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经验集锦

驾车经验集锦
驾车经验集锦

驾车经验集锦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关于停车时如何判断距离和后视镜如何判断距离的小方法,近日不少朋友在博客中问到了如何判断车辆宽度和车轮所在位置的问题。为此我们也搜集了网络中一些窍门,今天就再次为大家验证一次。

不同车型,驾驶人员以及坐姿都会对判断造成影响,本文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会有差别,请特别注意!

●左轮位置

如何判断左轮轧线

网络中常见的一种判断方法,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当左侧雨刮器与车身结合点重合于车道左侧白线与车头机器盖的结合点时,左侧已经轧上分道线。通过我们使用不同车辆验证后发现,这样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还不算严谨。由于每个车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所谓的结合点并不统一。通过几次实验我们发现,当车道左侧分道线与车头结合点距离左侧大约20cm左右时,左侧车轮应该已经或即将压线。

如何判断左线60cm

当然在日常驾驶中,轧线行驶肯定是不够安全的,因此尽量保持车道中央行驶是最好的办法。目前中的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所以行车时左右预留60cm左右就比较合适。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地面分道线与车辆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线与前挡风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此时车辆距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左右。

●右轮位置

如何判断右轮压线

因为驾驶员位置靠左,因此预判右侧车轮时的方法与左侧稍有不同。当右侧车道白线与机器盖中央位置重合时车辆就基本轧线了。

如何判断右线60cm

判断右侧车右侧车道线60cm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车辆的参照物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证路面白线在机器盖中央偏右一些位置就没有问题。●贴边停车

贴边停车其实道理和上面讲到的情况相同,只是车道线换为了车位线或是马路牙子。当然在停车位允许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太贴近马路牙子,以免发生对轮胎轮毂的刮蹭。必要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道线或探头观察更保险。

●判断宽度能否通过

看了上面的方法肯定有朋友会问,在没有车道线的狭窄路面上怎么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呢。首先驾驶员应当对路面宽度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路面狭窄情况下应当放慢车速。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左侧,因此左侧距离把握肯定比右侧从容,所以车辆可以适当的贴左。

将车辆贴近错车点时,观察两侧障碍物,将障碍物外侧边缘理解为上文提到的车道线,判断左右两侧车轮是否可以在“线”内通过。当然不同于对比车道线,两侧后视镜的宽度也要考虑在内,并且一些判断上的误差也要预留。当然如果确实技术有限,取巧的办法是等待别的车辆顺利通过后再通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在实际驾驶中,我们提供的方法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不同车型和不同的驾驶者对于标志物的判断都会有所差异。目的是希望大家通过这样的方法结合自己的驾驶习惯来摸索适合自己的“标志点”,能让日常驾驶更加游刃有余。(

应该如何正确判断各种车距(3)

转自中华网汽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本人学习中。

原文链接:

上一期车主学堂,我们测试了不同车辆的视觉盲区并实测了多种能缩小盲区的汽车用品。通过加装相关的汽车用品,确实能够缩小车辆的盲区让行车更加安全。大部分新手在刚开始驾驶汽车的时候都会遇到判断车距的困难。本期车主学堂将详细讲述一下各种判断车距的方法。

判断后车距离,确定是否能够变线。

判断隔壁车道的车子位于我们驾驶车辆侧后方多远,我们一般是通过两侧外后视镜进行观察的。在使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调节好车辆座椅以及后视镜角度。

左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中国路上行驶的车辆都为左舵车,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对于车辆左侧的视野比较好掌握。而通过后视镜判断左侧车道后车的距离,我们推荐使用以下方法:

后车车身已经进入后视镜虚线左侧的危险区域,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很近,此时不能转向。

后车车身左侧已贴近安全区与危险区边界,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但此时打灯转向依然是安全的。

后车在安全区,位于后视镜中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在安全区内,位于后视镜中央靠右的位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较大,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右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右侧车道的情况较难掌握,而且左侧外后视镜盲区比右侧的大,所以在判断后车距离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后车占据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车身只有一半被看到。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很近,你的车应保持现有车道行驶,不应转向。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0米,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可以打灯后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3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5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4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24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上面提到的四种情况下,两车实测距离可参看上图。

虽然后视镜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后车距离,但是由于盲区的无法完全消除,我们在转向前除了要看外后视镜还得扭头去看看左右侧窗外是否有车,这样才能确保转向时的安全。

判断前后车距离,确定是否保持安全间距。

跟车太近是造成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作为前车,我们应该避免后车跟车太近,如后车车速太高我们应该尽量让其先通过;作为后车,我们应该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紧急情况制动不及而发生事故。

通过目测判断前车距离:

与前车的距离是通过目测车辆前部遮挡前车后部的面积来确定的。车型不同,其前部视野不同,因而不同车型判断前车距离的标准也不一样,需要车主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文仅介绍判断车距的一般方法。我们测试使用的车型是一台本田锋范以及一台长城赛弗,赛弗作为前车。

前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5米。

前车的保险杠下缘能够被看到,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米。我们的前车是一台SUV,底盘较高。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在后车内已看不到前车的保险杠上缘了。

前车的保险杠上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前车离后车距离米。我们的前车是SUV,底盘较高。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在后车内已看不到前车牌照的一小半了。

通过内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通过后车在后视镜中影像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出后车离本车的距离。和通过目测测量前车距离一样,不同车型判断后车距离的标准不一样,需要车主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这里我们仅介绍一般的方法。

后车进气格栅被完全遮蔽,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3米。在慢速跟着时,此距离仍为安全距离;如车速较高则应加速或变道避免与后车距离过近。

后车前保险杠被完全遮蔽,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8米。如车速较高,应加速或变线保持与后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后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23米。在此车距下,安全速度约为25公里/小时。

法律规定的安全车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安全车距为100米以上;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最小安全车距不得少于50米。

交管部门解释,当机动车时速为60公里时,行车间距应为60米以上;时速为8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80米以上,以此类推。

判断车前人的距离,避免被撞车党坑蒙拐骗。

通过判断车辆前部遮挡前面行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可以判断出行人与车辆前部的大概位置。清楚了前面行人的大概位置,对于在行人稠密的街道驾车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撞车党要坑你的钱也就没那么容易了。判断车前行人的具体方法可以参看下图。

前面行人的脚刚好可以从车内看到,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为米。(图中行人高度为米)

前面行人的膝盖部位刚好被遮住,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是米。

前面行人的臀部刚好被遮住,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是米。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SUV车型由于车身较高,从车内只能看到行人的腰部了。为避免与行人发生擦碰,此时我们应该停车,让行人远离后再继续行驶。

总结:

经过一轮实测,我们得出了保持安全车距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向左变线时,车子位于左侧外后视镜中央或靠右位置时,转向是较为安全的。

向右变线时,车子占据后视镜1/3横向宽度或更少时,转向是较为安全的。

慢速跟车时,看到前车轮胎下缘接地处时,车距约为5米,保持这个距离跟车较为安全。当已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距离已较近,应立即停止前进。

和后车保持的安全车距应根据当前车辆行驶速度而定。当在内后视镜中刚好完整地看到后车时,前后车间距约为25米,此时的安全车速为25公里/小时。不同车速下的安全车距数值可参看第三页末尾关于安全行车距离的描述。

为保证车子不撞到车前的行人,我们应该确保时刻看到前面行人的大腿,这样的话就能让车子与行人保持2米左右的距离,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擦碰。

驾车距离判断:驾车如何判断左右前后车距

2012年4月1日来源:太平洋汽车

大部分新手在刚开始驾驶汽车的时候都会遇到判断车距的困难。本期车主学堂将详细讲述一下各种判断车距的方法。

判断后车距离,确定是否能够变线。

【玩车网】判断隔壁车道的车子位于我们驾驶车辆侧后方多远,我们一般是通过两侧外后视镜进行观察的。在使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调节好车辆座椅以及后视镜角度。调节的方法可参看以下这篇文章:[太平洋汽车网用车中心]上一期车主学堂,我们测试了不同车辆的视觉盲区并实测了多种能缩小盲区的汽车用品。通过加装相关的汽车用品,确实能够缩

小车辆的盲区让行车更加安全。大部分新手在刚开始驾驶汽车的时候都会遇到判断车距的困难。本期车主学堂将详细讲述一下各种判断车距的方法。

判断后车距离,确定是否能够变线。

判断隔壁车道的车子位于我们驾驶车辆侧后方多远,我们一般是通过两侧外后视镜进行观察的。在使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调节好车辆座椅以及后视镜角度。调节的方法可参看以下这篇文章:

左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中国路上行驶的车辆都为左舵车,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对于车辆左侧的视野比较好掌握。而通过后视镜判断左侧车道后车的距离,我们推荐使用以下方法:

后车车身已经进入后视镜虚线左侧的危险区域,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很近,此时不能转向。

后车车身左侧已贴近安全区与危险区边界,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但此时打灯转向依然是安全的。

后车在安全区,位于后视镜中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在安全区内,位于后视镜中央靠右的位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较大,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上面提到的四种情况下,两车实测距离可参看上图。

驾车如何判断左右前后车距

wzh158851

注册: 2012-09-10 头衔:太平洋舰队新兵积分: 77 主帖:4 回帖:2 精华:0

7

关注 0

精华 6

帖子太平洋舰队新兵贡献(馒头)30, 距离下一级还需20贡献(馒头)

用户:wzh158851 关注车型:明锐 201…明锐 2013款手自动一体逸俊版关注TA 取消关注发消息发表于 2012-09-10 16:02| 只看楼主 |申请车主认证自动加载图片 | 楼主电梯直达楼驾车如何判断左右前后车距

我们在开车的时候需要知道自己的车子在公路的什么位置,车身离边线还有多远,离中心线多远。新手在判断车子位置时往往拿捏不准。

通过几个图片试图说明如何判断车的位置,仅供参考。

1、左轮位置的判断

我们需要知道左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到实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我们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

比如在下图中我们通过雨刮器结点和地面中心线重合,那么轮胎就会从中心线上压过.

左轮压住了中线

2、离中线60公分行驶

当我们正常行驶时,离中心线60公分是比较安全的。

当我们的视线通过棉板和A柱的交角和中线重合时,车身正好离中线是60公分。

车身离中线60公分

3、判断右轮的位置

当我们视线通过右雨刮器和目标相交时,轮胎会从该目标上压过

右轮已经压线

4、右侧离路边60公分行驶

当右喷水器和路面边目标重叠时,车身离路边还有60厘米。

离路边还有60厘米

5、右方靠边停车

当右雨刮器结点和路边重合时,方向稍向左拉,就可以达到离路边10厘米靠边停车的效果。

离路边10厘米

以下是另一篇文章。我认为很实用。

如何判断轿车前端与人的距离以及与前车的距离。

判断轿车前端与人的距离:

以轿车为例,假设前方有一个身高至米左右的人,脚面高在10厘米左右,膝盖高在45厘米左右,臀部在70厘米左右。

1、当你看到车前端由地面向人体脚面或脚跟上移并停留此处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3米。

2、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膝盖高度处时,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1米。

3、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米。判断前车距离:

1、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约一米;

2、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人的脚膝盖)时约两米;

3、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时约三米;

4、左后视镜下缘看到的相对地面的横线就是自己车头位置。

右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1、后车影占后视镜全部时,车距约3米;

2、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二时,车距约5米;

3、后车影占后视镜二分之一时,车距约9米;

4、后车影占后视镜三分之一时,车距约12米;

5、左后视镜看到后轮盖罩中间(后门手握柄、车身横线或后视镜底线反射)相对地面就是车尾位置。

6、通过车内后视镜透视过后窗挡风玻璃下沿判断后车距离:若看到后车大灯上缘,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三米半左右;若看到后车机仓盖与前挡玻璃交界处,则后尾箱距后车为一米;若看到后车前挡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则基本靠上了。

判断车辆位置(车轮位置、前后位置):

1、判断路边在挡风玻璃中的位置(左轮在挡风玻璃左柱往右10-15cm位置;右轮在挡风玻璃中心线往左5-10cm位置);离路边距离可以从后视镜看到。

2、判断右轮位置(车头中部或右雨刮器):在车头盖板右边三分一处的相对地面。

如何判断行车时的各种车距

2012-12-18 15:39:24|来源:巴渝车网|类型:原创|编辑:罗茜|浏览(12663)

字号:---文章分页:01

由于不能准确判断汽车与行人以及前后左右车之间的距离而发生的撞人、擦挂事件每天都在上演。那么,平时在开车的时候怎样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车子在公路的什么位置,离前后左右的行人和汽车到底有多远下面就通过几个图片来解读说明一下,供大家参考。

判断车前端与行人的距离:

以轿车为例,假设行人身高为米。

1、当你刚好能看到车前行人的脚时,此时车前端与行人之间的距离为5米。

2、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行人膝盖高度处时,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米。

3、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米。

判断与前车的距离:

以SVU车型为例。

1、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此时前车离后车距离米。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在此车距下。

2、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时,此车前车离后车距离米。如果前车是轿车,则大概为2米左右。

3、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时与前车距离约为5米左右。

右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1、后车占据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车身只有一半被看到。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很近,应保持现有车道行驶,不得转向。

2、后车占据外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0米,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才能打灯后进行转向操作。

3、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3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说明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5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如何来判断左右车轮行驶轨迹前车距离判断

作者: 张奔 2013-08-12 14:12 [查查吧]:

如何来判断左右车轮行驶轨迹据交警介绍,很多追尾事故是因为车速过快,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引起的。而且,发生此类事故的,并非新手占主要比例,反而是驾龄在5年左右的司机。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安全车距为100米以上。那么,前车距离判断依据是什么

一、如何判车车辆行驶在行车道中心位置

在行车中,我们如何来判断左右车轮行驶轨迹呢车轮行驶轨迹有利于司机朋友们能够尽量避开路面上小的沟沟坎坎,减少车辆颠簸。同样也能避免在行车中跨着到分道线行驶,或压着黄实线行驶,这样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若是发生刮蹭,主要责任也是有您来承担。如何判车车辆行驶在行车道中心位置呢其实在车内也能够找到车道中心位置。

通过观察左右外后视镜,可以观察到车辆距左右分道线距离,进行调整车辆位置。也可通过中控台或发动机盖上的标志物来查看左右车距。观察左侧分道线时,一般可以通过将左侧车灯边缘沿左侧分道线行驶,此时车辆已经在车道中心位置。也可通过查看中控台右侧位置,以中控台中心点略靠右侧位置,沿分道线行驶,也可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心位置。

二、并线观察后车距离

在行车时免不了需要左右并线超车,此时就需要观察后车距离,从而安全并线,以免发生意外的发生。在并线时,需要观察后视镜,当车辆占满整个后视镜时,您与后车距离只有大约3-5米,此时不建议并线。后车占后视镜的1/2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7-10米。当后车占后视镜的1/3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在10米以上距离。但也建议您发现距离足够并线时也不要令后车感到压力,最佳的方式是略微观察1-2秒钟左右,感觉后车并没有急于加速时再进行变道。

三、如何判断与前车距离

在行车中难免遇到等待红灯的时候,这时怎样观察与前车距离呢以保险杠为观察的中心点目标,当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请您不要再靠近,此时车辆距前车也只有米的距离。建议不要离的如此之近,即便您不怕起步撞到前车,您就不怕前车会溜车么

当观察视线能与前车后保险杠上端重叠时,此时车辆距离前车约有1米的距离。在等待红灯时保持这样的车距,既能防止前车溜车可鸣笛给前车反应时间,也可防止两侧车辆见缝插针击到您前方。在视线能观察到前车后轮下端接近时,与前车距离约为3米。

四、右侧靠边停车

如何保证右侧靠边停车时,既不会过近蹭到路肩,而又不会距离过远。这也是很难掌握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后视镜来查看车辆与路边距离,以免压到路肩,也防止过近擦伤轮毂。在车内同样也可观察车辆与路肩距离,观察点需要以中控台中心点略向右侧移动10厘米为目标点,与路肩重叠即可,此时车轮与路肩距离大约是20厘米。

如何正确掌握车辆与周围距离还需要您亲身体会一下,我们并不能将所有车型一一讲解,这也是因为车辆尺寸大小、驾驶员的身材、驾驶习惯等原因,还需要自己再做一些调整。如果还是不能正确掌握,您还可以再他人的帮助下在中控台上贴个注视点位。

侧向间距是汽车左右两侧与物体的距离。侧向间距应根据路面的不同和气候的变化灵活掌握。如遇风、沙、雨、雪和雾等天气或视线不良等情况,间距应适当加大。在正常路面与静止的物体可以贴边而过;与运动的物体,特别是畜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拖拉机及行人的间距要大一些。车速慢时,侧向间距可近些,随着车速的加快应加大侧向间距,也就是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一般情况下,与自行车及二轮摩托车的侧向间距应为,与三轮车、拖拉机及侧三轮摩托车间距应为与公共汽车和大拖车为,在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应距路边以上。车辆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为,汽车与自行车及人行道的间距以为宜。

对驾车技术差、车况不好的机动车,包括载货的自行车、三轮车,也要留足横向间距。在条件不允许保持足够的侧向间距时,应减速、缓慢通过或停车以保证安全。

侧向间距对安全会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驾车者要在平时有意体会在会车、超车、让车、贴边、转弯和倒车时对两侧距离的判断,通过后视镜等观察行进过后车与物体的间距,并记住当时的距离数值的对应感觉,这样对提高开车时的侧向间距感会有很大帮助。

减少误差详解如何判断车辆与周边距离

2013年02月27日 11:40 来源:51汽车网

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朋友来说,如何正确的掌握车与车、车与路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如果不能正确的判断距离,不但自己在驾驶时会有手忙脚乱的感觉,同时也会为我们的安全驾驶埋下事故的隐患。今天编辑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判断车距和培养车感,希望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有所帮助。

在路上,能看到很多司机并线时犹豫不决;或是在较窄路段,不是紧靠左侧就是紧靠右侧行驶,一般这都是新手司机对车身位置感不明确的原因。如何正确的掌握车与车、车与路边的距离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查看车距的小窍门,或许您有所帮助,但我们不能准确到每个车型当中,这也主要因为车辆尺寸大小、驾驶员的身材、驾驶习惯等原因,还需要自己再做一些调整。

一、如何判车车辆行驶在行车道中心位置

在行车中,我们如何来判断左右车轮行驶轨迹呢车轮行驶轨迹有利于司机朋友们能够尽量避开路面上小的沟沟坎坎,减少车辆颠簸。同样也能避免在行车中跨着到分道线行驶,或压着黄实线行驶,这样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若是发生刮蹭,主要责任也是有您来承担。如何判车车辆行驶在行车道中心位置呢其实在车内也能够找到车道中心位置。

通过观察左右外后视镜,可以观察到车辆距左右分道线距离,进行调整车辆位置。也可通过中控台或发动机盖上的标志物来查看左右车距。观察左侧分道线时,一般可以通过将左侧车灯边缘沿左侧分道线行驶,此时车辆已经在车道中心位置。也可通过查看中控台右侧位置,以中控台中心点略靠右侧位置,沿分道线行驶,也可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心位置。

二、并线观察后车距离

车型不同后视镜不同仅供参考

车型不同后视镜不同仅供参考

在行车时免不了需要左右并线超车,此时就需要观察后车距离,从而安全并线,以免发生意外的发生。在并线时,需要观察后视镜,当车辆占满整个后视镜时,您与后车距离只有大约3-5米,此时不建议并线。后车占后视镜的1/2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7-10米。当后车占后视镜的1/3时,您与后车距离大约在10米以上距离。但也建议您距离足够并线时也不要令后车感到压力,最佳的方式是略微观察1-2秒钟左右,感觉后车并没有急于加速时再进行变道。

三、如何判断与前车距离

在行车中难免遇到等待红灯的时候,这时怎样观察与前车距离呢以保险杠为观察的中心点目标,当看不到前车后保险杠时,请您不要再靠近,此时车辆距前车也只有米的距离。建议不要离的如此之近,即便您不怕起步撞到前车,您就不怕前车会溜车么

当观察视线能与前车后保险杠上端重叠时,此时车辆距离前车约有1米的距离。在等待红灯时保持这样的车距,既能防止前车溜车可鸣笛给前车反应时间,也可防止两侧车辆见缝插针击到您前方。

在视线能观察到前车后轮下端接近时,与前车距离约为3米。

四、右侧靠边停车

如何保证右侧靠边停车时,既不会过近蹭到路肩,而又不会距离过远。这也是很难掌握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后视镜来查看车辆与路边距离,以免压到路肩,也防止过近擦伤轮毂。

在车内同样也可观察车辆与路肩距离,观察点需要以中控台中心点略向右侧移动10厘米为目标点,与路肩重叠即可,此时车轮与路肩距离大约是20厘米。

如何正确掌握车辆与周围距离还需要您亲身体会一下,我们并不能将所有车型一一讲解,这也是因为车辆尺寸大小、驾驶员的身材、驾驶习惯等原因,还需要自己再做一些调整。如果还是不能正确掌握,您还可以再他人的帮助下在中控台上贴个注视点位。

2012年06月08日 06:12 来源:类型:原创编辑:评论:

[ 用车养车] 就在上个周末,部门同事们组织了一次郊区自驾游活动,而借此机会我们也想把关于自驾车远行郊游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您分享一下。以前总是各种的出行注意事项写给网友看,这回需要亲自操作还真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那下面就将出行前和出游中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什么检查都没有比检查车辆更重要的!

在我看来远行前的各种准备检查都没有对车辆的检查重要!原因很简单,吃的用的没带或者坏了可以马上去超市买,但车要是坏了可不是说能买就能买的。因此远行前对车辆的检查时非常非常重要的,没有之一。而对于远行车辆的检查,以下几点是重中之重。

●油液方面的检查

1:最好加满油

我们此次出游的目的地是远郊,往返距离在300公里以内,一箱油就可以满足。因此第一步就是将油箱加满,即便途中没有加油站也完全没有问题。说到这,我们在路上还真遇到一辆因为没油而抛锚的,原因很简单,车主错误的判断了油箱内剩余燃油的可行驶,再加上对道路的不熟悉导致的多走路程使得车辆最后没油熄火。

建议:尽量加满油,以确保出现特殊状况,如迷路,找不到加油站等情况出现时不受影响,长途出行建议途中勤加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