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意外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事故案例贵阳市建工局一公司爆破工程事故

事故案例贵阳市建工局一公司爆破工程事故

事故案例贵阳市建工局一公司爆破工程事故一、事放概况及经过1958年5月29日19时45分,贵阳市建筑工程局第一公司爆破工程时发生误爆,造成炸死炸伤241人的特别重大惨案,其中炸死10人,重伤19人,轻伤212人。

第一建筑公司六队修建的交通修配厂橡胶分厂,施工现场有一座高6.2米、宽19术、长18米的水成岩小石山,影响主厂房施工,他们用“中型洞室药包法”把山炸掉。

确定爆破时人员须撤离500米以内的警戒区、以升红旗为点炮,以降旗为撤除警戒。

装硝铵炸药200千克,黑火药150千克,装炮时用手电照明,设置三个爆破点,采用导火索经左、右道和主洞室右下方合并拉出洞口,共合并为15根导火索,但由于施放的三个药包的位置与洞口距离各异,致导火索露出洞口的长短不一样长,导致炸药包不能同时爆炸。

5月29日18时59分由工长唐某点地,19时17分第一炮响。

经约5分钟,爆破工和工地领导干部误认为三个爆炸点已同时爆炸,即进入爆破现场观察爆破效果。

但对三个药包是否全部爆炸未作检查,观看爆炸的工人、农民及家属,见爆破人员已进人现场,就陆续拥入现场,部分工人准备清理现场,在距第一炮响16分时,突然响了第二炮,造成当场伤亡241人的惨祸。

二、事故原因分析1.这次爆破明显违反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中规定放炮后要经过20分钟后,才可以进入现场检查。

这次炮仅响5分钟,警戒红旗还没降下来,爆破人员就违章进入了现场。

2.这次爆破准备工作十分不认真,现场没有组织指挥,响了第一炮后仅7分钟就降下红旗,撤了警戒,这是造成事故扩大伤亡的主要原因。

3.从技术方面分析,由于黑火药和硝铵炸药性质不同,不应混装,且在起爆方法上未采用电起爆也是错误的。

同时使用爆破器材缺乏试验制度,如对引线的燃速和引线并连一起是否产生短路,三个药包能否同时爆炸,均作了错误的判断,导致“炮声一响就万事大吉”的麻痹思想,使安全措施处于毫无准备的状态,实属盲目瞎干。

事故案例分析-爆破工

事故案例分析-爆破工

设备故障事故
事故概述
在执行爆破作业时,设备故障导致爆破未达到预期效果,进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事故原因
设备运维不及时,未按照操作手册要求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教训和建议
完善设备运维和维护制度,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培训。
人为操作失误事故
事故概述
事故原因
操作员在执行工作过程中,因为 疏忽大意,误操作导致爆破不当、 过度,进而造成一定的物质损失。
事故例分析-爆破工
作为爆破工,工作职责包括方案设计、现场指挥以及安全防范。
误爆事故
1
事故概述
在爆破准备过程中,由于某资料文件未
事故原因
2
及时更新,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从 而导致误爆事故的发生。
资料管理不到位,未及时更新设备操作
手册,操作员没有浏览操作手册。
3
教训和建议
完善资料管理并对操作员进行操作手册 的重点知识进行再培训,强化设备操作 标准化流程。
技术方案
1. 准备阶段保证设计施工 准确性
2. 严格控制爆破质量,加 强监管管控
设备管理
1. 制定设备管理计划,强 化设备监管
2. 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人员素质
1. 落实车间人员素质培训机制 2. 加强安全意识,做好安
全防护工作
总结和建议
1 总结
爆破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危险性,要科学规范 进行。针后以往事故案例及原因进行反思, 归纳出突显问题。
2 建议
落实安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流程,精细化 管理体系,强化岗位动态事故预防措施。减 少人为失误,保障生产任务与施工安全。
操作员操作不规范,质量意识淡 漠,对工作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 识。

爆破事故案例评析3次

爆破事故案例评析3次
六、杂散电流引爆雷管造成的爆破事故
【案例】
某煤矿爆破事故
(一)事故概况
该矿有采矿许可证(属一证多井矿井)。事故发生在碉口简易工棚内。该工棚面积8m',用玻纤瓦、竹片搭盖,内有220V电压照明线、电灯和简易的220V的8~12V充电架等设施。
当日8时,该碉两人上班,在掘进工作面打完8个炮眼后(眼深0,8m),工作面师傅派廖某到560m水平碉领用爆破材料。廖某领了硝镀岩石炸药1包(3k9,20筒)、电雷管8发(二段雷管3发,三段雷管3发,四段雷管2发)后,回到520m水平碉自己居住的简易工棚内装引药。工棚外的炊事员突然听到一声爆炸声,发现工棚被炸毁,照明线炸断落地,充电架炸坏,手被炸断和脸部受伤的廖某倒在地上。碉主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并向煤管站有关部门汇报,同时将廖某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七章严重三违爆破事故案例评析
授课专业、
班级
爆破工(复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爆破事故及事故产生的原因
能力目标
使学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
使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年执行操作规程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爆破事故及事故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爆破事故及事故产生的原因
课型
新授理论课。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该班副组长违章作业,直接用手镐刨瞎炮。
2·间接原因
雷管本身质量不好或连线不良,造成瞎炮。
[案例二]
某矿打透瞎炮眼的爆破事故
(一)事故概况
某乡镇矿掘进队,在夜班放完炮后检查发现一个底眼是瞎炮,当班班长安排一名打眼工用电煤钻重新打眼处理。在处理时,由于打的新眼与老眼的距离只有o·lm,而且不与老眼平行,以致打透了老眼,钎子打到瞎炮上,引起火药爆炸,打眼工当场死亡。

拆除爆破安全事故案例课件分析(ppt37张)

拆除爆破安全事故案例课件分析(ppt37张)

• 这次爆破失败,暴露出一些建筑行业不 规范的问题。2001年10月,成立仅仅一 年半的青海协力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与西宁正华建设投资控股有限签定了爆 破拆除西宁市西关街7层高的住宅楼的合 同。此前,协力公司只爆破过两座锅炉 房的烟囱和一处景亭,没有爆破楼房的 经历。
• 第一个问题是超越资质爆破。协力爆破 公司是三级爆破企业,只具备三级爆破 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的协力公司,根据国 家建设部门有关规定,只能参与爆破拆 除5层以下的楼房。11月16日,在未对该 楼建筑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爆破方案严 重失误的情况下,协力公司拒绝了发包 方“先人工拆除两层,再爆破5层”的要 求,首次爆破后,大楼岿然不倒。
• 到了2日意外事情发生了。川投公司未报经 公安机关许可同意,擅自在控爆楼房内进行爆 破试验,爆破产生的飞石打碎了附近的部分居 民楼的玻璃,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恶劣影 响。
• 试爆意外发生后,川投公司有些紧张。为了确保 安全,该爆破公司研究决定:紧急给距离最近的 居民楼穿上“防弹衣”——用草垫把窗户遮掩, 并将居民全部撤离现场。
• 到了3日这天,警方同中科院成都分院保卫部 在控爆楼房周边设置了警戒线,确保周边群众安 全。但一声巨响,大楼仍屹立不倒。警方当即组 织警力,邀请爆破专家制定抢险方案,与中科院 成都分院一起开展抢险工作。武侯公安分局也组 织警力对危楼周边进行警戒。
• 其中还发生了惊险一幕,有两位公司的工作人 员,在不清楚现场具体情况时擅自进入现场,差 一点被落下的废墟砸到。
拆除爆破安全事故案例
• 一、2005年1月14日下午,四川宜宾市 拓展建设公司为宜宾市广播电视大学一 幢6层楼高的旧教学大楼实施定向爆破。 16时左右,在打孔过程中,该大楼西侧 面突然发生局部坍塌,垮塌面积约1800 平方米,正在现场作业11名施工人员不 幸被埋压在废墟中。

爆破事故案例

爆破事故案例

爆破事故案例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的工程活动,如果不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就可能发生事故。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起爆破事故案例,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某工地爆破事故。

某工地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由于施工单位对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一起严重的爆破事故。

事故发生时,施工单位未对爆破区域进行充分的警戒和隔离,也没有对周边人员进行有效的疏散和安全保护。

爆破作业人员在进行引爆前,未对爆破点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确认,致使爆破点周围存在未爆炸的炸药,最终导致了爆破事故的发生。

事故中,多名工人受伤,严重影响了工地的正常施工秩序,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案例二,某隧道爆破事故。

某隧道施工中,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爆破作业。

由于施工单位在爆破作业前未对隧道内部的岩石结构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也未对爆破参数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计算,导致了爆破作业的失控。

在爆破过程中,岩石崩塌导致了隧道内部的严重损坏,也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被迫停工整顿,重新进行隧道的修复和加固工作,给工程进度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以上两起爆破事故案例,都是由于施工单位在爆破作业中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需要引以为戒,加强对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爆破区域进行充分的警戒和隔离,对周边人员进行有效的疏散和安全保护。

爆破作业人员在进行引爆前,应当对爆破点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确认,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

同时,在爆破作业前,也要对爆破区域周边的建筑物和设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保护,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

总之,爆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活动,需要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爆破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爆破作业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案例)

爆破作业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案例)

爆破作业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案例)分析爆破作业事故及其预防措施(案例)2015年7月6日10时30分,岭官路改建工程二工区K530+121m涵洞处进行爆破作业,但未事先通知监理人员,导致爆破飞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以下是对这起事故的分析:一、事故情况分析1、事故经过在未通知监理人员的情况下,现场人员进行了违规爆破作业,导致蒙华铁路MHSS-5标段项目经理部二号混凝土拌和站厂区板房、动力电源线和其他财物被破坏。

此外,一只藏獒也因此死亡。

2、事故原因及性质直接原因是爆破作业时未按照要求进行覆盖和防护,只开凿了3个炮孔,而未减少装药量或在炮孔上方放置沙袋等防护物。

间接原因是二工区及所属施工队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违反了《爆破作业规程》及指挥部《爆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规定,未按照流程进行申报和审查批准,盲目实施爆破作业。

事故性质属于典型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3、处理建议建议对负有主体责任的二工区及其直接责任人、领导责任人等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以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事故防范措施1、爆破作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申报和审查批准。

在不具备爆破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禁止违规和非法爆破作业。

2、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保障过往车辆和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附:爆破作业事故现场情况照片图10张。

在涵洞硬基开挖爆破作业点及拌和站驻地板房区,由于爆破作业不当,导致许多严重后果。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板房和电源线都被飞石砸坏,甚至有一只藏獒因为被石头砸中而丧生。

这些照片揭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进行这样的爆破作业时,必须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正确的爆破技术、适当的爆破时间和地点,以及正确的安全设备和培训。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涵洞硬基开挖爆破作业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在进行这样的作业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工人和周围的人员。

这可能包括建造防护结构、限制进入区域的人员和车辆,以及确保所有人都受到适当的培训和指导。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本文档旨在通过分析5个矿山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1. 案例一:坍塌事故事故概述2019年某矿山在进行地下开采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导致5名矿工被困,最终2人遇难。

事故原因1. 地质条件复杂,未进行全面地质勘查。

2. 开采方案不合理,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3.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查,全面了解矿区地质条件。

2. 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3. 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2. 案例二:爆炸事故事故概述2020年某矿山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1. 爆破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质。

2. 爆破作业前未进行充分安全评估。

3. 爆炸物品管理不善,存在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1. 确保爆破作业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2. 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制定爆破作业方案。

3. 加强爆炸物品管理,确保储存、使用安全。

---3. 案例三:中毒事故事故概述2018年某矿山在进行井下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

事故原因1. 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2. 现场监测设备不足,未能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浓度异常。

3. 作业人员未配备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预防措施1. 优化井下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 增加现场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气体浓度。

3.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4. 案例四:物体打击事故事故概述2017年某矿山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1. 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2. 作业人员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监督。

预防措施1. 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龙首矿采矿四工区李某爆破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龙首矿采矿四工区李某爆破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龙首矿采矿四工区李某爆破伤害事故案例分析龙首矿采矿四工区李某爆破损害事故案例分析2022年11月2日18时50分,龙首矿采矿四工区李某(男,39岁)在爆破作业过程中,被误点着的炮爆破飞石击中身体,造成李某爆破损害。

一、事故经过2022年11月2日夜班,龙首矿采矿四工区采矿二班作业人员完成了1313分段716采场17分层W02#进路和联络道口炮眼的装药工作后,预备进展爆破作业。

当班班长李某安排戒备地点和实施戒备人员的工作,并安排劳务人员曹某处理掉李某截掉的100mm导火线切头,然后去715H采场放戒备。

岩爆工李某在班长李某的监护下,首先在716H采场分层联络道口进展了放炮作业,然后与班长到西2#进路去点炮。

此时,劳务人员曹某已经将西2#进路炮点着(曹某将班长李某安排自己处理的100mm导火线切头,误认为安排自己去西2#进路点炮)。

19时15分,当岩爆工李某来到西02#进路预备点炮时,发觉压顶及拉底炮导火线已经在燃烧,于是,李某就转身往外跑。

当岩爆工李某刚跑到分层道上盘西帮时炮响,被爆破飞石击伤,造成开放性腹腔脏器损伤、肝裂开。

二、事故缘由1、劳务人员曹某无爆破证私自点炮,严峻违章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缘由。

2、作业班长李某安排无爆破证的劳务人员曹某处理截下的100mm导火线,违章指挥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缘由。

3、岩爆工李某在放炮前切断100mm导火线,违反了原《龙首矿爆破安全治理规定》第五章第三十六条:导火线切头不大于5厘米的规定。

李某违章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缘由。

4、工区治理人员对职工安全训练不够,职工对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制度执行不力,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缘由。

三、防范措施1、组织工区全体职工仔细学习、落实《龙首矿爆破安全治理规定》和《龙首矿爆破戒备安全治理方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自我安全防范力量,严格根据安全操作规程进展作业,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破意外事故案例分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爆破意外事故案例分析 2008年5月31日14时50分左右,某市一采石厂在填装爆破炸药过程中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三人死亡二人重伤,其中二人当场死亡,一人因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其他二人全身炸伤面积80%致残。

一、事故经过
当日下午13时40分左右,该厂爆破员朱某和安全员贡某二人从爆炸物品临时存放点领取217公斤乳化炸药和12枝电雷管,分二趟送到爆破作业面,当时该作业面五名打眼工正在使用电动90型潜孔钻(电压:380伏)钻打第6个炮眼,安全员贡某随即离开监护现场。

这时,爆破员朱某开始将带来的炸药和电雷管向已打好的5个炮眼填装炸药和电雷管,当装到第5个炮孔时,发现打眼工移机继续打第7个炮眼,朱某将炸药和电雷管装进第5个炮眼(未填塞)后,便离开作业面现场下山补领电雷管。

14时50分左右,该作业面第5炮眼突然发生意外爆炸,现场五名打眼工当场被炸死炸伤。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爆炸原因难以确定。

二、现场勘查
调查组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勘查,并对现场乳化炸药和电雷管残骸取样,送交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检验,检测检验结果产品均为合格。

事故调查组委托爆破专家组又对爆炸事故现场进行了分析认证:现场使用的是电雷管,此种雷管除外力直接撞击或高温高压气体冲击才能起爆外,主要是外来电流的诱爆。

根据专家组分析,由于机械钻机的三根三相电线离已装药的炮眼贴近,在移动中产生感应电流,并作用于电雷管或电雷管连接脚线,感应电流作用于电雷管发生爆炸。

三、原因分析
用于爆破作业的民用爆破器材(雷管、炸药),由于本身的易爆性和爆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填装炸药、起爆和爆破后处理不当,警戒不严,信号不明,安全距离不够,违规违章或人为失误等原因,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毁坏的危险。

该作业面共钻打炮眼(800×9CM)7个,每个炮眼间距为1.2M以上,炮眼呈单行排序不规则,炮眼间距不一致。

爆炸时,第7个炮孔仍在钻孔作业。

钻机电源线选用户外绝缘导线,电线为移动式临时绝缘导线,沿作业地面铺设。

爆炸后经查确认,装药填塞完好的4个炮眼未炸,未作填塞的第5个炮眼为爆炸点。

经安监、公安等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的事故技术组对现场勘查确认,意外事故是因严重违规违章交叉作业所致。

其一,事故肇事者爆破员朱某明知爆破预装药危险作业区域严禁任何作业和人员在场的严格规定,但仍然进行预装药危险操作,严重违反了国家《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其二,打眼作业负责人熊某从事打眼作业多年,对打眼与预装药同时交叉作业的违规违章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在爆破员预装药时仍然盲目冒险进行钻孔作业;其三,安全员兼监炮员贡某明知严重违规违章作业的事故隐患未排除,既没有强行制止,又擅离职守;其四,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对打眼和
预装药同时交叉作业的严重违规违章等事故隐患采取的强制措施不力,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责任性不强、安全意识淡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