅。含铅盐的聚氯乙烯用作食品包装与油条、炸糕、 炸鱼、熟肉类制品、蛋糕点心类食品相遇,就会使铅分子扩散到油脂中去,所以不能使
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尤其不能盛装含油类的食品。
另外,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在较高温度下,如50度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氢气体, 这种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聚氯乙烯制品不宜作为食品的包装物。 电木(酚醛塑料)含有游离苯酚和甲醛,对人体有一定毒性,不适合存放食品和作食 品包装。电玉(尿醛塑料)虽然无嗅无味,但在100 度沸水中或用作盛放醋类食品时,会 有游离甲醛析出,对人体有害,所以也不适于作为食具或食品包装。 废旧塑料(有的可 能添加少许新料 ) 的更新品,因其成分复杂,很难保证不带有毒性,故一般也不可用来 作为食品盛具和包装物。
11
聚 乙 烯 的 种 类
(1) 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 (2) LLDPE: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3) MDPE:中密度聚乙烯、双峰树脂 (4) HDPE:高密度聚乙烯、低压聚乙烯
(5) 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6)改性聚乙烯:CPE、交联聚乙烯(PEX) (7)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塑料)、EVA、乙烯-丁烯共聚物、 乙烯-其它烯烃(如辛烯POE、环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 (EAA、 EMAA 、EEA、EMA、EMMA、EMAH) 分子量达到3,000,000-6,000,000的线性聚乙烯称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强度非常高,可以用来做防弹衣。
硬质聚氯乙烯(末添加增塑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候性和耐燃性, 可以单独用作结构材料。硬质聚氯乙烯可用增强材料 (例如玻璃纤维 )进行 增强,增强后的聚氯乙烯强度与刚度可增加数倍,但热扭变温度无显著提 高。 聚氯乙烯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除了浓硫酸 (浓度超过 90%)和50%以上 的浓硝酸以外,聚氯乙烯耐酸、碱的性能良好,并耐大多数油类、脂肪和醇 类的侵蚀,但不耐芳烃类、酮类、酯类的侵蚀。环己酮、四氢呋喃、二氯乙 烷和硝基苯则是它的溶剂。 聚氯乙烯在室温下是稳定的,但温度超过 100℃导致释出氯化氢,使聚 合物颜色变深,为了改善其热稳定性,在进一步加工过程中都要加入稳定剂。
PVC常用添加剂DEHP的危害: 因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 )容易雾化,其他乙烯基产品 包括汽车内部、淋浴胶帘或铺地板物料等,也会释放有毒气体入大气,而 DEHP也易溶入 油性液体中。另外,人们也开始关注到,儿童若嘴嚼这些软塑玩具,会有添加剂渗出的安 全问题。一些研究表明,这添加剂也许令健康问题复杂化,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一些医疗研究显示,PVC增塑剂也许会导致慢性病:譬如硬皮病、胆管癌、脑癌。 2004年,瑞典和丹麦学者组成的的研究小组发现,常用在PVC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和儿 童过敏有相当强烈的关连性。
9
小常识
PVC 有 哪 些 污 染 ?
常规的PVC等材料的电线电缆是相当严重的污染源。在制造、使用及废弃处理时,都会 产生大量的二恶英、卤氢酸、铅等有害物质;PVC材料燃烧时会发生很大的浓烟,并产生有 害的HCL气体;而且大部分PVC材料中含有Pb(铅)、Cd(镉)等(用作电缆稳定剂)多种 有害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焚烧或掩埋后,会造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13
第二章 基体材料
⑶聚丙烯(Polypropylene)
第五节热塑性树脂
三、 复合材料常用热塑性树脂
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有等规物、无规物和间规物三种构型,工业 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 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 ,故熔点高达 167℃,耐热,制品可用 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0.90g/cm3,是最轻的通用塑料。耐腐蚀,抗张强度30MPa,
对未增塑聚氯乙烯 (U-PVC),由于不含增塑剂,不存在 DEHP渗出,但是加工过程中 通常会加入稳定剂,目前大多数是铅盐稳定剂,铅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会有 渗出,危害人体健康,同样不可忽视。目前已经有非铅盐稳定剂 , 但乙烯
第五节热塑性树脂
14
三、 复合材料常用热塑性树脂
⑶聚丙烯(Polypropylene)
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式为: [ CH2—CH ] n
CH3
结晶度很高,相对密度小(约为0.90~0.91g/cm3),熔点在170-175℃范围内,分子量 一般在15-70万之间,与其它聚烯烃相比.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较宽。
聚丙烯的强度和刚性均超过聚乙烯,尤其具有突出的耐弯曲疲劳性能,缺点是蠕
2
第二章 基体材料 第五节热塑性树脂
二、 热塑性树脂的基本性能 1、力学性能
决定合成树脂力学性能的结 构因素有以下五个:
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在结构上的差别: 前者的大分子链为线型结构,而后者的大分 子链为体型网状结构。 由于这一结构上的差别,使热塑性树脂与热 固性树脂相比在力学性能上有以下 3 个显著特点 ,
缺点:如强度、硬度、耐热性、尺寸精度等较低,热膨胀系数
较大,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蠕变、冷流、耐负荷变形大等 。
1
第二章 基体材料
第五节热塑性树脂
一、概述
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而制得的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 仅可使上述缺点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还可使某些性能达到或超过热固性玻 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水平,而且仍可以用一般注射方法成型。纤维的含量 通常在20%一40%。 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可以达到下述效果: ①提高拉伸、弯曲、压缩等力学强度及弹性模量,改善蠕变性能;②提 高热变形温度;③降低线膨胀系数;④降低吸水率,增加尺寸稳定性,⑤改 善热导率;⑥提高硬度;⑦抑制应力开裂;⑧阻迟燃烧性:⑨改善电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缺点:主要是冲击韧性降低,冲击 疲劳韧性有所下降,但带缺口冲击韧性有所提高。
第二章 基体材料
第五节热塑性树脂
一、概述
热塑性树脂是指具有线型或分枝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典型代表:聚烯烃、氟树脂、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甲醛、聚丙
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苯乙烯-丙烯腈(SAN或AS树脂)等。
优点:是遇热软化或熔融而处于可塑性状态,冷却后又变坚硬,
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第五节热塑性树脂
三、 复合材料常用热塑性树脂 1、聚烯烃
聚烯烃树脂是一类发展最快、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热塑性树脂。主要品种有 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1)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 = PVC )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
非极性 聚乙烯、
非极性树脂具有优异 的绝缘性能,对腐蚀 性介质稳定,可作为 高频率的电解质
极性 聚氯乙烯
聚乙酸乙烯酯
弱极性与极性的树脂 可用于中频率的电工 技术
聚丁二烯
聚四氟乙烯
弱极性 聚苯乙烯 聚异丁烯 天然橡胶
强极性树脂只能 作为低频率的介 电体
聚酰胺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强极性
聚酯
4
第二章 基体材料
16
PP复合材料适合于制造 汽车车底屏蔽防护装置、承 重板、车顶内衬、车门装饰、 行李架、车顶模塑件、发动 机盖以及车后行李箱盖等。
第二章 基体材料
⑷聚苯乙烯
第五节热塑性树脂
聚苯乙烯的分子结构式为:
三、 复合材料常用热塑性树脂
聚苯乙烯是指有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缩聚 反应合成的聚合物,英文名称为Polystyrene, 简 称PS。 聚苯乙烯为无定形结构,玻璃化温度为 80℃左右.最高使用温度仅为 60~75℃。 聚苯乙烯具育良好的透明性,其透明度可达88%~92%。由于分子中含 有苯环,可使α位的C-H键活化而容易氧化,长时间在空气中会老化而产生 龟裂。 聚苯乙烯用玻璃纤维增强后.最突出的性能改善是提高低温冲击韧性。
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
过改性和添加抗氧剂予以克服。
特点:
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
使用.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
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 用,可用于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