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汇编专题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无答案_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十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0张PPT)

B 2H2O2
H2O+O2↑
分解反应 可燃性
C 2KClO3
2KCl+3O2↑ 化合反应 氧化性
D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 酸性
↑
应
首页
末页
考点过关
方法规律:
在区分各类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时,关键
是抓住反应的特点。
防错巧记:并不是任何反应都有相应的基本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考点1 物质的变化 【例1】常见的下列现象中,都属于化学变 化的一组是( B) A.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
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方法规律:判断某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 化学变化,应先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概念,找出二者的本质区别,即“在变化中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1)找出变化前的物质和变化后的物质; (2)
首页
末页
难题突破
10.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
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
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滴
到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
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
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以做过氧化氢
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的建筑工地
取回了一些水泥,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
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首页
末页
(2)[猜想]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 象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共27张PPT)

9.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向装置A、B中分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 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___M__n_O_2_(写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 __相__同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分类 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
角度
的腐烂等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如:H2+CuO Cu+H2O (CuO失去氧生成Cu的反应)
在反应物中失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有H2、C、CO)
催化 剂和 催化 作用
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
____C____(填序号)。
A. 锌与稀硫酸反应
B. 天然气燃烧
C.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 过氧化氢分解
命题点4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8. 科研人员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 加热生成甲烷和水。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 纳米镍粒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 二氧化碳的排放易引起温室效应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Mg+O2 点燃 MgO2
化合反应
B
H2O2 通电 H2O+O↑
分解反应
C
Fe+H2SO4=== FeSO4+H2↑
置换反应
D
2KNO3+Ba(OH)2===
Ba(NO3)2+2KOH
复分解 反应
二 氧化还原反应(难点) 例2工业炼锰的反应为8Al+3Mn3O4 高温 9Mn+4Al2O3。 对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属于置换反应 B. 铝发生了还原反价降低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三、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点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定义通式特点基本反应类型A+B→AB二合一或多合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一变二或一变多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A+BC→AC+B单换单、强换弱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注意】①发生复分解反应要满足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②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它是特指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2.其他反应类型定义实例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其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O 2CO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其中能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 )CO+CuO Cu+CO 2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2023•自贡)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讲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5张PPT)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典题精析
备考练习
8
第1讲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复习讲义
重要考点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类型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
化合反应
________物质的反应
另一种
两种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______或
分解反应
两种以上
__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
是(
) 。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质量增加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典题精析
备考练习
22
第1讲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复习讲义
【解析】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浓硫酸敞口放置后质量增加,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没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研究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物
理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及体积关系等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典题精析
备考练习
23
第1讲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复习讲义
针对训练
1.(2022·广西桂林中考)下列物质一般不能用于制取氧气的是( C ) 。
A.高锰酸钾
B.氯酸钾
C.氯化钠
D.过氧化氢
+ CB
应
生成另外两种________的反应
价不变
化合物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特点
典题精析
备考练习
10
中考化学复习考试试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专题练习(无答案)

初三化学专题练习(一)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主要是物质的大小、粗细、形状、状态的变化。
2、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发光、放(吸)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物理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原来的分子、原子或离子。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等。
2、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等。
3、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4、描述物质性质的字词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难、不易)等。
中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B、高梁酿酒,红磷燃烧C、胆矾研碎,酒精燃烧D、食物腐烂,金属导电2、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密度比空气小C、能燃烧D、难溶于水3.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发热B、有气体产生C、有沉淀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利用沸点不同使汽油从石油中分离出来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焦炭等物质D、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5.下列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胆矾是蓝色固体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变成冰B、酒精挥发C、铁生锈D、铜丝导电7、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热时吃雪糕,发现雪糕慢慢融化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武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B.高粱酿酒C.玻璃破碎D.干冰升华2.(新疆)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葡萄酿酒C.西瓜榨汁D.玻璃破碎3.(广东)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4.(重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酒精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5.(日照)下列方案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D.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羊毛线和腈纶线6.(攀枝花)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凉水冻冰C.黄瓜切片D.辣椒剁碎7.(桂林)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饭菜变馊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8.(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9.(上海)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变质10.(绵阳)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a、b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A.AB.BC.CD.D11.(济南)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12.(菏泽)在下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菠萝榨汁B.海水晒盐C.谷物酿酒D.石头雕像13.(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棉花纺成线B.棉线织成布C.棉布制成衣D.棉衣着了火14.(台州)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15.(德阳)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B.用食盐制得纯碱C.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D.将石油分离制得汽油16.(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A.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C.汽油洗除衣物上少量油污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17.(临沂)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D.水结成冰18.(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铸成锅B.瓷碗破碎C.粮食酿醋D.石蜡熔化19.(贵阳)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纸张燃烧C.冰雪融化D.玻璃破碎20.(成都)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21.(山西)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变质D.铁钉生锈22.(滨州)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全部B.①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②④23.(聊城)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24.(济南)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D.水结成冰25.(青岛)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海水晒盐C.玻璃破碎D.蜡烛燃烧26.(威海)远到恒星、行星,近到数目、花草,物质世界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①烘烤食物②钢铁生锈③擦燃一根火柴④干冰升华⑤瓷碗碎了⑥杜鹃开花⑦沙子变成了沙雕⑧化石燃料的形成.A.①②④⑥⑧ B.①②③⑥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7.(义乌市)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变化,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搅拌.28.(江西)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败 D..29.(淄博)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态氮做制冷剂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30.(宁波)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31.(呼和浩特)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乙醇可作燃料B.氧气用于炼钢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32.(泰州)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能溶于水C.易挥发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3.(连云港)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碘酒作消毒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活性炭作吸附剂D.碳酸钙作补钙剂34.(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能升华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35.(兰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36.(黑龙江)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37.(南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38.(本溪)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氮气用作保护气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D.氧气用于炼钢39.(南昌)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A.牛奶 B.氮气 C.玻璃 D.氧气40.(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41.(福建)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42.(包头)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白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苏打水用于缓解胃酸过多43.(济南)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B.稀盐酸用来除铁锈C.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D.用石墨制作电极材料44.(青岛)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沸点B.颜色、状态C.密度、硬度D.可燃性、还原性45.(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46.(烟台)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47.(广安)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由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氢,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只写2点)(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8.(南昌)以化合价位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1)E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2)如图中可表示K2SO4,这种盐的点是(填字母);(3)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4)写出由B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9.(福建)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50.(漳州)科学家证明了“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是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信号分子”,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经,难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回答一点即可),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的理由是.(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1.(济宁)下面几种物质的具体应用,分别利用的性质是:(1)干冰用于人工降雨;(2)“金粉”(黄铜粉)用于装帧烫金;(3)紫甘蓝汁液用作酸碱指示剂;(4)浓硫酸用作干燥剂.52.(河池)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14年10月3日至12日在广西体育馆举办,小林同学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发现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粉末搓手.他查阅资料后得知这种白色粉末是碳酸镁,微溶于水.请同学们结合短文的信息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碳酸镁的一种物理性质:.(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酸镁的一种化学性质:.(3)小林想(选填“能”或“不能”)用熟石灰代替这种白色粉末搓手,理由是.(4)小林还发现体育馆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因而防止金属生锈很重要.请写出防止钢铁生锈的一种可行的方法.53.(滨州)现有七种物质:①硝酸钾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聚乙烯⑤生石灰⑥氯化钙⑦碳酸钙.试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1)常用作干燥剂得到是;(2)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3)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4)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54.(泰安)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精品课件

常伴有的 现象
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 淀等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精讲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爆炸、变色、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等。但是有些现象的发生也并不是就意味着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在 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有这些现象的发生,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水的沸腾, 氧气变为液态后变为淡蓝色,饱和石灰水升温后有氢氧化钙析出,车胎、锅炉、 气球等的爆炸。
40年代发明侯氏制碱法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中国科学家侯德榜
解释许多自然现象 分类、有序地研究物质 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1972年首次提取青蒿素,创制新型抗 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
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 锌、镝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中国科学家张青莲
考点精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性质、变化、用途的关系
体现
决定
变化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典例精析
考向一 化学发展史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D.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烧碱
变式拓展
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Fe(OH)2+O2+2H2O=4 Fe(OH)3
8.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B.张青莲 C. 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血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停止加热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讲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5张PPT)

B.伐木制舟
C.烧制陶瓷
D.海水晒盐
2.(2023·湖南岳阳中考)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下列火箭发射流程主要涉及化学
变化的是( D ) 。
A.吊装上塔
B.瞄准定位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C.关闭舱门
典题精析
备考练习
D.点火发射
16
第1讲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物质在__________中表现
不需要
物质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
定义
现出来的性质
出来的性质
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用仪器测定
利用化学变化才能体现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内容 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
电性、导热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典题精析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
续表
变化类型
实例
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玻璃破碎等
相互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
生化学变化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化学变化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典题精析
备考练习
5
第1讲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复习讲义
【特别提示】①判断物质的变化时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例
如,有颜色改变的变化、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发光放热的变化、产生
△
Cu + CO2 、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 O 等。
③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
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一、【考试内容】:
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
2、知道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书写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初步认识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5、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复习重难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复习过程】
【例题呈现】
例1:(2016)1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 MgO2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 ====Fe2(SO4)3+3Cu
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 3HCl === AlCl3 + 3H2O
D.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2+CaCO3 +O2 ==== CaSO4 +CO2
例2:(2014\2015)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Ca(OH)2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厂净水
例3:(2017)29.(6分)右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E为常见的碱,F常作食品干燥剂,M
为石膏的主要成分。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C,F。
(2)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3)能体现明代《天工开物》中“煤饼烧石成灰”
的反应是(选填反应序号)。
(4)工业上可用B和H合成乙醇(C2H6O),反应
中B和H的质量比为。
【知识梳理】
1、化学变化的含义:。
2、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_______化学反应的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______。
使用范围。
3、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Sn、Pb、(H)、____________、Pt、Au
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条件(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钾、钙、钠金属除外。
4、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实质是。
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6、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CH4+2O2====2H2O+CO2为例。
①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易错易漏点】
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以下若干项目:①物质的总质量;②物质的种类;③分子的种类;④元素的种类及其总质量;⑤原子的种类;⑥原子的数目;⑦原子的质量;⑧分子的总数。
请选用适当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从宏观角度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有_______,一定改变的有_______;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有_______,一定改变的有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的是_______。
此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物质存在的状态、气体的总体积_______(填“一定不变”、“一
定改变”或“可能改变”)。
因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抓住“原子守恒、元素守恒
.........”这个核心。
2、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
【体系构建】。