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上语文期终试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3单元】(陕西专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测试范围: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上第1~3单元。
5.难度系数:0.75。
6.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①hóu___咙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引导语:初一是初中生活的开始,也是初中知识积累的开始,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欢迎参考!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分歧(qí) 诀别(jué) 憔悴(qiáo) 一霎时(chà)B. 酝酿(liàng) 焚香(fén) 援助(yuán) 黄晕(yūn)C. 停滞(zhì) 祷告(dǎo) 须臾(yú) 满载(zǎi)D. 竦峙(sǒng) 栖息(qī) 模样(mú) 偌大(ruò)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恍然大悟花团绵簇美不胜收B.疲惫不堪宽弘大量独具慧眼C.梦寐以求得意扬扬小心翼翼D.整装待发洗耳恭听鸦鹊无声3、从句子的语气、用途等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3分)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
有一天,仆人提着篮子碗去河边。
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恰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王八蛋!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我偏要请一次!4、古诗词默写(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解析

语文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解析内容预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本卷共25小题,考试时刻: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消遣(qiǎn)苦心孤诣(yì)B、不辍劳作(zhu&igra ve;)戏谑(xuè)C、销声匿迹(nì)呜咽(yàn)D、绚丽(x&ugrav e;n)可汗(hán )2、请用楷书写出下列词语所缺的字:(3分)(1)言简意()(2)()露头角(3)()费苦心(4)()然大悟(5)含辛()苦(6)任劳任()3、古今诗文积存(10分)(1),却话巴山夜雨时(2)海内存知己,。
(3 会当凌绝顶,。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的颈联(第五、六句)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六则》中阐明学习与摸索应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6分)冰心在《忆读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着迷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观赏的是哪一个呢?(8分)○1 我最观赏《》中的(2分)。
○2一句话写出与那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梗概(2分)○3举荐理由(4分):5、口语交际: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某班预备在这天下午三点,在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假如你参与这项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6分)(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需要张贴名人语录,请你举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包括出处)(2分)(2)4月22日下午,你代表全班去邀请语文张老师参加这次主题班会,你会对他如何说?请你把要对张老师说的话写下来。
安徽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古诗文默写。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③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④,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⑤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⑥,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①乡愁是挥之不去的情愫。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尾联中写道:?。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②《<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走进课文。
我们遇见朗润的春山,体验热烈和粗犷的夏雨;在静mì的秋雨中伫立,领略秋天的高邈、深远;在清亮的河边驻足,看冬日济南水天一色如蓝水晶般的空灵chéng澈。
徜徉课文。
读《再塑生命的人》,我们对莎莉文老师的敬佩之情【甲】(A.油然而生 B.不期而至);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对【乙】(A.熙熙攘攘B.人声鼎沸)的学堂读书场景印象深刻。
语文是座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一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切忌不要走马观花,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要静下心来,反复诵读,仔细【丙】(A.品味B.品位) ,慢慢欣赏。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词注音。
粗犷.静m ì 高邈.chéng澈3.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4.请结合语境,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甲】【乙】【丙】处。
(填选项字母即可)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6.名著阅读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1)选文中的“他”是《》(填散文集名)中的(填人名)。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共27 分)(一)默写(12 分)1.默写(1)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元曲,回答问题(4 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断肠人”的意思是。
3.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曲子在布局上特点显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作者自己,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既有他的眼中所见,也有他的经行地和所骑所感。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总括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曲子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1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语文版七上语文期中考试 试题(图片版) (2)

七年级语文试题上学期期中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第Ⅰ卷[答案]一、1.B 2. D 3. B 4.C 5. A或D 6.B 7. B 8.D二、9..A 10. C 11. D 12.B三、13.C 14.D 15.D 16.D 17.D四、18. D19. B 20. B21.C 22. D五、23.B24.C25.D26.C (注意:这里第五题的答案从23开始)[评分]每题2分,共52分。
第Ⅱ卷六、[14分]26.【答案】①通“悦”愉快②生气、发怒③泛指多次④越过,超过。
【评分】每个词语题1分,共4分。
27.【答案】①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②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③(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28.【答案】略【评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七、[16分]29. 3次,第一次流泪在体育考试得“0”分后,表达了她焦急、懊悔之情;第二次流泪是在车祸后想站起来却摔倒,表达了她绝望之情;第三次流泪是在她读懂父爱后的痛心与感动之情。
(6分,表述准确,无病句,每一点2分)30. 请求谅解,自责,反复说明体育分数对女儿升学的重要性等等。
(2分,无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31. 永不屈服、不向命运低头。
(2分,意思对即可)32. 有,结合父爱、母爱、兄弟间手足情深及其他情感谈谈。
(4分,无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八、 33.字体书写认真,方正、结构匀称、美观,便可给2分,书写不认真,酌情扣分。
九、①不远游,游必有方(2分)②博闻强识而让(1分)③仁者乐山(1分)④D(2分)十、[40分]34.作文。
1、一类卷:(36—40分) A.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B.语言顺畅,没有语病;C.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2、二类卷:(31—35分) A.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B.语言通顺,偶有语病;C.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2024年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答案)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影入平羌江水流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6.2.B【详解】A. 粗犷(kuànɡ)——(guǎnɡ);C. 看护(kàn)——(kān);D. 翻来复去——翻来覆去;故选B。
3.D【详解】A.各得其所:意思是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符合语境,正确;B.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符合语境,正确;C.人迹罕至: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符合语境,正确;D.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使用对象错误;故选D。
4.A【详解】A. 成分残缺,改为: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
故选A。
(1)《大学》《中庸》(2)①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
②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
(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
)③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6. 《无常》《琐记》《藤野先生》【分析】《无常》的主要内容是鲁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因此对应的地图是图 1——绍兴;《琐记》的主要内容是鲁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同时记叙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因此对应的地图是图2——南京;《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因此对应的地图是图3——日本。
7.①范爱农;②寿镜吾【分析】①通过“老迅,什么时候回绍兴我们喝酒去”中的“老迅”可以得知此人和鲁迅是要好的朋友关系,《范爱农》中原文“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
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与题干中“回绍兴喝酒”这一关键信息相匹配。
由此可以得知①的留言人为“范爱农”。
②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小鲁迅询问寿镜吾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遭到先生的驳斥,通过原文“‘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初一语文期终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御聘.(ping)和煦.(xu)归省.(xing)B.自诩.(xu)称.职(chen)挑衅.(xin)C.迸.(bèng)发酝酿.(liang)黄晕.(yun)D.澄.清(ceng)濒.危(bin)卷帙.(zhi)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他是一个音乐师的儿子,但从小就对“天空的音乐”有兴趣。
C.“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小灰色树影。
3.选出下列各组中对加点的文言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1).A.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B.项为之强.(僵硬) C.匠师如.其言(遵照) ( a ) (2)A.久之.(调节音节的作用) B.学而不厌.(厌倦) C.遂以名.楼(命名) ( b ) (3)A以.实奇(因为) B.至之.市(的) C.悉.为两段(全) ( b ) (4).A.不耻.下问(以……为耻) B.明.察秋毫(眼力) C.断其股.(屁股) ( c ) 4、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2)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3)心理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4)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2)(3)(4)(1) B.(1)(4)(2)(3) C.(2)(1)(4)(3) D.(1)(4)(3)(2)5、对《西江月》一词赏析有错误一项( a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分别从听觉和嗅觉捕捉景物特征,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B.上片写晴,下片写雨,场景变化过渡自然。
C.“忽见”一词表现了词人在山道上冒雨前行时,旧时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的惊喜之情。
D.这首词描写农村夜景很有特色。
词人将“明月”、“清风”、“惊鹊”、“鸣蝉”这些极平常的景物巧妙组合,显得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
6.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划线,将正确的填在后面的方格内孜孜不倦根生蒂固永不衰败星罗棋布井然有序害然听闻不言而喻有声有色道听图说兴高采烈谈笑风生朝夕相处7.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平潭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2)、面对这样的好景色,我能不无动于衷吗?8、默写。
一.课文默写:(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唱出宛转的曲子,。
(2)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
(3)山尖全白了,。
(4)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二.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2)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
(4)天街小雨润如酥,(5)但愿人长久,(6),只缘身在此山中(7)安不忘危,(8),病树前头万木村(9),一枝红杏出墙来9、成语理解:运用想象,把下列成语构成生动的画面,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3题任选1题,60字左右)(1)怒形于色(2)春风得意(3)垂头丧气10.下面一副对联所指的作家是谁,请将姓名、朝代及其主要作品写下来。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家姓名,朝代,主要作品11.仿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体谅是友情中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
12.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它的含义:13、说话题: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当初中某学科(可写任意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支持呢?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5分)(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A、虽.乘奔御风B、林寒涧肃.C、属.引凄异D、飞漱其.间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6.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将抬高。
请发挥想象,到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物将有哪些变化?(二)心田上的百合花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扎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c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株,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7、“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答:18、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绣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句话放在第(4)段a、b、c哪个位置?答:19、第(3)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答:20、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答:21、百合已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答:。
(三)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
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
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
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
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住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
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
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帐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
可是,当帐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
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帐单。
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22.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
人们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___________的高尚品德。
23.“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是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对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有照应。
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写法的地方来吗?请你至少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照应之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之二,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作文(60分)27、根据下列一首歌的歌词提示,按要求作文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
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
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心上。
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我还有我的坚强。
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
要求:请你以“心中的太阳”为话题,结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第一部分1、B2、A3、① A ② B ③ B ④ C4、C5、A6、生——深害——骇图——途生——声7、(1)将“一个”和“天然的”对调。
(2)将“不”删去8、略9、略10、蒲松龄、清代、《聊斋志异》11、如:理解是友谊中的桥梁一座,赞赏是鼓励中的鲜花一束12、13、如:我热爱语文,责任心强,还有你们的信任支持,使我有信心当好语文科代表,请大家给我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