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主题班会:争做美德阳光少年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明白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环境,关心社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2、引导幼儿在理解什么是责任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心的基础上,培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培养幼儿持之以恒的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社会责任感。
难点:让幼儿真正理解什么是责任心,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活动准备:多媒体、图片、CD,《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材料(大班下册)、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导入:通过歌曲联唱《让座》、《爱护小树苗》、《路边的小娃娃跌到了》,让幼儿在演唱中体验回味关心他人,爱护环境所带来的快乐与自豪,激发对美好行为的向往。
(二)展开:1、通过自由交流与讨论,让幼儿明白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行为受人尊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1)让幼儿分小组讨论: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做了些什么事?你看到别人做这样的事情,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高兴、感动)(2)让幼儿想一想、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关心爱护他人与周围事物的一件事,并说一说自己当时的心情。
(3)请2---3名幼儿讲一讲:a、当看到关心他人、爱护社会的行为发生时心情是怎样的?b、当看到对他人漠不关心、破坏环境的行为时如:看到别人采花、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等,心情怎样?能不能不理不问?这时,你该怎么做?教师小结:生活中每一个小朋友都要自觉地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更要爱护环境与社会;并对身边发生的一些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不美好的行为勇敢地指出来。
这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2、通过看图讲述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什么是责任心,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1)结合活动材料《宝宝干什么》,请幼儿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在自己认为对的行为画面上打V号,进行记录。
(2)请3—4名幼儿讲一讲自己的记录结果,在讲述过程中通过心理共鸣进一步理解什么是责任心,更深层地懂得关心他人、爱护环境等美好行为受人欢迎、尊敬;而不关心他人、社会的行为会受到别人的批评与指责。
班会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

作为学生,应该有学生的衣着、仪表。不穿奇
01
装异服,不袒露躯体,束好皮带,不穿拖鞋,不戴
02
首饰,不化妆,不纹身,不剃光头或留古怪发型,
03
男同学不留长发,女同学不披头散发。
04
(二)衣着应端庄,仪态要规范。
小学生校园礼仪规范
领物取物,主动排队,相互礼让,井然有序。
1
领取物品,饭堂打饭,水房打水,应主动排 队,不插队,不推撞,不起哄,相互礼让,井然 有序才能提高效率。
03
A.会 B.有时 C.不会
(7)看见校园有垃圾,你会捡起来并扔进垃圾桶吗?
02
A.没有 B.偶尔 C.经常
(6)你会乱扔垃圾吗?
01
A.能 B.有时 C.不能
(10)参加各种集会能准时到达,安静听讲吗?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这足以可见古人对文明礼仪的注重。而身为21世纪的阳光少年,我们不是更应该去践行文明,讲究礼仪么? 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而看看我们学校的学生,不文明的现象也有不少。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小店门口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食堂里插队,浪费粮食,吃完后把餐盘随意扔在桌上的行为也并不少。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这些都是极不文明的行为,是极不阳光的行为。为此学校还特别成立了督察小组,监督同学们的行为。为的就是要杜绝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希望我们每一个七星学子都能成为一个讲文明,讲礼仪的阳光好少年。 为此我们应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谨记老师的谆谆教导,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中学生。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嘴巴,做到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不踢打学校公共设施。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努力的去遵守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做一个阳光好少年。那么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拒绝校园欺凌争做阳光少年(教案)小学安全主题班会

拒绝校园欺凌争做阳光少年(教案)-小学安全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积极参与校园和谐建设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点1. 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形式。
2. 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校园欺凌。
2. 如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
3. 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校园欺凌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学生之间以暴力、威胁、辱骂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 校园欺凌的形式:列举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如肢体暴力、言语侮辱、网络欺凌等。
3. 校园欺凌的危害:分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施暴者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4. 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教育学生如何自我保护,遇到校园欺凌时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校园欺凌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形式:教师详细讲解校园欺凌的内涵和各种表现形式。
3. 分析校园欺凌的危害: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讨论典型案例,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4. 讲解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教育学生如何自我保护,遇到校园欺凌时如何寻求帮助。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经历。
七、课堂练习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有关校园欺凌的问题。
2. 学生互评:分组进行练习题的互相评价,加深对校园欺凌知识的理解。
八、角色扮演1. 分配角色: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如受害者、施暴者、旁观者等。
2. 表演场景: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表演场景,展示校园欺凌的发生过程。
3. 讨论与反思:观看表演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角色扮演中的得失,并提出改进措施。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二、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勤奋、尊重、友善等美德品质。
3. 激发学生争做美德少年的热情,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案内容1. 导入:讲解美德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 案例分享:讲述美德少年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美德的力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培养美德品质。
4. 互动环节:开展美德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美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强调争做美德少年的意义,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美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德的定义和作用,分享美德少年的事迹。
2. 讨论法: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培养美德品质。
3. 互动法:开展美德知识竞赛,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美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后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估他们对争做美德少年的认识和决心。
3. 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美德表现,评价他们的道德素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美德少年的案例材料,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感染力。
2. 制作美德知识竞赛的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德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安排课堂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分享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美德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案例分享:介绍一位美德少年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美德的力量和价值。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并分享小组的成果。
4. 美德知识竞赛:开展美德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美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互动环节:设计一个互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德的重要性。
6. 总结:强调争做美德少年的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美德。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学生是否理解了美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争做美德阳光少年(5篇范文)

争做美德阳光少年(5篇范文)第一篇:争做美德阳光少年争做美德阳光少年主题:树立良好文明习惯,争做美德阳光少年活动目的:1、使同学们认识到讲究文明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
2、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真正有文明的人应是怎样的。
准备过程:1、收集资料2、布置黑板活动过程:文明,使人举止文雅;礼仪,使人风度翩翩。
同学们,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树立良好文明习惯,争做美德阳光少年。
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这个主题与自己无关紧要,但是讲究文明礼仪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重要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对个人的成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这次的班会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
介绍雷锋:提起雷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阿斯雷锋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前,他的亲人因遭迫害相继含恨死去。
当时年仅7岁的雷锋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和自己的流浪下,艰难地活了下来。
1960年1月8日,20岁的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部队的培养教育下,他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
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
担任班长后,大胆管理,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美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 激发学生争做美德好少年的热情,促进班级团结和谐。
二、教学内容:1. 美德的定义与分类2. 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3. 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方法和途径4. 班级美德榜样评选及表彰三、教学重点:1. 美德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美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争做美德好少年的热情。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美德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创造美德氛围。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认为美德对一个人来说有什么作用?二、讲解美德的含义与分类(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美德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德。
2. 介绍美德的分类,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勤奋好学等。
三、讨论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讲解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方法和途径(10分钟)1. 教师介绍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方法和途径,如树立美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
2. 提问: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五、班级美德榜样评选及表彰(10分钟)1. 教师说明评选标准,引导学生关注班级中的美德行为。
2. 学生分组讨论,评选出班级美德榜样。
3. 教师对当选的美德榜样进行表彰,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收获,激发学生争做美德好少年的热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计划,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美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案背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美德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新时代美德好少年。
三、教学内容1. 美德的定义与内涵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3. 美德好少年的标准与要求4. 争做美德好少年的具体做法5. 案例分享与讨论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德的定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美德好少年的事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争做美德好少年,促进学生思考。
4. 经验分享法:邀请美德好少年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美德,美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美德的定义与内涵,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3. 案例分享:分享美德好少年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争做美德好少年,并提出具体做法。
5. 经验分享:邀请美德好少年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分享。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美德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3. 学生实践情况: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是否积极践行美德。
七、教学资源1. 美德故事集:收集相关的美德故事,用于案例分享环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材料:准备相关政策文件和宣传材料,以便学生深入了解。
3. 课后作业模板:提前准备课后作业模板,包括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计划。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2.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尊重不同意见,营造积极的讨论氛围。
3. 结合实例讲解,使抽象的美德观念具体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4. 强调美德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
做阳光少年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doc

做阳光少年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做阳光少年班会活动方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框架及学习意义;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激发和培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教法和学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课前准备1、编写思想品德课堂学习及纪律要求;2、搜集各地高考及中考状元以及我校优秀毕业生学习的经验、事迹。
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包括:姓名、教龄、联系方式等。
二、讲“两点希望、三点要求”1、“两点希望”:(1)希望珍惜来之不易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原因:①相聚相识是一种缘分。
正如电视剧《新白蛇娘子传奇》的主题曲所唱:百年修得同船度。
千年修得共枕眠。
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2)希望共同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
原因:课堂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我们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2、“三点要求”(课堂学习及纪律要求)(1)课前认真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并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红色标记问题,蓝色标记答案。
);课后要及时复习、整理所学内容,并完成相关作业。
(2)课堂发言要先举手,经允许再发言。
发言时态度要端正,声音要响亮。
(3)课堂上不得随便说话、无故迟到、换位、接水、听mp3、做其他作业等。
三、介绍本书的基本内容及意义1、基本内容:共四个单元。
分别是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2、意义:有利于我们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有利于我们了解祖国,爱我中华;有利于我们融入社会,肩负使命;有利于我们满怀希望,拥抱未来;有利于我们升入理想的高中,迈出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三班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2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规范学生行为习
惯。
二、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对在校的一日常规基本要求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仍然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这堂班会课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二)说一说,议一议
1、上课:
(1)上课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做好课前准备,安静等老师来上课)(2)上课可以随便说话吗?有事情怎么办?(先举手,再发言)
(3)课堂上可以做小动作吗?(不可以,这会影响学习,影响别人学习)
(三)结合本班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四)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五)引入:
课间活动我们也要守秩序,注意安全,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开心
(六)表演
①几个同学挤入教室
②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追逐
③几个同学有秩序地打乒乓球,一个小淘气一屁股坐在球台上混场。
(七)讨论刚才的表演,他们做得不对吗?为什么?(他们的做法不对,这样既危险,又影响同学们活动,也是极不文明的行为
(八)结合本班实际,讲讲在校园里参加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
1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2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容易因碰撞而出现不友好的行为。
3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按各自方向上楼。
4玩游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游戏规则。
(九)你最喜欢哪些课间活动?说说怎样玩才能有秩序又有趣?
(十)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守秩序守纪律的好学生,前一段时间里,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迅速地改正过来
小学生习惯养成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班会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觉性。
2、让学生能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班会形式:叙述、谈话、讨论、问答等形式。
班会过程:教师讲话:同学们,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上学的时间都在四年以上,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你们把握了很多知识,丰富、提高了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学习,对于你们是非常熟悉的一件事了,但学习习惯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学得轻松安闲,又有效率,还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学习。
1、课前,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课前要预习,首先要熟读课文,学会带着问题学习;(2)课前预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
)(1)上课前,老师正要走进教室,只看见教室内几名同学追逐打闹,其他同学加油助威。
(2)上课铃响了,某同学还在校园里慢悠悠地走,而且经常迟到。
(3)上课前,小红把学习用品预备好,在认真地
预习课文;她的同桌桌面上干干净净,还在玩弄电子手表。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前学习习惯方面做得怎么样?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课堂上,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响亮;要发言,先举手。
(2)上课座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努力做到“三个一”。
让
学生说出哪“三个一”(眼睛离书一尺远,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远,身体离桌一拳远。
)?当场示范写字,看姿势要点是否把握。
(3)作业要字体端正、规范,书写格式正确,纸面清洁,不边做边玩。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
)
(1)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同学有的小声说话,有的在做小动作,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偷偷吃东西,有的趴在桌子上睡大觉。
(2)课堂上,老师在提问问题,A 同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B 同学低下头,老师叫到时,慢腾腾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声音特殊小。
(3)课堂上,A 同学认真写字,纸面清洁;B 同学边写边玩,用脏乎乎的橡皮擦字,纸面像个大花猫。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3、课后,我们又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1)先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
(2)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问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情?)
(1)张同学边走路边看书,非常认真;李同学在餐厅边吃饭边看书;王同学在行使的公共汽车上看书;刘同学在黑暗的屋子里看书;孙同学在刺眼的阳光下看书;赵同学躺在床上看书;丁同学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2)小明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后,再出去玩;小华让哥哥帮他把作业做完;休息日两天,小刚玩得开心极了。
明天就要上学了,今晚急急忙忙把作业做完;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小玲从来都不完成。
4、考试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自己做自己的,不看书,不交头接耳,不东张西望。
5、小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考试时该怎么做,能辨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并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将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精品文档
6、预备一儿歌:(课下读熟、背过,让儿歌中的内容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勤于思,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写作业,专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课堂外,多读书,课外知识更丰富;好习惯,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