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质量标准--煤的硫分分级
中国煤炭质量分级标准

第七节中国煤炭质量分级标准在任何一门科学中,只有对所研究的个别观察及把研究中所积累的各种资料,加以系统地整理、汇总,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
煤炭质量分级也是一样。
从井口或露天开采出来的煤炭,经过拣矸、筛分或选煤加工后,根据其用途和质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若干品种与等级。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煤炭质量,做到对路供应,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而且还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目前,已制订出十余项有关煤炭质量的分级标准,其中七项为国家标准(或报批稿),其余均为行业标准(报批稿)。
制订煤炭质量分级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以“中国煤种资源数据库”中存贮的国有重点煤矿和主要勘探区的煤质资料为基础,分别汇总和统计了全国及各大区有关质量指标的分级范围的煤炭储量和产量及其占全国煤的百分比,并根据各种工业用煤对煤的相应质量的要求,提出了具有实用意义的有关煤炭质量指标的分级标准(或报批稿)。
一、煤炭灰分分级灰分是煤中有害物质。
煤的灰分越高,其发热量越低,经济价值也越低。
高灰煤作工业燃料和原料时,因排灰量的增大,增加堆灰场地面积和城市垃圾运量,同时增加三废污染。
至于炼焦用煤受灰分的影响更显著,炼焦精煤灰分每增加1 %,焦炭平均灰分提高1.33 %,而焦炭灰分每增加1 %,炼铁焦比就增加2 %~2.5 %;同时还多用石灰石,少产生铁2 %~3 %。
发电用煤的灰每增加1 %,发热量就下降200 ~360J/g ,每度电的标准煤耗增大2 ~5g 。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提高煤炭的热能利用率和提高用煤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制订出煤炭灰分分级国家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
煤炭灰分分级按表能 2 -36 进行分级。
二、煤炭硫分分级硫是煤中的主要有害元素之一,其分布范围很广,从0.1 %到10 %以上,相差1m倍之多。
燃煤排入大气的SO2 形成酸雨会严重影响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名胜古迹,同时燃用高硫煤的各种工业炉窑及其管道的寿命也会因此缩短;炼焦时煤中约有80 %的硫分进入焦炭,而焦炭每增加0.1 %的硫,焦比约增加1.5 %左右,而高炉生产能力降低2 %~5 %,石灰石用量增加2 %;如果钢锭中的硫分超过0.07 %,则为废品,因此,已根据我国煤炭资源特点,结合各工业用煤对硫分的要求以及煤炭计价中硫分的比价不同,制订出适合我国的煤炭硫分分级国家标准。
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

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煤炭焦是煤炭经过加热处理后得到的固体燃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能源等行业。
为了确保煤炭焦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1. 基本要求煤炭焦的基本要求包括焦炭含量、挥发分、固定碳、灰分、硫分等指标。
具体要求如下:- 焦炭含量:大于等于90%- 挥发分:小于等于10%- 固定碳:大于等于80%- 灰分:小于等于12%- 硫分:小于等于1.5%2. 特殊指标除了基本要求外,煤炭焦还有一些特殊指标需要满足,包括焦渣特征参数、显微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
具体要求如下:- 焦渣特征参数:包括焦渣软化特性、热反应活性等。
要求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 显微结构:纵横比、孔隙度等显微结构参数需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煤炭焦中特定化合物的含量需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3. 采样与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煤炭焦的质量标准的准确性,国家制定了相应的采样与检测方法。
采样方法包括全自动取样器采样、手工取样等,检测方法包括吸附法、光谱分析法、热重分析法等。
具体方法详见煤炭焦质量标准相关文件。
4. 质量控制与监督为了确保煤炭焦的质量标准的实施和有效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与监督。
国家依据相关标准组织煤炭焦的质量监督抽查,对符合要求的生产企业进行认定,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以确保市场上煤炭焦的质量符合标准。
5. 标准的修订与调整煤炭焦质量标准需要与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相结合,随着行业的发展,标准可能需要进行修订与调整。
修订与调整的流程包括相关行业专家的评议、公示、听证等程序,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结论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是确保煤炭焦质量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基本要求、特殊指标、采样与检测方法、质量控制与监督等内容。
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能够促进煤炭焦生产的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质量分级
时间:2007-6-28 11:02:00 来源:泰德煤网访问量:268
对下是对中国煤炭按灰分、硫分和发热量进行煤炭质量分级。
1、煤炭灰分分级:
(1)动力煤的灰分分级(见表1):
表1 动力煤的灰分分级
(2)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灰分分级(见表2):
表2 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灰分分级
2、煤炭硫分分级:
(1)动力煤硫分分级:
1)不同煤种的基准发热量值(基准发热量是指对不同煤种规定的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不同煤种的基准发热量见表。
表3 不同煤种的基准发热量
2)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分级:
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在基准发热量时按表4分级。
表4 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分级
3)褐煤的硫分分级
褐煤的硫分在基准发热量时按表3-5进行分级。
表5 褐煤的硫分分级
4) 煤炭的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不等干基准发热量时硫分分级的方法
当煤炭的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不等于基准发热量时,要对硫分进行折算,得到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然后以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按表3-4或表3-5进行分级。
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的计算方法:
(2)冶炼用炼焦精煤硫分分级
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硫分按表3-6进行分级。
表6 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硫分分级
3 煤炭发热量分级
(1)无烟煤和烟煤的发热量分级按表3-7进行。
表7 无烟煤和烟煤发热量的分级
(2)褐煤的发热量分级按表8进行。
表8 褐煤的发热量。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作者:————————————————————————————————日期:一、灰分产率级别:1、动力用煤灰分分级级别代号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SLA≤10低灰煤LA 10.01~16.00 中灰煤MA 16.01~29.00 高灰煤HA>29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级别代号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SLA ≤6.00低灰煤LA 6.01~9.00中灰煤MA 9.01~12.00高灰煤HA >12.00二、全硫含量级别: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级别代号干基全硫S d.t% 特低硫煤SLS <0.50低硫煤LS 0.50~0.90中硫煤MS 0.91~1.50中高硫煤MHS 1.51~3.00高硫煤HS >3.002、炼焦用炼焦精煤硫分硫分分级及炼焦原料用煤级别代号干基全硫S d.t%特低硫煤SLS <0.40低硫煤LS 0.40~0.70中低硫煤MLS 0.71~0.95中硫煤MS 0.96~1.20中高硫煤MHS 1.21~1.50高硫煤HS 1.51~2.50三、发热量级别级别代号干燥高位发热量Qgr,d(MJ/kg) 特高热值煤SHQ >29.60高热值煤HQ 25.51~29.60中热值煤MQ 22.41~25.50低热值煤LQ16.30~22.40特低热值煤SLQ <16.30四、磷含量级别级别代号原煤磷Pd(%)特低磷煤P—1 ≤0.01低磷煤P—2 >0.01~0.05中磷煤P—3 >0.05~0.10高磷煤P—4>0.10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MT/T803-1999)级别代号原煤砷As(%)一级含砷煤ⅠAs ≤4.0×10-4二级含砷煤ⅡAs >4.0×10-4~8.0×10-4三级含砷煤ⅢAs>8.0×10-4~25.0×10-4四级含砷煤ⅣAs >25.0×10-4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MT/T966-2005)级别代号原煤氟As含量μg/g特低氟煤SLF<80低氟煤LF 80~130中氟煤MF131~200高氟煤HF >200七、煤灰熔融性级别1、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分级(MT/T 853.1)级别代号软化温度ST℃低软化温度灰LST≤1100较低软化温度灰RLST >1100~1250中等软化温度灰MST>1250~1350较高软化温度灰RHST >1350~1500 高软化温度灰HST >15002、煤灰熔融性流动温度(FT)分级(MT/T 853.2)级别代号流动温度FT℃低流动温度灰LFT ≤1150较低流动温度灰RLFT >1150~1300 中等流动温度灰MFT>1300~1400 较高流动温度灰RHFT>1400~1500高流动温度灰HFT >1500八、煤的焦油产率级别级别焦油产率T j(%)高油煤>12富油煤>7~12含油煤≤7九、煤的抗碎强度级别级别落下试验法>25毫米(%)高强度煤>65中强度煤>50~65低强度煤>30~50特低强度煤≤30十、褐煤及风化煤腐植酸含量级别级别总腐植酸含量H f M (%)高腐植酸煤>60富腐植酸煤>40~60中腐植酸煤>20~40低腐植酸煤≤20十一、理论精煤回收率级别级别理论精煤回收率(%)优等>70良等>50~70中等>40~50低等<40十二、可选性等级划分标准±0.1含量% 可选性等级≤10.0极易选10.1~20.0 易选20.1~30.0 中等可选30.1~40.0 难选>40.0 极难选十三、煤炭粒度分级(GB189—63)序号粒度名称粒度符号粒度尺寸(mm)1 特大块T >100~3002大块D50~1003 中块Z 25~504 小块X 13~255 粒煤L6~136 粉煤 F <6十四、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GB MT/T825—2000)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分级范围(HGI)1 难磨煤DG ≤402 较难磨煤RDG>40~603 中等可磨煤MG >60~804 易磨煤EG >80~1005极易磨煤UEG >100十五、煤层瓦斯成分分带序号级别名称CH4(%) N2(%) CO2(%) 分带1氮气—二氧化碳带0~10 20~8020~802氮气带0~2080~100 0~20瓦斯风化带3 氮气—沼气带0~8020~80 0~204 沼气带80~100 0~20 0~20 沼气带十六、挥发份分级表(GB MT/T849—2000)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分级范围(Vdaf)1 特低挥发分SLV ≤102 低挥发分LV>10~203中等挥发分MV >20~284中高挥发分MHV >28~375高挥发分HV >37~506 特高挥发分SHV>50十七、烟煤粘结指数分级(GB MT/T596—1996)级别名称代号分级范围(HGI)不粘结煤BNM 0~5弱粘结煤RNM >5~30中粘结煤ZNM >30~50中强粘结煤ZQN >50~65强粘结煤QNM >65~85特强粘结煤TQN>85十八、煤全水分分级(GB MT/T850—2000)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分级范围(Mt)1 特低全水分SLM≤6.02 低全水分LM >6.0~8.03 中等全水分MLM >8.0~12.04 中高全水分MHM>12.0~20.05 高全水分HM >20.0~40.06 特高全水分SHM>40.0煤质化验指标一、水分。
煤炭质量分级及低位发热量计算

目录煤的分级 (1)煤炭质量分级煤炭灰分分级 (3)煤炭质量分级煤炭发热量分级 (4)煤炭质量分级煤炭硫分分级 (5)煤的固定碳分级 (7)煤中磷分分级 (7)煤中磷分分级 (7)煤中氯含量分级 (8)煤中砷含量分级 (8)煤中铅含量分级 (9)煤中汞含量分级 (9)煤中锗含量分级 (9)煤的热稳定性分级 (10)烟煤粘结指数分级 (10)煤的着火温度 (10)稀散元素 (11)灰粘度 (11)结渣性 (11)煤炭粒度分级 (12)沾污指数的分级 (13)结渣指数分级 (13)1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14)中国煤炭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种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炭分析试验项目专用符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17)2煤的分级煤炭质量的好坏、煤的性质如何,均需通过不同的煤质标准来评价。
因此国家和煤炭行业标准,分别依据煤的全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硫分、可磨性、煤灰熔融性等主要煤质指标并按全国煤炭资源的实际情况对煤进行了分级。
(一)全水分分级1煤灰流动温度(FT)分级(MT/T 853.2-2000)见下表:2(GB/T15224.1-2004)(2004年4月30日批准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灰分(A 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加工利用和煤炭销售中对煤炭按灰分分级。
2、煤炭灰分分级3(GB/T15224.3-2004)(2004年4月30日批准2004年10月1日实施)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 gr,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煤炭质量分级煤质评价实用手册

高灰煤
HA
>35.00
注:其他用炼焦精煤和原料用煤的灰分分级也可参照上表进行分级。
⑶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灰分分级见下表: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灰分(Ad)范围%
1
特低灰煤
≤6.00
2
低灰煤
LA
6.01~8.00
3
中灰煤
MA
8.01~10.00
4
中高灰煤
MHA
10.01~12.50
5
高灰煤
HA
>12.50
注:高炉喷吹用煤的灰分分级可参照上表进行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氟含量范围(Fd)ug/g
试验方法
1
特低氟煤
SLF
<80
GB/T 4633
2
低氟煤
LF
80~130
3
中氟煤
MF
131~200
4
高氟煤
HF
>200
煤中磷分分级
A:(MT/T562-1996)
(1996年4月18日批准1996年10月1日实施)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干燥基磷分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磷分范围。
HQ
27.21~30.90
3
中高发热量煤
MHQ
24.31~27.20
4
中发热量煤
MQ
21.31~24.30
5
中低发热量煤
MLQ
16.71~21.30
65
低发热量煤
LQ
≤16.70
煤的固定碳分级
(MT/T561-1996)
(1996年4月18日批准1996年10月1日实施)
煤炭硫分分级标准

煤炭硫分分级高硫煤、低硫煤的划分按照《中国煤中硫分等级划分标准》划分,按煤炭中含硫量划分煤炭的质量: (1)一般煤炭中的含硫量在0.1—10%,上下相差100倍;(2)其中含量≤0.5%的是特低硫煤,在0.51—1.0%的是低硫煤;(3)1.0—1.5%的是低中硫煤,1.51—2.0%的是中硫煤,(4)2.01—3.0%的是中高硫煤,3.0%以上是高硫煤。
(5)煤的含硫量决定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可参照下表粗略估算)煤炭含硫量%0.51234SO2浓度mg/m310002000400060008000我国1/3的煤炭含硫量在2%以上,即使是陕西神木的出口优质煤仍含0.28~0.45%的硫,南方某些煤藏中含硫量高达10%。
这就意味着每燃烧1吨这类煤,将会产生近200kgSO2根据其碳化程度不同分类,可以依次分为泥炭、褐煤(棕褐煤、黑赫煤)、烟煤(生煤)、无烟煤、亚煤(褐煤的一种,是日本的特有分类)。
无烟煤碳化程度最高,泥炭碳化程度最低。
根据其岩石结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烛煤、丝炭、暗煤、亮煤和镜煤。
含有95%以上镜质体的为镜煤,煤表面光亮,结构坚实,含有镜质体和亮质体的为亮煤,含粗粒体的为暗煤,含丝质体的为丝炭,由许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体组成的为烛煤。
根据煤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贫煤(无烟煤,含挥发分低于12%)、瘦煤(含挥发分为12-18%)、焦煤(含挥发分为18-26%)、肥煤(含挥发分为26 -35%)、气煤(含挥发分为35-44%)和长焰煤(含挥发分超过42%)。
其中焦煤和肥煤最适合用于炼焦碳,挥发分过低不粘结,过高会膨胀都无法用于炼焦,但一般炼焦要将多种煤配合。
通常单质硫是黄色的晶体,又称作硫磺。
硫单质的同素异形体有很多种,有斜方硫、单斜硫和弹性硫等。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形式存在。
硫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
硫是人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中国煤炭分类(2008-06-19 10:04:30)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
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
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
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 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41996,eqv ISO 334:1992)
GB 474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41996,eqv ISO 1988:1975)
GB 475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41996,eqv ISO 1988:1975)
GB/T17608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基准发热量 calorific value as benchmark
基准发热量是指对不同煤种规定的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4、动力煤硫分分级
不同煤种的基准发热量值
不同煤种的基准发热量见表1。
表1 不同煤种的基准发热量
煤种
基准发热量(Qgr,d)/(MJ/kg)
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的计算方法:
当煤炭的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不等于基准发热量时,也可以按附录A中表或表的规定对硫分进行分级。
5、冶炼用炼焦精煤硫分分级
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硫分按表4进行分级。
表4 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硫分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干燥基全硫分(St,d)范围/%
1
特低硫煤
SLS
<
2
低硫分煤
LS
~
3
中低硫煤
煤炭质量标准--煤的硫分分级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硫分(St,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部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加工利用和煤炭销售中对煤炭按硫分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档中的条款通过GB/T 15224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煤样的采取和制备
煤样按GB 475的规定采取,按GB 474的规定制备。
煤炭的发热量和硫分的试验方法
煤的发热量按GB/T 213测定;煤中全硫按GB/T 214进行测定。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干燥基全硫分(St,d)范围/%
1
特低硫煤
SLS
<
2
低硫煤
LS
~
3
中硫煤
MS
~
4
中高硫煤
MHS
~
5
高硫煤
HS
>
煤炭的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不等干基准发热量时硫分分级的方法
当煤炭的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不等于基准发热量时,要对硫分进行折算,得到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然后以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按表2或表3进行分级。
无烟煤、烟煤
褐煤
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分级
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在基准发热量时按表2分级。
表2 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干燥基全硫分(St,d)范围/%
1
特低硫煤
SLS
<
2
低硫煤
LS
~
3
中硫煤
MS
~
4
中高硫煤
MHS
~
5
高硫煤
HS
>
褐煤的硫分分级
褐煤的硫分在基准发热量时按表3进行分级。
表3 褐煤的硫分分级
MLS
~
4
中硫分煤MS~来自5中高硫煤MHS
~
6
高硫分煤
HS
~
6、其它用炼焦精煤和原料用煤的硫分分级
其它用炼焦精煤和原料用煤的硫分分级可参照冶炼用炼焦精煤进行分级。
7、高炉喷吹用煤的硫分分级
高炉喷吹用煤的硫分分级可参照冶炼用炼焦精煤进行分级。
8、煤炭产品品种
煤炭产品品种按GB/T 17608进行划分。
9、煤炭硫分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