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陕西地区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4记叙文阅读 个性阅读

合集下载

14、(解析)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14、(解析)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陕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2分)A.楹.联(yíng)追溯.(shuò)簇.新(cù)扣人心弦.(xián)B.婆娑.(suō)惩.戒(c hǎng)戳.穿(chuō)凛.然生畏(lǐng)C.嗔.怒(chēn)惬.意(qiè)瑰.宝(guī)孜.孜不倦(zī)D.召唤..(.zhāo)山峦.(.luán)刹.那(s hà)侃.侃而谈(kǎn)1.C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

共2分。

解析:本题是对字音辨识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题,要注意与形近字和方言读音的区别,如A项中,“追溯”的“溯”,正确的读法是“sù”;B项中,“凛然生畏”的“凛”,正确的读法是“lǐn”;D项中,“刹那”的“刹”,正确的读法是“ch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2分)A.崇高腊烛消声匿迹长途跋涉B.驯良混淆丰功伟绩扶摇直上C.荟萃祭祀隐天敝目通宵达且D.雄辨际遇束手无策分廷抗礼2.B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

共2分。

解析:本题是对汉字字形辨识能力的考查。

解答时,要特别注意与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如A项中,“腊烛”的正确写法应该为“蜡烛”,“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C 项中,“隐天敝日”的正确写法应该为“隐天蔽日”;D项中,“雄辨”的正确写法应该为“雄辩”,“分廷抗礼”应为“分庭抗礼”。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进发(迸射迸发逬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オ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3.⑴迸发⑵持之以恒评分标准:选对一个,得1分。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 (共 6 小题,计 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楹联(y íng) 追溯 (shu ò) 簇新(c ù) 扣人心弦 (xi án)....婆娑ō)惩戒(ch ěng) 戳穿(chu ō)凛然生畏 (l ǐng)B. .(su ...嗔怒(ch ēn) 惬意(qi è) 瑰宝(gu ī)孜孜不倦 (z ī)C. ....D.召唤(zh āo) 山峦 (lu án)刹那(sh à) 侃侃而谈 (k 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崇高腊烛消声匿迹长途跋涉B.驯良混淆丰功伟绩扶摇直上C.荟萃祭祀隐天敝目通宵达旦D.雄辨际遇束手无策分廷抗礼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射迸发逬溅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 )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 (1)~ (7)题中,任选五题 ;在第 (8)-(10)题中,任选一题 ](6分)(1)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4)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其一 )(5)转朱阁,,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6)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请葛亮《诚子书》 )(7)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8)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9)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2019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word版)

2019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word版)
B.大脑内的“类淋巴系统”高效清除大脑代谢废物的“大扫除”工作,基本上是在人处于睡眠状态下完成的。
C.睡眠不足可使人体出现肝气不疏、气血亏虚、脾胃失调和肾功能低下易起夜等问题,也增加了感冒的几率。
(5)转朱阁,________,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7)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8)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朱自清《春》)
(9)________,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0)就是下小雪把,________,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案】(1).(1)秋风萧瑟(2).(2)长河落日圆(3).(3)日暮乡关何处是(4).(4)欲渡黄河冰塞川(5).(5)低绮户(6).(6)淫慢则不能励精(7).(7)虽乘奔御风(8).(8)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9).(9)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10).(10)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第二,睡眠可以为身体解毒,排除大脑代谢废物。有一项新研究: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因为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即“类淋巴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大脑在情形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会有意识,而睡眠时则进行“大扫除”。脑脊液会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
【解析】
【详解】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小萝卜头本名宋振中,1949年9月在重庆被杨钦典害死,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小的战士。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据此作答即可。

2019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楹.联(yíng)追溯.(shuò)簇.新(cù)扣人心弦.(xián)B.婆娑.(suō)惩.戒(chěng) 戳.穿(chuō)凛.然生畏(lǐng)C.嗔.怒(chēn)惬.意(qiè)瑰.宝(guī)孜.孜不倦(zī)D.召.唤(zhāo)山峦.(luán)刹.那(shà)侃.侃而谈(k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崇高腊烛消声匿迹长途跋涉B.驯良混淆丰功伟绩扶摇直上C.荟萃祭祀隐天敝目通宵达旦D.雄辨际遇束手无策分廷抗礼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 (迸射迸发逬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 (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4. 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5)转朱阁,,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请葛亮《诚子书》)(7)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8)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9)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0)就是下小雪吧,,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济南的冬天》).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完整)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楹.联(yíng) 追溯.(shuò) 簇.新(cù) 扣人心弦.(xián)B.婆娑.(suō)惩.戒(chěng) 戳.穿(chuō)凛.然生畏(lǐng)C.嗔.怒(chēn)惬.意(qiè) 瑰.宝(guī)孜.孜不倦(zī)D.召.唤(zhāo)山峦.(luán) 刹.那(shà) 侃.侃而谈(k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崇高腊烛消声匿迹长途跋涉B.驯良混淆丰功伟绩扶摇直上C.荟萃祭祀隐天敝目通宵达旦D.雄辨际遇束手无策分廷抗礼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射迸发逬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4. 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5)转朱阁,,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请葛亮《诚子书》)(7)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8)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9)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0)就是下小雪吧,,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济南的冬天》)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断句与翻译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断句与翻译

考点跟踪突破14断句与翻译一、(2015·泰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

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

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

”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

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

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选自《春渚纪闻》)【注释】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至有一字穷.岁月__穷尽,用尽___(2)及.见今人所藏遗稿__到,等到__(3)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__已经__(4)得东坡先生数.诗稿__数篇,几篇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A.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C.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D.何有于我哉(《论语》)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疑/皆冲口而成(标在动宾之间)(2)渊明/为小邑(标在主谓之间)4.翻译下列句子。

(1)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欧阳修)改正得极好后,方才拿出来给人看。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情雅致的人罢了。

5.请你根据选文主要内容为其编写一个文言..标题:__示例:作文不惮屡改___。

[点拨:本文以白居易、欧阳修、苏轼三大名家为例,说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围绕这一中心来添加标题即可)(用原句或自己语言都可]二、(2015·邵阳)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积累和运用( :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崇咼腊烛 消声匿迹 长途跋涉 B 驯良混淆 丰功伟绩 扶摇直上 C 荟萃祭祀 隐天敝目 通宵达旦 D 雄辨 际遇 束手无策 分廷抗礼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 ___________________ 射 迸发 逬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心协力坚定 不移 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4. 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 分)(1) ___________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 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 ___________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 ______________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5) 转朱阁, _____________ ,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A. 楹联(y ng)追溯(shu 0 • ・B. 婆娑(su o)惩戒(ch eng) • •C. 嗔怒(ch e n)惬意(qi £ • ・ 簇新(c 0 扣人心弦(xi n) • • 戳穿(chu o)凛然生畏(l i ng) ・ ・瑰宝(gu i) 孜孜不倦(z i) • ・(6) ______________ ,险躁则不能治性。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答案)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答案)

201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粗拙.(zhuō)偏袒.(tǎn)侥.幸(jiǎo)茅塞.顿开(sè)B.雷霆.(tíng)挣.扎(zhèng)禁.锢(jìn)百废待兴.(xīng)C.步履.(lǔ)迸.溅(bèng)疮.痍(cāng)潜.滋暗长(qián)D.喷薄.(bó)哺.育(pǔ)璀璨.(càn)咬文嚼.字(jué)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妍丽庸碌好意难确持之以恒B.欣尉倾诉酣然入梦杂乱无章C.筹划精炼饶有兴味仗势欺人D.诸候企盼登峰造及绝处逢生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真正懂得生活(奥秘秘诀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6....;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2),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五))(3)问君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4)。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礼记•虽有嘉肴》)(6)陛下亦宜自谋,,察纳雅言。

(诸葛亮《出师表》)(7)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9),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10)寻梦?撑一支长蒿,……(徐志摩《再别康桥》)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跟踪突破14 记叙文阅读(个性阅读)一、(2017·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导学号:76392045)根之魂——夏祭黄帝陵郭保林①我读过东山魁夷的名画《根》.那是怎样一幅震慑灵魂的画卷啊!整个画面是一棵庞大无比的树根,没有躯干枝叶,是裸露的根,虬虬蟠蟠纵横交错,你撕我咬,纠缠错节,苍老雄健,坚韧倔强,辐射出强大的生命力,磅礴的创造力,和所向披靡的进取力!②走进苍苍莽莽的黄土高原,走进蓊蓊郁郁的松柏林中,走进中华民族“人文之祖”的黄帝陵,我想起了那幅名画《根》.③地方志记载:“上古,黄帝崩,葬桥山.”传说黄帝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出生.所以民间便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他所居桥山,定名“桥国”,他驾崩时乘坐天帝派来接迎的巨龙升天,民众挥泪相送,但怎么也挽留不住,撕拽下一片衣襟,葬埋在桥山,这便是“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④看黄帝陵最好先拜谒轩辕庙.远远望去,一座翘檐飞瓴青砖碧瓦的古典建筑,气势恢宏,巍峨于一土山上.石砌的台阶,一层层铺上去,像天梯似的,登上最后一层台阶,只见巨大的黑漆殿门横镶蓝地金字的匾额,笔迹端庄古拙:“人文初祖”,赫然耀目.⑤大殿内除了一些碑刻,正中壁前便是一尊泥塑,头戴“朝天冠”,身着宽袍的坐像,那就是黄帝了——其实细看,黄帝像极其平凡,像陕北高原的庄稼老头,朴实、慈祥、憨厚、亲切.⑥走进大殿的后院,令人震惊的是“黄帝手植柏”,那简直是世上罕见的巨柏,柏树之王!粗大的躯干瘦节累累,树皮斑斑驳驳,经历五千多年的风霜雨雪,经历了几千个春夏秋冬,依然苍郁蓊然,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它本身就是一部生长着的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文明史的另一个版本.⑦轩辕庙大殿前面的院子里,竖着历代皇上祭祀黄陵的勒石碑碣.每当国家发生战争,或者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胜利,抑或是新皇登基,总忘不了到老祖宗陵前祭祀,祈愿祖宗保庇.⑧离开轩辕庙,向西不远处便是举世闻名的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桥山.漫山遍野是巨大的松柏树.林涛轰鸣,如雷贯耳,苍苍莽莽,气宇磅礴,浩然壮阔.那树根深扎于大地,树梢直薄云天,古拙、苍健、傲骨嶙嶙,庞大的根系,支撑着参天巨树.看到它,你会想到气势磅礴的生命进行曲,轰轰烈烈的历史奏鸣曲!我漫步在陵前的柏树林里,呼吸着古树粗犷的气息.北国是属于树而不属于花的世界.这里蒸腾着阳刚的氤氲,弥漫着皇天后土的浑厚凝重之气.我想只有这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峨峨巨柏,参天之木;只有这巍巍巨树才能撑起这寥廓的天穹!⑨陵园管理者是一个老汉,典型的陕北高原农民的装束,他用扫帚清扫着树丛下的落花败叶.我坐在一块石头上,邀老汉聊起天来.老汉说:“黄帝是神啊……黄帝年轻时也是干庄稼活出身,黄帝,就是黄土地呀!”老汉的话语无伦次,但一句话:黄帝,就是黄土地!却如雷贯耳,我的心颤栗了.是啊,是黄土地孕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离开土地,人类还能繁衍发展吗?水有源,树有根,这苍莽辽阔的大地,是我们祖先,是我们人类生存繁衍的产床啊!⑩我告别老汉,行走在柏树林中,脚踏陵园厚土,眼望着这山色、水色、树色,抚摸着一棵棵古柏,好像触摸大地原始的脉搏.靠近它,我只觉得浑身上下一无所有,有一种慑人的力量,一种震撼心魄的雄势,使我感到卑微和渺小;耳听那汹涌澎湃的林涛声,顿时又感到浑身有着力的潮涌,生命的翻腾,仿佛在无限扩大,像融进大化之中.⑪五千年的古老的华夏民族从这里出发,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双手抹去脸上汗水,用泥土涂上伤口,浇灌着初辟的瘠田,一寸土地,一把血泪,开垦复开垦……几千年的艰难开拓,艰苦卓绝的劳作、挣扎、奋搏、厮杀、冲击、繁衍、发展……终于从远古走到今天!⑫那莽莽苍苍的松柏树,正是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选自《现代散文》有删节)1.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轩辕庙→“黄帝像”→“黄帝手植柏”→勒石碑碣→“桥山”2.文章从东山魁夷的名画《根》起笔,有什么作用?引出下文对黄帝和松柏林的描写,暗示(提示)本文主题.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1)黄帝像极其平凡,像陕北高原的庄稼老头,朴实、慈祥、憨厚、亲切.黄帝年轻时也是干庄稼活出身,他就是黄土地上平凡的劳动人民之一,在他的带领下让这片黄土地上的人类繁衍发展,孕育了世世代代炎黄子孙,所以他像普通农民一样朴实亲切.(2)北国是属于树而不属于花的世界.因为这里蒸腾着阳刚的氤氲,弥漫着皇天厚土的浓厚凝重之气,所以说这里是树的世界.4.文章第⑨段有什么作用?借老汉之口,写出了炎黄子孙对黄帝的认识和敬佩.从写黄帝陵到写黄土地,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作铺垫.5.第⑥段末尾写道:“它本身就是一部生长着的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文明史的另一个版本.”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它指松柏树.(2)这苍莽辽阔的大地是我们的祖先,是我们人类生存繁衍的产床.(3)五千年的古老的华夏民族从这里出发,经过几千年的艰难开拓,艰苦卓绝地劳作,终于从远古走到今天.(4)那莽莽苍苍的松柏树,正是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二、(2016·随州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导学号:76392046)野马嘴里有清泉王宗仁①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在头顶的太阳.②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以把人蒸熟,我们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咙冒烟,口渴得要命.一壶水倒进嘴里,根本不管用,谁都巴不得有一条河或一眼泉出现在面前,美美地喝他个饱.大多数人的水壶干得可以当锣敲了.同志们忍着干渴赶路,每隔一会儿,便有人举起水壶摇一摇,让大家听听壶底那一点点水稀里哗啦的响声,进行一番“精神安慰”.可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的嘴唇干得像撒了一层盐粉,上面裂开了一道道细缝,渗着血迹.③哪里有水?水在哪里呢?④和我们一起进沙漠的蒙古族老人巴图,是个“老高原”,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说:“咱们找向导吧,它会把我们领到泉边去的.”⑤“向导?谁啊?”我发问.⑥“它终年在沙漠里生活,能不知道哪里有水吗?”⑦“可是他到底是谁呀?您认识吗?”⑧巴图大爷捻了捻胡子,又松开手,说:“是野马.”⑨我们一听泄气了.野马,我当然见过,它不比一般的马大多少,但奔跑起来飞快,像一辆小汽车.⑩“野马能当向导么?”⑪“怎么不能?!”巴图大爷认真地说,“野马离开水能活吗?哪里有野马,那里必定有水.”停了停他又说:“碰不上野马,能见到野牦牛、野驴或藏羚羊也行呀.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野马嘴里有清泉!”⑫说得有理.于是,我们十多个人散开去找“向导”.沙丘连绵起伏,热气在晃晃悠悠地升腾着,漠风在不停地扑面而来,我们跑了不少地方,连一片草叶也没有,哪里会有野生动物?⑬“性急的人总是翻不过雪山的.耐着性子吧,雪莲花是属于爱花的人!”喜欢唱民歌的巴图大爷像在念歌词.⑭大家轮流抿了一口水壶底的那点水,一边在沙海里勘测,一边继续寻找着野马.⑮终于,我们看见前面的洼地有一群黑影在晃动.大家像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走去.看清了:腿细,尾短,粗脖子,鬃毛特别长……啊,是野马!它们正扎着头喝水哩.像一幅油画,一幅又一幅,丰沛干渴的沙漠上.大家似乎听见了咕噜的喝水声,多么诱人的声音呀!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它好自在!⑯野马发现了我们,长嘶一声,一尥蹄子,没影儿了.那只鸟飞向了天空.⑰我们立即去追.可是,每个人疲劳加干渴,腿脚没有一点劲了.“同志们追呀,要得到前面的清泉水,只能靠我们自己!”巴图大爷傲然像一位将军,下了命令.说也怪,我们浑身忽地长出一股力气,跑步追了上去.野马没有追上,却在它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发现一池清凌凌的水.池子很小,只有洗脸盆那么大.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真想不到,茫茫沙漠里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有水,有草,有花.水池边上留着各种形状的蹄印,显然那些野生动物常来这里喝水.⑱我们的心儿早就润吱吱了.我却有点舍不得张开口喝这水了,便用手指蘸了一滴水,滴溜溜转亮晶晶的一滴水.它将以强大的抗干渴的力量进入我们的体内,变成汪洋大海征服征途上一切干渴!巴图老人嘹亮地喊了一声:“开始!”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⑲喝足水以后,我们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这个泉起了个名字:望柳池.⑳我们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儿柳树成荫,鸟语花香.之后,我们又把轻便的帐篷撑起来,这儿就成了测绘队的大本营——供水站.21可喜的是,没有多日,当我们告别“望柳池”继续往沙漠深处跋涉后,在别处一群野○马的带领下,又找到一眼泉水,大家又给它起名叫“珍珠水”,它成了我们的第二个供水站.22有野马这样的好向导,我们在戈壁滩工作就不愁没水喝了!○(选自2016年第2期《小小说选刊》)1.概括选文主要内容.选文记叙了我们在巴图大爷的带领下追寻野马的足迹,在沙漠中找到水源的故事.2.结合选文,分析巴图大爷的形象.巴图大爷是一个沉着(冷静)、乐观、有耐心(坚持不懈)、阅历丰富、有智慧的老人.3.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1)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美”字不仅表现出在清泉滋润下小草、小花的勃勃生机,而且表达出我们千辛万苦找到水源时的惊喜心情.(2)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野”字不仅表现出我们因干渴之极而无拘无束喝水的样子,而且表达出作者对充满野性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赞美.4.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选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环境的恶劣),表达出我们烦躁不安的心情.5.“野马嘴里有清泉”,假如你身处“沙漠”,没有“野马”作向导,你将怎样寻找“清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身处“沙漠”,即使没有“野马”作向导,只要我们沉着、乐观、有耐心……就一定能找到生命的“清泉”.有希望,我们的生命就有力量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