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统计学练习题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 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C该市所有自行车 D 该市每一辆自行车3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普查4 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A 66.97%B 105.03%C 93.14%D 92.78%5 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6、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A人口出生率 B 产值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 D 工农业产值比7、某市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某一种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A 17.6%B 85%C 115%D 117.6%8、时间数列的项数是9,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个。
A 8B 9C 10D 79、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10、由省及省以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和协调的统计调查方案是()A国家统计报表制度B部门统计表制度C地方统计报表制度D人口普查11、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A 3个大类 6个中类 C 6个大类,6个中类B 3个大类 16个中类 D 6个大类,16个中类12、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A 重点调查B 全面调查C 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13、对房地产业总产出进行核算,应属于哪类核算单位进行核算()A 建筑业B 工业C 盈利性服务业D 非盈利性服务业14、能源消费量的统计核算原则为()A 谁购进谁统计B 谁消费谁统计C 谁管理谁统计D 谁加工谁统计15、下列项目属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的是()A 专利权B 商誉C 非专利技术D 土地使用权16、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是()A 社会经济现象B 劳动工资C 劳动经济现象D 劳动力资源配置17、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对象是()A 基本建设项目B 企业事业单位C 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D 主题工程1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2010统计学课后练习答案1-9[1]
![2010统计学课后练习答案1-9[1]](https://img.taocdn.com/s3/m/1794b33610661ed9ad51f3be.png)
课后练习1答案一、判断对错FFTFT,FTFTF二、单项选择题DBBAB,CBDDC三、多项选择题ABD, ACD, BCE,BE,ACE,CDE,BD,ABCD,ABCD,ABCE四、填空题1、质与量,数量方面;2、政治算术;3、凯特勒,概率论,自然现象,社会经济;4、变量,变量值,标志值;5、第一个工业企业;6、指标数值;7、可量性,综合性;8、每一台机床;9、无限总体,有限总体;10、方法论课后练习2答案一、判断对错FFTFF,TFTFF二、单项选择题BBDBB,DBBBC三、多项选择题BDE,ABCE,AB,CE,BCD,ABDE,CDE,CD,ACD,BDE四、填空题1、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确定重点单位;2、准确,及时,完整,调查项目;3、表头,表体,表脚;4、调查单位;5、该市全民工业企业全部设备,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工业企业;6、有意识,随机;7、组织形式,8、有意识,随机;9、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10、确定调查任务和目的课后练习3答案一、判断对错FFTFT,FTFTT二、单项选择题BBCBC ,DCCBC三、多项选择题BCDE ,CDE ,ADE ,AB ,BCE ,ABCD ,BCD ,ABC ,ABCE ,BDE四、填空题1、统计整理,统计调查,统计分析;2、原始资料,次级资料,原始资料;3、确定分组标志,划分分组界限,变量数列;4、组距,组限;5、主词,宾词;6、复合分组;7、重叠;8、次数分布;9、变量数列;10、钟型分布,U 型分布,J 型分布。
课后练习4答案一、判断对错FFFTF ,TTTFT二、单项选择题DCCCC ,BDAAC三、多项选择题ABC ,ABCD ,ABCDE ,ABDE ,BE ,AD ,CD ,BCDE ,BDE ,ACDE四、填空题1、有限总体,同质性,实物指标;2、强度相对数;3、强弱程度;4、累积法,水平法;5、相对数,平均数;6、不同性质,全部数值;7、总体现象;8、愈大;9、计划相对数;10、较大课后练习5答案一、判断对错TFFTF ,FFTTF二、单项选择题BACDB ,CBDCC三、多项选择题ABC ,BCE ,ABD ,AC ,ADE ,ABCE ,BCDE ,ADE ,BD ,ABE四、填空题1、平均数,权衡轻重;2、绝对数,相对数,f xf x ∑∑=, f f x x ∑∑= ;3、均匀,近似值;4、中间位置,最多;5、离散程度,水平;6、不变;7、反比,越大,越小,越小,越大;8、P (1-P ),、在数上不合理;10、取绝对值课后练习6答案一、判断对错TFTFT,FFFTT二、单项选择题CCACB,DADCA三、多项选择题ABC,AB,ABCDE,ABCDE,CE,ABCDE,ACE,BC,ACBD,ADE四、填空题1、随机,样本,总体;2、偶然,样本;3、提高,降低;4、样本容量,抽样方法;5、一致性,有效性,无偏性;6、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7、一半;8、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9、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10、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
医学统计学总复习练习题(2010.11)

医学统计学总复习练习题(2010.11)⼀、最佳选择题1.卫⽣统计⼯作的步骤为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4.抽样误差是指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的差别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描述⼀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差7.⽤均数与标准差可全⾯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任何分布8.⽐较⾝⾼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宜采⽤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E.样本与总体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A.算术均数=⼏何均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C.⼏何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何均数=中位数E.以上都没有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A.µ+1.96σB.µ-1.96σC.µ+2.58σD.µ+1.64σE.µ-2.58σ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A.????x?????? B. C. D. E. ss?s?13.某种⼈群(如成年男⼦)的某个⽣理指标(如收缩压)或⽣化指标(如⾎糖⽔平)的正常值范围⼀般指A.该指标在所有⼈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部分正常⼈中的波动范围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个⼈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14.下列哪⼀变量服从t分布 A. ??x????x???B. ?C. ?D.s E.s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A.?B.1-?C.?D.1-?E.估计误差的⾃由度17.下⾯哪⼀指标较⼩时可说明⽤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E.四分位数间距18.两样本⽐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型错误越⼤19.两样本⽐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准,哪⼀个的第⼆类错误最⼩A.?=0.05 B.?=0.01 C.?=0.10D.?=0.20E.?=0.0220.当样本含量n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准得到的检验效能最⾼A.?=0.01B.?=0.10C.?=0.05D.?=0.20E.?=0.0221.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的关系为A. P值越⼤,?值就越⼤B. P值越⼤,?值就越⼩C. P值和?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值和?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P值的⼤⼩与?值的⼤⼩⽆关22.假设检验中的第⼆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的H0B.不拒绝实际上成⽴的H0C.拒绝了实际上成⽴的H1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的H0E.拒绝H0时所犯的错误23.⽅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A. 测量误差B. 个体差异C.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D. 抽样误差E. 系统误差24.⽅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A. 随机误差B. 处理因素的作⽤C. 抽样误差D. 测量误差E. 个体差异25.多组均数的两两⽐较中,若不⽤q检验⽽⽤t检验,则A. 结果更合理B. 结果会⼀样C. 会把⼀些⽆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D. 会把⼀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差别的概率加⼤E. 以上都不对26.说明某现象发⽣强度的指标为A.构成⽐B.相对⽐C.定基⽐D.环⽐E. 率27.对计数资料进⾏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A.平均数B.相对数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28.构成⽐⽤来反映A.某现象发⽣的强度B.表⽰两个同类指标的⽐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重D.表⽰某⼀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A与C都对29. 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的两样本率分别为p1和p2,则其合并平均率pc为A. p1+p2B. (p1+p2)/2C. p1?p2D. n1p1?n2p2 n1?n2E. (n1?1)p1?(n2?1)p2 n1?n2?230.下列哪⼀指标为相对⽐A. 中位数B. ⼏何均数C. 均数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3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为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C.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00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00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10032.SMR表⽰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B.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C.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D.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E.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33.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的是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差别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34.⽤正态近似法进⾏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A. n⾜够⼤B. p或(1-p)不太⼩C. np或n(1-p)均⼤于5D. 以上均要求E. 以上均不要求35.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0.05,则A. 两样本率相差很⼤B. 两总体率相差很⼤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E. 其中⼀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36.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同时⽤u检验和?2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u与?2的关系为A. u值较?2值准确B. ?2值较u值准确C. u=?2D. u=?2E. ?2=37.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A与T表⽰,其基本公式与专⽤公式求?2的条件为A. A≥5B. T≥5C. A≥5 且 T≥5D. A≥5 且n≥40E. T≥5 且n≥40238.三个样本率⽐较得到?2>?0.01(2),可以为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39.四格表?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条件为A. n>40 且T>5B. n<40 且T>5C. n>40 且 1<T<5D. n<40 且1<T<5E. n>40 且T<140.下述哪项不是⾮参数统计的优点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B.简便、易掌握C.适⽤于等级资料D.检验效能⾼于参数检验E.适⽤于未知分布型资料41.秩和检验和t检验相⽐,其优点是A. 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D.抽样误差⼩E.第⼆类错误概率⼩42.等级资料⽐较宜⽤A. t检验B. u检验C.秩和检验D. ?2检验E. F检验43.作两均数⽐较,已知n1、n2均⼩于30,总体⽅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态,宜⽤A. t检验B. u检验C.秩和检验D. F检验E.?2检验44.从⽂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较的四格表资料,其?2检验结果为:甲⽂2?2??0.01(1),⼄⽂?2??0.05(1),可认为A.两⽂结果有⽭盾B.两⽂结果基本⼀致C.甲⽂结果更可信D.⼄⽂结果更可信E.甲⽂说明总体间的差别更⼤45.欲⽐较某地区1980年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发展速度,宜绘制A.普通线图B.直⽅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46.拟以图⽰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宜采⽤A.普通线图B.直⽅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47.调查某地⾼⾎压患者情况,以舒张压≥90mmHg为⾼⾎压,结果在1000⼈中有10名⾼⾎压患者,99名⾮⾼⾎压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多项分类资料D.等级资料E.既是计量资料⼜是分类资料48. 某医师检测了60例链球菌咽炎患者的潜伏期,结果如下。
2010年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及答案

二○一○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工作中紧密衔接的两个环节是统计调查和()。
A.统计监督B.统计方法C.统计分析D.统计分类2.统计资料的具体形式不可能是()。
A.存储在U盘上的统计报告B.《中国统计年鉴》C.统计调查表D.统计分析软件3.对于抽样调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全面调查B.是一种非全面调查C.对研究对象作出估计D.对研究对象作出推断4.2010年我国即将进行()。
A.工业普查B.人口普查C.农业普查D.经济普查5.国家统计调查项目中不包括()。
A.人口变动调查B.城乡住户调查C.海洋污染调查D.R&D清查6.下列关于统计标准化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规范统计秩序B.提供统计数据可比性C.主要应用于数据采集阶段D.为统计指标分组提供依据7.下列有关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人单位隶属产业活动单位B.产业活动单位隶属法人单位C.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对等D.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8.我国从省、地、县、乡一直到村民委员会的统计区划代码一共由()位数字组成。
A.15 B.12 C.9 D.69.我国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我国经济活动划分为()个大类。
A.14 B.95 C.20 D.100 10.下列行业属于笫二产业的是()。
A.畜牧业B.煤气公司C.银行D.医院11.第三产业应包括()。
A.林业B.电力部门C.煤矿D.电信部门12.统计上的城乡划分是以()为基本单位。
A.县级市B.市辖区C.村、居委会D.街道13.统计上划分大型工业企业规定的销售额是()。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第四章----第一部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4.1:(1)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5%,比上年增长7%,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2)单位产品成本上年为420元,计划规定今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今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字和实际数字,并计算出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3)按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1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4.2:某市三个企业某年的下半年产值及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要求:[1]试计算并填写上表空栏,并分别说明(3)、(5)、(6)、(7)是何种相对数;[2]丙企业若能完成计划,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说明该市三个企业将超额完成计划多少?4.3:我国2008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自行设计表格:(1)计算各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2)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上年对比的增长率;(3)简要说明我国经济变动情况。
4.4:某公司下属四个企业的有关销售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1)完成上述表格中空栏数据的计算;(2)若A能完成计划,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3)若每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都达到B企业的水平,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第四章-----第二部分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4.5: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产值资料如下: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
(2)如果在上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而是实际产值,试计算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4.6:已知某厂三个车间生产不同的产品,其废品率、产量和工时资料如下:计算:(1)三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2)假定三个车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但独立完成,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3)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某一产品,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
浙江省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概论试题

浙江省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508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2.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4.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5.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08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6.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 )A.意义有本质的不同B.适用条件不同C.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反映了变异程度的不同7.已知某工业企业2006年的工业增加值为2000万元,2008年减少为1800万元,这几年间的物价总水平下降了6%,那么该企业的产品产量指数大致是( )A.106.0%B.104.8%C.95.7%D.84.9%8.登记性误差( )A.只在全面调查中产生B.只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生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累计增长量(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医学统计(2010自考 附答案A4)

卫生统计学试卷(2010年07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总体与样本 B.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C.统计量与参数 D.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2.描述同性别、同年龄女大学生体重集中位置的指标最好选用()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C.中位数 D.百分位数3.正态分布曲线下(μ-1.96σ,μ+1.96σ)的范围内的面积为()A.90.0% B.92.5%C.95.0% D.97.5%4.假设检验时,若期望尽量降低I型错误,检验水准最好取()A.α=0.01 B.α=0.02C.α=0.05 D.α=0.105.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A.率 B.构成比C.发病率 D.相对比6.两样本均数比较时,按α=0.05水准,尚不能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异,此时若推断有错,其犯错的概率为()A.大于0.05 B.小于0.05C.等于0.05 D.β,而β未知7.某研究者在3种不同温度下分别独立地重复25次试验,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数据75个,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进行处理,其组间自由度为()A.74 B.48C.24 D.28.假设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mmHg,后者反映的是()A.个体变异的大小 B.抽样误差的大小C.系统误差的大小 D.总体的平均水平9.同一资料进行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分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0时,则r=0 B.|r|>0时,则b>0C.r<0时,则b>0, D.r<0时,则b<010.某县有3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有80%,现欲对农村妇女的计划生育措施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A.该县所有的农村妇女 B.该县所有的育龄期妇女C.该县所有的已婚妇女 D.该县所有已婚育龄期农村女11.下列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正态分布可表示为N(0,1) B.标准正态分布就是t分布C.标准正态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D.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是唯一的12.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A.正差值秩和小于负差值秩和 B.总的秩和等于零C.正差值秩和与负差值秩和相等 D.正差值秩和大于负差值秩和13.方差分析中,当P<0.05(α检验水准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拒绝H0,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B.拒绝H0,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C.拒绝H0,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D.拒绝H0,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14.下列关于样本含量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样本例数B.以实际可以收集的样本例数为准C.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最大样本例数D.样本含量越大越好15.直线回归分析中,最小二乘法原理是指各观测点()A.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B.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C.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距直线的纵向距离之和最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0年高级统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高级统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2010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1.本试卷有两部分,共10道题,满分150分。
2.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务必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3.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首页的准考证号;答题以及需要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码的地方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第一部分必答题第一题(10分)今年我国将进行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
请问,人口普查对象有哪些法定义务?对人口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答案解析】人口普查对象应当按时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如实回答相关问题,不得隐瞒有关情况,不得提供虚假信息,不得拒绝或者阻碍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普查对象拒绝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或者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人口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人口普查对象阻碍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题(10分)中新网×月×日电: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 8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
请问上述文字中“7.7%”是发展速度还是增长速度?是同比还是环比?说说你对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同比和环比概念的理解。
【答案解析】是增长速度,是同比,统计指标按其具体内容、实际作用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同比实际上就是指定年度间具体时期的指标数据比例,比如今年3月份某统计指标的值是110亿元,而去年3月份该指标的值是100亿元,那么该指标今年同比去年增长了(110-100)/100 x100% = 10%,这是同比增长速度。
也有110/100 x 100% = 110%,这是同比发展速度。
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期末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30267855654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
A 、 5B 、 45C 、 56.5D 、7.52、4不是一组观测值:2、4、5、2、4、6、4的(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3、连续变量数列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8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775,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850B 、887.5C 、800D 、825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7.5平方米和18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2.8平方米和6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A 、城市大B 、乡村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二者不能比较5、在简单重置抽样条件下,当允许误差E=5时,抽样单位数为n = 320;若其它条件不便,当E=20时,抽样单位数将是( )A 、80B 、40C 、25D 、206、关于估计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估计量是样本的函数B 、估计同一参数可以用多个不同的估计量C 、估计量是随机变量D 、估计量可包含未知总体参数7、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A 、误差范围越大B 、精确度越高C 、置信区间越小D 、可靠程度越低8、按设计标准,某自动食品包装机所包装食品的平均每袋重量应为500克。
若要检验该机实际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应该采用( )A 、左侧检验B 、右侧检验C 、双侧检验D 、左侧或右侧检验9、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在样本量一定的条件下,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小,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就会( )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不确定10、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
A 、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和211、用q 表示销售量、p 表示价格。
按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使用帕氏公式计算价格指数),反映因价格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的计算公式是( )A 、0001p q p q -B 、1001p q p q -C 、0111p q p q -D 、0010p q p q -12、从含有N 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 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 )A、一半B、一倍C、三倍D、四倍14、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的总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15、假定某人5个月的收入分别是1800元、1840元、1840元、1840元、8800元,反映其月收入一般水平应该采用()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调和平均数16、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标准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17、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正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均值D、中位数>均值>众数18、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9、在重置抽样的条件下,要使边际误差减少2/3,则样本单位数要()A、增加9倍B、扩大到原来的9倍C、增加4/9倍D、扩大到原来的4/9倍20、已知某产品使用寿命X服从正态分布,要求平均使用寿命不低于1000小时,现从一批这种产品中随机抽出35只,测得平均寿命为950小时,样本方差为100小时,则可用以下那种方法检验这批产品是否合格A、Z—检验法B、t—检验法—检验法C、F—检验法D、221、某校有学生8000人,随机抽查100人,其中有20人对学校管理有意见,则该校学生中对学校管理有意见的人数的点估计值为()A、20%B、20C、100D、160022、设总体均值为100,总体方差为25,在大样本情况下,无论总体的分布形式如何,样本平均数的分布都服从或近似服从趋近于()A、N(100,25)B、N(100,5/n)C、N(100/n,25)D、N(100,25/n)22、当样本统计量的观测值没有落入原假设的拒绝域时,表示()A、可以放心地接受原假设B、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C、可以接受备择假设D、备择假设是错误的23、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样本量,检验结论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会()A、都减小B、都增大C、都不变D、一个增大一个减小24、某地区的生产总值2010年比2004年增长了60%,则该时期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 、5%60B 、6%60C 、1%1605-D 、1%1606-25、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在计算时所采用的权数变量的时期,应该是分别固定在( )A 、任意的特定时期B 、基期和报告期C 、报告期和基期D 、依问题不同而定,无规律二、多项选择1、欲了解某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 )A 、 该地所有高等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是总体B 、 该地所有的高等学校是总体C 、 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每一科研项目是总体单位D 、 该地每一所高等学校是总体单位E 、 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科研人员是总体2、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 )A 、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B 、平均发展速度C 、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D 、平均劳动生产率E 、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抽样估计的置信度(1-α)越大,则( )A 、允许误差范围越大B 、允许误差范围越小C 、抽样估计的精度越高D 、抽样估计的精度越低E 、抽样估计的可靠性越高4、在假设检验中,α与β的关系是( )。
A 、α和β绝对不可能同时减少B 、只能控制α,不能控制βC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减少βD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增大βE 、增大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少α和β5、下列说法那些是正确的?( )A 、应该用均值来分析和描述地区间工资水平B 、宜用众数来描述流行的服装颜色C 、考试成绩中位数的含义是有一半考生的成绩不超过此数D 、在数据组高度偏态时,宜用中位数而不是用众数来作为集中趋势度量E 、一般常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年平均增长率6、确定样本容量时,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A 、总体各单位数值的差异程度B 、样本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C 、抽样方法和抽样组织形式D 、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E 、允许误差7、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作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 )A 、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B 、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C 、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αD 、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βE 、在H 0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8、用样本比例来推断总体比例时,至少要满足下列哪些条件才能认为样本比例近似于正态分布( )A 、np <5B 、np >5C 、n (1–p )>5D 、p >1%E 、n >309、增长速度和发展速度的关系( )。
A 、定基增长速度=各环节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C 、定基发展速度=各环节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 、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E 、定基增长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10、合理或优良的抽样估计,要求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应该满足如下标准;即( )A 、无偏性B 、代表性C 、一致性D 、时间性E 、有效性11、在回归分析中,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必须是( )A 、一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B 、均为随机变量C 、对等关系D 、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可控变量E 、不对等关系12、指出下列表述哪些肯定是错误的( )A 、1.1,3.1100ˆ-=--=r x yB 、8.0,5.2304ˆ=+-=r x yC 、6.0,5180ˆ=-=r x yD 、8.0,5.2304ˆ=--=r x yE 、6.0,5180ˆ=+-=r x y13、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居民平均收入(万元)与某种产品销售量(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 y6820ˆ-=,这意味着( ) A 、 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负相关B 、 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正相关C 、 居民平均收入为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为814台D 、 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增加6台E 、 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减少6台三、判断题1、 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既可测定直线关系,也可测定曲线关系。
2、计算拉氏销售量总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是基期的销售价格。
3、统计要说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必须要先搜集该总体中的全部个体的数据。
4、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5、某厂第一季度各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01人、210人和204人,则该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职工人数为:(201+210+204)/3=205(人)。
6、某企业各季度销售额和利润资料如下:则年平均利润率为(30%+32%+35%+36%)/4=33.25%。
7、所谓无偏估计就是指大样本情况下样本估计指应等于被估计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8、有位研究者猜测,某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中女孩数是男孩数的3倍以上(即男孩数不足女孩数的1/3)。
为了对他的这一猜测进行检验,拟随机抽取50个失学儿童构成样本。
那么原假设可以设为:H0:P≤1/3。
9、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在假设检验中,人们更关注小概率事件是否发生,而区间估计立足于大概率进行推断。
四、简答题1、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
(1)众数=中位数=均值时,次数分配和统计分布呈对称分布。
(2)众数﹤中位数﹤均值时,次数分配和统计分布右偏。
(3)众数﹥中位数﹥均值时,次数分配和统计分布左偏。
2、简述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区别。
(1)分层抽样是指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划分为若干层,然后从各个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
整群抽样指的是调查时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调查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进而对抽取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个体单位进行调查或观察。
(2)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应使层内各单位的差异尽可能小,而使层与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各层的划分可根据研究者的判断或研究的需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