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处理与分析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处理与分析在对套筒类零件的加工中,较难保证的是其形位精度,本文以轴承套为例,详细分析与总结了保证套筒類零件精度的方法。
标签:套筒类零件;工艺分析;精度无论零件是用普通机床加工还是用数控机床加工,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都是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用数控机床可利用程序自动加工零件,但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之前均需对所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设计,才能编出合理高效的加工程序。
如果工艺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在车床上加工套筒类零件比加工轴类零件难度大,主要原因就时套筒类零件的工艺较难处理。
1 套筒类零件概述1.1 套筒类零件的功用与特点1.2.3 内外圆的同轴度要求较高,误差在0.01mm-0.05mm范围内。
1.2.4 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较高,误差在0.01mm-0.05mm范围内(如图1中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2 主要工艺问题套筒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是孔、外圆和端面。
加工时定位基准为外圆或孔。
其主要工艺问题是保证相互位置精度和防止变形。
2.1 保证位置精度的三种方法要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通常根据零件的尺寸大小采用下列工艺方案:2.1.1 对于尺寸较小套筒零件的加工2.1.2 对于尺寸较大的套筒零件,零件加工分几次安装进行①先终加工孔,再以孔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
零件以内孔定位时,可采用心轴安装(圆柱心轴、可胀式心轴);当零件的内、外圆同轴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小锥度心轴安装。
由于使用的夹具结构简单,而且制造和安装误差较小,因此可保证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在套筒类零件加工中应用较多。
此方法较常用。
②先终加工外圆,然后以外圆表面为定位基准终加工孔。
零件以外圆定位时,可直接采用三爪卡盘安装;该方法工件装夹迅速可靠,但一般卡盘安装误差较大,使得加工后工件的相互位置精度较低。
如果欲使同轴度误差较小,则须采用定心精度较高的夹具,如弹性膜片卡盘,液性塑料夹头、经过修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和软爪等。
套筒类零件加工

3.保证相互位置精度的方法 (1)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所有内孔与外圆表面及端面的加工。一般
在卧式车床或立式车床上进行,精加工也可以在磨床上进行。此时, 常用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装夹工件,分别如图(a)、(b)所示。这 种安装方法可消除由于多次安装而带来的安装误差,保证零件内孔与 外圆的同轴度及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但是这种安装方法由于工 序比较集中,对尺寸较大(尤其是长径比较大)的套筒安装不方便, 故多用于尺寸较小的套筒的车削加工。对于凸缘的短套筒,可先车凸 缘端,然后掉头夹压凸缘端,这种安装方法可防止因套筒刚度降低而 产生的变形,如图(c)所示。
(1)液压缸体的材料。液压缸体的材料一般有铸铁和无缝钢管
两种。本例采用无缝钢管。
(2)液压缸体表面加工方法。82h6 mm外圆加工精度为IT6,
加工方法采用粗车、精车。内孔加工精度较高,粗加工采用半精镗,
半精加工采用精镗,精加工采用浮动镗,光整加工采用滚压。
(3
82h6 mm外圆作为定位基准
加工内孔。
短套筒的安装
(2)全部加工分在几次装夹中进行,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作为定位 基准加工外圆表面。用这种方法加工套筒,以精加工好的内孔作为精基 准最终加工外圆。当以内孔为精基准加工外圆时,常用锥度心轴装夹工 件,并用两顶尖支承心轴。由于锥度心轴结构简单,制造、安装误差较 小,因而可以保证比较高的同轴度要求,是套筒加工中常见的装夹方法。
4.防止套筒变形的措施
1)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对套筒变形的 影响
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对套筒变形影响的 措施如下:
(1)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并应严格 控制精加工的切削用量,以减小零件加工时 的变形。
(2)内、外表面同时加工,使径向力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互抵消,如图所示。
薄壁套筒零件加工工艺

( 1 )毛坯选择单件下料 ,包括夹头尺寸 。 ( 2 )粗加工内孔,单边留量 。
( 3 )调质处理 。
( 3 )如果套筒壁薄 ,精 度高还 可以精加工后 再 留0 . 2 0 mm,卸下零 件 自然 时效1 ~2 天后 ,再从
新装夹加工防止加 工变形。MW (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9 0 4 )
端面及 内孔。但是外 圆要 求不严 ,壁又薄 ,用夹
具 装夹必须提高外圆精度 ,才能保证产品要求 。这
样 无形 中增加 工艺成本 ,所以说 ,此零件加工难点
就是装夹加 工方面 。 为避免加 工中的变形 ,特制定加工工艺方案如
下:
( 2 )多次装夹完成可靠 。
此零件壁厚为3 . 5 am,按 正 常加 工方 法 一 次 装 r
夹 中完成外 圆及内孔并切断 ,设计夹具 装夹 ,车另
一
3 . 结语
加工薄壁套筒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多次装夹完成 的套筒 ,如 内孔精 度高 , 可设计车用心轴 ,定心精度高,可保证较高的形位
公 差要 求 。
f
_ l l 【 f
_ _ } I
:  ̄ - g J e 3 , I
一
景 f。
<
j O
1
4 1 一 _ 1 4 4 l 0 , — 一 _
3 4 【 } i \ }
一
尺 寸 ,车 内 孔 3 4 mm 及 孔 1 6 H9 定 寸 , 保 持 深 度 尺 寸 ,车 外 圆及
此方法加 工套筒 ,增加 夹头 ,可以保证产 品质 量 ,加工中没有变形 ,但是此方法适用于小批量生 产零件 ,不适用 大
批 量 生 产 。大 批 量
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套筒是一种机械零件,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
为了生产符合标准的套筒零件,需要进行加工,而加工工艺的分析及编程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一、加工工艺分析
1.材料准备: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材料,因为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套筒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2.机床的选择:根据套筒的尺寸和几何形状,选择合适的机床进行加工,一般可选用数控车床。
3.加工精度:套筒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孔的直径和度数等应符合标准,同时还需要注意表面光洁度等。
4.工艺选取:根据套筒的要求,综合考虑加工设备、刀具及切削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比如车削、钻孔、铰孔等。
5.安全措施:在加工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措施,比如保护手指、戴安全帽等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根据上述加工工艺分析,可进行加工工艺编程。
下面以数控车床为例,简要说明套筒加工的编程流程:
1.确定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以便后续加工程序的编写。
2.编写套筒的加工程序,包括初始位置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参数的设置,可采用CAD/CAM软件进行编写,也可手动编写。
3.加载并安装刀具,将工件固定在数控车床上,确保工件稳定,防止产生误差。
4.进行机床调整,包括工件定位、刀具定位、刀具切削深度等参数的调整,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5.开始加工,按照预设程序进行精细加工。
6.检查加工质量,检查加工好的套筒的直径、孔径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表面检查,确保光洁度和光滑度等。
7.结束加工,清理并维护机床和刀具,为下次加工作好准备工作。
三、总结。
典型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典型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引言理想的加工程序不仅应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的合格工件,同时应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和充分的发挥。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它的效率高于普通机床的2~3倍,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这一特点,必须在编程之前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
数控加工工艺考虑不周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及加工成本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机电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是数控机床产品质量的一项关键性指标,数控机床能否发挥其高性能,高精度和高效率,并获得良好的效益,关键取决于其可靠性的高低。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装备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面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动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等;为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等方面的内容,以方便系统的诊断和维修。
数控机床向柔性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是:数控机床能方便地与CAD、CAM、CAPP及MTS等联结,向信息集成方向发展。
其重点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用化为前提,以易于联网和集成为目标,注重加强单元技术的开拓和完善。
从点、线向面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向注重应用性和经济性方向发展。
柔性自动化技术是制造业适应动态市场需求及产品迅速更新的主要手段,是各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先进制造领域的基础技术。
我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此零件既包括了数控车床的又含有普通车床以及铣端面打中心孔机床的加工。
用到了铣端面、钻中心孔、钻孔、扩孔、攻螺纹。
对我们学过的知识大致都进行了个概括总结。
这份毕业设计主要分为5个方面:1.抄画零件图2.工艺分析3.工艺设计4.计算编程,5填写工艺卡片。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套筒是一种常用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套筒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1.材料选择:套筒常用的材料有铸铁、合金钢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2.工艺规划:在确定套筒的形状和尺寸后,进行工艺规划。
包括确定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
3.车削:套筒类零件的加工通常采用车削加工。
首先是粗车削,将套筒的外径、内径和长度粗略加工到指定尺寸。
然后进行精车削,将尺寸加工到精度要求的范围内。
4.放电加工:对于一些工艺要求高、难以进行车削的套筒类零件,可以采用放电加工。
通过电火花的烧蚀和溶解作用,使套筒的表面精度得到提高。
5.热处理:对于一些要求硬度和耐磨性的套筒类零件,可以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调质等,可以提高套筒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6.光洁处理:对于一些外观要求高的套筒类零件,可以进行光洁处理。
包括抛光、喷砂等方法,使套筒表面变得光滑。
二、套筒类零件的夹具设计1.夹具类型选择: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用的夹具类型有卡盘夹具、槽铣夹具等。
2.夹紧力设计:根据套筒的材料和形状,设计夹具的夹紧力。
夹紧力要足够大,保证工件的刚性和位置精度。
3.夹具定位设计: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
常用的定位方式有销针定位、销楔定位等。
4.夹具结构设计:根据套筒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
包括夹具机构、夹具部件的尺寸和材料等。
5.夹具刀具设计: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设计夹具的刀具。
包括车刀、铣刀等。
刀具要具备良好的切削性能和耐磨性。
6.夹具的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夹具的安装和调试。
确保夹具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加工要求。
以上是关于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详细介绍。
加工工艺的合理选择和夹具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二章-典型零件的加工-套筒

第二章 典型(diǎnxíng)零件的加工—套 筒
序号 工序名称 工 序 内 容
01 下料
Φ48×130mm(五件合一)
02 车(一刀 车端面,Ra10μm,钻、镗孔,
活)
留磨余量0.3mm,车外圆,
留磨余量0.3mm,倒角,切断;
调头,车端面,保证尺寸20mm, Ra10μm,倒角;
第二章 典型零件(línɡ jiàn)的加工—套筒
套筒类零件虽然种类众多、形态各异,但按其结构 形状来分,大体上可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类。由于这两 类套筒零件结构形状上的差异,其工艺过程有很大的差 别。
长套筒类零件工艺过程分析 一、长套筒零件的加工(jiā gōng)分析
液压系统中的油缸体如图所示,是比较典型的长套 筒零件,一般结构简单,薄壁容易变形,加工面比较少, 加工方法变化不多。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第二章 典型零件(línɡ jiàn)的加工—套
筒
2)防止套筒在加工过程中变形的措施 套筒零件孔壁较薄,加工中常因夹紧力、切削力、
残余应力和切削热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形。为了防止 变形,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减少切削力与切削热的影响: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
使其变形在精加工过程中得以纠正;
(3)如图(c)所示:缸筒以一端止口定位,用螺纹与连接 盘连接在机床主轴上;另一端用中心架支承。这种方法 用螺纹传递(chuándì)扭矩,缸体基本不受径向夹紧力作用, 能保证加工精度,
但加工完毕后,须切除 螺纹部分,增加了工序
和材料的浪费,适用于
小批量生产。
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第二章 典型零件(línɡ jiàn)的加工—套筒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超薄套筒类零件内孔磨削工艺

t e s me p e ii n h a r cso ,mu h mo et i l p r sh v p e r d i h r d c e i n Th l e e p r sh s t ef a u e sma c r h n wal a t a ea p a e n t e p o u t sg . es e v a t a h e t r s a — d c i i g ta s t to h n n r n mu a i n,a d h ss rc e u r me t n p st n t lr n ea d h r o c n r ld rn c i i g n a t itr q ie n s o o ii o e a c n a d t o to u i g ma h n n .Th s a tce o i ri l d s rb d t e p o e s d sg e s a d t e c n r t a dn e r o h a i o h t u t r lc a a t rs is I p o i e e c i e h r c s e i n i a n h o c e e l n i g g a n t e b ss ft e s r c u a h r c e it . t r vd s a d c g o o u in f rt e ma h n n ft i l se v a t ,e p ca l o h rn ig b r r c s . o d s l to o h c i i g o h n wa l l e e p r s s e il f r t e g i d n o e p o e s y Ke r s Th n wa lse v a t ,Grn i g b r r c s ,M a h n n r n m u a in y wo d : i l l e e p rs i dn o epo e s c i i g ta s t t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典型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系 (部):机械工程系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姓名准考证号 0570********班级名称 08数控本科班提交时刻摘要高效率、高精度加工是套筒类最要紧特点之一。
利用套筒零件加工,其产品加工的质量一致性好,专门在轮廓不规则、复杂的曲线或曲面、多工艺复合化加工和高精度要求的产品加工时,其优点是传统数控零件加工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进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猛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事实上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本次设计确实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
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字:套筒类零件;液压缸;工艺分析目录引言 (1)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1)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1)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2)二、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要紧工艺问题 (4)2.1 保证相互位置精度 (4)2.2 防止变形的方法 (6)三、套筒类零件的程序编程 (8)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要紧工艺问题 (11)4.1 保证相互位置精度 (11)五、套简类零件的功用及结构特点 (11)5. 1 套筒类零件技术要求 (12)5.2 套筒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3)终止语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典型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引言理想的加工程序不仅应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的合格工件,同时应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和充分的发挥。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它的效率高于一般机床的2~3倍,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这一特点,必须在编程之前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依照具体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
数控加工工艺考虑不周是阻碍数控机床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及加工成本的重要因素。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依照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
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能够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
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专门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如图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1.1 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1-1轴承套简图铜。
其要紧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纳精车能够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纳铰孔能够满足要求。
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
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
如此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
图1-1 轴承套1.1.2 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表1-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
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表1-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 备料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2 钻中心孔车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三爪夹外圆3 粗车车外圆Ф42长度为6.5mm,车外圆Ф34Js7为Ф35mm,车空刀槽2×0.5mm,取总长40.5mm,车分割槽Ф20×3mm,两端倒角1.5×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中心孔4 钻钻孔Ф22H7至Ф22mm成单件软爪夹Ф42mm外圆5 车、铰车端面,取总长40mm至尺寸车内孔Ф22H7为Ф22mm车内槽Ф24×16mm至尺寸铰孔Ф22H7至尺寸孔两端倒角软爪夹Ф42mm外圆6 精车车Ф34Js7(±0.012)mm至尺寸Ф22H7孔心轴7 钻钻径向油孔Ф4mmФ34mm外圆及端面8 检查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
1.2.1 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液压缸的材料一样有铸铁和无缝钢管两种。
图1-2所示为用无缝钢管材料的液压缸。
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外圆(Φ82h6)的轴线有同轴度要求。
除此之外还专门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向刻痕;若为铸铁材料时,则要求其组织紧密,不得有砂眼、针孔及疏松。
图1-2 液压缸1.2.2 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表1-2为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过程表1-2液压缸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 配料无缝钢管切断2 车1.车Ф82mm外圆到Ф88mm及M88×1.5mm螺纹(工艺用)三爪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2.车端面及倒角三爪卡盘夹一端,搭中心架托Ф88mm处3.调头车Ф82mm外圆到Ф84mm三爪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4.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1686mm(留加工余量1mm)三爪卡盘夹一端,搭中心架托Ф88mm处3 深孔推镗1.半精推镗孔到Ф68mm一端用M88×1.5mm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2.精推镗孔到Ф69.85mm3.精铰(浮动镗刀镗孔)到Ф70±0.02mm,表面粗糙度值Ra为2.5μm4 滚压孔用滚压头滚压孔至Ф70 mm,表面粗糙度值Ra为0.32μm 一端用螺纹固定在夹具中, 另一端搭中心架5 车1.车去工艺螺纹,车Ф82h6到尺寸,割R7槽软爪夹一端,以孔定位顶另一端2.镗内锥孔1°30′及车端面软爪夹一端,中心架托另一端(百分表找正孔)3.调头,车Ф82h6到尺寸,割R7槽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4.镗内锥孔1°30′及车端面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二、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要紧工艺问题一样套筒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的要紧工艺问题是保证内外圆的相互位置精度(即保证内、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和防止变形。
2.1 保证相互位置精度要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通常可采纳下列三种工艺方案:(1)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内外圆表面与端面。
这种工艺方案由于排除了安装误差对加工精度的阻碍,因而能保证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
在这种情形下,阻碍零件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和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的要紧因素是机床精度。
该工艺方案一样用于零件结构承诺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全部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的场合。
为了便于装夹工件,其毛坯往往采纳多件组合的棒料,一样安排在自动车床或转塔车床等工序较集中的机床上加工。
图2-1所示的衬套零件确实是采纳这一方案的典型零件。
其加工工艺过程参见表2-1和图2-1。
表2-1棒料毛坯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1 加工端面、粗加工外圆表面,粗加工孔,半精加工或精加工外圆、精加工孔、倒角、切断(见图2-2)外圆表面、端面(定料用)2 加工另一端面、倒角外圆表面3 钻润滑油孔外圆表面4 加工油槽精加工外圆表面(如要求不高的衬套,该工序可由工序1中的精车代替)外圆表面图2-1衬套零件(2)全部加工分在几次安装中进行,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表面。
用这种方法加工套筒,由于孔精加工常采纳拉孔、滚压孔等工艺方案,生产效率较高,同时能够解决镗孔和磨孔时因镗杆、砂轮杆刚性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当以孔为基准加工套筒的外圆时,常用刚度较好的小锥度心轴安装工件。
小锥度心轴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心轴用两顶尖安装,其安装误差专门小,因此可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
图2-3所示的轴套即可采纳这一方案加工,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2-2。
图2-2 转塔车床上加工衬套图2-3 轴套表2-2单件毛坯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1 粗加工端面、钻孔、倒角外圆2 粗加工外圆及另一端、倒角孔(用梅花顶尖和活络顶尖)3 半精加工孔(扩孔或镗孔)、精加工端面外圆4 精加工孔(拉孔或压孔) 孔及端面5 精加工外圆及端面内孔(3)全部加工分在几次安装中进行,先加工外圆,然后以外圆表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内孔。
这种工艺方案,如用一样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工件,则因卡盘的偏心误差较大会降低工件的同轴度。
故需采纳定心精度较高的夹具,以保证工件获得较高的同轴度。
较长的套筒一样多采纳这种加工方案。
2.2 防止变形的方法薄壁套筒在加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夹紧力、切削力和切削热的阻碍而引起变形,致使加工精度降低。
需要热处理的薄壁套筒,假如热处理工序安排不当,也会造成不可校正的变形。
防止薄壁套筒的变形,能够采取以下措施:(1)减小夹紧力对变形的阻碍①夹紧力不宜集中于工件的某一部分,应使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以使工件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较小,从而减少其变形。
例如工件外圆用卡盘夹紧时,能够采纳软卡爪,用来增加卡爪的宽度和长度,如图2-4所示。
同时软卡爪应采取自镗的工艺措施,以减少安装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图2-5是用开缝套筒装夹薄壁工件,由于开缝套筒与工件接触面大,夹紧力平均分布在工件外圆上,不易产生变形。
当薄壁套筒以孔为定位基准时,宜采纳涨开式心轴。
②采纳轴向夹紧工件的夹具。
如图2-6所示,由于工件靠螺母端面沿轴向夹紧,故其夹紧力产生的径向变形极小。
③在工件上做出加强刚性的辅助凸边,加工时采纳专门结构的卡爪夹紧,如图2-7所示。
当加工终止时,将凸边切去。
图2-4用软卡爪装夹工件图2-5 用开缝套筒装夹薄壁工件(2)减少切削力对变形的阻碍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①减小径向力,通常可借助增大刀具的主偏角来达到。
②内外表面同时加工,使径向切削力相互抵消,见图2-7所示。
图2-6轴向夹紧工件图2-7辅助凸边的作用③粗、精加工分开进行,使粗加工时产生的变形能在精加工中能得到纠正。
(3)减少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切削热后要膨胀变形,从而阻碍工件的加工精度。
为了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阻碍,应在粗、精加工之间留有充分冷却的时刻,并在加工时注入足够的切削液。
热处理对套筒变形的阻碍也专门大,除了改进热处理方法外,在安排热处理工序时,应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进行,以使热处理产生的变形在以后的工序中得到纠正。
加工图7-66所示的套筒零件,毛坯直径为φ150mm、为40mm,材料为Q235;未注倒角1×45°,其余Ra6.3;棱边倒钝。
三、套筒类零件的程序编程加工图3-1所示的套筒零件,毛坯直径为φ150mm、长为40mm,材料为Q235;未注倒角1×45°,其余Ra6.3;棱边倒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