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学导论复习材料

最新哲学导论复习材料
最新哲学导论复习材料

一、哲学起源与哲学和智慧的关系

1对存在的追求与探索是哲学诞生的起源之一,古希腊人认为.世上的万世万物看起来都是变化的.其实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一定有一种存在.他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万物皆来源于他.最后万物也皆回归于他.,

2对人类命运悲剧性的反思与探索.导致了哲学诞生的起源之一

3尼采认为古希腊哲学诞生于日神和酒神两种精神的冲突.代表和谐.光明.理性的日神和代表放纵.恣肆.狂欢的酒神.两种精神冲突则导致了哲学的诞生.

4哲学还起源于真人的出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可以从事哲学思考.而动物不可以.在哲学思考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追问存在.超越自我.反思批判精神都是人类所特有的.

5上帝给了我们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的欲望.因此使追问得以实现.人类对有限与无限的思考.对此岸与彼岸的追求.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反映到文明上则是哲学的诞生.人类总有一种超越现实的行而上学冲动.有一种宗教皈依感.这也导致了哲学的出现

哲学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死亡的行而上学的思考.

人总是希望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为了这个目标,人首先就要对世界进行把握,才可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哲学于是就出场了。

哲学与智慧关系

哲学与智慧的关系

第一,哲学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第二,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对待全部智慧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对智慧本身不变的爱和不懈的追求。

第三,哲学追求大智慧。哲学智慧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哲学的大智慧还体现在哲学的功能上。哲学的用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智慧。

第四,哲学智慧是对“自明性”的分析。哲学是把人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作为问题去追究,把人们视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

二、黑格尔七个比喻

第一,“庙里的神”。哲学照亮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显现出意义的灵光。第二,“厮杀的战场”。不同时代的哲学,以及同一时代的对生活意义具有不同理解的哲学,总是处于相互批判之中。第三,“花蕾、花朵和果实”。哲学思想之间的批判并不是一无所获的否定,而是如同花蕾、花朵和果实的自我否定一样,在否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哲学的历史是哲学发展的历史。第四,“消化与生理学”。哲学的智慧并不是教人思维,而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掌握思想运动的逻辑,从而获得真理性的知识。第五,“黄昏起飞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它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需要深沉的思考和深切的体验,因此哲学是在黄昏起飞。第六,“同一句格言”。真正掌握哲学智慧不仅需要慎思明辨的理性,而且需要体会真切的情感,需要丰富深刻的阅历。第七,“动物听音乐”。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性的结论,如果只是记住某些哲学知识或使用某些哲学概念,那就会像动物听音乐一样,听到音调,却听不到真正的音乐。

三、哲学和其他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1.哲学与宗教两者都是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与掌握的双向适应关系的表现,但宗教是以幻化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哲学则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把握世界。

宗教的本质是对神的信仰,它诉诸盲目的信从和情感的狂热,以达到对神的依赖。

哲学的本质则在于它是批判性的理性思考,所以它诉诸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

2.哲学与常识常识的世界图景是以人们的经验的普遍性为中介的世界图景。常识的思维方式:非此即彼。常识的价值规范:狭隘性、保守性和极端性。

区别:(1)常识的经验性与哲学的超验性

第一,哲学是关于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因而是一种源于经验但又超越经验的知识。

第二,哲学思维是要寻求对世界的统一性解释。

第三、哲学不是在经验的层面上去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是在超越经验的层面上去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常识的表象性与哲学的概念性

在常识思维中,概念是围绕表象旋转的,为表象服务,而在哲学思维中,概念与表象的关系则颠倒过来,表象以概念为转移,为概念服务。

(3)常识的有限性与哲学的无限性

依附于经验的常识,总是面向有限性的经验,超越于经验的哲学则总是面向无限的存在。(4)常识的非批判性与哲学的批判性

常识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它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概念体系,因而不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5)哲学的常识化与常识的哲学化

哲学的常识化是以哲学去变革和更新常识,使哲学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和普遍遵循的常识。常识哲学化,就是用经验常识去看待、理解、解释和运用哲学。

3、哲学与艺术

(1)哲学与艺术的共通点——对美的追求

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这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2)哲学是艺术内涵的先导,而艺术又蕴含着哲学的理性思考

4.哲学与科学

(一)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一,它们作为理论思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复杂的相似性;二,它们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思维方式,又表现为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思想维度。

从历时态的角度看,人类的理论思维起源于对神话思维方式的超越,并形成于对经验的常识思维方式的超越。科学思维和哲学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是同步形成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还以未分化的形态蕴含在哲学的母体中。

从同时态上来区分科学与哲学就是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区分科学与哲学的对象四、三大哲学

中国哲学特质:

首先,中国哲学传统的基本思路是穷神知化。其次,有着鲜明的辩证思维特点。再次,富有浓郁的社会情结和重德精神。西方哲学传统源于古希腊文明。印度哲学传统: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印度哲学与宗教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直接就是一种宗教。

五、三个认识论

1.先验论人人都有天赋这一理性能力,只要通过回忆、自觉、演绎就能达到真理性的知识。

2.经验论

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

、先验论强调自明性直觉和演绎分析的方法。经验论强调从特殊到一般的观察、实验、归纳的方法。

3、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它与经验论或经验主义相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和可靠性问题上.一般说来,唯理论者不承认经验论者所主张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原则;他们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他们往往把这种“自明之理”,以及传统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

4、怀疑论

休谟认为,感觉经验从何而来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定,感觉经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还是来自心灵的创造,还是由上帝所赋予。怀疑论的积极功能在于鼓励人们导向更为真实、深刻、彻底的确定性。

六、真理论

1.启示论真理观人们的真理只能从神的启示、信仰中得来。

2.符合论真理观凡是与

客观事实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3.融贯论真理观逻辑演绎得来的真理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符合与否,真的实际上意味着最能与我们的经验和信念的整体网络相一致。 4.实用论真理观一个命题或某一理论是否为真就在于它能否让我们更好的行动,是否能为未来提供富有成效的出路。 5.主观论真理观主观真理就是依赖于主体及其信念的真理。6.存在论真理观真理就是无蔽、开敞,是存在的澄明、显现。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证实标准:人们获得的认识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合,能否在经验中得到证明。

2.经典标准:借助权威、经典来为自己的观点、理论提供真理性的辩护。

3.自明或自洽标准:思维自身的清楚明晰。

4.实用标准:一个观念是不是真理取决于能否使个人获得成功,是否能满足人的本能、冲动等非理性欲望。

5.公共承认或约定的标准:科学真理是由于大家同意才发生作用。

6.否证标准:一个理论的真理性就在于它是在一定条件下能被驳倒的。

7.实践标准:真理应该以沟通主客体的桥梁即实践来检验。

七、道德理论

(1)什么是道德?伦理学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善恶问题,伦理学和道德哲学的基本功用也就是帮助人们明辨善恶,追求善的价值。

(2)为什么应该做有道德的人?神意论:做有道德的人是天、上帝的旨意。人性论:道德正当性的根据在人性之中。

3.怎样做才是道德的?义务论认为,道德是一种普遍的原则,遵守它是人的责任与义务,而无论遵守的结果是有利还是有害。效果论认为,人的行为道德与否关键看行为的结果是否有利于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德性论认为,成为一个有德者远比做道德的事更根本。

八、现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思潮

1科学主义,是一种以科学理性为标准的一种特殊的理性主义,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盛行于现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科学主义在尊重科学经验与事实的名义下,推行不可知论和主观经验主义的基本特征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同时,也造成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蔓延以及丧失终极关怀。2人文主义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

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包含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九、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一)人的天性

(二)人的类特性

人的精神属性是指人是有精神需要、精神能力以及精神生活的存在物。

人的社会属性,即突出人的群体性、交往性、合作性和归属性。

(三)人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实践的类存在物。”随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实践方式及水平的变化,人的本质也是变化着的,根本不存在不变的人性与人的本质。

十、人生的幸福问题

快乐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和人生的意义在于趋利避害、趋乐避苦。增加利益、享受快乐就是幸福的。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好的,是人生的目的。这一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到了近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经验论者,比如休谟、亚当·斯密、约翰·穆勒。

道德主义幸福观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至善。不过,他们一般并不排斥快乐,承认完善亦伴随着精神上的快乐。这一派的创始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观点,在他之后还有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近代以来主要是德国理性论者为代表,尤其是康德。

两派的共同点是重生命、轻功利,重精神、轻物质。完善主义重视精神生活,快乐主义也认为精神的快乐更有品位。快乐主义重视享受生命的本真状态,完善主义也认为简朴生活才能使人真正享受生命。精神的快乐要远远高于肉体的、物质的快乐,是更强烈、更丰富、更持久的快乐。

十一、真善美

“真”: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善”:伦理学和价值论问题“美”: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从哲学上讲,真象征知识与理性,而善代表道德,因此真与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真未必善,而善也未必真.康德说过: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 而美呢,那是一种纯粹主观的概念,美的标准因人而异.但美应该是更高的层次,一个人只有拥有真与善,他才肯能被称作美.

什么是真?真者,非假也.真者,为道中之道也.真者,含义有二:一者,为个体,为真我,为原人之初也.他相对独立,永恒存在,天真无邪,灵气十足,无生无死,永恒生物.此真者,是人外在活动的内在动因;二者,为主体,为无数原人的统一整体,为宇宙的至上意识.他绝对独立,永恒存在,全知全能,是万源之源,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它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真理.

什么是善?善者,非恶也.善者,原人之初也.善者,他本有心、有觉、有智,意识向上,皈依真理,公而无私,全心全意为主体意识服务,为整体的统一而活动.

什么是美?美者,非丑也.真美者,为见真行善也.见真者,纯有善行,而无杂染.为何?道之所然也.凡见真行善者,当有较高品味,令人向往追求,具有永恒的吸引力.美的展示,内涵丰富,寓意深远,

如尝甘露,沁人心肺,令人心旷神怡.美者,是真者见智,是智者大善,是善者有知,是知者有觉,是觉者皈依.皈依者,是依附整体而存在,皈依真理而活动.这正是,统一有序,和谐为美.因此,美会给人以大爱,美会给人以活力,美会给人以快乐!

总而言之,真善美,是人的理想追求.人类追求真善美,就是追求品味,追求觉悟,就是追求快乐的人生.

李猛哲学导论期末复习笔记

哲学导论 主讲:李猛 《斐多篇》 关于灵魂不朽的四组论证 在证明之前,苏格拉底讲了一番道理,说人应当通过净化使身体与灵魂尽量分离,只有这样才能接近真理;他说身体是一种障碍,而死亡则是摆脱了这种障碍[见《裴洞》篇66A-68B。]。” 第一组证明:对立生成论证引出:一个古老的传说:认为这些灵魂从这 个世界到那个世界,再回到这里,从死者托 生。所以,如果活人都是死者托生的,我们 的灵魂就曾经存在于彼处? 论证: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则它 们只能由其相反的那一面产生,那么如同醒 只能由睡产生一般,生也就只能由死产生, 这就充分证明死者的灵魂一定存于某处,再 从那里回到活[ 见72A] 这个论证的前提的三个前提:一切 东西都有其相反的面,一切东西都 由既有的东西生成,一切东西都需 要生成。 对立面相互生成是在可见世界层 面,由此推断出来的存在于某处的 灵魂也是属于可见世界的生灭事 物? 第二组证明:学习回忆论证学习回忆说:我们看到、听到或感觉到某物, 不仅知道是此物,并且会由此忆起另一个东 西,那个东西则只能是我们原有的知识。忆 起的这个东西会令我们对原来感觉到的某 物更加理解。这便是我们理解所有知识的模 式。 人在出生时便已有了身体的各种感觉,而人 对于“等”的知识在身体能够感觉之前便已 存在,那么这种知识就一定不是由身体而是 由灵魂认识的,并且灵魂在我们出生之前就 早已存在了。 辛弥亚和格贝认为这两个证明只证 明了问题的一半,即灵魂在生前是 存在的,可是人死后灵魂会如何, 却仍有待证明。 第三组证明:第一个相论论证这个证明是说,既然‘某本身’是存在的, 它们是不可见的、不变的;而它们在现象世 界的投影则是可见的、不断变化的,这些实 物经由身体感觉到,‘某本身’则由灵魂体 认到,那么身体显然是比较接近可见的那一 类,而灵魂接近不可见的,即不变的那一类 [ 见80B]。 辛弥亚和格贝仍不满意这三组证明。 辛弥亚提出了灵魂即和谐,尽管灵 魂比身体神圣崇高,却会先损坏, 因为它是一种和谐。苏格拉底反驳 说如果灵魂即和谐,那么因为和谐 只能听从于成分的指挥,那么灵魂 只能听从于身体的指挥,但这跟我 们的现实体验是相反的。 格贝提出了假说:灵魂可能像是一 件耐穿的衣服,穿坏过很多身体, 但并不是永恒存在的。由此引出了 苏格拉底的哲学自传平【首航;次

职业道德重点范围(最新答案)

职业道德理论知识重点范围 一、填空题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4、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本职业工作。 5、爱岗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6、为人民服务并不排斥、否定人们做工作也应当获得正当的(报酬)。 7、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里说的“绝大多数人”就是 (广大人民群众)。 8、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说,悼念张思德同志。 9、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所以劳动仍具有(谋生)的性质。 10、集体主义原则的侧重点是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1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为指导,以(集体主义) 为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 13、(职业作风)是从职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 14、对于每一个从职者来说,(职业技能)是实现职业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必要手段。 15、职业态度实质就是(劳动)态度,它是职业劳动者对社会,对他人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 16、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的。 17、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于(奴隶)社会。 18、友情建立的基础是(真诚平等)。内容是(互帮互谅)、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19、社会主义的关心人,首先要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其次要关心人的(命运)。 20、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尊严是用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的。 21、所谓“人道”,是指(爱护人),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 22、(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光荣、最豪迈的事情。 23、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 24、热爱人民的根本内容在于(为人民服务)。 25、(热爱祖国),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原则,也是道德规范。 26、集体主义是一切言论和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是(无产阶级)特有的思想意识。 2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28、无产阶级的幸福范畴,不仅包含着(享受),更重要的还在于劳动和斗争,在于(创造)。 29、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

哲学导论复习材料

精品文档 一、哲学起源与哲学和智慧的关系 1对存在的追求与探索是哲学诞生的起源之一,古希腊人认为.世上的万世万物看起来都是变化的.其实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一定有一种存在.他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万物皆来源于他.最后万物也皆回归于他., 2对人类命运悲剧性的反思与探索.导致了哲学诞生的起源之一 3尼采认为古希腊哲学诞生于日神和酒神两种精神的冲突.代表和谐.光明.理性的日神和代表放纵.恣肆.狂欢的酒神.两种精神冲突则导致了哲学的诞生. 4哲学还起源于真人的出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可以从事哲学思考.而动物不可以.在哲学思考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追问存在.超越自我.反思批判精神都是人类所特有的. 5上帝给了我们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的欲望.因此使追问得以实现.人类对有限与无限的思考.对此岸与彼岸的追求.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反映到文明上则是哲学的诞生.人类总有一种超越现实的行而上学冲动.有一种宗教皈依感.这也导致了哲学的出现 哲学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死亡的行而上学的思考. 人总是希望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为了这个目标,人首先就要对世界进行把握,才可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哲学于是就出场了。 哲学与智慧关系 哲学与智慧的关系 第一,哲学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第二,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对待全部智慧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对智慧本身不变的爱和不懈的追求。 第三,哲学追求大智慧。哲学智慧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哲学的大智慧还体现在哲学的功能上。哲学的用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智慧。 第四,哲学智慧是对“自明性”的分析。哲学是把人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作为问题去追究,把人们视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 二、黑格尔七个比喻 第一,“庙里的神”。哲学照亮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显现出意义的灵光。第二,“厮杀的战场”。不同时代的哲学,以及同一时代的对生活意义具有不同理解的哲学,总是处于相互批判之中。第三,“花蕾、花朵和果实”。哲学思想之间的批判并不是一无所获的否定,而是如同花蕾、花朵和果实的自我否定一样,在否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哲学的历史是哲学发展的历史。第四,“消化与生理学”。哲学的智慧并不是教人思维,而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掌握思想运动的逻辑,从而获得真理性的知识。第五,“黄昏起飞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它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需要深沉的思考和深切的体验,因此哲学是在黄昏起飞。第六,“同一句格言”。真正掌握哲学智慧不仅需要慎思明辨的理性,而且需要体会真切的情感,需要丰富深刻的阅历。第七,“动物听音乐”。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性的结论,如果只是记住某些哲学知识或使用某些哲学概念,那就会像动物听音乐一样,听到音调,却听不到真正的音乐。 三、哲学和其他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1.哲学与宗教两者都是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与掌握的双向适应关系的表现,但宗教是以幻化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哲学则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把握世界。 宗教的本质是对神的信仰,它诉诸盲目的信从和情感的狂热,以达到对神的依赖。 哲学的本质则在于它是批判性的理性思考,所以它诉诸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 2.哲学与常识常识的世界图景是以人们的经验的普遍性为中介的世界图景。常识的思维方式: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北京大学哲学系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000 新课号:PHI-0-000 课程名称: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一、基本目的 在东西方交叉视野中,展示哲学问题的各个侧面和哲学思维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哲学之门。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此课程阐释东西方哲理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点,以作为初学哲学者的入门之阶。将以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哲学”的含义,终极实在,知识论,伦理学[人生论],政治哲学等)为讨论的着眼点,看东西方古今哲人们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及其相互关系。揭示问题与争论的要点与难点,呈现哲理思维的天趣,开阔从学者对于世界多种文明和精神境界的理解视野。教学安排: (一)什么是哲学?东西方哲人与哲理思维基本取向的对比(二讲) 阅读材料: (1)《西哲选》15-17,21-25,29;61-65,68-71(苏),83-90(哲学家);119-120(亚);361-365(笛)。 (2)《资料》423-425(泰利士),399-402(普罗塔哥拉),426-428(毕达哥拉斯)。(3)《论语》2.4;7(述而);9(子罕);5.28 (好学),11.26(吾与点也)。[《附加材料》74左;86;86-3-86-5; 82左,缺11.26] (4)《老子》10,15,20。[《资料》147左,150右,155左] (5)《庄子》6(大宗师)。[《资料》197左-202左] (6)《史记·孔子世家》、《老庄申韩列传》。[《资料》355-382] 思考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特点(比如它与宗教与科学的区别)?举出哲学问题的例子。(2)西方传统哲学的门类。 *(3)西方早期哲学家的特点(起码举两个例子)。苏格拉底是典型的西方哲学家吗?为什么? *(4)孔子、老子、庄子和释迦牟尼为人为学的特点(就你能找到的材料而言)。 *(5)中西哲学思想特点的参比。 (6)试思产生中西印哲学不同特点的原因。 (二)终极实在——古代西方、中国与印度的有关思想(三讲) 阅读材料: (1)《西哲选》18-20(毕);30-34(巴);34-37(芝);47-48(德);72-74;83-93(柏);122-125(亚),133-145(亚);211-219(柏罗丁,奥)。 (2)《书经》康诰,召诰。《国语》:周语上:伯阳父论地震;郑语:史伯论和同;越语下:范蠡论天时人事。[《资料》10-22;58,61-71左] 《周易》:乾、坤、屯、蒙、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剥、复、井、革、震、

复旦大学哲学导论复习题

复旦大学哲学导论复习题(适用于王德峰版): 1、如何理解“哲学”(定义、作用) 哲学之为何物?以现在术语说之,宇宙论:目的在于求一“对于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World);人生论:在于求一“对于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在于求一“对于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kedge)。人生哲学应该研究人究竟是什么,人究竟该怎么活,其根本问题即伦理学中关于“善”的解答。 2、哲学思维的特点 哲学思维具有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哲学是研究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对人类所有知识进行高度抽象的总结,目的在于获得真理。真理具有相对性: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的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批判性地继承。真理是对事物的概括,若应用到具体事物就要具体分析,反过来用其丰富充实真理本身,这是反思。 3、什么是本体论?什么是形而上学? 何谓本体论和形而上学?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研究存在,而不再研究存在者。黑格尔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开始了”。追问“存在是什么”,Sein(being)就被当作了一个对象性范畴加以探究。关于存在问题的范畴体系称为Ontologie(本体论)。所谓Ontologie,就是以希腊文On(拉丁文ens,英文Being,德文Sein)为核心范畴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范畴构成的具有形而上特征的理论体系,通常被译为“本体论”、“存在论”。以Ontologie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称为“形而上学”。 4、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特征 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是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古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是探讨phusis 自然、本性;古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是朴素直观的辩证性,他们从经验观察出发 是自然为神圣的、自我涌现的、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试图以知识来说明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的统一性;论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形态,这里的绝对主义是相对于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言的,意指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它的论断主要是宇宙论或本体论上的,而不是认识论上的;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古希腊哲学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古希腊哲学是奴隶主的世界观。 5、为什么说苏格拉底使古希腊哲学的思考方式发生了转变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使古希腊哲学发生转向,即从自然哲学转向人的哲学。苏格拉底发展了古希腊的辩证法。他之前的哲学叫自然哲学,是以研究客观自然界为对象的。都是独断宣称的提出自己的学说的。后人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界不可知,因而转向研究人自身。苏格拉底喜欢和人讨论问题,追问概念的的定义。比如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等等,有人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就是从研究自然转到研究人自身。在思维方式上对概念的辨析定义和前面的哲学家有了很大的不同。虽然之前爱莉娅学派等哲学家和智者学派的哲学家也都比较注重对概念的辨析定义,但是在苏格拉底这里开始发生明显的转变。 6、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柏拉图

哲学导论笔记

课堂笔记 课程代码及名称:041H0120-《哲学导论》 授课教师:黄爱华 上课学期:Freshman-B/Winter Intro: 教材/参考内容 老师的《哲学导论》 Robert Solomon,《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Robert Paul Wolf,哲学是什么 邬昆如,《哲学概论》 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 庞学铨,《哲学导论》 庞思奋,《哲学之树》 哲学的相关课程: 大陆的三史七论:马主义哲学史,中西哲学史,导论,马哲,伦理,美学,宗教,逻辑,科技 台湾的三史六论:中西印哲学史,逻辑,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价值,概论 哲学是一级学科:马哲,外哲,中哲,伦理,美学,宗教,逻辑,科技,休闲学/闲暇学 哲学的品格 特性和品性:建立在哲学的独特性基础上,表明哲学的行为方式和规范,人们的价值期望,评价因素 1 论理性 理性有多重含义: 计算理性(数学); 逻辑推理的理性; 对规范的追求 i.e.理智; 内省理性(自我意识); 与合理性(合规律性(这么做合不合规矩|普遍规范)、合目的性(这么做有没有用))的重叠 Max Weber:工具理性(如何科学地取得最大效益——与科学精神相契合,运用科学方法)和价值理性(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哲学是一个讲道理的学科:观察的视角,价值取向,也没有绝对真理 理论的论证,前后一贯,逻辑通顺和自洽,没有自我矛盾(但是中途改变想法其实并不能算)

2 抽象性 触及根本理念和基本概念 i.e. 世界观 抽象,难以简洁具象地表述,但是人又离不开这些概念——世界概念形成的基石 (自我概念的定义和形成)(艺术的范围是什么?艺术和淫秽的边界?) 追求普遍性、一贯性(“知识”的概念横贯整个科学) 思辨:讲究理论思维的辨析力,概念的逻辑分析和推演(哲学的推演是脱离具象的) 芝诺的“悖论”:飞矢不动(量变到质变,极限,何为无限,状态和过程)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同上) 芝诺本质上否定了运动(运动本身是矛盾的: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Engels) 使用概念的逻辑表达“运动” 抽象性的形象性的表达:海德格尔,柏拉图,卢梭,叔本华,尼采,萨特,加缪,庄子,柏格森,弗 洛伊德 3 反思性“黄昏起飞的密涅瓦/雅典娜的猫头鹰” 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 严谨冷静地沉思,对现实或者现存的追问(这种存在到底合不合理?),意图在事情发生后做一个总 结以期作为事情发生前的指导,一面事后诸葛亮,一面事前做预测。 4 批判性 在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审视、分析、研判等环节, (一面挖掘好的适合的,另一面摈弃不好的不适合的?) 哲学的精神和定义 哲学产生的条件: 惊异感:主观条件,人有发现不平凡的现象并试图探究根源的想法的品质,这也催生了科学 神话:意识素材条件,通过故事可以观测到一些哲理 闲暇:社会历史条件,人终于有机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生产生活的事情上 (奴隶主,解放奴隶-家奴,地主,贵族,修道士,学者)闲暇的重要性,人生更想要的东西 生活实践:客观条件,通过总结和延展发现真理的重要性上升,而且只有生产生活当中才会产生惊异 感 Philosophy: Philo(爱,欲求)+sophy(智慧),sophist(智者,辩士) 苏格拉底认为现在的辩士都是诡辩者,(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智慧是属于神的 通过论辩指出别人的漏洞,再诠释自己的理解,通过case study阐述 被雅典陪审团认为“蛊惑人心”被判死刑,拒不认错,饮毒酒而亡,但他尊重了判决 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口吻讲述的是谁的观点存疑(说不定是自己的观点。) 雅斯贝尔斯:哲学本质是探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是一个前进路上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智慧是明智的运用知识,贯穿知识和常识,超越知识和常识,对宇宙和人生的普遍原则,对其意义的理解、体悟和运用。和一般的聪明又不同(大智若愚)。

最新职业道德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知识部分 1,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A树立职业理想B强化职业责任C提高职业技能D抓住择业机遇 2,坚持办事公道,必须做到() A坚持真理B自我牺牲 C 舍己为人D光明磊落 3,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员工之间加强团结互助的要求包括() A讲究合作,避免竞争 B平等交流,平等对话 C既合作又竞争,竞争与合作相统一 D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关于诚实守信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法则B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C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D奉行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必定难于立足 5,创新对企事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是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B是企事业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C是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D是个人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6,职业纪律具有的特点是() A明确的规定性B一定的强制性C一定的弹性D一定的自我约束性 7,无论你所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特殊,他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的约束 A岗位责任B家庭美德C规章制度D职业道德 8,关于勤劳节俭的正确说法是() A消费可以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倡节俭是不和适宜的B勤劳节俭是物资匮乏时代的产物不符和现代企业精神C勤劳可以提高效率节俭能降低成本D勤劳节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9,下列说法中符合“语言规范具体要求的是()” A多说俏皮话B用尊称不用忌语C语速要快节省客人时间D不乱幽默以免客人误解10,业道德主要通过()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A协调企业职工间B调节领导与职工C协调职工与企业D调节企业与市场 二个人情况表述部分 11,当你写完一分公司年终工作总结后,你通常会采取那一种做法() A反复检查,确认没有错误才上交B确信自己已经作的很好,不再检查就上交C先让下级或同事检查,然后自己检查后才上交D先交给上司视领导意见而定 11,在工作中,当你业绩不如别人时,你通常会采取那一种做法() A顺其自然B努力想办法改变现状C请同事帮忙D换个工作 13,以下说法中,你认同那一种观点() A按领导的意见办事就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B敢于对领导提出批评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C 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D忠诚于企业就要大胆的批评领导 14,作为一名职工,我可以将自己描述为:清廉公正() A从不B较少C较多D总是 15,你认同以下那一种说法() A现代社会提倡人才流动,爱岗敬业正逐步削弱他的价值B爱岗敬业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C爱岗与敬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矛盾D爱岗敬业与社会提倡人才流动并不矛盾 16,作为一名职工,我可以将自己描述为:勤勉()

哲学导论 期末复习大纲全!!

哲学导论期末复习大纲全!! 1、在世是人最基本的状态 2、世界的含义 3、人的在世与其他事物的不同 4、人体悟自己存在的渺小和短暂 5、只有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有限 6、人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实践追求伟大与不朽二,人把握世界的方式 1、神话 2、宗教 3、常识 4、艺术 5、科学三,哲学的诞生 1、哲学源于惊讶 2、哲学惊讶的两个条件(1)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是出于对真理的自由探索(2)必须是对普遍性问题的惊讶第二讲哲学史现世的智慧一,哲学史对智慧的追求 1、哲学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而是智慧(1)智慧是对知识的态度(2)智慧是一种获得知识,把握世界的方法。(3)智慧更侧重于对世界质的把握,更有恒久的魅力(4)智慧具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

2、哲学不仅是智慧之学,还是追求智慧的行动(1)“爱智慧”中“爱”的含义(2)哲学不等于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永远的追求(3)哲学最为核心的行动是获得真理二,哲学追求的是大智慧 1、哲学和其他学科在追求智慧上的差别在于: 2、哲学智慧之“大”首先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的广和深 3、哲学智慧之大体现在功能上(1)哲学的功能在于使人成为人(2)生活中大智若愚三,哲学是追求智慧的激情 1、哲学的“刻板”印象 2、激情驱动人们追求智慧 3、哲学对于智慧追求的激情是一种建基于爱,体现为关怀与牵挂的激情 4、激情是哲学事业一以贯之的保障 5、哲学的激情是冷静的激情四,哲学是智慧的生存境界 1、何为境界? 2、哲学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人与世界的贯通 3、智慧的境界需要实践的磨砺 4、领悟智慧的生存的境界也需要一定的哲学修养 5、哲学对日常生活的回归第三讲思想的功夫一,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 1、哲学专门从事思想的工作 2、哲学是思想中把握的现实

张世英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张世英哲学导论》之审美观读书报告 财务132 周云瑶 209130630 张先生认为,哲学是关于提高人生境界之学,讲的是人对世界的态度或关系。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人与世界万物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通相融的、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没有世界万物,人不可能存在;而没有了人,世界也就没有意义了。这种关系如果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用语,就是“天人合一”,或“万物一体”、“万有相通”。另一种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而所谓认识则是由此及彼的“桥梁”。主体通过认识事物(客体)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主客二分”的关系。 张世英先生主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与诗意境界的哲学。他在《哲学导论》第二篇“审美观”讲述了万物一体不仅是真理,而且是美之所在,对万物一体的领悟是美的境界。正如作者认为的:哲学乃是教人超越(不是抛弃)主客关系,在更高的基础上回复到不分主客、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整体,亦即从宇宙整体的内部体验到一种物我(包括人和己)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最高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其中很自然地也包含了一种“民胞物与”的伦理道德的感情和意志。这样,科学与哲学、事实与价值意义之分就不是彼此外在的两个领域之分,而是对惟一的现实世界采取主客关系的把握方式和超越主客关系,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或把握方式)之分。真、善、美的统一问题,应该可以从这里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和端倪。 我们需要在不同之中把握其相通、相融,就需要比思维更高的把握方式,即想象。我对想象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外在的对象看成是原本,而意识中对原本的摹仿或影像就是想象的东西。这种按“原本——影像”的公式来理解想象,乃是旧形而上学的观点。康德提出了另一种理解,他说“想象是在直观中再现一个本身并未出场的对象的能力”。例如昨天的事物已经过去了,如何把它同今天的事情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呢?那就要把昨天的、已经不在场的事物“再现”出来,它是一种非现实的、潜在的出现,一种想象中的出现。惟有通过这种出现,才能与今天当前的在场的东西结合为一个“共时性”的整体,正是这个整体构成我们想象的空间。它使不同的东西——在场的与不在场的、显现的与隐蔽的、过去的与今天的……——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终于想象赋予“物”以意义,是“物”成为天、地、神、人四重实在性的集合。例如作为壶的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容纳物体的场所。壶的容纳在于它吸收了并保存了被倾注进去的东西。吸收和储存由泻出的利用、赠与所规定。壶给予水,赐予酒。而在水中则滞留着泉,在泉中保留着石以及地的沉睡和天空的雨露。在酒中,居留着地的滋养元素和太阳。酒可以解人之渴,可以激励友情。酒还可以倾于地上以祭神,可以在对崇高者的节日庆典上助兴。于是壶集合了地与天、神与人。审美意识由此而生。审美意识不是认识,而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审美意识的核心在于超越,作者谈到思与诗或审美意识的关系问题。思属于认识。原始的直觉是直接性的东西,思是间接性的东西,思是对原始直觉的超越,而审美意识是更高一级的直接性,是对思的超越。审美意识包含着思,渗透着思,而又超越之。而超越主客关系的境界正是美的本质。作者认为旧形而上学的美学叫做典型说,它要求说出事物是“审美”。而现当代哲学的美学观则是“显隐说”,在于说明事物怎样从隐蔽处显现其自身。它不是要抽掉同类事物中的不同性,而是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上显示出当前在场事物之背后的各种关联。比如从梵高画的农鞋显示出隐蔽在它背后的各种场景和画面即各种关联:如农夫艰辛的步履,对面包的渴望,在死亡面前的战栗等等。正是这些在画面上并未出场的东西构成在场的画中的农鞋,否则在场的画中的农鞋就没有意义。 作者指出,“按主客关系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

最新职业道德培训

职业道德培训 一、什么叫职业道德? 1、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从事具有专业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2、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简单地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3、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简单地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4、职业道德的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5、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二、职业道德的内容 1、文明礼貌: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长期修养的结果;是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需要。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 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语言——规范;表情——待人热情

2、爱岗敬业 A、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B、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3、诚实守信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B、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保守企业秘密4、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A、办事公道的涵义: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 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以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B、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5、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节俭是人事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勤劳节俭是企业市场竞争中常战常胜的秘诀——勤劳促进效率的提高;节俭降低生产的成本;勤劳节俭是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101 新课号:PHI-0-10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 2 学分:2 先修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一、基本目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精神实质,学习、借鉴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发掘马克思哲学源头,重新理解马克思,真正看清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思想底蕴、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现代意义;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全球化与中国化的时代潮头,为建构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哲学奠基。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规律、历史经验。 第一阶段,即“第一个五十年”,大体是1844—18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为教学内容的第一篇或第一单元,包括四个时期:第一,青年马克思哲学创新铺垫期,——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三大理想、三大转变;第二,1843—1848年,早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关键期;第三,1848—1871年,中年马克思哲学创新深化;第四,1872—1883年,晚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升华期、恩格期著作,尤其是晚年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后期书信,应结合以马克思为主的哲学创新来理解。 第二阶段,即“第二个五十年”,约1895—194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次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主要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东西两大潮头,重点突出列宁哲学三部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论、《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列宁最后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观;对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新的反思。 第三阶段,即“第三个五十年”,约1945—19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再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流形态;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曲折的历史教训;世界之交,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新走向与新问题。 三、教学方式 四个要点:“问题引入,原著铺路,还原历史,面对当代”。“问题引入”,就是开门见山地提出当代现实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尖锐问题,以及同学们先入为主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迷惑,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和本来面目究意是什么样”的问题,激发大家在课内、课外自己读原著。“还原历史”,我们力图突破原来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简单化的理解,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面对当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出哲学奠基。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卷本),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

页) 2.历史追溯:哲学的诞生和初期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惊奇。对什么惊奇呢?按上述分析,当然应该是对宇宙和人性的惊奇。事实上,我们的确可以在哲学的童年时代发现从侧重于探索宇宙(自然哲学)到侧重于探索人性(精神哲学)的演变轨迹。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观点、原则和方法。 (1)自然哲学时期:“本原” (Principle)、“存在” (Being). “逻各 斯”(Logos)、“努斯” (Nous) (a)“本原/始基” 在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悲剧中已有“世界统一”的假定,不过,它们提供的理解方式是一些想象的故事。哲学同样假定世界的统一性,但开辟出了理性的、概念化的理解方式。 “木原/始基”就是第一个哲学概念邙可那克西曼德)。这个概念开出了理解世界统一性的两个维度:从“构成”维度看,木原是构成万物的基质;从“变化”维度看,万物既产生于本原,又复归于本原。正是基于这两个维度,最早的哲学问题是:构成宇宙中万物的基质是什么?宇宙中万物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是什么? 相对而言,重要的不是各种具体回答(如对基质问题的回答依次有“水”、“无定形”、“气”、“数”、“火”、“四根”、“种子”、“原子”), 而是各种回答所共同遵循的提问方式、分析方法和论证思路。 (b)“逻各斯”(Logos) 这是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关注重点是“变化”维度。他把宇宙比喻为一团“永恒的活火”,它“按照一定的尺度燃烧,按照一定的尺度熄灭”。一方面,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另一方面,万物流变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Logos, “世界上的物理、伦理、逻辑诸方而的规律是完全一样

的”(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第56页) Logos的原意是“说话”、“话语”、“表述”、“语言”,引申义为“尺度”、“分寸”、“规律”、“法则”。关键是:Logos不能由感性识得,只能靠理性来认识,而理性只能凭借语言加以把握。 (c)“存在”这是巴门尼德提出来的概念(虽然赫拉克利特己使用过“存在” 一词)。巴门尼德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物,而埃利亚派的兴起标志着从本原论向本体论的过渡。 巴门尼德依照Logos思路提出两个重要命题: “存在存在着,非存在不存在”。 “能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存在”。 以此为据,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意见”的区分,为哲学反思奠定了“语言(话语)一思想(心灵)一实在(存在)”的平台,开创了基于Logos的概念分析和理性论证方法。 (d)“努斯”(Nous)这是阿那克萨戈拉为解答事物变化的动因问题而提出的概念。“Nous”的原意是“灵魂”、“心灵”,引申为“理性”、“意志”、“目的性”。 注意:Logos和Nous都可以译成“理性”,但来源和含义均不同。我们己知,Logos来源于“话语”,而Nous来源于“心灵”。Logos 是规范性的、逻辑性的“理性”,而Nous是能动性的、超越性的“理性”。可以说,二者共同为我们理解语言(话语)一思想(心灵)一实在(存在)的语义关系奠定了理智基础。 (2)精神哲学时期:“理念/理型”(Idea, eidos)、“实体/本体”

《独步天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独步天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天下体系读书笔记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 制度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一、出处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二、《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研究论述 赵汀阳,广东汕头人,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重要研究政治哲学,伦理学和存在论。著有《论可能生活》、《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学》、《每个人的政治》、《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等。 ------关于《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主要 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赵汀阳的《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主 要内容; 二是其他学者对于赵汀阳这本书做的相干评价,也便是参考阅读文章。本书的 第一大部分作者主要从导论、上篇和下篇来论述本身的看法。首先,导论部分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的世界观”讲起。作者以“重思中国”或者“重构中国”的意义、分析框

架和方法论和天下理论的政治题目,三方面逐步从思考“重构中国”的意义的小点开始慢慢过渡到如何思考天下体系的题目上来。其次,上篇以“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为大标题开始讲起,作者阐述了“帝国”与“天下”是不克不及苟同的,作者要讲的“天下体系”是以天下为观点的,而“帝国”只是基于民族国度的层面讲起的。接着作者先从“天下”理念为第一小标题,以饱满的或完备的世界概念、天下体系:世界尺度和永恒尺度、“无外”原则、分析单位及其后果制度最大化问题以及作为完成式和作为使命的世界、不完美的帝国实践和“礼不往教”原则的七个小点开始讲起。 第二部分以天下理论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为小标题,分为联合国模式、现代游戏和遗弃天下三部门。最后以结论:世界还不存在为标题举行论述,从罗马模式、大英帝国模式、全球化帝国主义就是美帝国主义模式和天下模式四方面论述。最后,下篇“天下”概念与世界制度的哲学分析也是以世界仍然是一个非世界、天下观点与世界尺度、政治知识的理由、以天下为核心概念的世界政治哲学框架和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五方面举行的叙述。 本书的相关阅读是对于作者天下体系看法的一些争论见解,可谓是本书内容不同于别的书的一大特色亮点。其中包含了美英法意和我国各学者的差别看法,内容也是值得一看。 三、分析与评价 ------天下体系对解决全球问题的参考 我们知道在理论框架层面,中国是按照“天下---国---家”的排序来思索政治题目的。而对于西方国家在他们的政治级别中就没有“天下”这一词,国家(民族)是最大的政治单元了。

华中科技大学公选课指南_HUSTER

华科公选课指南 艺术体育类 课程点名否结业方式备注 声乐入门不点名唱歌简单无论唱歌好听与否绝对能过中外名乐欣赏不点名交论文好过有意思很享受桥牌入门点名考试(开卷)平常要抄笔记 篮球裁判点名开卷考试边抄边过还有科比视频看运动损伤很少点闭卷考绝对能过 影视美学导论点名交论文老师不错经常看电影 歌剧欣赏点名交论文一般每节课看歌剧西洋歌剧不点名交论文关灯上课有情调 外国戏剧艺术欣赏点名考试授课方式好 DV制作抽点考试(很简单)老师好内容充实有益 音乐与电影有时点交论文内容比较有趣下课早 民族器乐欣赏点名交论文感觉还行还有艺术团的表演陶艺制作点名考试简单(手工制作)普遍反映有趣 钢笔画不点名平时画的作品给的分比较高不是很有趣 钢琴(初级)交论文完全是理论课没有实践感觉一般 不过有艺术团表演 芭蕾简史与赏析点名考试感觉一般 中国戏曲欣赏每次都点交论文去的人少 中国书法不点名三次课堂作业老师比较偏激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点名交论文还可以 足球点名交论文不错 节奏世界点名唱一段好过 中华传统养生点名交论文内容丰富有益 PS:南利华老师的课普遍反映很好总之音乐类的都比较好过,基本都是写论文 语言文化类 课程点名否结业方式备注 英汉互译点名闭卷考试内容较难,有一次课堂作业打分较低 英语修辞与鉴赏点名交作业内容不错只要去上课就能过 英国文化赏析不点名开卷考试上课有时有小测试考试易过 英诗赏析抽点背一首诗课堂交作业易过 英国文化简介有时点论文(现场考)还不错好过 英译中国文化点名考试好过不是很有趣 英文漫谈中国文化经常点闭卷考试内容丰富东边上课 欧洲文化概论抽点交论文好过内容有趣 人类文化学不点名开卷考试考试比较难分也打的低比较有趣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原著不点名开卷考试考试简单老师很好对个人启发大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不点名开卷考试老师思想较偏激关灯上课内容有趣 要买老师的书才好拿高分(刘克明太挫了!) 现代化批判不点名闭卷考试思想深刻值得一听

王德峰《哲学导论》读书笔记一

王德峰《哲学导论》读书笔记一 长时间以来看了不少哲学的入门读物,导论概说的好几种,却没有真正的触动,或者是没有足够的耐心读下去。最近很偶然的看了几讲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哲学导论"的视频,透过模糊不清的影像却被深深地吸引,其人有一种思想者的态度,又颇具为人师者的激情,于是下载了音频装在mp3里来来回回地听,开启与共鸣随处可见,逼迫你要付诸于文字,妄想雕刻深度描摹线索。很自然的就找到了他这本2000年出的教材,三百来页并不算厚重,却没有因其为导论而于精微处敷衍了事,也没有因其为教材而板起面孔一本正经,不仅拥有哲学的质地,更点明了教者的理路。和丹皮尔的《科学史》同时阅读,很多遮蔽物渐渐去除了。 王德峰《哲学导论》读书笔记之一 一、哲学:人类文明精神的精华 1.哲学的定义问题 和许多的哲学导论、哲学史一样,王德峰教授也是一上来就不得不谈这个问题,可贵的是他充分地表明了定义本身的难度和可能性,一方面并不存在超越一切门派和时代的"一般哲学",另一方面哲学又确实存在独特的精神疆域。 哲学就是"爱智慧"似乎是这一难解问题的标准答案,但王教授并未止于此,而是很自然的探讨何为智慧,且从何处求的,这就引出了智慧和知识的分别;哲学和科学、艺术、宗教的分别,同时间接地划分了哲学的疆域。 从西方的角度来看,哲学和科学同为理性的产物,只是运用的方式不同。科学运用理性于具体的经验对象,而经验又来源于人性活动,哲学的区别在于直接将理性运用于人性活动或人类文明本身,也可称之为对认得文化创造力的反思。文化创造力的理性与非理性成份概言之可称为"精神",哲学就是对这种精神的反思,同时也是精神。哲学活动就是寻求精神之达到自觉。 相较于科学的"经验之思"(即人性质素),精神的自觉在于对人性质素的关照,并因其达成的途径和方式不同有三种基本形态:艺术--"感性直观的思";宗教--"超越表象的思";哲学--"纯粹的思"。所谓"纯粹的思"是对"经验之思"作彻底的思,以达成人的自我认识。这是东西方哲学源头共同的根本主题。

最新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员工职业道德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近期,行里组织合规学习,在学习活动期间,我对平时在工作中实际情况,对职业道德诚信、合规操作意识和监督防范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现就此学习活动的心得总结出几点体会,也是我对此次教育学习活动的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中奉献,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中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从小的方面讲,比如我行,每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都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也是我行存在和发展的必需。要发展,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金融业中不断强大,立于不败之地,没有我们每一位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作为邮储银行筑路人,为了我行的前途,为了我行的荣誉,做一名爱岗敬业的人,是职业道德对我们最引为用以规范行为品质,评价善恶的行为规则。 作为一个金融单位的职工更应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讲求道与德,如果路走得不对就会犯错误,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德,就难于为人民服务,就谈不上自己的事业,也就没有单位事业的兴旺,就没有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人身存在的社会价值。我现在正在从事邮储银行工作,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唯一的职业,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这项职业,也一直热爱这个职业,对我行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一直是爱岗敬业的。只有爱岗敬业才是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具体体现。讲求职业道德还必须诚实守信,所谓诚实就是忠心耿耿,忠诚老实。所谓守信就是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所以通过对这次的学习,使我更深地了解到作为一个邮储银行筑路人的根本、为人、言行和责任,就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时刻按照职业规范去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合规操作意识。“没有规矩何成方圆”,身为网点一线员工,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加强柜面营销和柜台服务,是我们临柜人员最为实际的工作任务。作为临柜人员,我深知临柜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顾客直接了解我行窗口,起着沟通顾客与银行的桥梁作用。因此,在临柜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要做一个“有心人”。虚心学习业务,用心锻炼技能,耐心办理业务,热心对待客户。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优质服务才能为我行争取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我们每天面对形形色色不同层次的客户和形形色色事物,更加要求我们一线员工有高度的思想觉悟。 加强合规操作意识,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有时,总是觉得有的规章制度在束缚着我们业务的办理,在制约着我们的业务发展,细细想来,其实不然,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产物,而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