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业务考试之物理教材教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由于影响加速度的因素较多,为了研究它们之间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故B错误;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C 错误;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D正确。

故选AD。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B.高速运动的汽车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即静止的火车与高速运动的汽车惯性可能相同,故A错误;B.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即高速运动的汽车不能很快地停下来,不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故B错误;C.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所以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故C正确;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仍存在惯性,故D错误。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如图1)。

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

A .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B .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C .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D .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 ,电容为C 。

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

若电容的改变量为C2,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

A .d4B .13dC .12dD .23d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Li 37→2y ,y+N 714→x+O 817,y+Be 49→z+C 612。

x ,y 和z 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 是( )。

A .中子B .原子C . 粒子D .电子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物块从槽的顶端自由下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的机械能守恒B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C .小物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 .小物块离开弹簧后,能够滑上弧形槽5.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其中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 0,内部装置有体积为0.5V 0的水,水上密封的空气压强为p 0,保持阀门关闭,用打气桶再向内充入压强为p 0,体积为1.5V 0的空气。

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初中物理.doc

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初中物理.doc

绥化管理局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初中物理试卷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2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教育部于2012年2月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能力为重、。

2、教师岗位练兵纪实手册中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中包含:、、、教研、科研能力。

3、2013年中央一套节目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 .4、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5、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 科学素养B.知识储备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3.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4.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5.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A.机械能B.电和磁C.电磁能D.能量守恒6.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A.经历B.认同C.内化D.计算7.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A. 作业评价B. 实验评价C. 作品评价D.成长记录8.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的是()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态度D.教学效果9.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中学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中学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中学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题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题苇莲苏学区中心校教师业务考试试题(中学物理)(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课标部分(30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分)1、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a机械运动和力;b内能;c声和光; d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f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机械能;h电磁能,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A.e、f、g、hB.b、d、f、g、h C.a、b、c、dD.a、c、e、2、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A.经历B.认同C.内化D.计算3、()评价是一种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评价。

A、成长记录 B、作业C、作品D、考试4、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三个维度,即了解、认识和()。

A、掌握B、理解C、灵活运用D、知道5、()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将其纳入“课程内容”。

A、自主B、合作C、科学探究D、传统6、做演示实验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A、观察和思考B、看书C、做题D、提问7、()是学生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对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

A、记住概念B、掌握规律C、解答习题D、实验操作8、物理课程总目标之一: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A、危机B、节约能源C、可持续发展D、科学探究9、对“知识与技能”课程目标的评价应当包含对学生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和(),及其所达到的层次和水平的评价。

A、实验基本技能B、基本规律C、重要公式、概念D、学习态度10、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有()个。

A、10B、15C、20D、25教材部分(70分)二、单项选择题。

(60分)1.下列事例中接近正确的是()A、中学生步行速度大约为4m/s;B、一个鸡蛋质量大约是2kg C、洗澡水的温度是70℃ D、物理课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50Pa 2.肇庆市正在加快“魅力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20mmB、恰为120mmC、小于60mmD、略大于60mm 3.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情况是()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C、受踢力和重力D、不受力的作用4.夜晚,街道两边的路灯纷纷亮起来了,将城市显得格外美丽,这些路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并联B、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C、串联D、无法判定5.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中学教师业务考试之物理教材教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中学教师业务考试之物理教材教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中学教师业务考试之物理教材教法》试题及标准答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中学物理教法》试题及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见习与试教)。

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讲授法)、(物理实验法)、(自学方法)、(练习方法)、(讨论法)等。

3·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 (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 (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

4·物理复习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平时复习)、 (阶段复习)。

5。

教材分析的依据是(依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目的与要求)、 (依据学生接受水平,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设计教学过程)、(依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书)、 (依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6·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

7、物理基础知识可分为(重点知识)、(重要知识)、(一般知识)。

对其要求是(掌握)、(理解)、(知道)。

8、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有(新授课)、(习题课)、(实验课)、(复习课)、(测验课)、(综合课)。

9·演示实验根据在教学中的目的可分为(启发性演示实验)、(巩固性演示实验)、(扩展性演示实验)。

10·物理复习的常用方法有(对比复习法)、(提纲复习法)、(复现复习法)、(组题复习法)、(知识结构复习法)、(归类复习法)、(实验复习法)。

11·教学过程包括三个基本因素,分别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或教学内容))。

12、物理概念按质和量的辩证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 质的)概念,另一类是既有(质 )又有(量 )的规定性的概念,后一类物理概念又称为(量的规定 ).13·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为(科学性原则)、(生动的直观性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初中物理教法考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教法考试题含答案

1、中学物理实验其类型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边教边实验、课处实验。

2、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应.3、物理学习过程的基本方法有预习的方法、上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练习的方法、总结的方法。

3、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有新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训练课、综合课.4、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包括:1.班级学生情况分析2。

总的教学目标要求3.教学进度安排4。

实验教学安排5。

学生成绩考核安排6。

其它教学活动的安排。

5、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物理量的定义式一定反映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6、分析教材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7、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包含五种典型课型:a中学物理概念教学b中学物理规律教学c中学物理习题教学d中学物理实验教学e中学物理复习教学。

8、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2)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4)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9、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0、概述初中物理教学的五条原则。

A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B突出物理学科特点。

C注重物理思想方法教育的原则。

D注重科学探究的原则.E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原则。

11、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兴趣、形成品格等四个方面。

12、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一般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1)精心创设物理情景;(2)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3)重视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13、在物理教学中,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是实验法、举例法。

14、初中阶段物理课程理念: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15、物理实验能力是指数据并得出必要的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等一系列能力。

物理教师业务考核试题含答案

物理教师业务考核试题含答案

物理教师业务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分()1. 探究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用探究方式来进行。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使用包括_____________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

A. 接受式、研究式B.研究式、探究式C.接受式、探究式()2. 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探究形式,如注重完整探究和不完整探究、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小组探究和个人单独探究、_____________相结合。

A. 实验探究和演示探究、讨论探究B.实验探究和演示探究C.演示探究、讨论探究()3. 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_____________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

A.科学、技术B.技术和社会C.科学、技术和社会()4.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_____________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A.全面素质B.科学素质C.科学精神()5. 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多考虑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_____________的题目,如学习了光的反射,解释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

A.物理规律B.物理现象C.实验现象()6. 物理是一门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A.实践B.知识C.实验()7. 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物质、_____________、能量。

A.运动B.力的相互作用C.运动和相互作用()8. 课标不过分追求逻辑体系的_____________和知识的严密性,如,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不是“反射定律”)。

A 规律性B.完整性C.探究性()9. 标准不规定教学和教材的先后顺序,例如_____________的概念可以贯穿始终,通过能的转移和转化认识功。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牛顿(N)B、千克(kg)C、克(g)D、千克米(kg·m)3、在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热能4、以下关于物理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实验误差B、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实验器材的准确性C、实验数据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D、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归位并整理实验环境5、在物理学中,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作用效果只取决于力的大小。

B. 力的单位是千克。

C.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6、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B. 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

C. 物体只能静止不动。

D. 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实验基本操作要求的是:A、实验前要检查仪器是否完好B、实验过程中要避免大声喧哗C、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D、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放回原处8、在以下教学情境中,最适合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是:A、教师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学生跟随笔记B、教师演示静电现象,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C、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不同斜面的滑块运动D、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实验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教法》试题及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见习与试教)。

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讲授法)、(物理实验法)、(自学方法)、(练习方法)、(讨论法)等。

3·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 (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 (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

4·物理复习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平时复习)、 (阶段复习)。

5。

教材分析的依据是(依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目的与要求)、 (依据学生接受水平,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设计教学过程)、(依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书)、 (依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6·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

7、物理基础知识可分为(重点知识)、(重要知识)、(一般知识)。

对其要求是(掌握)、(理解)、(知道)。

8、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有(新授课)、(习题课)、(实验课)、(复习课)、(测验课)、(综合课)。

9·演示实验根据在教学中的目的可分为(启发性演示实验)、(巩固性演示实验)、(扩展性演示实验)。

10·物理复习的常用方法有(对比复习法)、(提纲复习法)、(复现复习法)、(组题复习法)、(知识结构复习法)、(归类复习法)、(实验复习法)。

11·教学过程包括三个基本因素,分别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或教学内容))。

12、物理概念按质和量的辩证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 质的)概念,另一类是既有(质 )又有(量 )的规定性的概念,后一类物理概念又称为(量的规定 ).13·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为(科学性原则)、(生动的直观性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14·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为(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根据教学的具体条件)、(根据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特长)。

15·中学物理实验其类型为(演示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

16·课时计划其内容包括(课题)、(目的要求)、(课的类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具)、教学过程)。

17·教材分析一般有(单元分析)、(课例分析)、(专题分析)三种形式。

18、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以阎金铎先生的观点为例)为(科学性原则)、(生动的直观性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19、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为(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根据教学的具体条件)、(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特长)。

20、课时计划其内容包括(课题)、(目的要求)、(课的类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教学研究)。

21、教材分析一般有(单元分析)、(课例分析)、(专题分析)三种形式。

其分析的一般顺序是先进行(整体分析)再进行(各部分,各章分析)最后进行(每节教材分析)。

22、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23、物理学习过程的基本方法有(预习的方法)、(上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练习的方法)、(总结的方法)。

24、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包括:①班级(学生情况)分析;②总的(教学目标)要求;③教学(进度)安排④实验(教学)安排⑤学生(学生成绩考核)安排;⑥其它教学活动的安排。

25、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

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26、演示实验在设计和表演方面的基本要求(确保实验成功)、(简单方便)、(现象清楚)、(正确对待失误)。

27、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一门由(1)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 (2)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3)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 .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中学物理教学见习与试教)学科.28、演示实验在设计和表演方面的基本要求(1)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2)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4)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9、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培养(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0、学科结构是不受(教学计划、大纲)的影响而独立存在的。

31、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方面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过程。

32、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承认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3、探索发现法是以发展探索性思维为目标,以(再发现)为步骤的教学方法。

34、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的(平均分数)作为参照物。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8分)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 A )A、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是正确无误。

B、讲授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必须讲深、讲透、讲全。

C、对任何一个物理问题或原理的表述都必须是十分严格。

D、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2·下列属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着重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C )A、发展性原则B、双边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3、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是( C、D )A、复习旧知识法B、讲故事法C、实验法D、举例法4·下列测验属于目标参照测验的是( A )A、期末考试B、升学考试C、分班考试D、竞赛考试5、在断电自感实验中,为了能看清灯泡更亮的一闪之后熄灭,灯泡电阻R A的关系表示是( C )A、R A≥R LB、R A≤R LC、R A远大于R LD、R A远小于R L6、分析教材的依据是(B、 D)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学风、班风、校风D、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 B )A、主体地位B、主导地位C、主宰地位D、中心地位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物理知识的本身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好物理知识就等于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B、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C、知识与能力关系密切、教好物理知识就等于培养了学生能力;D、最重要是的培养学生能力,知识教多教少无所谓。

9、关于物理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B、物理概念的定义就是物理量;C、物理量仅从量的方面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D、物理量的定义式一定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10、构成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是( A、B )A·教师 B·学生 C·物理世界 D·教学手段 E·班风、校风、学风11、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A、B、F )A·平均差 B·全距 C·中位数 D·求平均数 E·众数 F·标准差12·中学物理规律主要包括(A、B、C、F )A·定理 B·原理 C·定律 D·公式 E·定义式 F·法则13、关于物理课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物理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B·物理课程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

C·物理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D·在物理课程中不能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重要任务。

14·教材分析的依据是( B、D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学风、班风、校风 D·学生思维特征和思维规律1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应该是( B)A.主体地位B.主导地位C.主宰地位D. 中心地位16、关于物理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物理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B、物理课程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C、物理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D、在物理课程中不能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重要任务18、确定教材中的难点,最重要的考虑是( C)A.知识的重要程度B.是否需要做实验C.学生的认识和心理方面D.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分别是哪几个方面答:(1)该门课程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2)它综合运用这些科学成果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主要研究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

(4)如何立足于知识传授、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5)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

2·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答: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为喜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通过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入门,甚至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情绪;最后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的意志。

3·什么是物理规律它可分为哪几类答: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其分为物理规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方程、法则、定则;4·简述物理习题课的基本结构。

答:(1)组织教学(2)复习旧知识(3)教师示范举例或组织学生讨论(4)学生练习 (5)小结(6)布置作业5·为什么备课必须‘备学生’,备学生的含义是什么答: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教和学是教学工作中一对主要矛盾,在这对矛盾中,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为此,必须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情况。

其含义是指教师必须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掌握他们的各种情况,懂得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活动。

6、何为科学性原则,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性原则。

(8分)答:是指教师以准确无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对讲授的物理知识必须做到正确无误;阐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要注意阐述物理规律的逻辑性。

7、物理学习的方法为哪几种,有意义的创造学习方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8分)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法;有意义的模仿学习方法;有意义的创造学习方法;因为其方法的核心是利用创造思维来进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